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省文化馆馆徽征集启事(共含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odao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青海省文化馆始建于1957年,肩负着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调研和业务指导,全省群众文艺队伍的辅导和培训,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等工作。随着我省三馆建设工程的推进,全新的青海省文化馆也即将落成。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工,完工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8000平方米。为配合新馆落成、提升新馆的使用率、增强新馆凝聚力和亲和力,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青海省文化馆馆徽(LOGO)设计,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献计献策,特别是专业设计公司踊跃参加。
一、设计要求
1、馆徽(LOGO)的设计要适合公共文化馆特征,充分反映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及历史内涵,创意表达准确。
2、设计需考虑馆徽在建筑外立面上悬挂或铭刻的可实施性,并兼顾青海省文化馆有关的标牌、印刷品、服装、纪念品等衍生品使用。
3、可由字母、图形、文字等组成。要求标识整体形象要与文化馆工作性质有关联,富有创意,简洁明快,易上口、易入心,视觉冲击力强,艺术表现形式活泼,寓意可读可解等特色文化内涵。
4、每个设计方案均须从征集官网( qhwhlogo.com)网站下载投稿标准文件,加载相应投稿内容(附有创意说明文字,详细释意及设计理念,应用案例展示,著作权承诺书及投稿人资料)。
二、稿件要求
1 、作品设计来稿须全部使用从征集官网
(qhwhlogo.com)网站下载投稿标准电子文件方式,以 JPE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像素/英寸 ),上传至征集官网(qhwhlogo.com)作品投稿栏参选。
2、 LOGO 设计必须为原创作品,杜绝一切抄袭,组合他人作品投稿。凡投稿作品不得涉及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作品必须保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权利或其他权利。如涉嫌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由投稿人承担一切责任。
3、投稿机构或个人必须提交详细的基本信息(机构名称或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职业、年龄,联系地址、电话和 E-mail 等通讯方式)。
4、投稿作品均不退还,请设计者自留底稿。
5、凡被采用的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和投稿人的承诺,其所有权、著作权、使用权、修改权、组合权、传播权等均归青海省文化馆所有
三、作品投递
1 、本次活动专设投稿展示投票晋级官网(qhwhlogo.com),所有来稿请全部在网站下载投稿标准电子文件后加载相应内容后在官网上传参选。
2、如因特殊原因无法网上投稿的作者可采用邮寄或电子邮件形式投送,索取电子投稿标准文件请先发送索取邮件至官方邮箱,信封上及邮件主题请注明“青文馆徽征集”字样。
3 、邮寄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南小街 5 号青海赛昂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邮编: 810000
4 、官方邮箱: qhwhlogo@163.com
5 、联系电话: 0971-4116888 4129088 联系人:汪女士
四、截稿时间
1月 20 日起至 20 3月 31 日截止(电子邮件以发出日期为准,信函以邮戳为准)。
五、征集评比办法
为保证对作品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评选工作将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与青海省文化馆会同相关专家组于 年 4月 1 日-4月 10 日期间进行评选,评选出十件入围作品, 4月 11 日至 4月 31日开始在网上和微信平台进行大众投票, 5月 1 日统计投票结果,同期将在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网站,青海省文化馆网站、青海省文化馆馆徽征集官网和西海都市报等平台公布。并择期颁奖。
六、奖金设置
作品征集设采用奖 1 名,奖金10000元,颁发荣誉证书;优胜奖2 名,奖金各5000元、颁发荣誉证书。
七、其他说明
1、此次馆徽征集工作由青海省文化馆委托青海赛昂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权代理发布,其所有有关馆徽征集工作均由青海省文化馆监督指导下进行。
2、所有稿件均由青海赛昂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截稿日准时递交至专家组进行评选,征集方青海省文化馆拥有所有参评馆徽设计及其作品的最终决定权。
3、征集方青海省文化馆对本启事及其补充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本规则未尽事宜,由征集方另行制定补充规则。
关于当涂好人馆宣传主题词征集启事
为广集民智,进一步加大当涂好人宣传力度,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当涂好人馆宣传主题词,有关事宜启事如下:
一、征集单位
中共当涂县委宣传部、当涂县文明办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10月20日止(邮寄件以寄出地邮戳时间为准)。
三、征集要求
1、主题突出,立意鲜明。作品应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涂历史文化特色,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示道德模范风采,教育引导广大人民学习当涂好人、争做当涂好人。
2、通俗易懂,简明易记。作品要求文字简洁工整、通俗易懂、琅琅上口,适合广泛传播、普及,字数控制在16字以内。
3、每位投稿者最多提供三条主题词,并对应征作品作必要的说明和阐述。投稿须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
4、投稿人须保证所投稿件为最新原创,且未发表过的作品,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投稿方式
1、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邮箱dtwxb542@163.com;
2、传真形式请拨电话0555—6732759;
3、纸质形式请寄: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路6号县委宣传部外宣办,邮编:243100,联系人:王 倩,联系电话:0555-6732759,信封正面请注明:当涂好人馆宣传主题词征集。
五、评选及奖励
参赛作品经当涂县委宣传部初选后,将组织专家组成评委会对征集作品进行评选,对获奖作品分别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奖项设为三类:优胜奖1名,奖金5000元;优秀奖2名,奖金1000元及证书;创意奖3名,奖金600元。
“德馨文学社”是由百德学校语文教研室组织成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家长参与的文学社团组织,旨在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文社秉承了百德学校“百年树人,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德艺双磬”更为每一个社员的不懈追求。
文社自创报刊《德馨文苑》将定期刊登校内外学生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和家长教育心得体会、各学科知识点拨、赛事活动等内容。
为使德馨文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及家长,也为了进一步扩大德馨文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社员的凝聚力、认同感与归属感,现面向全体在读学生征集“德馨文学社”社徽。
一、活动参与对象:
百德校内、校外所有在读学生。
二、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20xx年12月30日至20xx年1月20日
评议时间:20xx年1月21日至20xx年1月24日(网络初评)
20xx年1月25日至20xx年1月26日(教师复评)
三、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他人,如发现抄袭行为,取消参赛资格。
2.作品设计要简单大方、积极向上、端庄素雅、有特色、有创意,图案富含象征意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充分显示德馨文学社的宗旨和原则。
3.参赛作品须附有100字以上的创作思路和设计说明,以解释创作理念及其内涵。同时需附有作者信息(包括校区或公立学校、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
4.电子作品一律要求保存为jpg格式,并将作品命名为“社徽+姓名+百德校区或公立学校+联系电话”发到德馨文社办公室邮箱:;手绘作品由作者本人交至百德各校区前台。
5.所有投稿作品一律不退,请保留好底稿。
6.作品一经入围,其使用权归德馨文学社所有。
四、奖项设置:
网络初评阶段,取前六名进入复评。复评阶段由学校和德馨文社负责人组成评议组,评出优胜奖一名,优秀作品奖五名,颁发奖品及证书。
20xx年12月29日
百德学校“德馨文学社”社徽征集启事
“德馨文学社”是由百德学校语文教研室组织成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家长参与的文学社团组织,旨在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文社秉承了百德学校“百年树人,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德艺双磬”更为每一个社员的不懈追求。
文社自创报刊《德馨文苑》将定期刊登校内外学生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和家长教育心得体会、各学科知识点拨、赛事活动等内容。
为使德馨文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及家长,也为了进一步扩大德馨文学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社员的凝聚力、认同感与归属感,现面向全体在读学生征集“德馨文学社”社徽。
一、活动参与对象:
百德校内、校外所有在读学生。
二、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12月30日至1月20日
评议时间:201月21日至年1月24日(网络初评)
2016年1月25日至2016年1月26日(教师复评)
三、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要求必须原创,不得抄袭他人,如发现抄袭行为,取消参赛资格。
2.作品设计要简单大方、积极向上、端庄素雅、有特色、有创意,图案富含象征意义,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充分显示德馨文学社的宗旨和原则。
3.参赛作品须附有100字以上的创作思路和设计说明,以解释创作理念及其内涵。同时需附有作者信息(包括校区或公立学校、姓名、有效联系方式等)。
4.电子作品一律要求保存为jpg格式,并将作品命名为“社徽+姓名+百德校区或公立学校+联系电话”发到德馨文社办公室邮箱:2136297230@qq.com;手绘作品由作者本人交至百德各校区前台。
5.所有投稿作品一律不退,请保留好底稿。
6.作品一经入围,其使用权归德馨文学社所有。
四、奖项设置:
网络初评阶段,取前六名进入复评。复评阶段由学校和德馨文社负责人组成评议组,评出优胜奖一名,优秀作品奖五名,颁发奖品及证书。
月29日
甘州好人馆位于张掖市博物馆负一层,布展面积1000㎡,经过近半年的筹备,目前已进入陈展阶段。甘州好人馆将成为张掖市甘州区道德典型的'荣誉殿堂、道德实践的教育基地、道德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美德善举的精神家园,集中展示甘州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好人以进馆为荣,让更多群众近距离触摸好人心灵。建成后的甘州好人馆将成为西北五省区首家好人馆,也将成为集结典型典范、引领时代正气,彰显甘州崇文厚德城市形象和昂扬向上精神风采的时代标杆。现面向全市公开征集“甘州好人赋”。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要求健康向上,能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围绕道德感召和价值导向,情感真挚地表达对甘州好人的颂扬。
2.在艺术上可以是骚体赋、四六言诗体赋,也可以是散体大赋,可侧重运用也可综合驾驭;要求文辞优美、骈散结合、音律协调;若有用典请注明出处。
3.字数以800字至1500字以内为宜,最长不要超过字。
4.征稿方对入选作品拥有发表、修改和使用权利。
5.作品要求最新原创,文责自负。
二、投稿须知
1.来搞一律以word文档电子稿件发送,投稿时请在邮件主题上填写“甘州好人赋”,在正文下方备注清楚撰稿人详细地址及电话号码。
2.投稿邮箱:1204908657@qq.com
3.截稿时间:5月26日
联系人:卢建明
联系电话:18993663696 0936—8215134
205月6日
河北文学馆招募志愿者和征集馆标启事
河北文学馆建成于,以“追思前贤、启迪后学,服务社会、传承文明”为宗旨,集文学史陈列、作家资料收集、文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是全国首家省级文学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展示河北文学辉煌成就,弘扬河北文学的优良传统,提升河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河北文学馆于闭馆进行展馆改造,新展《山高水长——河北文学史陈列》开放在即,现面向社会开展招募志愿者和征集河北文学馆馆标(logo)活动。
一、公开招募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年龄在18周岁至65周岁之间,长期在本市居住、工作或学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具备志愿服务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和时间。录取后的志愿者,主要从事讲解、导览服务,每周服务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
经审核通过的志愿者将获得:优先参加馆内举办的各项文学艺术活动的机会;志愿者证书以及每年评出的“优秀志愿者”奖励;在校大中专学生可获得毕业实习机会。
有意者可到河北作家网“文献资料”一栏中下载志愿者报名表,按表格内的指定方式提交河北文学馆审核。本馆长年接受志愿者报名。
二、征集河北文学馆馆标(logo)。馆标(logo)为河北文学馆的.身份标识,主要用于河北文学馆网站、微信、视觉标识体系,及相关印刷品、资料、纪念品等。要求:设计精巧,线条简洁,辨识度高;带有鲜明的河北地域特色,突显河北文学内涵;为作者原创,并从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凡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的,均由应征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投稿一律采用电脑制作,并附有详细设计说明(300字左右)。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至河北文学馆邮箱,随函须注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最终被采用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5000元。
中选作品需提供PSD或CDR原文件。河北文学馆拥有中选作品的完全使用权和版权,不再另付稿酬。
馆标征集起止时间:即日起至1月31日
具体事宜可致电河北文学馆咨询。
联系人:陈立
联系电话:0311-85802537
邮 箱:hbwxg@sina.cn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河北文学馆
邮编:050021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节徽、吉祥物、会歌征集启事
节徽、吉祥物征集在线投稿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将于2015年11月8日至15日在中国福建泉州举办。为此,现向社会公开征集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节徽、吉祥物、会歌。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集时间
(一)节徽、吉祥物
即日起至2015年9月30日
(二)会歌
1.歌词征集:即日起至2015年8月12日(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
2.歌曲征集:2015年8月15日至2015年10月15日(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选用30首之外的歌词谱曲也在征集范围内。
二、征集范围
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应征方须以自然人个人身份参加。
三、作品要求
(一)节徽
1.应以亚洲艺术节节徽为蓝本,突出本届艺术节“情系亚洲 逐梦海丝”主题,设计“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节徽”,并作出相应阐释说明。
2.应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突显亚洲风情、闽南(泉州)特色,充分体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深厚的文化特色和精髓。
3.应简洁、醒目、易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便于记忆且印象深刻。
4.应体现“中国 泉州2015、Quanzhou China 2015(大写或小写)” 、“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The 14th Asia Arts Festival(大写或小写)” 等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节徽所要求的相关元素。
5.作品呈现应同时体现色彩稿(标注CMYK)和黑白稿。
6.适合在各种载体和环境中制作运用,能以不同的比例尺寸清晰显示。
(二)吉祥物及名称
1.应造型简洁、活泼可爱、色彩明快、极具亲和力,充分体现闽南(泉州)特色。还应就设计作出相应阐释说明。
2.吉祥物名称须亲切生动,便于记忆、传播。
3.作品如为平面设计,应有彩色版和黑白版两种设计图稿。如为立体图形,应附作品三视图。形象设计可单幅图稿表现,也可由不同情境、姿态和色彩的多幅图稿组成。
4.适合各种场合和载体使用,满足不同材质制作的需要,具有一定前瞻性,可长期使用。
(三)会歌
1.作品应以“展示、交流、共享、合作”为主线,突显“情系亚洲 逐梦海丝”主题,弘扬和平与发展主旋律,充分体现亚洲风情和泉州地域特色,展示亚洲地区的发展与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貌。
2.作品提倡多样化,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旋律流畅,歌词优美,易传易唱。
四、作品规格
(一)节徽、吉祥物:作品规格以A3(尺寸),300dpi (分辨率),RGB(颜色),JPG格式提交。设计图稿上不得出现任何与应征方个人相关的信息。
(二)会歌:每位词曲作者限报两首作品,歌曲作品尽量提交成品音响或小样(MP3)光盘两份。
五、参与方式
(一)节徽、吉祥物:请于2015年9月30日前将作品发送至邮箱22379505@163.com并在征集网页上点击我要投稿上传,附件不大于10M。需提交的文件包括:1.节徽、吉祥物设计稿电子版;2.设计文字说明及作者姓名、联系方式。3.文件名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二)会歌:须从泉州网、泉州市文艺网、泉州市文化产业网下载作品登记表和作品版权授权书,按要求填写后,连同作品寄至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会歌征集评选活动办公室(通信地址:泉州市行政中心6号楼415室,邮编:362000)。寄送作品须用A4纸打印,一式11份(其中一份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歌曲创作时间和联系方式)。同时把作品电子版发送至邮箱qzswjk@163.com。
征集活动无需缴纳费用。
六、评选方式及奖励
将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节徽、吉祥物、会歌应征作品进行评选。将分别评出节徽、吉祥物优秀作品各1件,分别奖励2万元(含税);优胜作品各10件,分别奖励2000元,并颁发奖杯、证书。将评出优秀会歌创作奖1首,奖励10万元(含税);创作奖10首,每首奖励1万元(含税);词曲作者按4:6的.比例分配奖金;并分别颁发获选证书。应征方在应征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
七、法律及相关声明
1.应征作品不得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含有诽谤、淫秽或非法信息。
2.应征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其他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应征作品中如发现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侵权),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凡因应征作品侵权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应征方承担,与征集方无关;对于应征作品出现侵权而导致征集方遭受的任何损失,由应征方全额赔偿。
3.应征作品须由应征方独立完成,应征方对应征作品拥有充分、完全、排他的著作权。除参加本征集活动外,应征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未曾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曾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晓。
4.应征作品获奖不作为本届艺术节节徽、吉祥物、会歌的唯一采纳标准,参选作品在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后,可以有机会在泉州品牌或本届艺术节其他用途中使用。
5.应征作品一经采用,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执行委员会所有,创作者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该设计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使用权、发布权以及对设计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应用等权利),否则构成侵权,执行委员会将保留依法追究应征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征集结果公布后,应征方可对获奖以外的应征作品自行处理。
6.本次征集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泉州市执委会所有。
八、联系方式
(一)节徽、吉祥物
联系方式:林铭珊,电话:0595-22379505,通信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6号楼402室,邮编:362000。
(二)会歌
联系方式:赵凤英,电话:0595-22160930,通信地址:泉州市行政中心6号楼415室,邮编:362000。
★ 征集启事
★ 创意征集启事
★ 代理征集启事
★ 活动征集启事
★ 年会主题征集启事
★ 历史资料征集启事
★ 征集启事经典口号
★ 春联征集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