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情资料征集启事(共含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元气香香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日照市方志馆是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建的,集地情展示、文献收藏、研究交流、资治教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公共文化场馆,位于市图书馆四楼,使用面积2200平方米。目前,方志馆开馆在即,为全面系统搜集整理、收藏保存和研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充实馆藏、丰富陈列,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文化建设,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集内容
1.新旧地方志书,包括市内外县(区)志、乡(镇)村志,部门志、行业志、企业志、学校志和地名志、人物志、山川志等。
2.地方综合年鉴,包括市内外县(区)年鉴、乡镇村年鉴,部门年鉴、行业年鉴、企业年鉴等。
3.日照籍或曾在日照市任职、居住的各个时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资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传记、声像资料、日记、信函、字画、金石、藏书等。
4.反映日照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各方面情况的作品,包括著述、著作、图片、画报、金石拓片、摄影、书法、绘画、音像制品等各种作品。
5.民间流传的文献资料,包括家谱、族谱、宗谱、家史,历史文献、古籍图书,各类民俗景观图片、历史场景图片、金石拓片、书法、绘画作品、账本、地契,以及反映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6.其它地情文献资料,包括部门单位出版的各种公开或内部发行期刊、论文集、资料汇编、宣传画册;汇编成册的重要会议文献、大事记、统计资料、对外交流的文献资料;个人编辑、整理正式出版的著述著作、日照市地情书籍和作品创作手稿;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
二、征集方式
征集形式分无偿捐赠和有偿征集,尤其欢迎无偿捐赠。
1.凡无偿捐赠资料的单位或个人,日照市方志馆将给其颁发入藏荣誉证书,并享有方志馆馆藏资料的优先查阅权和利用权。捐赠的资料用于陈列时,均标明捐赠单位或个人姓名。
2.凡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地情资料,持有者有经济要求的,市方志馆将与持有者协商,酌情予以经济补偿或回赠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出版的珍贵图书、史料选辑等。
3.对征集到的地方文献,市方志馆将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开辟专架进行收藏,并为社会各界前来借阅提供服务。
提供资料的单位或个人可与市方志馆工作人员联系,并说明应征方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我们的支持,我们都不胜感谢!
联系地址: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大楼924房间)或市方志馆(市图书馆4楼)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2月9日
各镇(街道)、县级机关各部门、县属各单位,社会各界:
为丰富海盐县方志馆(筹建)馆藏,以给广大史志爱好者提供一个丰富、共享的地情资料库,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源,为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按照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浙江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的要求,现特向全县征集地情资料。
一、征集内容和范围
1.志鉴类
(1)志书:镇(街道)志书及村志;部门志、行业志、企业志、学校志、山川志等各类专志。
(2)年鉴:镇(街道)综合年鉴、统计年鉴、部门年鉴、行业年鉴等各级各类专业年鉴。
2.地情著述类
(1)单位编写或保存的地情资料:各类地情书籍、文史类资料书籍、工具书、资料汇编、图片和音像资料等。各镇(街道)所藏地情资料中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珍稀资料,应提供副本(复印件或扫描件),做到资源共享。
(2)个人撰写和保存的地情资料:历代通志、府志、县志的各种刻本、抄本、稿本以及重印本、影印本、复印本、点校本;谱牒(包括历代族谱、家谱和新修族谱、家谱);历代海盐地方名人的传记、著作、手稿及具有历史价值的资料。
3.其他资料:包括海盐籍人员写的小说、诗歌、散文等;非海盐籍人员编写(撰写)的内容涉及海盐的诗歌、散文等作品。
二、征集数量
1、镇(街道)、部门、企事业单位新编志书及村志每种3套。
2、各类年鉴每种3套。
3、地情资料类著述正式出版的每种3套,非正式出版的每种2套。
4、小说、诗歌、散文等著作正式出版的'每种3套,非正式出版的每种2套。
5、珍贵书籍、谱牒等可提供复印件或扫描图片(电子稿)1份。
三、奖励方式
1、凡无偿捐赠资料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史志办颁发收藏证书,并享有县史志办所藏资料的优先查阅权和利用权。
2、对个人捐赠旧族谱、家谱等有价值的资料的,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现金奖励。
四、征集时间和地点
县史志办自本函发布之日起,即接受单位和个人的捐赠。凡有意提供上述资料的单位与个人,请与县史志办公室联系。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衷心感谢您(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竭诚欢迎各有关单位、各界人士对征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关于日照市地情资料征集启事
日照市方志馆是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建的,集地情展示、文献收藏、研究交流、资治教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公共文化场馆,位于市图书馆四楼,使用面积2200平方米。目前,方志馆开馆在即,为全面系统搜集整理、收藏保存和研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我市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充实馆藏、丰富陈列,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文化建设,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方文献资料。具体事项如下:
1.新旧地方志书,包括市内外县(区)志、乡(镇)村志,部门志、行业志、企业志、学校志和地名志、人物志、山川志等。
2.地方综合年鉴,包括市内外县(区)年鉴、乡镇村年鉴,部门年鉴、行业年鉴、企业年鉴等。
3.日照籍或曾在日照市任职、居住的各个时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资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传记、声像资料、日记、信函、字画、金石、藏书等。
4.反映日照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各方面情况的作品,包括著述、著作、图片、画报、金石拓片、摄影、书法、绘画、音像制品等各种作品。
5.民间流传的文献资料,包括家谱、族谱、宗谱、家史,历史文献、古籍图书,各类民俗景观图片、历史场景图片、金石拓片、书法、绘画作品、账本、地契,以及反映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6.其它地情文献资料,包括部门单位出版的各种公开或内部发行期刊、论文集、资料汇编、宣传画册;汇编成册的重要会议文献、大事记、统计资料、对外交流的文献资料;个人编辑、整理正式出版的.著述著作、日照市地情书籍和作品创作手稿;其它具有保存价值的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
征集形式分无偿捐赠和有偿征集,尤其欢迎无偿捐赠。
1.凡无偿捐赠资料的单位或个人,日照市方志馆将给其颁发入藏荣誉证书,并享有方志馆馆藏资料的优先查阅权和利用权。捐赠的资料用于陈列时,均标明捐赠单位或个人姓名。
2.凡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价值的地情资料,持有者有经济要求的,市方志馆将与持有者协商,酌情予以经济补偿或回赠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出版的珍贵图书、史料选辑等。
3.对征集到的地方文献,市方志馆将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开辟专架进行收藏,并为社会各界前来借阅提供服务。
提供资料的单位或个人可与市方志馆工作人员联系,并说明应征方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我们的支持,我们都不胜感谢!
联系地址: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大楼924房间)或市方志馆(市图书馆4楼)
联系电话: 李洪战0633-8791417,18906332136
范芳丽0633-2195766,13346332809
电子邮箱:rzsfzg@126.com
2月9日
为了编纂出版《xx市志》,确保志书收录的人物资料的严肃性、完整性与丰富性,xx市地方志办公室特向海内外征集《xx市志 人物篇》相关资料。对征集到的人物资料,我办将按志书编纂原则进行取舍再撰编入书。
一、征集范围
凡xx籍人士(包括居住在xx区域以外的xx人)于19xx—20xx年时限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在征集之列。
1、党政军界人士要求副处(副团)级以上或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2、学术界人士要求副高职称以上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者,以及文学艺术类国家级协会会员、体育运动类国家队队员和省级以上冠军获得者;
3、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获得国家级荣誉奖励的专家学者;
4、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其他英模人物;
5、对xx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工商界人士,包括回乡投资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6、对xx公益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
x、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称号或予以认定的发明创造者、优秀科技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杰出工匠等。
(凡符合上述之一条件者,无论当事人现今是否健在,其资料信息均属征集范围)
二、资料基本要求
人物资料基本要素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属地(要求具体到镇场村墟)、出生地与现居住地、出生年月(已故者要注明逝世时间)、学历与学位、最高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现任或曾任)、军衔或警衔(退役者要注明时间),以及主要经历、学术成果、典型事迹、获奖项目的具体名称及颁奖单位和时间等。
政界人士须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衔级任职证明(要求原件),学历与学位证书、技术职称证书须提供证书照片及复印件,获得荣誉奖励或授予称号者须提供相关证书照片及复印件。
三、资料报送方式与时间要求
关于《xx市志》人物资料征集事宜,市政府已于日前向各镇(场)发出通知开展工作。热忱欢迎国内外xx籍(裔)各界人士将您或您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亲属的有关材料于xx年1月5日前提供给您原籍所在镇政府或场部,镇(场)将资料集中后再送来我办。
凡要求提供任职证明、证书照件及复印件的一律采用纸质版以特快专递或挂号信函形式邮寄,其他的可采用纸质信函邮寄,亦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送。务请广大乡亲积极配合,尽量避免志书出版之后有遗珠之憾。若因漏报而致资料空缺,成书后则恕不再补。
《xx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xxxxxxxxxxx
xxxxxxxxxx(兼传真)
xx市地方志办公室
20xx年11月16日
目前,《xxxx合志》编纂工作正有序推进,其中,《人物卷》(包括人物传记、人物简介、人物表)资料也正在陆续汇集,人物线索主要由全镇各单位(部门)等提供。为确保人物资料的完整性和丰富性,xx镇特向各界人士征集相关资料。
一、征集范围
凡在xx-xx年时限内,已故及在世的本籍人士(即籍贯、出生地在xx、xx)或在xx(xx)工作时,对xx(xx)作出重大贡献的客籍人士,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在征集之列。对征集到的人物资料,将按照志书编纂要求,有所取舍后纳入编纂范围,其中部分人物报送区志办,列入《嘉定区志·人物卷》。
(一)《人物传记》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逝世、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xx(xx)籍革命烈士;
(2)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职称获得者;
(3)副局(区)级、副师级及以上党政军领导;
(4)本籍离休干部;
(5)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
(6)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7)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医学家、实业家、企业家、教育家、科技英模、专家学者(获省、市及以上资质部门认可);
(8)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属省、市及以上行业协会会员);
(9)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10)获世界、国家级奖项或省、市前3名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
(11)省、市及以上权威部门认可的,从事一、二、三产业著名人物、能工巧匠,如烹饪大师、园艺专家、养殖能手等;
(12)在上海市、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的侨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xx(xx)籍人士;
(13)具有省市及以上有关单位颁发的奖励证书或经省市及以上报刊杂志报道、刊载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
(14)在省市及以上地区具有影响的其他社会名人;
(15)补充前志(《xx志xx—xx》、《xx志xx—xx》)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传记》含xx(xx)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不包括驻镇单位人员(即驻xx、xx地区,非本镇管辖的企事业单位人员)。
(二)《人物简介》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在世,且符合下列条件者:
(1)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职称获得者;
(2)副局(区)级、副师级及以上职务的党政军领导;
(3)本籍离休干部;
(4)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
(5)全国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6)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医学家、实业家、企业家、教育家、科技英模、专家学者(获省、市及以上资质部门认可);
(7)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等(属省、市及以上行业协会会员);
(8)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9)获世界、国家级奖项或省、直辖市级前3名成绩的卓著运动员、教练员;
(10)省市及以上权威部门认可的,从事一、二、三产业的著名人物、能工巧匠,如烹饪大师、园艺专家、养殖能手等;
(11)在上海市、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的侨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xx(xx)籍人士;
(12)具有省市及以上有关单位颁发的奖励证书或经省市及以上报刊杂志报道、刊载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者;
(13)在省市及以上地区具有影响的其他社会名人;
(14)补充前志(《xx志xx—xx》、《xx志xx—xx》)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简介》含xx(xx)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不包括驻镇单位人员。
(三)《人物表》收入的为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含在世和逝世):
(1)驻镇单位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正高技术职称获得者;
(2)驻镇单位任职的副局(区)级、副师级领导干部;
(3)上海市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先进工作者、白玉兰奖和全国级条线荣誉获得者(包括工青妇等全国组织或国家各部委等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如全国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
(4)历届上海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5)户口或工作在xx、xx的非本籍离休干部;
(6)xx(xx)籍副处(副团)级及以上干部;
(7)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获得者(含工作在xx、xx的'非本籍人士);
(8)xx(xx)籍部队三等功及以上获得者;
(9)xx(xx)籍港、澳、台及侨居海外人士;
(10)补充前志(《xx乡志xx—xx》、《xx志x—x》)遗漏的上述人员。
注:《人物表》含xx(xx)籍人士及其子女在外省市期间达到上述类似条件的人员。
二、资料基本要求
(一)《人物传记》的基本写作要素:姓名(字、号、别名、笔名、艺名)、性别、民族、生卒年月、籍贯(本籍和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地(本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村;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最高学历、最高职称、政治面貌(包括何时参加中国共产党或其他党派)、工作主要经历(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单位工作,任何职务等)、主要业绩、主要学术成果、重要发明创造以及逝世时间等。符合《人物传记》入选标准的需报送xxx-xx字介绍材料(重点介绍其取得的业绩、成果和发明创造的项目名称、奖项、权威部门的认证以及取得成果时的工作单位、时间等),并附2寸免冠正面照片1张(照片后写上姓名)。
(二)《人物简介》记述基本要素大体与《人物传记》相同,《简介》和《传记》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记》在突出成就基础上面面俱到,《简介》主要写成果、成就、业绩,不必详写简历,写明最高学历、最高职务、最高职称的名称和获得时的年月、单位即可。其中xx年后去世的人物可适当增加篇幅。符合《人物简介》入选标准的需报送400-500字介绍材料及2寸免冠正面照片1张(照片后写上姓名)。
(三)符合《人物表》入选标准的需报送5x字介绍材料,包括姓名、性别、籍贯(本籍和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地(本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乡镇、村;客籍人士写到省市、区县)、出生年月、获得的奖项、最高职务、最高职称、记功等次的名称及获得的时间、其时的工作(服役)单位(部队)等。
(四)以上人物报送时,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荣誉、职称、任职等证书或出版物(地方年鉴、地方志书、报刊杂志等)的记载材料以及档案资料,并标明出版物的名称,期刊号、发行时间,出版社或档案资料的存档单位、卷宗号,文件标题,发文单位等。
三、同时收集涉及本籍居民的人物传略、人物介绍、人物志、人物照片、家谱、族谱,xxxx-xx年、xx-xx年期间活到1xx岁及以上的老人(包括户籍在xx、xx地区的客籍老人)及五代同堂等方面的资料。
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将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物资料(或者线索)于2xx月前提供给我们,以得青史留名。感谢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联 系 人:xxxxxx
通讯地址:xx镇x路x弄2号楼xx室、5xx室(《xxxx合志》编写组)
邮政编码: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
电子邮箱:xxxxxxxx@xx.com
2017年,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将迎来成立40周年。为展示公司40年发展历程,继承和弘扬发展公交优良传统,加大公交文化建设,市公共汽车公司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筹集公交发展历史资料,真实还原公交发展进程。为使公交发展史更加系统、完整、全面、翔实,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公交发展历史影视资料和照片。
征集内容如下:
一、1977年至今;公交车辆照片、公交车场站照片及视频;
二、回顾公交历史时期更新车辆、站牌、线路等信息并形成文字材料;
三、公交公司历届办公地点及建筑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四、刊发公交新闻的报纸及影视资料。
热心人士提供的有关实物、资料、照片、样报,请于2017年3月1日以前提交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办公室,一经采用,将署提供者的姓名,并视价值大小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如果提供者要求收回,我们复制后原物奉还。同时,欢迎各界人士提供相关线索。
预致谢忱!
地 址:菏泽市牡丹路399号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
联 系 人:谢玲娟、李德全
联系电话:0530-5181079
邮政编码:274000
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
2016年11月30日
★ 历史资料征集启事
★ 征集启事
★ 创意征集启事
★ 代理征集启事
★ 活动征集启事
★ 年会主题征集启事
★ 征集启事经典口号
★ 春联征集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