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金寨与长征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集启事(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ft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金寨与长征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四支长征的红军队伍中,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红25军诞生在金寨,金寨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金寨县党史工作领导组决定,由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论文、文章和金寨籍老红军的长征故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主题与内容
(一)主题:金寨与长征
(二)内容:
1、红四方面军、红25军长征始发地的.研究;
2、金寨红军在长征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贡献;
3、长征途中金寨籍将士的积极作用和巨大贡献;
4、金寨籍老红军感人的长征故事。
(三)类型:论文、文章、故事
二、有关要求
1、内容必须与金寨红军队伍或金寨籍老红军有关;
2、征文作品须是未在公开刊物发表的原创作品,须符合学术规范,史实准确,观点无误,内容新颖;
3、论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文章字数原则上不少于字;
4、论文格式要求规范,正文前附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引文准确,并用页下注明。
三、组织评审
1、征文结束后,根据论文收集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论文、文章进行评审,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征文设:优秀论文6篇,一等奖一名,奖金15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800元;优秀文章6篇,按每千字150元给予奖励;老红军感人的长征故事不限字数、不限篇数,如采用,按每千字50元标准支付稿酬。
2、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将整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发行;获奖作者将被邀请参加“金寨县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
四、投稿方式
1、征文截稿时间:208月31日
2、电子投稿:将论文、文章、故事以电子稿的形式发至征文邮箱 ahjzds@163.com,邮件主题注明“‘金寨与长征’征稿”字样。
请在文末写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个人详细信息,以便联络。
联系人:李雨迪,电话:0564—7356011,手机:18269851360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
12月6日
余玮婷
血染象牙庄
大家好:
我叫余玮婷,来自漳州竹林教育集团。我的家乡在闽南革命老区―漳浦县石榴镇,我出生的地方是革命老区据点村,是老区的红土地养育了我。
我是九零后,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现代高科技成长起来的,是经济大潮流中的“新兴人类”,关心的是股票,看中的是宝马车,追逐的是享受。心中的偶像是韩剧,口中的词汇是“I LOV YOU”.“长征”这个词汇仿若隔世,犹如“盘古”一样遥远。然而“二万五千里长征”,才仅仅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颂。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长征途,说不完的曲折困苦,道不尽的艰难险阻。可长征人,却用自己的两条腿,长驱涉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泪的洗礼。
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来不及长征的故事。翻开中共漳浦县革命史烈士芳名录,那一页肃然写着一个人的名字――余仁君,他就是我奶奶的叔叔,我的叔公祖。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当天毛泽东同志在漳州芝山红楼接见闽南党组织负责人王海萍、邓子恢、王占春等同志,在听取了关于闽南漳浦石榴小山城一带革命斗争汇报后,他十分关注漳浦革命斗争状况,针对闽南实际,以其深邃洞察力,敏锐的分析判断,对以后的斗争方向做出重大决策。他强调指出,此次红军打下漳州,并不是要长期占领城市,当前革命重心仍然在农村,要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第三天,红三军进驻漳浦,红七师驻扎在我的家乡石榴镇,当天家乡石榴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有志青年争先参军入伍。那一年,我的叔公祖余仁君刚满十八岁,他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入伍,当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五月中旬,叔公祖余仁君被分配到刚刚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简称“红三团”,开往县城集中训练。5月28日大部队回师中央苏区,红三团留在当地搞游击战争,叔公祖服从党组织的安排,虽然心里羡慕和他一起入伍的伙伴余水池,能跟大部队一起走,但他觉得靖、和、浦苏区更需要他。
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军民团结一条心,以其坚韧不拔的斗志,不仅保存根据地,而且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5年春,中共闽粤边特委得知中央红军长征的消息,制定出牵制敌人兵力支援红军长征的决策。为此,“红三团”于2月9日在得知驻石榴象牙庄的国民党八十师已调防,余下的保安团还在忙于过春节之际,立即组织30多名精干武装分队,从龙岭出发向象牙庄驻敌发动袭击,这次战斗中叔公祖冲在最前锋不幸中弹牺牲。就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开了心爱的战友,离开亲人的期盼,离开石榴那片红土地。
是啊,没有长征精神哪有今天的宝马奔驰?没有长征精神哪有今天的安定团结?没有长征精神哪有今天的中国梦?我要让长征精神代代传,长征的基因永不变。
男领背景:(旗手出,舞蹈动作几人,全体右单膝背跪低头)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旗手舞台中间,全体单膝背跪直腰抬头,左手扶左膝)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旗手指挥,第一排起立)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第二排起立,舞蹈合)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第三排起立)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第四排起立)终于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口令:向右转,全体面向观众)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领诵出,旗手入背景)它成为了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女领1:五次围剿敌猖狂,
女领2:红军急切上征程, 战略转移(右手侧举右腿跨步)去远方
女领1:男女老少(右手平请,持续)来相送,热泪沾衣(左手平请)叙情长
齐: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左右分两半手侧举) 女领2:红军不怕远征难, (旗手背景出1)万水千山只等闲。 女领1:路迢迢,秋风凉,
女领2:敌重重,军情忙
1齐: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2齐: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12齐轮:不怕流血不怕苦,
齐:前仆后继杀虎狼。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左右分两半手侧举)
女领2:红军不怕远征难, (旗手背景出1)万水千山只等闲。 女领1:(左手侧上转前)雪皑皑,野茫茫,
女领2:(右手侧上转前)高原寒,炊断粮。
A齐:红军都是钢铁汉,(左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b齐:钢铁汉,(右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A齐:千锤百炼不怕难。(左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b齐:不怕难。(右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A齐:(左一半左臂侧举转前)雪山低头迎远客,
b齐:(右一排右臂握拳前举右腿跨步)草毯泥毡扎营盘。 A齐:风雨侵衣骨更硬, (左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b齐:骨更硬(右一半右臂握拳前举)
A齐:野菜充饥志越坚。(左一半右臂握拳侧举)
b齐:志越坚。(右一半右臂握拳侧举)
齐: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右手敬礼-持续) 女领2:红军不怕远征难,
女领1:万水千山只等闲。
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旗手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右手侧举)
女领2:诵读经典 齐:诵读经典
女领2:传承美德 齐:传承美德
女领2:学高为师 吧 齐:学高为师
女领2:身正为范 齐:身正为范
(领):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北上抗日,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经历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主席用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领):红军不怕远征难,(合):远征难
(领):万水千山只等闲。(合):只等闲
(领):五岭逶迤腾细浪,(合):腾细浪
(领):乌蒙磅礴走泥丸。(合):走泥丸
(领):金沙水拍云崖暖,(合):云崖暖
(领):大渡桥横铁索寒。(合):铁索寒
(领):更喜岷山千里雪,(合):千里雪
(领):三军过后尽开颜。(合):尽开颜
(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领):弘扬长征精神,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年强,则国强。几百年耻辱,几千年辉煌。弘扬中国梦。 (合):你的梦,我的梦,中国梦。
(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看过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歌朗诵的人还看了:
1.长征胜利80周年诗词
2.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最新
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稿优秀篇
4.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诗词
5.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演讲稿
6.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演讲稿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1)
一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二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三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四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暑假里,我阅读了《长征路上的红小鬼》,回想起里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心中充满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充满着对长征中的“红小鬼”们的敬佩。的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这美好的一切。
长征途中,当然少不了这些勇敢地“红小鬼”,他们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其中,让我刻骨铭心的是一则巾帼少年“闹”长征的故事。主角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戴克敏的妹妹戴觉敏,她是湖北红安县人,父亲戴雪舫是个名扬四乡的共产党员,担任过列宁高等中学的校长,一次为掩护学生转移而壮烈牺牲。1932年春,戴觉敏参加了红军,当了一名“红小鬼”,被分配到箭场河红军总医院当看护。1934年11月,红25军要长征了,决定让戴觉敏等人留下,她坚决不干,又哭又闹,非要跟部队长征,领导只好同意。长征途中,由于她身体弱小,动作不快,军领导又多次劝她回家或留在当地,她都坚决地说:“红军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活着是红军的人,死了是红军的鬼”。是的,她父亲被国民党飞机炸死,哥哥被张国焘在“肃反”中错杀,她已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读到这里,我对戴觉敏闹着要长征的举动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这里的“闹”字,还带点“坚决”的含意,使我深刻感受到她强烈的革命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长征途中经历的困难太多太多,每天几乎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可戴觉敏却坚持了下来,相信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何况她还只是个孩子。想想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多么快乐,可是这些“红小鬼”却吃不饱、穿不暖、睡不足,还要时刻准备战斗、准备牺牲,他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付出和牺牲,不就是为了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吗?
因此,我们要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今天的生活都是昨天共产主义战士用血汗换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发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
还记得80年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它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僮景,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着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我们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我始终牢记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奋发向上。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正因为这些的努力,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但这离我的理想还有一大段的距离。
长征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具体到我们学生,就是要学习上高要求,生活上艰苦朴素。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长征精神永存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