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评级指标体系(共含1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狠爱狠爱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大学排行榜评级指标体系
1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其中, 北京大学 连续4年问鼎“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 清华大学 居第二,浙江大学上升至第三, 复旦大学 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学居第五。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武昌分校、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居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列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强。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校友捐赠”首次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引领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北京大学最盛产“亿万富豪”,蝉联“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造就79名富豪校友,继获得“院士摇篮”、“社会科学家摇篮”之后,勇夺“造富摇篮”美誉。
自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已连续第9年发布中国大学评价报告。20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校友是大学最杰出的产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财富;“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国家最新“985”工程大学三期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增加“学校获得的捐款在学校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指标。因此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评价,旨在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
下面是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等院校在我国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事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源;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和社会责任,已成为我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主体人才的培养摇篮。
1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以评价大学的人才和科技产出质量为基准,借鉴国内外大学分类、分级、分区评价的成功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星级大学”评价理念,并发布了“中国大学星级排名”,对我国(含港澳)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分类、分层、分区星级评价。为了给予广大考生和家长选择高校、专业和留学深造等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高考和考研报考指南,2011年5月,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将再度发布《2011中国大学星级评价报告》,报告分为“2011中国大学星级排名”和“2011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星级排名”等榜单,今后将按年度每年发布1次。
设计原则
自20起,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等媒体已连续九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发布二十多项有关中国大学评价的研究成果。“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在评价体系设计和指标遴选上,坚持系统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等四大原则。为保证公正、客观和系统地评价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体现出被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与现时能力状况。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在评价指标遴选上采用“金字塔”原理和“新闻洞”理论,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出高层次的、具有标志性的反映高校的质量指标和持续性的.指标集,确保最终遴选出的评价指标具有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可重复验证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1)、系统性原则。大学评价必须用若干指标进行衡量,指标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同一层次指标尽可能的界限分明,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同时保证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要考虑指标遴选、指标权重设置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2)、公正性原则。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是保证公正性的前提,符合可比性条件要求的指标是通过国家和社会权威机构、遵循严格程序和评选标准确定的人和事物,确保评价指标在理论上站得住脚,同时又能反映高校的客观实际情况。
3)、可操作原则。确保被选择的指标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评价操作尽量简单方便,但保证数据易于获取,且不能失真。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繁简适中,计算方法简单可行,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减少或去掉一些对结果影响甚微的指标。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结果他人可以按照同样的程序复核。
4)、导向性原则。确保被选择的指标具有持续性、导向性功能。大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大学的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被评高校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本校的特色、优势、劣势,鼓励被评高校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特别是向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以此体现并发挥大学评价工作对高校发展的导向功能。
指标构成
年至今的九年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经基本构建起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符合我国国情、大学校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有机结合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入手,以“衡量高校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评价目标,侧重体现被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和“现时水平”,是对我国高校的综合选优排序,这也是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区别于国内外其他大学排行榜的最大特点。
公办高校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仍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科研基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培养基地、师资队伍、杰出校友和综合声誉构成。“三级指标”由科学创新基地、基础科研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杰出人才、师资水平、学科水平、国家声誉、校友捐赠和社会声誉等9大指标构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凡是涌现出能比较持续地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等级质量指标都将成为我们评价大学的依据。2011年,在保持评价体系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课题组适时增加了一些新评价指标,期望能更好地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实际状况,特别是更好地反映不同层次高校、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结构高校、不同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的主要变化情况是,在人才培养一级评价指标下新增了“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等指标;删除杰出文学家、艺术家等指标;删除了国家级大学生竞赛获奖学生等评价指标;同时减低了学科水平和创新基地等指标的权重。在综合声誉一级指下增设“校友捐赠”指标,这在国内大学评价领域尚属首次,期望倡导大学校友捐赠文化,促进大学更加重视“以生为本”和校友服务工作,实现校友发展与大学发展的良性互动。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
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排行榜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由“人才培养”、“办学设施”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二级指标由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培养数量、培养质量、投入资金、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学校声誉等8项指标构成。三级指标包括固定资产、图书馆生均藏书、教学仪器设备价值、毕业生就业率、师生比、新闻报道数、人均学费和本地生源比例等20多项指标。
下面简要介绍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评价指标各一级指标相应的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和评价要点:
一、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民办高校能否成为“名牌高校”、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否赢得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关键是看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培养出了“民牌”的“名牌毕业生”,“民牌学校”才有可能变为真正的“名牌学校”。名师出高徒,师资质量对毕业生质量有直接、巨大的影响。
人才培养由培养数量、培养质量、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等二级指标组成,三级指标包括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师生比、专任教授、副教授(含相应职称)数、专任教授与副教授(含相应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和本科专业数和创业人才(中国富豪榜、大学创业富豪榜上榜毕业生)等指标。人才培养指标注重引导高校树立更高发展目标、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取得优秀办学业绩。
二、办学设施
民办高校要培养出优秀人才,不但要有优秀的教师、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等软件资源,还要有相当的硬件资源,包括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生均藏书、教学用地等,这些是保证师资和学科效用得到有效发挥的物质保证。
1月9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这是北大连续第5年蝉联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居第二;复旦大学升至第三;浙江大学列第四;上海交通大学居第五;中国科技大学进入前十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和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名列中国独立学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仰恩大学位居中国民办大学前三名;报告公布了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两岸四地41所大学入选。
今年的报告中最令人关注的是,199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获校友捐赠全国最多,高达12亿;浙江大学3项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纪录被打破;北大校友黄怒波豪捐10亿,打破浙大校友段永平捐赠最高纪录;清华大学创校友捐赠率全国第一,千万级以上捐赠校友人数全国最多,2010年年度捐款率为30.7%,已达欧美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校友捐赠率”将纳入中国大学排名;“ESI论文”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首次纳入大学评价指标,引导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2012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榜清华、北大和中科大居前三甲。
连续10年对中国大学进行选优排序,体现大学对世界与国家的科学和人才贡献
中国校友会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国大学评价和大学生创富研究。自起先后与国内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开展大学评价研究工作,2003年发布第一个中国大学排行榜,至今已有10年时间,共发表了20多项研究成果,并按年度发布《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和《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肯定,国内外上百家新闻媒体对中国校友会网的研究成果给予跟踪报道,已经成为教育评估和学生高考择校的重要参考,在中国大学评价领域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之一。
从20至20的十年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大胆创新攻克难关,构建起了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世界独创性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以“衡量高校对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目标,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入手,兼顾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和“现时水平”,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是对中国大学的综合选优排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排序,体现中国大学对世界与国家的科学和人才贡献能力。2010年,借鉴国内外大学分类、分级、分区评价的成功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星级大学评价理念,发布 “中国大学星级排名”。2011年,首次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两岸四地高校纳入排名,发布“中国两岸四地一流大学”,这也是我国首个面向中国两岸四地的大学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声誉三个指标构成。在中国大学评价体系设计和指标遴选上,坚持系统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和导向性等四大原则。为保证公正、客观和系统地评价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体现出被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与现时能力状况。在评价指标遴选上采用“金字塔”原理和“新闻洞”理论,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严格筛选出高层次的、具有标志性的反映高校的质量指标和持续性的指标集,确保最终遴选出的评价指标具有简洁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可重复验证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富豪校友”被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促进大学培养“四类杰出人才”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由杰出校友、师资队伍和培养基地等构成。在人才培养指标设计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地提出“杰出校友”指标,并将校友覆盖领域从学界拓展至政界、商界、文化等多个领域,促使我国高校培养出推动世界和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发展的杰出人才,促进中国的全面发展。研究团队并按年度定期发布中国大学杰出科学家校友榜、中国大学杰出政界校友榜和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等榜单。杰出富豪校友与政界校友等被纳入中国大学评价,在大学评价领域属世界独创,这也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与国内外其他大学排行榜的'重要区别之一。
2011年明确提出了“造富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的观点。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其职能与人才培养结构就受到社会与时代的深刻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家与学者、科学家、政治家一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中坚力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需要培养多样化人才,而不仅仅是过去强调的学术型人才,大学造就富豪企业家与政治家、科学家的培养既不冲突更不矛盾,为此研究团队明确提出“造富有望成为中国大学又一职能”,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培养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同时,更能造就出一大批对于中国经济有影响的企业界人士,特别是自主成功创业的亿万富豪企业家。
遴选“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遏制中国大学评价中 “重理轻文”现象
,为增进国家、社会和公众充分了解和认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充分认同和肯定人文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贡献和历史作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率先并连续三届开展“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遴选工作,并将遴选结果纳入大学评价指标,并给予“两院院士”相同权重,旨在遏制大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问题,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遴选及报告研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发布的《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学界普遍好评和肯定。
科研评价突显大学对世界和国家科学贡献,标准创新贡献奖和ESI论文被纳入中国大学评价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科学研究”评价指标由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等构成。在科学研究指标设计上,结合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现状,选取了反应高校科研水平的质量指标,避免和消除引入论文等数量指标而带来的“急功近利”负面影响;从国家科技和社科奖励、国家专利、标准奖励和国际高水平论文等三方面来评价中国大学科研工作,突显评价我国大学对世界和国家科学贡献能力,引导我国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这也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区别其他大学排行榜的最大特点之一。
在科学研究指标的遴选上,将1978年以来我国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社会科学奖”、“中国专利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国家级奖励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促进我国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贡献出更多推动中国科技发展与进步的科研成果。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率先将我国大学进入世界1%的“ESI-TOP论文”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引导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提升我国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研究团队并按年度定期发布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中国大学重大社科奖励排行榜、中国大学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中国大学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榜、中国大学十大科技进展奖排行榜、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榜和中国大学ESI论文排行榜等。
“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声誉评价指标,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综合声誉”评价指标由学术声誉、国家定位和社会声誉等构成 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著名大学的常态,是对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已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和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2011年,研究团队率先将“校友捐赠“纳入中国大学声誉评价指标,倡导大学树立校友捐赠文化、引导大学更好地以人为本、以教学为根,实现校友发展与大学发展的良性互动,激发大学校友的捐赠热情,引导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研究团队将我国大学进入世界1%的“ESI论文总被引频次”作为反映大学国际学术声誉指标纳入中国大学评价中,促进大学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影响力。“国家定位”评价指标是指国家对大学的认可程度和支持强度。研究团队并按年度定期发布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中国大学捐赠校友榜、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ESI论文排行榜等。
《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编制完成,具体由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中国民航大学党亚茹教授、吉林化工学院胡忆沩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副教授和中国校友会网刘明等共同执笔完成,读者欲了解报告全文请登录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2003)等网站下载。
日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第一;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首次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队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名列独立学院前三强;西安外事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民办大学前三甲。值得关注的`是,在最新2015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师范类高校进入全国百强,24所高校进入全国200强;华中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跻身入选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雄居2015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榜首
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北京师范大学雄居2015中国师范类大学排行榜榜首,全国排名第12,是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师范类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名列第二,全国排名第27;华中师范大学位居第三,全国排名第30;东北师范大学名列第四,全国排名第39;南京师范大学位居第五,全国排名第48;湖南师范大学名列第六,全国排名第68;华南师范大学位居第七,全国排名第75;陕西师范大学名列第八,全国排名第83;首都师范大学位列第九,全国排名第92;福建师范大学位居第十,全国排名第93.在2015中国师范类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名列前五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共有10所师范类高校进入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强,24所高校进入全国200强。
华中师范大学首次晋级中国一流大学,3所高校跻身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
在最新公布的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3所师范类高校入围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15所高校入选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荣获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大学队列,是中国大陆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最高的师范类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荣膺2015中国四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高水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等荣获2015中国三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知名大学队列。
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地区总分全国排名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办学类型星级排行办学层次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75.31 12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69.95 27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3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68.62 3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4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66.73 39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65.91 48 区域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6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64.69 68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7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64.26 75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63.82 83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63.60 92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63.56 93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1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63.29 105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2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63.17 112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3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63.10 114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4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62.73 127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5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62.65 131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6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62.55 136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7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62.33 145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8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62.24 151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9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62.22 154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20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61.80 181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1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61.70 191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2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61.65 193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3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61.62 195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4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61.59 198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5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61.53 209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6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61.50 214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7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61.44 219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8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61.40 227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29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61.39 232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30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61.32 251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31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61.27
日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第一;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首次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队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名列2015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强;西安外事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2015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甲。值得关注的是,在最新2015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中,清华、中科大等30所理工类高校进入全国百强,71所高校进入全国200强;清华、国科大、中科大和国防科大等入围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华中科大等8所高校跻身中国五星级大学。
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清华大学雄居2015中国理工类大学排行榜榜首,全国排名第2,是中国大陆地区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理工类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第二,全国排名第6;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位居第三,全国排名第10;华中科技大学名列第四,全国排名第16;同济大学位居第五,全国排名第18;哈尔滨工业大学名列第六,全国排名第20;天津大学位居第七,全国排名第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列第八,全国排名第26;东北大学位列第九,全国排名第28;北京理工大学位居第十,全国排名第29.在2015中国理工类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名列前五强。在2015中国理工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文华学院、江西科技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西京学院和安徽新华学院名列前五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共有39所理工类高校进入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强,71所高校进入全国200强。
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晋级2015中国顶尖大学
在最新公布的.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4所理工类高校入围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8所高校入选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其中,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4所高校荣膺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中国顶尖大学,是中国大陆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最高的理工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荣获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大学队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等荣获2015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美誉,跻身中国一流独立学院队列。文华学院、江西科技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等荣获2015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美誉,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队列。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理工类高校荣膺2015中国四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高水平大学。
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地区总分全国排名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办学类型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 清华大学 北京 98.23 2 中国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 ― 中国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75.88 9 中国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3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 75.75 10 中国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74.98 16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5 同济大学 上海 73.07 18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72.74 20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7 天津大学 天津 71.53 24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70.88 26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9 东北大学 辽宁 69.11 28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8.80 29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68.61 31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68.16 32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68.07 33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67.12 37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5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66.53 40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6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6.34 42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长安大学 陕西 66.28 43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66.20 44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19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66.19 45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66.15 46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65.91 48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2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65.74 51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3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65.60 53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4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65.53 54 行业特色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5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5.47 55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6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65.06 61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64.85 64
新世纪周刊第二次推出《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
100所中国大学,5000名即将离校的大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是造就这个排行榜的真正主体。是他们每个人的自由见解、独立判断,最终凝成了这张榜单。
结果是:中央美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分列前三甲。
20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生活 学习/教育 就业/收入 大学消费 总分 去年排名
1 中央美院 20.4965 20.5 20.8 20.2715 82.068 18↑
2 香港大学 20.1082 21.2798 16.1458 19.1667 76.7005 /
3 18.9265 19.9715 18.55 17.743 75.191 45↑
4 上海交通大学 18.432 18.8285 18.5 18.0145 73.775 11↑
5 西安交通大学 18.1085 19.007 19.125 17.4715 73.712 57↑
6 东北大学 17.719 17.907 19.4 18.3855 73.4115 85↑
7 大连外国语学院 19.041 18.3645 17.625 17.9855 73.016 80↑
8 中国音乐学院 18.1479 18.8857 16.875 17.9143 71.8229 /
9 陕西师范大学 18.383 18.178 17.2195 18.0175 71.798 9 持平
10 17.5295 19.157 17.55 17.1145 71.351 26↑
11 北京交通大学 18.43 17.743 18.075 17.057 71.305 88↑
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18.268 17.2145 17.325 18.257 71.0645 71↑
13 浙江大学 17.981 18.45 17.5 16.943 70.874 17↑
14 重庆大学 18.012 17.407 17.3 17.7145 70.4335 23↑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1615 18.057 17.825 16.3285 70.372 1 ↓
16 东北师范大学 17.2425 18.2785 18.2 16.643 70.364 8 ↓
17 大连理工大学 17.6995 17.7215 17.825 17.057 70.303 86↑
18 厦门大学 19.24 17.907 16.775 16.343 70.265 5 ↓
19 河北大学 19.351 18.1355 16.7 16.0145 70.201 30↑
20 华中科技大学 17.8105 18.15 17.2 16.257 69.4175 3 ↓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7.8105 18.15 17.2 16.257 69.4175 44↑
22 西南财经大学 17.9415 17.3785 17.55 16.4 69.27 39↑
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6.0785 17.4645 18.2 17.343 69.086 7 ↓
24 复旦大学 17.1545 18.007 16.7 16.757 68.6185 74↑
25 长春工业大学 17.138 17.857 16.725 16.5715 68.2915 /
26 中国科技大学 17.1283 18.9429 15.675 16.3143 68.0605 2 ↓
27 吉林大学 17.214 17.7 16.725 16.2145 67.8535 40↑
28 西南政法大学 17.5755 17.0715 16.825 15.9715 67.4435 47↑
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786 17.2145 16.4 17.657 67.0575 12 ↓
30 南京大学 16.9015 17.393 15.725 16.7855 66.805 14↓
31 南开大学 16.428 17.757 16.15 16.3855 66.7205 15↓
32 南京理工大学 17.4885 16.143 16.875 16.1855 66.692 25↓
33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17.222 16.8365 16.0205 16.589 66.668 27↓
3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194 16.8645 15.75 16.443 66.2515 29↓
35 中国政法大学 17.0615 17.15 15.5 16.357 66.0685 75↑
36 湖南大学 16.4285 17.0855 16.825 15.5285 65.8675 61↑
37 武汉理工大学 16.2965 16.3995 17.3 15.8715 65.8675 55↑
38 河南师范大学 16.8945 16.707 15.125 16.943 65.6695 67↑
39 上海外国语大学 16.822 16.801 16.649 15.3345 65.6065 31↓
40 华东理工大学 16.881 16.3445 17.108 15.266 65.5995 63↑
41 山东大学 16.97 16.507 14.45 17.5855 65.5125 4 ↓
42 北京邮电大学 16.207 16.4715 17.6 15.143 65.4215 21↓
43 中国传媒大学 17.0895 16.7145 16.125 15.343 65.272 70↑
44 中国地质大学 16.8705 16.1785 15.975 16.2 65.224 60↑
45 西南交大 16.75 16.407 16.75 15.157 65.064 50↑
46 东北财经大学 17.8745 15.9695 15.612 15.4955 64.9515 82↑
47 华东师范大学 16.675 16.75 15.875 15.5855 64.8855 64↑
48 北京电影学院 16.96 16.87 14.97 15.96 64.77 72↑
49 苏州大学 17.591 16.5715 15.075 15.5 64.7375 91↑
50 中国人民大学 16.3445 16.6145 16.175 15.543 64.677 32↓
51 中山大学 17.176 17.1285 15.925 14.357 64.5865 28↓
52 福州大学 17.0685 16.4285 15.675 15.3285 64.5005 81↑
53 四川大学 16.6125 16.8285 17 14.057 64.498 42↓
54 天津大学 16.2985 16.057 16.85 15.2285 64.434 16↓
55 安徽大学 15.527 15.6915 17.0213 16.1702 64.41 84↑
56 中国农业大学 17.1665 15.9355 14.575 16.557 64.234 19↓
57 暨南大学 16.7035 15.9355 15.4 16.1285 64.1675 33↓
58 新疆大学 16.937 15.9855 15.6 15.643 64.1655 95↑
59 深圳大学 17.6005 16.4355 15.025 15.0715 64.1325 /
60 北京工业大学 16.7 15.84 16.18 15.4 64.12 /
61 广西大学 16.933 16.603 14.593 15.6145 63.7435 20↓
62 内蒙古大学 16.609 16.493 14.925 15.7 63.727 65↑
63 北京理工大学 15.831 16.5 15.325 16.057 63.713 89↑
64 同济大学 16.44 16.307 14.875 16.0715 63.6935 6 ↓
65 南昌大学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69↑
66 上海财经大学 17.07 16.143 14.925 15.4 63.538 54↓
67 江南大学 16.32975 16.0675 15.1625 15.693 63.246 41↓
68 中国海洋大学 15.917 16.0715 15.45 15.557 62.9955 66↓
69 华中师范大学 16.2235 15.678 14.898 15.8745 62.674 22↓
70 郑州大学 16.1345 15.85 13.575 16.8855 62.445 58↓
71 辽宁大学 16.1345 15.85 13.575 16.8855 62.445 76↑
72 华南师范大学 16.3905 16.107 15.475 14.343 62.3155 68↓
73 首都经贸大学 16.19 14.86 15.38 15.81 62.24 /
74 山西大学 16.21 16.1285 14.325 15.457 62.1205 73↓
75 中央财经大学 15.362 15.4715 15.65 15.6285 62.112 /
76 河海大学 15.3349 15.7 16.275 14.6571 61.967 83↑
77 兰州大学 15.524 16.407 13.625 16.257 61.813 35↓
78 武汉大学 16.3195 15.85 14.9 14.5715 61.641 24↓
79 北京师范大学 15.432 15.7785 14.75 15.457 61.4175 52↓
80 天津师范大学 16.389 15.643 14.375 14.7855 61.1925 77↓
81 河南大学 15.4405 16.1855 14.05 15.343 61.019 94↑
82 北京体育大学 16.504 15.6715 14.775 13.9715 60.922 /
83 南京师范大学 16.583 15.4145 13.875 14.9715 60.844 62↓
84 中南大学 15.2465 15.4785 15.525 14.4 60.65 51↓
85 山东师范大学 15.6965 16.283 13.393 14.592 59.9645 48↓
86 华东政法大学 16.361 14.857 13.475 14.8855 59.5785 37↓
87 河北工业大学 14.5965 15.3785 15 14.443 59.418 92↑
88 东南大学 14.7405 15.3355 14.85 14.143 59.069 49↓
89 北京外国语大学 14.9295 15.05 14.775 14.257 59.0115 59↓
90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6.24 14.17 12.53 15.93 58.87 /
91 华南理工大学 15.4595 14.6 14.725 14.057 58.8415 79↓
92 云南大学 15.2815 14.8355 14.45 14.2715 58.8385 98↑
93 西北大学 15.1405 15.1785 14.025 14.457 58.801 53↓
94 太原理工大学 13.9725 14.293 14.85 14.8715 57.987 93↓
95 广西师范大学 15.755 14.7355 14.1 13.357 57.9475 56↓
96 西北政法大学 15.4845 15.3355 12.75 13.443 57.013 46↓
97 对外经贸大学 14.987 15.1645 15.275 11.4715 56.898 38↓
98 中央民族大学 15.11 14.1355 12.675 14.4285 56.349 43↓
99 西南大学 14.521 14.1645 13.75 12.7145 55.15 /
100 海南大学 15.319 13.8 12.6 13.1145 54.8335 87↓
注:↑=上升 ↓=下降 /=新上榜 数据统计:新世纪周刊记者 欧阳海燕
排名、12个学科门类排名、480个本科专业排名;以及教师学术水平、教师效率、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等各项指标的排名和等级。供考生和考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从多个角度观察大学、选择大学。
一、《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
对比往年,《2017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培养指标做了完善性修改:研究生科研成果全部计入研究生培养得分,不再计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得分。
增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指标:研究生获奖结果,进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本科生获奖结果,进入本科生培养体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唯一所有学科都能参加的竞赛,赋予较高的权重。
《201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数学模型、指标赋值,见武书连即将发表的《2017中国大学评价》论文。
自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不再使用SCI、SSCI、A&HCI作为国际期刊论文的数据来源。、,《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对全世界约40000种期刊重新筛选,有9940种期刊成为《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原SCI、SSCI、A&HCI的13000多种期刊中,有6000种左右没有入选,约3000种非SCI、SSCI、A&HCI源期刊进入《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将在近期修订原有的9940种国际论文源期刊。
二、2017综合实力排行榜清华北大浙大列前三名
1993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1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至,清华大学连续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至,浙江大学连续3年第1名;、20,北京大学连续2年第1名;,清华大学夺回综合实力第1名,蝉联第1名。
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分别是:清华大学以169.08分获得第1名,北京大学以168.98分列第2名,浙江大学以168.47分得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武汉大学、第8名四川大学、第9名华中科技大学、第10名吉林大学。
与上年对照,自起连续8年进入中国大学前10名的中山大学退居第11名,吉林大学自起,9年之后重返前10名。
三、2017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中科大南大浙大列前三名
在2017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4.8675分获第1名,南京大学以4.3247分取第2名,浙江大学以4.2761分得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南开大学,第9名北京师范大学,第10名北京化工大学。
四、2017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中科大浙大南大前三名
在武书连的2017中国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效率排行榜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5.5058分获第1名,浙江大学以4.5603分得第2名,南京大学以4.5393分列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清华大学,第7名北京师范大学,第8名上海交通大学,第9名南开大学,第10名中国人民大学。
五、2017新生入学质量排行榜清华北大复旦蝉联前三名
在2017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行榜中,清华大学连续24年,以持续不败的优势,获得第1名,北京大学第2名,复旦大学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5名中国人民大学,第6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名南京大学,第8名浙江大学,第9名上海财经大学,第10名中央财经大学。
六、2017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科大复旦北大前三名
在《挑大学选专业―---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夺得本科毕业生质量第1名,北京大学第2名,清华大学第3名。获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第4名复旦大学,第5名浙江大学,第6名南京大学,第7名上海交通大学,第8名中国人民大学,第9名南开大学,第10名北京师范大学。
七、筛选出24所中国一流大学中科大南大复旦前三名,湖南大学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
2017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与上年相同: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大学:1.教师学术水平居全国大学前30名。2.教师教学科研效率居全国大学前30名。3.本科毕业生质量居全国大学前30名。
将满足上述3项条件的大学的3项排名名次相加后升序排列,得分越低越好。得分相同,教师平均学术水平高的大学居前。
据此标准,2017年中国一流大学的数量为24所,比上年增加一所。其中985工程大学23所,211工程大学1所。华东理工大学是中国一流大学中,唯一的211工程大学。
201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见下表
八、遴选出36所研究型大学浙大北大清华前三名,江苏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
2017年研究型大学标准与上年相同: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前5%是研究型大学。
满足上述条件的大学共计36所,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依次在列。
36所研究型大学中,有33所985工程大学,2所211工程大学,1所非211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作为综合实力第41名的非211工程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分为研究1型和研究2型,研究1型教师平均学术水平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值,研究2型学术水平低于研究型大学平均值。
[2017中国国内大学排行榜]
日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第一;清华大学列第二,复旦大学居第三,武汉大学列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居第五;中国科技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首次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队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名列2015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强;西安外事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名列2015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甲。值得关注的是,在最新2015中国艺术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4所高校跻身中国六星级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6所高校跻身中国五星级大学,入选2015中国一流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跻身2015中国顶尖大学
在最新公布的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4所艺术类高校入选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6所高校入选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其中,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荣获2015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顶尖大学队列,是中国大陆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最高的艺术类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荣膺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在2015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四川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名列前五强;在2015中国艺术类独立学院排行榜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名列前五强。上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荣膺2015中国四星级大学美誉,跻身中国高水平大学。
★ 广东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