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古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qqaa1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古诗(共含8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qaa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古诗

篇1:关于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拼音:

一、多音字

1、课文中:发相似当扇闷几看磨倒作爪乘参舍溜量处尽调给落似应

2、语文园地:P15晃朝假好

二、易错的字音

1、鼻音与边音:弄内纳难恼怒

2、前鼻音与后鼻音:劲峰诚震逢精紧醒境形欣瓶

3、平舍音与翘舌音:粗者促阻楚初

4、方言音:梦括浸药鞋吞绳俩阶咱遍些

汉字:

一、会认200个字(P158-160),会写300个字(P161164)

二、易混淆的字:

1、耍要些此钓钩峰逢纪记倍培访坊娇骄内纳境镜坚竖爪瓜蓝篮捡拣状壮鱼渔退腿抢创俩两予矛

2、语文园地:P32形近字P16形声字去偏旁识字P64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P82加偏旁识字

3、带“月(肉)”旁的字P65形旁表义“扌女氵讠木忄竹衤”P114

三、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

词语:

一、每课词语P165170,会认会写并能理解运用,其中2字词语307个,3字词语13个,四字词语38个

二、特色词语

1、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P114P71

2、AABBABACP99ABBP131

3、四字成语P132八字成语P114带反义词的成语P81

4、表颜色的词P49

5、P50匆匆地()的()得ABB式P131

AABB又A又B不A不BP99

三、组词:减一减P16P32加一加P82同音形近音近字P64

句子:

一、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学习类)P32P692、谚语(祖国风光)P90

3、古诗名句(写景)P98

二、特殊句

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设问句比喻句(P45)拟人句(P54)

三、标点

1、逗号句号冒号引号感叹号顿号

2、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P31

四、在句子中理解词的意思

1、一词多义P98

2、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P35P84

3、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P38P105P107P121

阅读:

一、主要内容

二、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P54P67P68P118P125P41BP106

三、过渡句P75中心句P85

四、1、根据提示回答问题P7P10P19P21P26P55P75P109P117(文中小泡泡)

2、每课课后问题

3、提有价值的问题

五、背诵

1、P15古诗《小儿垂钓》2、农谚歌谣(瓜果蔬菜)P64

3、对子(描写秋天)P494、三字经P131

5、全背:9课《古诗两首》21课《古诗两首》P37

选背: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P411课《秋天的雨》13课《花钟》

19课《赵州桥》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六、文中“小泡泡”

1、理解词语方法:P38P43P105P107P121

2、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含义:P10P41P54P68P106P118P125

3、读文章想画面:P2P73P92

4读句子想问题:P7P19P55P75P88P44P117P123

5发现、搜集:P15P16P20P21P26P31P45P53P48P54P59P63P64P71P82P89P98P102P131P132

七、选读课文(8篇)

1、《不懂就要问》2、《做风车的故事》3、《五花山》4、《六个矮儿子》

5、神笔马良》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7、《喜爱音乐的白鲸》8、《信箱》

八、趣味语文(2次)

1、绕口令P502、编字谜P132

九、成语故事(2次)

1、《刻舟求剑》P1152、《闻鸡起舞》P33

十、资料袋(9个)

1、民族资料P52、李四光P273、宋庆龄P304、风筝P415、蜜蜂P57

6、微生物P607、孔子P698、香港P969、圣诞节P126

篇2:三年级语文古诗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知识点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小学三年级语文《望庐山瀑布》知识点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层,九重天,即天空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多音字

晕杆 行

近义词

俊俏—俊美 偶尔—偶然 鲜艳—艳丽 饯行—送行 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仰望—仰视 结识—认识 暂时—短暂 友谊—友情 脍炙人口—口碑载道

反义词

乌黑—雪白 轻快—沉重 活泼—呆板 偶尔—经常 仰望—俯视 暂时—长久 急—缓 横—竖 依依惜别—扬长而去 脍炙人口—鲜为人知

词语搭配

(乌黑光亮)的羽毛 (剪刀似的)尾巴 (俊俏轻快)的翅膀 (春天)的歌

(脍炙人口)的名诗 (烂漫无比)的春天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鹅黄色)的嫩叶 (触动)心情 (伫立)江边 (凝视)远方

词语归类

1、表示颜色的词语:湛蓝 墨黑 湖蓝 翠绿 雪白 粉红 金黄

2、表示颜色ABB式词语:金灿灿 银亮亮 白花花 黑乎乎 绿油油 红通通

3.表示“看”的词语:远眺 眺望 仰望 俯视 仰视 鸟瞰 凝视

篇3:三年级语文期末古诗知识点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前两句诗意: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两句诗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篇4: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知识点整理

1、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主要作品有《咏柳》《采莲诗》《回乡偶书》,其诗今存二十首。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2、相关背景

咏柳

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春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3、主要内容

咏柳

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杨柳的描写,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篇5: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和知识点

1、山行、《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夜书所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竹石、《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梅花、《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成、语

1、自然风光: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草长莺飞、连绵不断、湖光山色夏天、小河、钓鱼:烈日当空、垂柳鸣蝉、满头大汗、清澈见底、喜出望外“根”的成语: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2、民族建筑、山水风光: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带动物的成语: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4、卧薪尝胆成语歌: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5、城市繁华:大街小巷、人头攒动、风驰电掣、车水马龙、华灯初上、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6、“风雨”的成语: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呼风唤雨、栉风沐雨、未风先雨、见风是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

7、军人生活、气概: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刮骨疗毒、传为美谈、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运筹帷幄、好谋善断

8、勤奋学习:学海无涯、书山有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谚语、名言、对联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荒于嬉)。、——《古今贤文、劝学篇》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他知识点

1、椰果靠在大海中漂流传播种子;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的种子带刺,能挂在野兔等动物身上传播;豌豆的种子能自身弹射;葡萄的种子靠小鸟传播。

2、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济南(泉城)、广州(羊城)、潍坊(鸢城)、重庆(山城)鞍山(钢都)、成都(蓉城)、南京(石城)、景德镇(瓷都)、宜兴(陶都)、自贡(盐都)、拉萨(日光城)

3、关羽、红脸、忠勇、;包公、黑脸、正直、;秦桧、白脸、奸诈、;孙悟空、猴脸、红、黑、忠勇与正直

课、外、句、子、积、累

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读读拼音,看看你能把这些字都写对,并且写好看吗?(20分)

xíng zhuànɡ ɡuān zhònɡ jǐnɡ xiàng yóuqí tèbié

gǎi biàn shēnqíngzhǔn bèi lǐngdǎofàndiàn

二、下面的每组字你能分清吗?请你分别用这些字组词。(16分)

遍( ) 报( ) 喝( ) 借( )

扁( ) 服( ) 渴( ) 错( )

参( ) 纸( ) 诚( ) 扬( )

珍( ) 低( ) 城( ) 场( )

三、照样子填写字、词语。( 18分)

氵:江、河、、、礻: 、、

少:吵、沙、、、分: 、、

美丽的花朵 辽阔的 碧绿的 乌黑的

洁白的云朵 的稻谷 的葫芦 的阳光

四、下面的语句是从要求背诵的课文中选出来的,请你把它们填写完整。

半塘 采莲女,一盏灯 。

那时, 又高又长,挎着 的 在上面

走来走去, 一点儿 也 。

五、填空。(6分)

读了《盲人摸象》,我觉得这四个盲人 ;

读了《送给奶奶的阳光》,我觉得鹿儿是个 的孩子;读了《苏珊的画》中爸爸说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像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会变成好事。”我觉得爸爸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不应该 ,应该 。这一册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 ,因为

六、认真读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0分)

红枫叶

秋天,一片片红枫叶飘下来。

小白兔抬头说:“枫叶姐姐,我记得夏天你穿绿衣服,现在怎么换上了红外套(tào)啦?”

枫叶说:“秋天气温下降(jiànɡ),我叶子里的叶绿素(sù)减(jiǎn)少了,红色的花青素增(zēnɡ)多了,所以我就换上红外套了。”

小白兔说:“哦,yuán来是这样。”

1、要从字典中用音序查字法,查到“yuán来”的“yuán”字,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在字典的正文中,音节是“yuán”的字有许多,如:①元 ②员 ③原 ④园。“yuán来”的“yuán”字应选( )种。(6分)

2、“一片片”是什么意思呢?请在正确答案后面画“√”。(3分)

一片( ) 两三片( ) 许多片( )

3、枫树一到秋天,颜色就要变红了,这是为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出有关语句。(3分)

4、到了秋天,你还发现什么植物发生变化?并且能向小白兔那样提个问题吗?想好后写在下面。(8分)

七、根据对话内容写留言条。( 8分)

李明:奶奶,叔叔在家吗?

奶奶:他不在家,有事吗?

李明:我家电脑该修(xiū)了,

想请他今天晚上去修理(lǐ)。

奶奶:请你给他写个留言条吧!

三年级学生学习方法语文

1多积累是关键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说到积累,我们需要积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生活中的有趣儿的事、难忘的事、开心的事......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积累下来,在写作文时就不怕没有东西可写了哦!

写作文除了要积累素材,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好词好句啦!而好词好句除了可以在课本中积累,还可以通过读课外书来积累。

当你在读一本课外书时,不要只读完故事剧情就结束啦,遇到好词佳句,写在本子上记下来,相信你在写作用一定会用的上。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

2多动笔加强记忆

语文的学习,就是阅读+思考+思考=读+思+写。想要把知识牢记于心,就要通过多动笔来提高记忆力。

自己动手勤做笔记,将笔记保存起来,反复复习,研读。每天晚上睡觉前,将所学知识在脑子中过一遍,可以加深印象,遇到记忆模糊的知识,及时拿出课本或笔记翻看,这样知识会深深的印在脑子里,不然临近期末急来抱佛脚就有会乱作一团哦!

3多背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适当背诵一些有价值的材料,犹如常做体操增强体力一样,可增强记忆力。

据生理学家研究,重复的刺激可以帮助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要求学生把有价值的材料背下来,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同时,还要在大脑之外建立知识的仓库。

这种知识的仓库,可以是书本、笔记、日记、摘抄本、电脑,平时经常翻看检阅,就可以把外部记忆变为内部记忆,加深背诵的效果,把知识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很多知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记忆,才能在自己大脑里扎根哦。

篇6: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知识点

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意思: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篇7: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名句知识点列举

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名句知识点

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缜)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关于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农业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有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风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古诗名句知识点列举]

篇8:初二的语文知识点期末考试之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填空。

(1)《芦花荡》是著名作家的“白洋淀纪事之二”,“白洋淀纪事之一”是

(2)第一单元我们学过(国藉)西蒙诺夫的一篇战地通讯,标题是

(3)雨果是(国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九三年》等。(4)你看过哪些有关战争的名著?请写出一部。著作:;作者:;主人公:;描写了战争。

(5)《大道之行也》选自,这部书是家经典之一,(朝代)(姓名)对秦汉以前各种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6)一篇新闻可分为、、、、五个部分,其中是新闻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7)《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请再列举出这部散文集的其他两部作品: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语文会考知识点总结古诗

三年级语文翠鸟知识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南辕北辙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春日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古诗(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之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