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望月诗歌(共含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pens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你,擎着不换的容颜。
千年,又千年。
江南细雨,打湿了云岚。
塞外飞雪,径自舞翩跹。
君不见,
旧日楼头,双栖的飞燕。
茅草屋上,四散的炊烟。
君不见,
阡陌古道,遗失的誓言。
烟波画船,又涨起了风帆。
君不见,
那溪流的奔放里,再没有了飘零的纸船,
闹市喧嚣里,有了张扬的清欢。
望你,
千年,又千年。
守着你不变的容颜,
把思念写满纸笺。
春风吹绿柳,秋水绕堤寒。
红尘侧畔,
又有谁埋葬了满地花残。
读你,
千年,又千年。
几阙清词的忧伤,被斟满,
三杯两盏,
饮尽了几世愁情,
更饮尽了亘古的缠绵。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我望着月亮,念着你的模样
一缕馨香翻起心海的甘醇
遥想有一天,也是月满风轻的时刻
你走近我,解我的不解之梦
即使隔着洪荒的回忆
你也会教我,迈向想而未及的路
掌纹似的街道,暗藏玄机
我总是迷失,徘徊在丁字路口
月光打开一幅秋天的版图
纷飞的秋叶,如写满思念的信
飘落在曾经虚设的梦里
和梦的行装一起,去未来诉说
黑夜漫上来,昨天走进记忆
和记忆中的记忆叠印成一张底片
今夜,能否显影出一掬短暂的微笑
让黎明的鼾声掩饰月下的叹息
每逢这样的时刻,总想一种牵手
拯救心灵的那份疲惫
帘卷秋风曳摇荡
摇落一地暗秋殇
思绪挣脱了缰绳
飞进了我的.梦乡
初相识的仲秋夜
背靠相依小河旁
我望天,她望水
双眸同映明月亮
为了掩饰心慌张
投一泥块击水面
金盘玉碎河中央
她锤打着我肩膀
怪我打碎了梦想
又是一年中秋夜
我们相拥麦垛上
她望天,我望地
心中黯然无月光
为了粉饰一谎言
我说我要去远方
浮云遮月夜凄凉
她说彩云仍追月
月光就是她目光
追至仲秋圆梦房
关上门窗垂卷帘
把蓝色月光阻挡
庭院深深守空房
把思绪翅膀捆绑
望月诗歌
月窥窗
蟾光盈帘。
倾泄一地的银色
一如往日的`冰凉。
伸手,欲挽起那冷冷的诗意,
低眉,忽忆起默然凝望时的寂寞。
呵,
斑驳的梧桐影,
窗前风铃昵喃。
往事,悠悠,
夜色阑珊,片花回映。
心湖轻荡,
怎可以,无声地,
一任泪光滑落。
温柔的月色,
醉人的清韵流光。
生活里的千般滋味,
轻描淡写地在脑海里画出,
感性与理性,渐各自成形。
轻触了心头软软的东西,
轻抚了些许湿润的地方,
一任,泪珠留在腮边。
呵,
就让我沐浴在这银色里,
让这秋月,带着几分冷意安静地与我相望。
默默无语的月儿,
就这样,陪伴我一生,
如身后长长的影子。
夜朦胧,心绪微澜。
【在列车上】
来了又走——
身边的人继续变换
为了人生和明天
多少陌生人挤在一起
不曾点头,微笑
片刻,又各奔东西
不知疲倦的列车
永远勇往直前
仿佛是不能停止的光阴
透过窗子外
我看到兴奋的列车
正赶往一个陌生的方向
——碧绿的田野,一页页
翻向另一个方向
而我和我内心
所拉出的弓箭,又将会
射入哪片遥远的光尘?
【油菜花】
多么艳丽的一群人啊
她们穿翠绿衣裳
带金黄头冠
更多耀眼的阳光
在它们眼中流动
更多响亮的笑声,从
她们口中溢出
春天站在田野上
春天奔跑在蓝天下
有力的臂膀
直指秋天
【夜晚,回到岳阳】
那么安静的一条漆黑的河流
倾泻在列车四周
倾泻在天地间
一艘长长的小船,轰隆隆
正驶向对岸
哪里漂来金色莲花?
起初是稀疏的,一朵,两朵
呵,大片耀眼的莲花
将要轰轰烈烈
开放在湖南最北部
开放在墨黑的河流上空
多想变成一只春天的蜜蜂啊
嗡嗡鸣叫着
扑向那温暖,恬静的莲花
噢,不不
要变成一只安静的蝴蝶
一言不发,轻轻粘住那朵
属于你的莲花之瓣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诗鉴赏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 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望月
刘 疆
月亮是所有人类的故乡。
——题记
你稍稍驻立,东山之顶
就成了亘古的风景
轻洒微光,整座西楼
便成为一首绝美的宋词
当你尖锐如钩
穿破童蒙,刺透老年
周边掩映的云彩
是变幻无常的尘世
当你圆润如玉
若远若近,若即若离
那寥落的星辰
是亲朋远去的背影
也许,这样就足够了:
沐浴于清辉修竹
畅饮于和风幽泉
衣带卷起花香
再擎一杯浊酒
哪怕冒险,被
重新勾起:怀乡
望月诗歌四篇
1
天上有明月,
明月照人间,
人间盼团圆。
人间啊,
有多少家庭,
今夕能团圆?
多少孩子的父母,
为什么一年四季漂泊在异乡?
多少父母的孩子,
为什么春夏秋冬留守在家园?
2
人间啊,
有多少家庭,
今夕本该圆月下,
畅叙天伦情。
可是啊,
有曾经为官的父母,
要为自己的.孩子,
造一个华丽的家,
辟一条康庄的路,
而独在狱中望月,
天各一方,
泪流满面。
3
多少世纪,
多少岁月,
多少黑头发黄皮肤,
为什么要东渡扶桑?
为什么要远涉重洋?
你们的梦,
为何在华夏家园,
难以实现?
故乡的明月啊,
你是否还记得,
远方的游子,
曾经在你的清辉中,
好梦连连。
为什么,
人有离合有悲欢?
为什么,
月有阴晴有圆缺?
4
今夕九州又月圆,
嫦娥啊,
我们何时才能,
在东海的可爱岛屿上,
在南海的美丽礁盘上,
看你长舒广袖,
跳一曲动人的合欢舞?
吴刚啊,
我们海峡两岸的中国人,
我们五洲四海的中国人,
何时才能喝上,
你为我们用桂花酿好的,
醇香四溢的团圆酒?
天上万里有明月,
万里九州共明月,
家圆人圆国更圆。
望月经典诗歌
今夜
明月朗朗,
如你的眼晴
将我的世界照亮。
昔日的真真切切,
曾经的欢聚一堂,
而今你在陌生的他乡,
你我已是天各一方。
天空仍旧悬挂
那轮月亮,
你深深浅浅的笑容,
一直洋溢在
我的心房。
那个月光下的诺言,
依然在夜风里飘荡,
轻佛着我的耳旁。
今晚的`月光,
透过门窗,
映着我的脸庞。
远方的你,
是否如我这样,
用诗描绘出
心中的梦想,
键盘敲出的
一个个字符,
倾注着我对你
热切的渴望。
窗外
月色如水,
我静静站成
水的模样,
把你读成
今晚的月亮。
★ 中秋望月散文
★ 中秋望月初中作文
★ 中秋望月小学作文
★ 中秋诗歌
★ 中秋的诗歌
★ 中秋物语诗歌
★ 中秋返乡诗歌
★ 望月有感
★ 我说中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