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肿怎么治疗(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予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注意饮食
饭菜最好要清淡,每天食盐控制在3-5克。禁忌油脂、海鱼、虾、蟹等。蔬菜中忌用大量的葱、韭、姜、大蒜等辛辣食品,南瓜、雪里红、生冷水果等也应忌食。多吃利水消肿的食物,如香蕉、马铃薯、胡萝卜、酪梨、橘子等。红豆,薏仁都是排水上品,可以用红豆、薏仁、黑米、白芸豆、赤红米、小米仁和红枣煮成粥,改善水肿。
2.多做运动
运动能够使血管加宽,这样进入到肾脏的水分就能更好地排出。如果要通过运动消水肿,建议最好从最排汗的有氧运动开始,每两天进行一次半小时的健步走或者慢跑,这样就能达到加宽血管排出水分的效果。
白领平日多坐办公室,较少时间做运动。建议利用睡前时间做运动辅助消肿。具体做法为:平躺在床上,把腿搭在墙上,让腿和身体呈90度角,坚持20-30分钟,帮助缓解因血液流通不畅造成的下半身水肿,对瘦小腿很有效。
3.按摩治疗
拍打按摩:将五指并拢呈中空状态,从脚踝开始用双手有节奏地由下而上进行拍打,先拍打其中的一条腿,后换另一条腿。
刮痧按摩:洗澡后,在小腿上涂上具有瘦身功效的纤体精油,用刮痧板(或是木梳子背面、圆滑的勺子等)使劲刮腿部,从脚踝一直向上刮,每只腿刮100下,这样可促进血液循环,让双腿变得更紧实。
抬高按摩:坐在地上,将右腿抬高成直角,用拳头拍打腿部,5分钟后换左腿重复同样的动作。若时间充足,用浴盐浸浴后进行此动作,效果更佳。
苹果醋
苹果醋当中的果胶质能促进肠道运作并有酸化作用,碱性的体质很可能造成水肿,以苹果醋平衡身体的酸碱值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所以能产生减轻体重的效果。
燕麦粥
燕麦粥也是去水肿的首选食物。燕麦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消水肿的功效更加不在话下。但是吃燕麦最好自己煮。将天然燕麦和适量的水熬煮开即可食用。如果早餐吃燕麦也可以和牛奶搭配,营养又减肥。
花椰菜
如果想要消除身上的水肿症状,那么就应给身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铁和钼等营养元素。维生素C有利毛细血管的健康,有助减轻水肿症状,而维生素E则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代谢率和调节荷尔蒙的分泌,有利消除身体水肿,铁、钼元素对于除水肿也有好处,这些营养元素在花椰菜当中都含有。另外食用花椰菜还可以预防便秘症状。
薏米
薏米分生熟两种,生熟各半互相制衡又能速效,以达健脾利湿之效。薏米可以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可以帮助排走体内多余的水分。
柚子茶
柚子的热量很低,同时柚子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有利于身体排出多余水分,消水肿。将柚子肉放进榨汁机中和少量的清水一起榨汁即可。如果觉得酸,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增加口感,加强排毒润肠的功效。
香菇消水肿
香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助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当然最好将香菇煮汤吸收的会更好。
西红柿、芹菜、冬瓜、西瓜、香蕉、菠菜、坚果、芝麻、蘑菇等都是不错的去水肿食物,另外水肿肥胖者在饮食上要避免重口味,多吃清淡的食物,少放食盐等调味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我们改善身体水肿的状况。
1.生活规律减轻身体水肿
生活不规律是导致水肿型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睡眠是肝脏、肾脏排毒的重要过程,紊乱的睡眠会严重影响身体中毒素的排出,从而导致身体水肿。将生物钟提前将生物钟提前,是调整作息的捷径。早睡早起,并将每餐提前一至二个小时,你会发现精力更加充沛了。浮肿的身材有所改善。
2.抬高按摩
坐在地上,右腿抬高和地面成直角的状态,用拳头拍打腿部,5分钟之后换另外一条腿。如果时间充裕,那么直接把浴盐放在浴缸中,直接把双腿放入进去浸泡一段时间,坚持这样做,这能够很有效的帮助改善肌肤松弛的症状,这还能够改善其腿部的血液循环速度。
3.保证足够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引起黑眼圈、眼袋等问题,如果长期延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还会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加剧水肿问题。因此如果你不想身体水肿的话,就一定要保证充足且优质的睡眠。
4.按摩淋巴
人的全身都分布着淋巴管,其中下颌、锁骨、腋窝、腹股沟、膝盖窝这五个地方是最重要的。在这些地方涂上纤体产品,然后用手掌或者手指轻轻摩擦表面,这样就可以改善淋巴以及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水肿的效果。
5.注意饮食
饭菜最好要清淡,每天食盐控制在3-5克。禁忌油脂、海鱼、虾、蟹等。蔬菜中忌用大量的葱、韭、姜、大蒜等辛辣食品,南瓜、雪里红、生冷水果等也应忌食。多吃利水消肿的食物,如香蕉、马铃薯、胡萝卜、酪梨、橘子等。红豆,薏仁都是排水上品,可以用红豆、薏仁、黑米、白芸豆、赤红米、小米仁和红枣煮成粥,改善水肿。
6.拍打按摩去水肿
将五指并拢呈中空状态,从脚踝开始用双手有节奏地由下而上进行拍打,先拍打其中的一条腿,后换另一条腿。
水肿的病因具体介绍:
一心原性水肿: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部位,如下肢、臀部、背部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
二肾原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三肝原性水肿:如肝硬化时,由于门静脉压升高或肝功能不全引起低蛋白症时,可出现水肿。其特点为发生缓慢,常以腹水为主,全身水肿较轻,下肢明显。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管内胶体透压降低所致。常发生于摄食不足,肠道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外,维生素B1缺乏症,也是产生水肿的附加因素。
五特发性水肿:女性多见,水肿可出现在眼睑及下肢,其发生原因:
1.部份病人由于直立时交感神经兴奋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通过容量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所致,常伴有其它神经衰弱症状。
2.部分女性于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消退、可能与性激素功能失调有关。
六其他: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铁水肿硬皮病、皮肌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等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如粘液性水肿。
水肿的中医药辨治:
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为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贫血、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类疾病的主症之一。就其分类,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内经》:有风水、石水、涌水之分;《金匮要略》: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之别;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来辨证。其病因病机近代多以为是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为。治疗上多数医家主张辨病治疗,对症处理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坚持辨证论治。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水肿预防注意事项:
1.导致水肿的病因非常多,且较为复杂,患者必须到医院检查清楚,方可对症下药。一些恶性疾病,若不留意,容易误诊。
2.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水肿,患者可能会寻求所谓的偏方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能够彻底治愈这些疾病,中医西医均不能,偏方也不能。若擅自用药,容易延误病情,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
1、鲤鱼约500g,去鳃、鳞和内脏。冬瓜500g,切成小块状。葱白约20g,洗净,加水适量,煮至鱼烂汤稠,加少许盐,趁热食。如市场缺乏鲤鱼,可以鲫鱼代之。养生之道网提醒,有狐臭的人食后发汗,臭味会加重。肾功能差的要按比例减量服用,因鲤鱼含颇多蛋白质。
2、黄花菜鲜根30克,水煎服。
3、鲜鲤鱼放入大米,煮粥淡食。
4、白果8-12枚(去壳),苡仁60-100克,同煮汤,用适量白糖或冰糖调味食用。
5、鹌鹑2只去毛及肠杂,加水煮汤,可加少量酒调味食用(淡食)。
6、牛肉500g,干姜及醋各30g,水适量,同煮至牛肉烂熟,食肉饮汤,可以助膳。牛肉可用黄牛或水牛肉,洗净用。醋用米醋。养生之道网提醒,有肾功能严重损害、代谢性酸中毒者不宜服用。
7、茯苓磨成粉状,加等量的粳米粉和白糖,用水调稠糊状,然后用文火煎烙成薄饼,作点心用。养生之道网提醒,本方含糖颇多,有糖尿病者不宜。
8、猪肚1个,用食盐搓洗干净,塞入水发去心莲子40粒,放锅内加水煮熟,煮熟后捞出猪肚切丝。莲子取出与猪肚共放盘中,加入香油、食盐、葱姜蒜适量拌匀调味食用。
9、玉米须、白茅根、薏苡仁各50克。先将玉米须,白茅根煮水,煮沸约10分钟,去渣,用其汁将苡仁煲烂。
10、冬瓜皮30-60克,蚕豆60克,清水三碗,同煮汤服食。
11、陈蚕豆(3年以上)120克,红糖90克,水5杯,于砂锅内用小火煎至1杯服用。
12、鲜茅根200克(干品用50克)洗净,水煎半小时后去渣,放入粳米200克,同煮粥服食。
13、冬瓜皮、西瓜皮、苡仁各50克。先将瓜皮煮水,煮沸约10分钟,去渣用其汁将苡仁煲烂。
14、芦根、淡竹叶、苡米各50克。先将芦根淡竹叶煮水,煮沸10分钟去渣。用其汁将苡仁煲烂。
15、野鸭一只,去毛,从肛门处开口取出内脏,将去皮衣的大蒜头30克塞入鸭腹内,缝合切口,蒸熟食用(淡食为宜),两天吃一只,连服数只。
16、野鸭一只去毛及内脏,赤小豆10-50克,陈皮3克(或加花生米100克,冬瓜皮5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
17、大蒜3片,蝼蛄6个,共捣烂如泥,贴脐中。
18、葱50克,猪脚4只。猪脚洗净切开,与葱段一起加入食盐少量、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文火炖至熟烂即可,分次吃猪脚喝汤,1日3次。
19、冬瓜瓤去子,晒干,每次用30克煎煮半小时,随时代茶饮用。
20、泥鳅500克,去肠杂内脏,加水。食盐适量,煮至五成熟时,加入豆腐250克,同炖熟,用猪油味精调味食用。
21、西瓜一个,挖一小洞,放入去皮大蒜头60-100克,再将小洞盖好,蒸熟取汁饮用。
22、活乌鱼去肠杂,入独头蒜塞满,外涂湿黄泥,炭火炙熟食。
1、土豆
土豆有着“长在土里的苹果”的称号,在土豆中含有着极为丰富的无机盐,同时在无机盐中还含有丰富的钾,不仅能帮助身体排出因食盐过多而滞留在体内的钠,同时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为了能够让人体充分的吸收土豆中的钾,不管是烤还是蒸土豆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皮,如果用土豆炖菜的话不妨连汤一块喝掉。但如果是炒土豆的话,最好不要切得过碎,同时也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以免导致钾元素的流失。
2、黄瓜
可以说黄瓜中有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因此营养价值并不怎么高,但是在黄瓜皮中却含有一种叫异檞皮苷的物质,它有着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说从古代以来,我国就有着用黄瓜来治疗膀胱炎和急性肾炎的先例。
在吃黄瓜的时候最好是能连皮生吃,如果连着瓜蒂、藤蔓一起干燥后煮水喝,其利尿的效果就会更加的明显。但是在食用的时候要注意,由于黄瓜性寒,因此对于一些胃肠易寒冷的人就不应该过量食用。
3、红豆
在红豆中不仅仅含有丰富的钾,同时在红豆的外皮中含有着皂角苷物质,它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对脚气病和因肾脏功能衰退引起的脸部、脚部浮肿,有很好的改善之效。
豆沙并不能帮助你消除水肿,因为做豆沙馅是留下煮熟烂的红豆,而皂角苷已经随着倒掉的汤水流失了。要想消水肿熬红豆汤是首选,用小火煮,熬到汤的分量只有加清水时总量的一半即可盛出饮用。
4、鲤鱼
如果是在孕期出现浮肿现象的话,不妨以鲤鱼作食补材料,多吃鲤鱼除了能消浮肿之外同时还能达到催乳的作用。同时还对咳嗽、肝脏病、皮肤病、胃溃疡、风湿和痔疮等疾病有效。
要去除鲤鱼肉中的泥腥味,可将鲤鱼先放入干净的水中养1~2天,然后再行宰杀。清蒸以及红烧鲤鱼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不管你选择哪种烹制方法,时间一定要常,直到骨头炖软为止。
水肿是让女性很头疼的事情,其实生活中消水肿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除了我们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外,还应注意运动,平时常走一走、动一动,以增加下肢血流。
手足水肿的病因具体介绍:
一心原性水肿:各种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最低部位,如下肢、臀部、背部等,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
二肾原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出现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疏松组织,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三肝原性水肿:如肝硬化时,由于门静脉压升高或肝功能不全引起低蛋白症时,可出现水肿。其特点为发生缓慢,常以腹水为主,全身水肿较轻,下肢明显。
四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管内胶体透压降低所致。常发生于摄食不足,肠道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外,维生素B1缺乏症,也是产生水肿的附加因素。
五特发性水肿:女性多见,水肿可出现在眼睑及下肢,其发生原因:
1.部份病人由于直立时交感神经兴奋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通过容量感受器反射地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所致,常伴有其它神经衰弱症状。
2.部分女性于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消退、可能与性激素功能失调有关。
六其他:如结缔组织疾病所致铁水肿硬皮病、皮肌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等所致的水肿;内分泌疾病所致水肿如粘液性水肿。
手足水肿的诊断依据:
1、凡以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即可诊为水肿。
2、严重者身肿、腹大,不能平卧,或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甚至头痛,抽搐、神昏。
3、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及久病体虚病史。
4、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血常规,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心电图,肝肾B超等检查有助确诊。
手足水肿的中医药辨治:
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乃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为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贫血、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类疾病的主症之一。就其分类,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内经》:有风水、石水、涌水之分;《金匮要略》: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黄汗之别;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来辨证。其病因病机近代多以为是外感内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所为。治疗上多数医家主张辨病治疗,对症处理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上应坚持辨证论治。
1.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手足水肿预防注意事项:
1.导致水肿的病因非常多,且较为复杂,患者必须到医院检查清楚,方可对症下药。一些恶性疾病,若不留意,容易误诊。
水肿也是在平时我们听得比较多的一个症状,其实造成水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人晚上没睡好就会眼睛水肿,还有就是水喝多了,也是会造成水肿的,最后就是孕妇到了后期都会全身的水肿,但是我们平常的人一般都是眼睑水肿的比较多,我们又该如何消除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眼睛浮肿可用冻牛奶冷敷。
或用甘菊茶包放入冰箱冷却后取出来敷在眼皮上,也有改善作用。
但最终解决方法是睡前不要喝太多水。
或用较高枕头睡觉来减低眼肿的机会。
眼睑水肿包括1.生理性眼睑水肿:生理性水肿大多是由于夜间睡眠不好、或睡时枕头太低 ,影响了面部血液回流。这种眼睑水肿多见于健康人,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常能自然消退。
2. 病理性眼睑水肿:病理性眼睑水肿又分炎症性眼睑水肿和非炎症性眼睑水肿。
清除的方法:
1、睡前认真清洁眼圈。
2、可用有轻微紧肤性质的冷藏小黄瓜,切片敷在眼皮上休息十分钟。
3、用几个枕头采取高枕高睡法会自然消肿。
4、削成薄片的生薯或压成茸敷眼15分钟也是消肿的有效方法。
按摩法:
Step1 “S”形按摩上眼睑!
棉棒头水平贴于上眼睑的肌肤上,沿眼睑沟,从内侧开始沿“S”形路线,略用力拉抹至太阳穴,将上眼睑的多余水分排开。
Step2 轻柔压按眼袋!
棉签头向上,从内眼角沿睫毛根向外侧,边按压边拉抹,力度要轻柔均匀,一气呵成地拉抹到太阳穴,是消除眼袋的关键。
Step3 用按摩巩固消肿效果!
中指、无名指分别从上眼睑内侧、下眼睑内侧,一起向后拉抹,到外眼角处并拢,经太阳穴拉抹至腮部,彻底消灭浮肿现象。
(一)出生时即有的胎儿水肿
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胎儿水肿。
1.心血管疾病
宫内感染所致的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各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畸形,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发育不良,房室共同通道,单心室等所致的心力衰竭;或由腔静脉畸形,胸腔内肿瘤压迫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增高而发生水肿。
2.严重贫血
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称免疫性胎儿水肿;因G-6-PD缺陷、α地中海贫血引起胎儿非免疫性水肿;胎-母或胎-胎输血严重者也可引起。
3.血浆蛋白低下
先天性肾病胎儿尿蛋白排出过多,先天性肝炎或肝硬化蛋白质合成减少均可使血浆蛋白低下引起胎儿水肿。
4.其他
肺发育不良,肺淋巴血管扩张症,胃肠道梗阻,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s综合征),翼状颈综合征(Noona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胎盘异常和孕妇患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均可使胎儿发生水肿,少数查不出原因,如心律失常未能及时发现。
(二)新生儿水肿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
正常新生儿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80%,高于其他年龄组,增加的部分主要在细胞外液,因此正常新生儿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肿,早产儿尤为明显,甚至可出现指压痕,以手背、足背及眼睑等处明显。随着生理性体重下降,多余的液体排出后,水肿自然消失。
2.贫血性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可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水肿。水肿以下腹部,外阴及大腿较明显,用维生素E治疗后,尿量增多,水肿很快减退。
3.心源性
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弹力纤维增生症均可在新生儿期发生心功能不全,而出现水肿。
4.肾源性
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低.如钠摄入量或静脉输液量过多易发生水肿,其他如先天性肾病,泌尿系统各种畸形及肾静脉血栓形成也均可引起水肿。水肿为凹陷性,严重时可有胸腔、腹腔可产生积液。
5.低蛋白血症
当血浆蛋白低于40g/L或白蛋白低于20g/L时可引起水肿。下肢、上肢及颈、骶部,为凹陷性水肿,水肿可随体位改变而加重。
6.新生儿硬肿症
在寒冷季节多见,与冻伤、感染、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可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间质液增多而呈可凹性水肿,又可因皮下组织饱和脂肪酸凝固而呈非可凹性水肿。
7.内分泌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水肿,为非可凹性水肿,有皮肤粗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或肾上腺皮质醛固酮代谢障碍均可发生新生儿水肿。
8.低钙血症
可导致新生儿全身性或仅双下肢水肿,补充钙剂后水肿可迅速消失。
9.局部水肿
可见于生殖道畸形、原发的淋巴水肿、血栓等。
10.特发性水肿
原因不明,小儿一般状况好,水肿可自然消退,称为特发性水肿。
11.其他原因
包括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治疗处理不当等。
★ 消除水肿方法
★ 肾水肿的原因
★ 肾性水肿内科护理
★ 怎样治疗痤疮
★ 禽流感治疗方案
★ 如何治疗流感
★ 腮腺炎中医治疗
★ 如何治疗荨麻疹
★ 心得安治疗焦虑症
★ 银屑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