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故事:在掌心跳舞的天使(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电之电”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名人故事:在掌心跳舞的天使
5岁的夏奇拉看了一则童话故事,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掌心里跳舞的故事,小女孩翩翩的舞姿吸引了白马王子的注意,后来,她每天都在王子的掌心里跳舞,他们过上了浪漫温馨的爱情生活。
这只是一则童话故事,但夏奇拉却刻骨铭心,她找到当作家的父亲,要求他做自己的白马王子,父亲听她流着泪讲述了小女孩在掌心跳舞的故事后,笑着说道:你也可以在掌心跳舞呀,不过,是在爸爸的掌心里跳舞。
说到做到,夏奇拉身材瘦弱,体态轻盈,她爬到父亲的掌心里准备起舞,却意外地在抬脚过程中跌了下来,她的额头受了伤,却没有阻碍她的跳舞梦想,才几天工夫,她将父亲的双手磨成了千疮百孔,后来,不得已的情况下,父亲为她定做了一个手掌模型,她欢呼雀跃。
8岁那年,她参加了哥伦比亚全国音乐大赛,她报的题目仍然是掌心舞蹈,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个模拟的手掌心里孤独地跳舞,当歌声响起来后,全场被震撼了,大家不敢相信这颤音来自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从那天起,父亲发现了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奇才。
但比赛的结果却令夏奇拉大失所望,评委认为,她的舞蹈别具一格,但她的颤音太强,不符合国家音乐元素,听起来有些像一只公羊。这样的评论令许多观众不满,但权威的结果就是她是被刷了下来,无缘晋级下一轮比赛。
夜晚时分,夏奇拉赌气撕毁了自己写的所有诗作和歌本,她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哭泣,父亲劝慰她:你还是个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学会失败不是一件坏事。
为了锻炼她的'意志,父亲每天带着她去一所餐厅里,她的工作就是站在桌子上跳舞和唱歌,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目光,终于有一天,一个中年人站在了她的身边,问她是否愿意出一张属于个人的唱片,她大喜过望,年仅10岁的她得以有机会签约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当年,她出了自己平生第一张唱片《魔力》。
夏奇拉成功地将肚皮舞和唱歌的技巧相结合,开创了拉美以媚惑为主的音乐之风。4月27日,她获得了6个拉丁排行榜奖项,使得她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这些奖项包括年度拉丁流行乐专辑和年度热辣拉丁歌曲。
南非世界杯上,夏奇拉以一首主题曲《非洲时刻》技惊群座,此曲被选为20南非世界杯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题曲。
不是我们没有尖尖玉脚和惹人的身材,我们只是缺少时间、信念和力量。不要总抱怨我们没有天赋,有时候,天赋就是那双迷人的舞鞋,我们却一直没有将它们穿在脚上。
在掌心跳舞的天使作文
携一缕春日的曙光,让我们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提一角蓬蓬的群摆,放我们在狭小掌心起舞。
我曾读过一个童话故事《在掌心跳舞的天使》。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日子里,国王的第十一位公主诞生了。这位公主出生时,宫廷周围飞舞着许多蝴蝶,它们翩跹起舞。奇怪的是,这些公主身体非常微小,小到人们可以放她在手心上。她长不大,身边的人都很嫌弃她,认为她是妖孽。但国王很喜欢她。
一天,她对国王说:“父王,我想跳舞。可是,我连这个也办不到。”国王说:“孩子,你可以试试在我手掌心跳舞。”于是,以后每天,他都会在国王手掌心中不停地飞舞着,像一个美丽的天使一般。即使跌倒也不怕,努力站起来继续舞蹈。于是,国王为她做了一个手模代替手。从而,她总是带着天使般的微笑舞蹈着
她,并没有高挑溢美的身材,也没有像正常人一样的身体,但她却找到了她的美丽之处,她站到了那个属于她的舞台。身体的残确并没有抑制她对梦想的追求。腿断了也还要继续舞蹈,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给予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在长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一路向北。
在一个多月前,我最敬爱的爷爷从此离我而去。这个噩耗对我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的伤害。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这是个事实。但想到了那个在掌心里跳舞的天使,我很快重拾信心。微笑,因为只有坚强,才是对爷爷最好的报答。走出伤痛,学会坚强。在风雨中,我们要愈挫愈勇。
生活中的.暴风雨总是一次一次将我们打回原形,我们只有越来越坚强,所有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李太白在风雨中飘摇,舞出那么多供后人敬仰的佳作。他总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一次次的颠沛流离,他仍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那总是唱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流”的苏东坡。一次次的下放也成就了他更具完美的书写,每一词,每一句总是能只字点到我们的心上。司马迁的信念,成就了鲁迅的口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点燃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圣火。
海伦.凯勒面对身体的残疾,并不是屈服放弃,而是勇敢面对,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让多少人流下感动的泪水。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受益颇多。保尔.柯察金的坚强,让我学会要越挫越勇。
高三总是又苦又累,我们只有越战越勇,才不会被高三的这道坎拦住。我们要做在掌心跳舞的天使,再苦再累,我们都要翩翩扇动前行的翅膀。
舞动我们前行的翅膀,在人生道路上翩跹起舞,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风雨中愈挫愈勇。
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地更长。我们都要做在掌心跳舞的天使。
飞过失望,迎来希望,不停地旋转,摆动,翻转……
我们今天的中外名人励志故事的主角是夏奇拉·李--在掌心里跳舞的天使。夏奇拉(Shakira),1977年2月2日出生于哥伦比亚巴兰基亚,哥伦比亚歌手。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在掌心里跳舞的天使
年仅5岁的夏奇拉看了一篇童话故事,故事里主要叙述的是一位小女孩在掌心里跳舞的故事,小女孩美丽的舞姿吸引了王子的注意,后来,她每日都在王子的掌心中跳舞,最终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只是一篇童话故事,可夏奇拉却铭记于心,她找到做作家的父亲,要他做自己的王子,父亲听见她流着泪讲述了小女孩在掌心跳舞的故事后,笑着说道:你也能够在掌心跳舞呀,不过,是在爸爸的掌心里跳舞。
说到做到,夏奇拉身材瘦弱,体态轻盈,她爬到父亲的掌心里准备起舞,却意外地在抬脚过程中跌了下来,她的额头受了伤,却没有阻碍她的跳舞梦想,才几天工夫,她将父亲的双手磨成了千疮百孔,后来,不得已的情况下,父亲为她定做了一个手掌模型,她欢呼雀跃。
8岁那年,她参加了哥伦比亚全国音乐大赛,她报的题目仍然是掌心舞蹈,一个小女孩站在一个模拟的手掌心里孤独地跳舞,当歌声响起来后,全场被震撼了,大家不敢相信这颤音来自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从那天起,父亲发现了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奇才。
但比赛的结果却令夏奇拉大失所望,评委认为,她的舞蹈别具一格,但她的颤音太强,不符合国家音乐元素,听起来有些像一只公羊。这样的评论令许多观众不满,但权威的结果就是她是被刷了下来,无缘晋级下一轮比赛。
夜晚时分,夏奇拉赌气撕毁了自己写的所有诗作和歌本,她用了一个夜晚的时间哭泣,父亲劝慰她:你还是个孩子,已经很不错了,学会失败不是一件坏事。
为了锻炼她的意志,父亲每天带着她去一所餐厅里,她的工作就是站在桌子上跳舞和唱歌,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目光,终于有一天,一个中年人站在了她的身边,问她是否愿意出一张属于个人的唱片,她大喜过望,年仅10岁的她得以有机会签约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当年,她出了自己平生第一张唱片《魔力》
夏奇拉成功地将肚皮舞和唱歌的技巧相结合,开创了拉美以媚惑为主的音乐之风。4月27日,她获得了6个拉丁排行榜奖项,使得她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这些奖项包括年度拉丁流行乐专辑和年度热辣拉丁歌曲。
南非世界杯上,夏奇拉以一首主题曲《非洲时刻》技惊群座,此曲被选为20南非世界杯官方指定全球唯一主题曲。
不是我们没有尖尖玉脚和惹人的身材,我们只是缺少时间、信念和力量。不要总抱怨我们没有天赋,有时候,天赋就是那双迷人的舞鞋,我们却一直没有将它们穿在脚上。
青蛙在狮子面前跳舞故事
小河边有只狮子一动不动的趴在地上,他的鼻子下面有一只青蛙蹦蹦哒哒在跳舞,有几次险些跳到狮子的'鼻子上去。狮子始终没动,完全没有兽王的威风。
一只猴子在树上看见了这一切,心里琢磨狮子为什么不吃青蛙?难得是狮子生病了或是受伤了?他在树上跳上跳下尽量弄出大声来,想看看狮子有什么反应,可狮子懒洋洋的趴在河边一动不动。
这时猴子笑了,因为他想这准是只受伤或是生病的狮子,要不他早就发出震慑的吼声了。
于是猴子跳下了树,他打算威风一下,在狮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勇猛,他先慢慢地试探着走向狮子,可细微的响动还是惊动狮子,他抬起头虚弱地看了猴子一眼又趴回了原地。
猴子见此放心了不少,一躬身跳到狮子面前,把青蛙吓得噗通跳进了水里,他嬉笑了一声道:“哼!兽王就了不起吗?起来咬我呀?”
狮子像是没听见还是一动不动,猴子彻底放心了,耀武扬威地在狮子面前走来走去,狮子还是没动,猴子欢呼了一声,得意忘形地手舞足蹈大喊大叫,青蛙闻声伸出了头,正好看见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咬死了毫无防备的猴子。
青蛙恐惧地捂住眼睛,心里叹息说:“笨蛋,你就没看出狮子是在用我诱惑你吗?”……
名人故事:老舍在纽约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段精彩的台词,用来描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曾在纽约的生活,似乎有一定道理。
1946年,美国邀请老舍访问一年。这种邀请其实有“统战”意味,因为此前苏联也向中国文人伸出过橄榄枝,虽然那时冷战尚未开始,可美国已然在跟苏联暗中较劲。当时,中国内战在即,美国外交界和知识界出谋划策,意欲拉拢中国知识分子,同苏联在舆论上争取优势。
老舍应邀访美,看似如鱼得水,因为此前他有足够的国外生活经验。1924年9月到1930年2月,老舍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5年半。这次他从1946年3月到1949年10月在美国生活了将近4年,其欧美经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相当可观的。
“放青儿”,结识赛珍珠
老舍访美是当时中美文学界交流的一件大事。赴美之前正是他的名声如日中天的好时候。老舍在行前开玩笑说,此次赴美是“放青儿”。老舍自比是一头骆驼,春天到张家口外去吃青草、换毛,然后马上回来,以做更长途的跋涉和承担更沉的负重——然而,他却并未及时回来而是滞留了些日子。
老舍访美,头一年的活动非常频繁,以至于频繁到本来准备“放青儿”的他抱怨自己几乎被这种热闹累垮。那时美国的文学界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几乎一无所知。突然来了一位中国当代的文学名家,当然在美国受到了空前关注。
此前,作为极其稀有的个案,老舍的作品被翻译介绍到了美国。因而,他在美国文学圈里有点小小的知名度。作为一个战时友好国家的文学使者,他应邀周游了当时美国的一些主要都会城市、观摩了数十场戏剧演出、做过一些文学讲演、会见外国作家并参与各类文学活动。他还曾在纽约给南开校长张伯苓拜寿、参加作家写作营、观摩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区,还受邀访问了加拿大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老舍跟美国作家赛珍珠的结识和友谊,这成了他滞留纽约的一个要素。
赛珍珠是获诺贝尔奖的著名作家。她因作品在好莱坞被改编成电影而闻名遐迩。她又是当时一位畅销书作家,在美国读书市场颇为活跃。赛珍珠童年和青年时期在中国生活,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她在纽约结识了老舍很是高兴,当然为老舍在美国的创作和翻译、出版热情推介。而结识赛珍珠,使得老舍作品翻译在美国展开了新的一页。
赛珍珠也是出版家。她丈夫是个伯乐,拥有出版社,并成功出版畅销书。此前,他们夫妇推介过中国作家林语堂。老舍来美前,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已被翻译在美出版。但来美后,老舍发现此书的译者既不忠于原著,且在版税上几乎是强盗般占有了他应得的利益。赛珍珠得悉,开始仗义执言,帮老舍介绍新的文学代理人,并帮他打官司。
在赛珍珠的帮助和鼓励下,老舍开始重新考量写作计划。转眼到了1946年底,访问规定的时间逼近,此时中国内战爆发了。老舍经过了一番考虑后决定先留下来静观时局,同时继续完成自己《四世同堂》的写作。
辛劳笔耕,经受“炼狱”
留下来的日子显然没有第一年好过。第一年他是美国国务院请来的客人,风风光光,出入体面而且生活有保障。一旦从访问学者变成了滞留客,待遇就两样了。幸而,老舍有赛珍珠的帮助,在移民局办妥了允许滞留的法律手续。
大量史料表明,这段时间的老舍很少有朋友往来。他在纽约租了两间公寓房,终日进行艰苦的文学创作。1947—1949年,老舍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还创作并参与翻译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戏剧《五虎断魂枪》等。
按说,老舍那时逃离了中国的战乱,得以在一个和平、安逸的环境下创作,这应该是那时多数中国作家的梦想。老舍求仁得仁,还有什么话可讲呢?的确,老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他的生活时显得很知足。关于《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但事实上,老舍的这段日子并非很惬意。他在写给友人的另外的信里便真实地剖白了自己的内心:“……在此一年半了。去年同曹禺到各处跑跑,开开眼界。今年,剩下我一个人,打不起精神再去乱跑,于是就闷坐斗室天天多吧少吧写一点。……洋饭吃不惯,每日三餐只当作吃药似的去吞咽。住处难找,而且我又不肯多出租钱,于是又住在大杂院里——不,似应该说大杂‘楼’里。不过,一想起抗战中所受的苦处,一想起国内友人现在的窘迫,也就不肯再呼冤;有个床能睡觉,还不好吗?最坏的是心情。假如我是个翩翩少年,而且袋中有冤孽钱,我大可去天天吃点喝点好的,而后汽车兜风,舞场扭腚,乐不思蜀……没有享受,没有朋友闲谈,没有茶喝。于是也就没有诗兴与文思。写了半年多,‘四世’的三部只成了十万字!这是地道受洋罪!”其间,老舍还几次生病——这样的状态和心情,能不生病么!——以至于他在信中叹道:“……这年月,活着死去好像都没有多少区别。假若一旦死去,胃,头,痔不就一下子都好了吗?”丧气成了这个样子!老舍的心情,可以想象是坏到了极点。但是,他还没有绝望:“……酒可不大吃了。吃一点,因为头昏,就会醉;爽性不吃。没有醇酒,似乎也就没有妇人;也好,这样可以少生是非。”
日子既然过得像老舍描写得那样苦哈哈的,那他为什么不回国呢?老舍自述道:“我想:出来一趟,若能有几本书译出,总算不虚此行。”
看来,为了译书和出书,老舍没少付出,而且跟译者、出版人合作常有麻烦,甚至还打过一场不小的官司。老舍也去过好莱坞,寻求把其作品搬上荧幕。虽然一个人滞留异国、孤单单写作不易,老舍最终还是完成了不少作品,没有愧对这些日子。
“一条永定河里的鱼”
老舍当年在纽约的家在曼哈顿西83街,地处竖跨全岛中心的哥伦布大道和阿姆斯特丹大道中间。如果以步行计,老舍居处离纽约著名的中央公园仅5分钟路程,离举世闻名的时报广场仅半个多小时。时报广场附近是世界著名的百老汇戏剧演出中心,每天总有几十个剧院上演着世界上最时髦、最先锋的戏剧作品。老舍故居离著名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20多分钟,离声震美国的林肯艺术演出中心也不过20分钟路程。此外,那里离得较近的地方还有世界著名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10分钟之内就可到达;而那儿离纽约地标性艺术圣殿大都会博物馆也就是穿过中央公园即可抵达,基本上用不了半小时。
所以说,老舍当年住的地方虽然不算高档和优越,但并不像老舍述说的那么差。特别是,这个楼是座小楼,很紧凑,有点儿像上海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的旧居,只是不贴近繁华商业区,一共只能住10多户人家。这里的住户可能不富裕,但还不至于“杂”到哪里去。
我也考察了老舍曾经去给张伯苓拜寿的华美协进社。这个学社曾经邀请梅兰芳访美,离他家不远,是连接中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那儿是中国留美知识分子云集的俱乐部,老舍到此应该不寂寞,可是痛苦写作中的老舍似乎并没有闲情逸致常来这里。
从老舍故居往北走半个多小时,就是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那儿有很多文学资料可以随意查阅,有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可以交流和交往,而且老舍的朋友、最早将鲁迅和老舍作品介绍到美国的王际真教授就在此。如果老舍愿意,他散步间就可以去哥大,这样既可以放松心情以利写作,也可以读书看报、查资料、会友,消释寂寥的日子。老舍的环境得天时地利,可惜他摒弃了这一切。
那么,老舍为什么舍弃这一切而像一只工蜂死死守在屋子里写作、苦熬呢?除了他自己说的经济原因以外,唯一的答案就是他没了心劲儿。读读他的自白,我们知道,他的苦衷不只是经济上的贫困,他还受着精神上的贫困、失望和疲惫的夹击。
在纽约,几乎唯一的亮点是老舍跟赛珍珠、跟进步作家和新闻记者史沫特莱的交往。唯一的希望是他的创作支撑着他。
老舍在纽约的日子到底幸福不幸福?我觉得,赛珍珠的评语很中肯:舒先生人很文静,十分腼腆,还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
西谚云:“你的美味或是我的毒药。”纽约是个好地方,但不是老舍心中的好地方。他的家园是北京。回顾那段岁月的时候,无需拔高或者主观断言说那是他受难或丰收的日子。老舍,如同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人、民族作家。他在纽约过得不算惬意但不无收获;他是“一条永定河里的鱼”,在纽约哈德逊河口的咸水里或许不自在,但是回到了自己的土地旋即活泼欢腾,开启了他生命中的第三次绚丽的绽放。
★ 名人故事
★ 天使在身边读后感
★ 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 经典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300
★ 残疾名人故事
★ 杜牧名人故事
★ 名人资料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