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g0921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g092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

篇1: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

默认时,只有在同一个VLAN中的主机才能通信,要实现VLAN间的通信,就需要第三层网络设备。

1, 外部路由器:

可以使用一个与交换机上的每一个VLAN都有连接的外部路由器来实现VLAN间的通信;外部路由器可以使用一个中继线与交换机连接,而这抬交换机连接了所有必要的VLAN.

2,内部路由器:

采用的方式为集成了路由处理器的多层交换机,

交换机的背板提供了交换引擎和路由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路径。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2

其中:ip route表示配置的是静态路由;

0.0.0.0 0.0.0.0 表示默认路由;

172.16.1.2表示默认路由的下一跳地址。

篇2:Cisco3550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例

Cisco3550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例

面以实例说明如何在一个典型的快速以太局域网中实现VLAN,

所谓典型局域网就是指由一台具备三层交换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接几台分支交换机(不一定具备三层交换能力)。我们假设核心交换机名称为:COM;分支交 换机分别为:PAR1、PAR2、PAR3,分别通过Port 1的光纤模块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并且假设VLAN名称分别为COUNTER、MARKET、MANAGING……

需要做的工作:

1、设置VTP DOMAIN(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2、配置中继(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3、创建VLAN(在server上设置)

4、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5、配置三层交换

1、设置VTP DOMAIN。 VTP DOMAIN 称为管理域。

交换VTP更新信息的所有交换机必须配置为相同的管理域。如果所有的交换机都以中继线相连,那么只要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一个管理域,网络上所有的交 换机都加入该域,这样管理域里所有的交换机就能够了解彼此的VLAN列表。

COM#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COM(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 COM

COM(vlan)#vtp server 设置交换机为服务器模式

PAR1#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1(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1(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2#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2(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2(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3#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3(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3(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注意:这里设置核心交换机为Server模式是指允许在该交换机上创建、修改、删除VLAN及其他一些对整个VTP域的配置参数,同步本VTP域中 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最新的VLAN信息;Client模式是指本交换机不能创建、删除、修改VLAN配置,也不能在NVRAM中存储VLAN配置,但可同 步由本VTP域中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VLAN信息。

2、配置中继为了保证管理域能够覆盖所有的分支交换机,必须配置中继。

Cisco交换机能够支持任何介质作为中继线,为了实现中继可使用其特有的ISL标签。ISL(Inter-Switch Link)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及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多个VLAN信息及VLAN数据流的协议,通过在交换机直接相连的端口配置 ISL封装,即可跨越交换机进行整个网络的VLAN分配和进行配置。

在核心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1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2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3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在分支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PA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PAR2(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PAR3(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此时,管理域算是设置完毕了。

3、创建VLAN一旦建立了管理域,就可以创建VLAN了。

COM(vlan)#Vlan 10 name COUNTER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0 名字为COUNTER的 VLAN

COM(vlan)#Vlan 11 name MARKET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1 名字为MARKET的 VLAN

COM(vlan)#Vlan 12 name MANAGING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2 名字为MANAGING的 VLAN

……

注意,这里的VLAN是在核心交换机上建立的,其实,只要是在管理域中的任何一台VTP 属性为Server的交换机上建立VLAN,它就会通过VTP通告整个管理域中的所有的交换机。但如果要将具体的交换机端口划入某个VLAN,就必须在该 端口所属的交换机上进行设置。

4、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例如,要将PAR1、PAR2、PAR3……分支交换机的端口1划入COUNTER VLAN,端口2划入MARKET VLAN,端口3划入MANAGING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配置端口3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归属MANAGING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配置端口3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归属MANAGING VLAN

PA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PA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配置端口3

PAR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归属MANAGING VLAN

……

5、配置三层交换

到这里,VLAN已经基本划分完毕,

但是,VLAN间如何实现三层(网络层)交换呢?这时就要给各VLAN分配网络(IP)地址了。给VLAN分配 IP地址分两种情况,其一,给VLAN所有的节点分配静态IP地址;其二,给VLAN所有的节点分配动态IP地址。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分别介绍。

假设给VLAN COUNTER分配的接口Ip地址为172.16.58.1/24,网络地址为:172.16.58.0,

VLAN MARKET 分配的接口Ip地址为172.16.59.1/24,网络地址为:172.16.59.0,

VLAN MANAGING分配接口Ip地址为172.16.60.1/24,网络地址为172.16.60.0

……

如果动态分配IP地址,则设网络上的DHCP服务器IP地址为172.16.1.11。

(1)给VLAN所有的节点分配静态IP地址。

首先在核心交换机上分别设置各VLAN的接口IP地址。核心交换机将vlan做为一种接口对待,就象路由器上的一样,如下所示: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0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8.1 255.255.255.0 VLAN10接口IP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1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9.1 255.255.255.0 VLAN11接口IP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2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60.1 255.255.255.0 VLAN12接口IP

……

再在各接入VLAN的计算机上设置与所属VLAN的网络地址一致的IP地址,并且把默认网关设置为该VLAN的接口地址。这样,所有的VLAN也可 以互访了。

(2)给VLAN所有的节点分配动态IP地址。

首先在核心交换机上分别设置各VLAN的接口IP地址和同样的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如下所示: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0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8.1 255.255.255.0 VLAN10接口IP

COM(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72.16.1.11 DHCP Server IP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1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9.1 255.255.255.0 VLAN11接口IP

COM(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72.16.1.11 DHCP Server IP

COM(config)#interface vlan 12

COM(config-if)#ip address 172.16.60.1 255.255.255.0 VLAN12接口IP

COM(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72.16.1.11 DHCP Server IP

……

再在DHCP服务器上设置网络地址分别为172.16.58.0,172.16.59.0,172.16.60.0的作用域,并将这些作用域的“路 由器”选项设置为对应VLAN的接口IP地址。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VLAN也可以互访了。

最后在各接入VLAN的计算机进行网络设置,将IP地址选项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即可。

(3) 启用中继代理

COM(config)#service dhcp

COM(config)#ip dhcp replay infomation option

(4)启用路由

COM(config)#ip routing

注意:在各个交换机上配置完后,一定要保存

#copy run start

三、总结

本文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总结。笔者力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阐述创建VLAN的全过程。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设置步骤,只要你对Cisco交换机的 IOS有所了解,看懂本文并不难。按照本文所示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你完全可以给一个典型的快速以太网络建立多个VLAN。

篇3:cisco3560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例

下面以实例说明如何在一个典型的快速以太局域网中实现VLAN,

所谓典型局域网就是指由一台具备三层交换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接几台分支交换机(不一定具备三层交换能力)。我们假设核心交换机名称为:COM;分支交换机分别为:PAR1、PAR2、PAR3,分别通过Port 1的光线模块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并且假设VLAN名称分别为COUNTER、MARKET、MANAGING……

需要做的工作:

1、设置VTP DOMAIN(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2、配置中继(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3、创建VLAN(在server上设置)

4、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5、配置三层交换

1、设置VTP DOMAIN。 VTP DOMAIN 称为管理域。

交换VTP更新信息的所有交换机必须配置为相同的管理域。如果所有的交换机都以中继线相连,那么只要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一个管理域,网络上所有的交换机都加入该域,这样管理域里所有的交换机就能够了解彼此的VLAN列表。

COM#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COM(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 COM

COM(vlan)#vtp server 设置交换机为服务器模式

PAR1#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1(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1(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2#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2(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2(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3#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3(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3(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注意:这里设置核心交换机为Server模式是指允许在该交换机上创建、修改、删除VLAN及其他一些对整个VTP域的配置参数,同步本VTP 域中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最新的VLAN信息;Client模式是指本交换机不能创建、删除、修改VLAN配置,也不能在NVRAM中存储VLAN配置,但可同步由本VTP域中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VLAN信息。

2、配置中继为了保证管理域能够覆盖所有的分支交换机,必须配置中继。

Cisco交换机能够支持任何介质作为中继线,为了实现中继可使用其特有的ISL标签。ISL(Inter-Switch Link)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及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多个VLAN信息及VLAN数据流的协议,通过在交换机直接相连的端口配置ISL封装,即可跨越交换机进行整个网络的VLAN分配和进行配置。

在核心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1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2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3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在分支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PA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PAR2(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PAR3(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PAR3(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

此时,管理域算是设置完毕了,

3、创建VLAN一旦建立了管理域,就可以创建VLAN了。

COM(vlan)#Vlan 10 name COUNTER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0 名字为COUNTER的 VLAN

COM(vlan)#Vlan 11 name MARKET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1 名字为MARKET的 VLAN

COM(vlan)#Vlan 12 name MANAGING 创建了一个编号为12 名字为MANAGING的 VLAN

……

注意,这里的VLAN是在核心交换机上建立的,其实,只要是在管理域中的任何一台VTP 属性为Server的交换机上建立VLAN,它就会通过VTP通告整个管理域中的所有的交换机。但如果要将具体的交换机端口划入某个VLAN,就必须在该端口所属的交换机上进行设置。

4、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例如,要将PAR1、PAR2、PAR3……分支交换机的端口1划入COUNTER VLAN,端口2划入MARKET VLAN,端口3划入MANAGING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PA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配置端口3

PAR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归属MANAGING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PAR2(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配置端口3

PAR2(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 归属MANAGING VLAN

PA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配置端口1

PAR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归属COUNTER VLAN

PAR3(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配置端口2

PAR3(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归属MARKET VLAN

篇4:Cisco 3560的Inter vlan间路由配置

cisco3560基本配置如下, 3560作为主交换机 划分3个vlan. vlan2内接3台2610路由器, vlan3 vlan4各接一台2960交换机, 是否可以通过静态路由指定vlan3 vlan4 通过相应的路由器访问不同的网络。 3台路由器是在同一个VLAN内,也不想划分不同网段起3层路由端口,因为尽量不想更改路由器的任何现有配置。

vlan 2interface vlan2ip address 192.168.0.254 255.255.255.0int f0/1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2(联接router1)int f0/2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2(联接router2)int f0/3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2(联接router3)intvlan 3interface vlan3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int f0/10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3(联接switch 1)vlan 4interface vlan4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int f0/11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4(联接switch 2)ip routing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192.168.0.1(route1)ip route 10.2.2.0 255.255.255.0 192.168.0.2(route2)ip route 10.3.3.0 255.255.255.0 192.168.0.3(route3)

篇5:Cisco交换机vlan间路由加nat地址转换

Cisco交换机vlan间路由加nat地址转换

本人初次面性质勃勃,朝气庞然有着东方不败的精神,做好一切心里准备在多轮的面试对答过程中没有败阵,我只那为小哥把眼睛 一眯,拿出压箱底的问题:如果我公司有两条外网接口分别是A和B双线。

下面的交换机上划分多个vlan其中一个vlan走A线 其余vlan 走B线 ,用技术怎么实现、我一时未能答复出来,嘿,工作就这样从我的身边走过,回到家中想到解决办法,请看下面的配置.

试验目的:交换机穿建三个vlan分别为 vlan10,vlan20,vlan30 其中vlan10 走A线 vlan20.vlan30 走B线

2950系列配置VLAN间路由步骤:

R1(confi g)# int s1/0

R1(confi 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

R1(confi g-if)# no shut

R1(confi g)# int s1/1

R1(confi g-if)#ip add 172.16.2.1 255.255.255.0

R1(confi g-if)# no shut

R1(confi g)#int e0/0

R1(confi g-if)#no shut

R1(confi g)#int e0/0.1

R1(confi 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R1(confi g-subif)#ip addr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 g)#intE0/0.2

R1(confi 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0

R1(confi g-subif)#ip addr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 g)#intE0/0.3

R1(confi 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0

R1(confi g-subif)#ip addr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 g)# ip nat pool tian 172.16.1.1 172.16.1.1 netmask 255.255.255.0

R1(confi g)#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 0.0.0.255

R1(confi g)# access-list 10 deny any

R1(confi 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tian overload

R1(confi g)# int s1/0

R1(confi g-if)#ip nat outside

R1(confi g)# int e0/0.1

R1(confi g-if)#ip nat inside

R1(confi g)# ip nat pool chen 172.16.2.1 172.16.2.1 netmask 255.255.255.0

R1(confi g)# access-list 11 permit 192.168.2.0 0.0.0.255

R1(confi g)# access-list 11 permit 192.168.3.0 0.0.0.255

R1(confi g)# access-list 11 deny any

R1(confi 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1 pool chen overload

R1(confi g)# int s1/1

R1(confi g-if)#ip nat outside

R1(confi g)# int e0/0.2

R1(confi g-if)#ip nat outside

R1(confi g)# int e0/0.3

R1(confi g-if)#ip nat outside

交换机配置步骤

Sw1(config)#int fa0/0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vlan)#vlan 10 name gongchengbu

Sw1(vlan)#vlan 20 name caiwubu

Sw1(vlan)#vlan 20 name yuangongbu

Sw1(config)#int fa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int fa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1(config)#int fa0/3

Sw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0

Sw1(config)# int range f0/0 – 12

Sw1(config-range)# no shut

PC机配置步骤:

PC1:C:>ip 192.168.1.2 192.168.1.1

PC2:C:>ip 192.168.2.2 192.168.2.1

PC3:C:>ip 192.168.3.2 192.168.3.1

实现pc1 只能ping通172.16.1.2 不能ping通172.16.2.2

实现pc2只能ping通 172.16.2.2 不能ping通172.16.1.2

实现pc3只能ping通 172.16.2.2 不能ping通172.16.1.2

篇6:行车时间的预算和最佳路由选择

行车时间的预算和最佳路由选择

利用线性插值设计算法预测车辆的行车时间;以最短行驶时间为最佳路由的.评价标准设计了一个动态权重的最短路算法;对问题三中的数据计算最佳路由和行车时间,并用所得的标准差分析结果的精确性.

作 者:田勇亮  作者单位:驻马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年,卷(期): 8(3) 分类号:U12 关键词:行车时间   最佳路由   线性插值   标准差  

篇7:解析网络通信中应用的动态路由选择协议

正文:

1. 计算机网络与路由简述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s)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许多技术,并且每种技术都与其它的技术一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国际组织和公司已经独立地设置了网络标准,而且彼此并不完全兼容。许多企业也已经推出了各种使用非常规的网络技术的产品和网络服务及其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其变得复杂的原因在于有多种网络技术以及各种网络协议被用来连接两个或者多个网络,这也就导致网络间有多种可能的连接方式。 比如,CISCO公司的路由器有其自主开发的动态路由协议IGRP和EIGRP,在广域网三层使用路由协议进行PACKET的分组交换路由的时候,目的路由器必须是使用的CISCO的路由器并且使用的是IGRP或者EIGRP路由选择协议,否者在路由器所连接的源和目的主机间不能进行通讯,因为IGRP和EIGRP是CISCO专有的路由协议。

2. 路由 / 路由协议 (Route / Routing Protocols)

2.1 路 由(Route)与 路由器 (Router)

路 由(Route) 将分组从网间网的一个地方转发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和过程。

路由器(Router) 用来网络互连计算机三层网络边缘设备,工作在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为不同的网络之间报文寻径并存储转发。

2.2 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与可路由选择协议(routed protocols)

我们可以想象一种情况,如果整个武汉市只有一条公路,每辆汽车、每辆自行车、每个摩托车、每个行人都必须使用这唯一的一条公路。成千上万的汽车造成的交通通信量将在所有的地方造成拥塞。显然,需要将过多的交通量转移到不同的道路上,以将其分解为可以管理的部分。道路仍然需要交叉,这样人们仍然可以到达它们需要的任何目的地。多个交叉也可以提供富余的路由,这样可以避免巨大的交通延迟。通过在不同的路由上发送交通量,可以将交通拥塞压缩到最低限度。按照相同的方法,互连网络通信量需要分解,以避免网络通信量拥塞。引导互连网络通信量达到不同网络上的过程称为 路由选择(Routing)。

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s): 用于建立和维护路由表和按照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的最佳路径转发数据数据包的协议。比如,RIPV1,IGRP,OSPF等。

可路由选择协议(Routed protocols): 已选择路由协议由最终节点使用,以将数据和网络层地址分配信息一起封装在数据包中,目的是它可以通过互连网络进行中继。AppleTalk、IP和IPX都是已选择路由协议。注:当一个协议不支持网络层地址时,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已路由协议。

路由器使用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s),以建立和维护路由表和按照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的最佳路径转发数据数据包。路由选择协议使路由器可以了解没有直接连接的网络的状态和与其他的路由器通信,以了解它们所关心的网络。这种通信不断进行,这样当互连网络中发生变化时,路由选择表中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新。

2.3 路由选择算法(Algorith)和度量值(Metric)

路由选择算法就是路由选择协议用于决定达到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的计算方法。路由选择算法越简单,则路由器将使用的处理能力就越小。这将减少路由器的日常费用。

路由选择算法的主要目的有3个:

• 准确性

• 低开销

• 快速收敛

度量值(Metric)是那些用于决定哪个路由是最优的值。根据所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不同的因素可以决定一个路由的度,包括中继数量、链路速度、延迟(delay)、可靠性(capability)和负载(load)。

3.动态路由选择协议(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分类

动态路由是用某种算法寻找网络中的最佳路径和维护这张路由表的过程。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主要类型,如下:

距离矢量 (Distance Vector)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Link State)

3.1 距离矢量 (Distance Vector)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也称为Bellman Ford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主要有: RIPV1 , RIPV2 , IGRP。(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 , IGRP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s )距离矢量路由器定期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它们的整个路由选择表(routing table)。距离相邻路由器在从相邻路由器接收到的信息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路由选择信息表。无论使用何种类型的路由选择算法,互连网络上的所有路由器都需要时间以更新它们的路由选择表中的改动,这个过程称为聚合(convergence)。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路由选择协议算法。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一个严重的缺点,缓慢的收敛时间过程会造成路由回路(Routing Loop)。

解决路由回环方法:水平分割,定义最大跳数,路由毒杀,反转毒杀,抑制时间。

(注: 真正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只有RIPV1和RIPV2,因为它们只用到了HOP跳数做为唯一的计算路由的方法。IGRP是CISCO公司专有的动态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使用到了跳数,但是主要决定路由因数是链路带宽,延迟,负载,最大传输单元,设备可靠性,能力等。)

3.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Link State)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目的是映射互连网络的拓扑结构,它是一种比距离矢量更复杂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最流行的动态路由协议就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OSPF 。OSPF的普及因为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出现而更流行。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主要有: OSPF , IS IS(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IS IS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每个链路状态路由器提供关于它邻居的拓扑结构的信息。这包括:

• 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链路)

• 那些链路的情况(状态)

链路状态路由器并不会广播包含在它们的路由表内的所有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只发送已经改动的路由的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器将向它们的邻居发送呼叫消息,这称为链路状态通告( LSA )。然后,邻居将LSA复制到它们的路由选择表中,并传递那个信息到网络的剩余部分。这个过程称为泛洪( flooding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使用称为代价(cost)的方法,而不是使用跳(hop)。代价是自动或人工赋值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一个主要优点,即路由选择循环不可能形成,第2个优点,在链路状态互连网络中聚合是非常快。这些优点释放了路由器的资源,因为对不好的路由信息所花费的处理能力和带宽消耗都很少。

(注:EIGRP是一种混合动态路由协议,它综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的两种路由方法。但是我们还是认为它属于一种高级距离矢量路由协议(HYBRID),这里就不在过多讨论了。EIGRP和IGRP都是CISCO公司专有的路由协议,只有运用在CISCO公司或者它授权的路由产品中才能使用。)

4.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 (IGP和EGP)

在大型网络中,例如Internet,极小的互连网络分解为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每个AS被认为是一个自我管理的互连网络,一个自治系统内部运用相同的路有策略和路由算法。连接到Internet上的大型公司网络是自己拥有的自治系统,因为Internet上的其他主机并不由它来管理,而且它和Internet路由器并不共享内部路由选择信息。

路由选择协议是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为管理系统而开发的。它们也称为内部网关协议(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内部网关协议也称为域内协议,因为它们工作在域内,而不是在域之间。这些协议认为,它们所处理的路由器是它们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自由交换路由选择信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主要有: RIPv1 , RIPv2 , IGRP , EIGRP , OSPF , IS IS等。

有些路由选择协议也是为在一个较大的互连网络中连接自治系统而开发的。它们称为外部网关协议(EGP C Exterior Gateway Protocls)。外部网关协议就是所谓的域间协议,因为它们工作在域之间。这些协议认为,它们在系统的边缘上,而且仅仅交换必须的最少的信息,以维持对信息提供路由的能力。外部网关路由协议主要有: EGP 和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4)。

总结

综述,路由选择协议是三层网络设备路由器转发分组寻找路由的动态算法和方法,一个好的动态路由算法不仅仅能增加网络可利用带宽,降低路由器CPU利用率,还将更好的转发分组增加网络的稳定性。动态路由协议的开发和不断完善是计算机广域网的一个重要部分。

多路由设置教程

腾达路由网络故障诊断

贝尔金路由组网注意事项

通信论文

通信自荐书

通信 求职信

通信心得体会

通信年终总结

TMS320C54XX系列DSP与PC机间串行通信的实现

北电8600交换机VLAN配置命令

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VLAN间的路由选择通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