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小常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yangang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圣诞节小常识(共含3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angang”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圣诞节小常识

篇1:圣诞节小常识

圣诞节小常识

有关圣诞节的风俗

中国人接触圣诞节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全过各地的气氛也不一样,象是一些沿海地区比较有节日气氛,象是地处最南的深圳、广州一带,由于毗邻香港,开放城市,年青一辈的人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已将圣诞节作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了,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圣诞节的一些固定节目吧。12月25日这一天,各教会都会分别举行崇拜仪式。天主教与东正教举行圣诞弥撤,新教举行圣诞礼拜。有些教会的庆祝活动从午夜零点就开始。

除崇拜仪式外,还演出圣诞剧,表演耶稣降生的故事。圣诞PARTY: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各种歌样PARTY。一种友情,亲情,爱情聚会的好时光。戴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说说大家的圣诞愿望。圣诞大餐:圣诞节作为一个隆重庆祝节日,不能少了好吃美味食品。圣诞节火鸡大餐就是例牌主菜了,以前的人们或许会用微波炉自己做,现在的人们过节好多就是在外面餐馆里用餐了,商家们也会利用机会赚顾客们的钱,当然还有许多圣诞节食品,姜饼、糖果等等了。圣诞帽:那是一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点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那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有的还有帽尖发亮的,有的是金光闪闪的。圣诞袜:最早以前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多大都可以,因为圣诞袜是要用来装礼物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的收礼。要是有人圣诞节送小汽车那怎么办?那最好就叫他写张支票放进袜子里好了。圣诞卡:是祝贺圣诞及新年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的祝愿的话。报佳音: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会组织一些圣诗班(或由信徒自发地组成)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叫作“报佳音”,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报佳音”的人称为ChristmasWaits,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人数越来越多,歌声越来越大,大街小巷满城尽是歌声。颂歌:圣诞节时唱的赞美诗称为“圣诞颂歌”。圣诞颂歌很多,曲谱多取自著名音乐家的名作。经常唱的有《普世欢腾,救主下降》、(JoytotheWorld!)、《天使歌唱在高天》(AngelsWeHaveHeardonHigh)、《缅想当年时方夜半》(ItCametbeMidnightClear)、《美哉小城,小伯利恒》(OLittleTownofBethlehem)、《牧人闻信》(WhileShepherdsWatchedTheirFlocks)、《远远在马槽里》(AwayintheManger)、《荣耀天军》(Angels,fromtheRealmsofGlory)、《听啊,天使唱高声》(Hark!theHeraldAngelsSing)、《圣诞钟声》(IHeardtheBellsonChristmasDay)、等等其中以《平安夜》(SilentNight)最为有名。据说,18在奥地利一个名叫奥本多夫的小镇上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牧师一摩尔。这年圣诞节,摩尔发现教堂里管风琴的管于被老鼠咬坏了,修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庆祝圣诞呢?摩尔为此闷闷不乐。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记载着,那稣降生时,天使向伯利恒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他灵机一动,根据这两句经文写成一首赞美诗,取名《平安夜》,

摩尔写好歌词后拿给本镇小学教师葛路伯看,请他谱曲。葛路怕读完歌词很受感动,谱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欢迎。后来有两个商人路过这里,学会了这首歌,他们为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听后大力赞赏,下令把《平安夜》定为全国教堂过圣诞节时必唱的歌曲之一。此外,有条件的教堂每年圣诞节时还会演唱德国著名音乐家韩德尔的《弥赛亚》(又名《救世主》)等音乐作品,通过这些音乐崇拜活动来加强节日的喜庆气氛。圣诞老人:据说他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面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仅是过圣诞节时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欢庆新年时不可缺少的人物。圣诞树: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圣诞节节礼:指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给邮差或佣人的节礼,通常放在一个小盒里,所以英文称为”ChristmasBox"

圣诞老人“身世”揭密

身穿厚厚红白大袍的圣诞老公公,其实并不是是出生在冰冷的.北极圈,而是地中海岸的登雷镇,所以他如果穿着这身打扮出现在老家,肯定是热得直呼受不了。

生于公元4世纪

据美联社报道,圣诞老人故事源自圣尼古拉这名宗教人物。他在公元4世纪担任土耳其登雷镇这个长时艳阳高照的小镇的主教,为人乐善好施;后来人们在他的生平事迹里加进了一些神话故事,最后就演变成大家今日熟悉的带着礼物、笑容满面的圣诞老公公。

第一份“圣诞”礼物是黄金

传说,镇上有1户贫困潦倒的人家,没钱替3个女儿置办嫁妆,对尼古拉知道后,在某个晚上把1袋黄金从窗户丢进了这户人家,隔天他又丢了1袋。

但第3天,窗户关了起来,圣尼古拉只爬上屋顶,从烟囱丢上金袋,结果正好落在女孩放在壁炉里烘干的袜子里面,最后就演变成在圣诞前夕挂袜子、等圣诞老人送上礼物的传统。

北欧奥丁神借来大白胡子

至于圣诞老人的大白胡子,则是来自北欧神话中统治世界的大神“奥丁”的形象;奥丁的座骑:8腿飞马,演变成圣诞老人的8只麋鹿。由烟囱进入屋里的行为,来自古代斯堪地纳维亚人的传统;备好饼干和牛奶等他来的传统,则衍生自中世纪的一则德国民间故事。

12世纪时,法国的修女开始在12月6日圣尼古拉的忌日,以他的名义赠予礼物。后来,圣尼古拉赠送礼物的行为,又和《圣经》记载,耶稣生后,东方三贤人带着礼物前来见的故事扯在一起,进而和对诞节扯上关系。

据威斯康辛神学家布朗表示,“慢慢地,圣尼古拉演变成孩子任何言行都难逃他的法眼的人,好孩子在圣诞节时就会得到圣诞老人赠予社物,坏小孩就会得到鞭子。”

篇2:生活小常识:圣诞节,世界人民吃什么?

生活小常识:圣诞节,世界人民吃什么?

当今“圣诞节”已经从西方国家蔓延到我国,各种商店里圣诞的氛围极为浓郁,为了欢度圣诞,西方许多家庭一进入12月份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节日用品,如圣诞礼品及食物等。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一般全家人都要相聚在一起共进圣诞晚宴。有时,圣诞晚餐还要为“上帝的使者”设一个席位。

但世界各地的圣诞晚餐可能大相径庭,今天盘点下世界各地圣诞晚宴的标志性美食,看看有什么不同。

英国:烤火鸡

在传统的圣诞餐桌上,烤火鸡是欧美国家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亚洲国家,或许每年只有圣诞节这一天才吃火鸡。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十来磅的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才放入h炉烤。

为什么要在圣诞节吃火鸡呢?据说在某年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的朴里毛斯山,由于当时这里除了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火鸡外,几乎没有别的食物,于是便只好烤火鸡过节。火鸡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又低,因此受到西方人的青睐。圣诞节吃火鸡便从此延续下来,成为一种传统。

法国:树桩蛋糕卷

法国著名的圣诞美食蛋糕Buchedenoel,它形似树干得名树桩蛋糕卷,又叫圣诞柴薪蛋糕、木材蛋糕。有个童话和它相关:一个买不起圣诞礼物的年轻人,在森林里拣了一段木头送给情人,最后不但赢得了芳心,还从从此平步青云。

蛋糕的这个造型,据说来自立陶宛的一个传说:若将前一年烧剩的柴作成灰,这灰便可避邪,尤其是雷火这类厄事。所以,在圣诞节的前一周,人们就会拿一根最长的柴薪来烧,在圣诞节当天烧完。法国人在圣诞夜时,不管在哪里工作的游子都会赶忙回乡团聚,就像中国人守岁一样,有全家团圆守夜的习惯。当守到半夜的时候,通常会全家聚在暖炉前,一起吃木材蛋糕,配着咖啡或红茶,一面驱赶寒意,另一方面也借机联络家人间的感情,

德国:姜饼

德国人的圣诞晚宴就像中国人的年夜饭,他们都会在圣诞当晚赶回家。德国最著名的圣诞食品之一就是姜饼Lebkuchen,它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传统的姜饼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又甜又辣,现在的姜饼都经过改良,外面洒上一层糖霜,口感丰富。

姜饼以前不是由面包师制作,而是来自胡椒蜂蜜饼。实际上,胡椒蜂蜜饼中并不含胡椒,只是因为当时卖胡椒蜂蜜调料(如茴香和丁香等)的店家叫不出这些调料名字,就称之为胡椒粉。在中世纪,通常由教士们在圣诞前夜烘烤好胡椒饼,分发给教徒和穷人。现在,用胡椒饼搭建的糖果屋最受孩子们欢迎,格林童话中还有关于糖果屋的故事。

丹麦:杏仁布丁圣

诞大餐中甜点是很重要的内容,如饼干、蛋糕等。圣诞节前夕,一般一家人坐在一起料理制作,孩子们参与其中。在丹麦,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

传统上,每当基督降临节来临,每位家庭成员都要共同制造一个布丁,象征团结和谐,且各人在搅拌一下面团时,都会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最后还会在面团里藏一个硬币。

美国:玉米粥

在美国,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有的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只烤乳猪,英美等国人们还往往喜欢在猪的嘴里放一只苹果,据说这个习惯源于一些大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便纷纷效仿。

哎,过圣诞节只有清粥一碗,看来米国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啊。现在圣诞打折、促销消息满天飞,各位男士,在逛商店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女朋友和老婆,小心信用卡被刷爆了啊。

篇3:你不知道的圣诞节趣味小常识

你不知道的圣诞节趣味小常识

岁末,圣诞又要到了,在这个平安夜,双馨教育旗下的先锋童军将围绕着小童军们自己制作的圣诞树举办圣诞狂欢PARTY!虽然有这么多人过圣诞,但对这个血统正派的西洋节日你真正了解吗?快通过以下的八个问题来测一测你对圣诞节知多少吧!

一、圣诞节的来历是什么?

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圣诞节是为庆祝基督耶稣降生的节日,基督教徒相信,弥赛亚告知圣母玛利亚孕育了上帝的儿子耶稣。

二、传统的圣诞习俗有哪些?

圣诞习俗国与国之间非常不同。对基督教徒来说,在圣诞节举行相应的宗教仪式必不可少。世俗的传统,通常包含圣诞老人和其他节日特征。家庭会在这一天团聚、互换礼物。

三、各国的圣诞大餐都吃啥?

和习俗一样,各国的圣诞大餐也有差别。在英国,和英语文化圈,标准的圣诞大餐通常包括火鸡、土豆、蔬菜、香肠和肉汁,以圣诞布丁或碎肉派结尾;在波兰等东欧国家,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鱼是圣诞餐的主菜,不过近年来类似羊肉的红肉也越来越盛行;火腿是菲律宾的主菜;在德国、法国和澳洲,鹅和猪肉是人们喜爱的菜肴;另外,牛肉、火腿和鸡肉的菜肴在全球的圣诞菜单上都很流行。

四、圣诞的传统装饰都有哪些?

自19世纪开始,一品红,一种原产于墨西哥的植物就和圣诞节联系起来。其他流行的圣诞装饰植物还包括冬青树、槲寄生、红色宫人草和蟹爪兰。它们和圣诞树、花环、绿叶一起用以装饰房间。在澳洲、南北美和欧洲,还有用灯泡、发光的雪橇、雪人和其他圣诞人物装饰屋子外部的`传统,

圣诞节最传统的装饰颜色是青色、雪白和大红。

五、圣诞赞歌有什么来源吗?

13世纪,法国、德国、特别是在意大利,用当地语言写成的圣诞歌开始流行起来。第一首英语的圣诞赞歌写于1426年。现在为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圣诞赞歌应该是和丰收节的传统一并起源的。

六、圣诞节一定要寄卡片吗?

没有规定,但在圣诞节互寄卡片的确是这个节日的传统,西方社会和亚洲都是。历史上的第一张商业圣诞卡片起源于1843年的伦敦。(为保护环境还是建议大家寄电子卡片哟!)

七、有圣诞卡片就要有圣诞邮票吗?

没错啊,很多国家在圣诞的时候都会发行纪念邮票。人们也经常用这些圣诞邮票来寄他们的圣诞卡片,这些邮票通常质量都很好,常被收藏做集邮。

八、圣诞老人原名“圣塔尼古拉斯”?!

全球最知名的圣诞人物恐怕就是圣诞老人了,他老人家带礼物、穿红衫,广受小朋友欢迎。他的英文名Santa Claus是德语Sinterklaas的误传,而Sinterklaas的直译就是“圣塔尼古拉斯”了。尼古拉斯先生是14世纪玛拉国(今土耳其)的主教,他非常关心孩子,慷慨大方、乐施礼物,后来成为圣诞老人的原型。

圣诞之夜温馨的氛围:月晕、钟声、灯影以及每个人的小小祝福;传达着节日的讯息:圣洁、和谐、平安、快乐!了解了以上圣诞节的八件事,圣诞之夜让我们说——Merry Christmas!

元宵节小常识

机械小常识测试

12个家居生活小常识

生活小常识广播稿

养生小常识短信

微波炉选购小常识

交通安全急救小常识

中秋节月饼小常识

生活小常识短信

生活小常识作文

圣诞节小常识(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圣诞节小常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