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不足是成长的第一步散文(共含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anc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知不足是成长的第一步散文
知不足,是知道自己有哪些欠缺的地方,这是成长的第一步。
知不足的方式可以是良师、益友、诤友、畏友指出来的,也可以是通过一些事情自己发现的,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那是你改进的方向,古人所谓的“闻过则喜”大概也包含这个意思吧。
古人有对自己要求很高者,注重修养身心,首先要杜绝的就是“傲”气。传说书法家王献之小时聪颖、勤奋过人,自认为字写得很可以,写了一幅字后,其父在其中一个“大”字下加了一点,其母来检查,说:我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而这一“点”正是王羲之点上去的。这让王献之大为惭愧,从此发愤,终成一代名书法家;也是传说,苏东坡少年时熟读诗书,自认为没有不认识的字,于是写了对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一天一位老者来访,奉上一书,苏东坡竟然一个字也不认识,脸红之余,将对联各加二字,变成“立志读尽人间书,发愤识遍天下字”,终成一代大家;成语“蜀犬吠日”说四川因为大雾,很少见到太阳,一旦碰到难得的晴天,那里的狗就会对着太阳汪汪乱叫,以为见到怪物,和“夜郎自大”一样,也是对见识不多的人的一种讽刺;而那个著名的“盛石之钵,石间可加入沙,沙间可注入水”的故事更让人警醒。那是一位师父考验其自满的徒弟的办法,徒弟自认出师,要下山前,师傅让人端来一个装满石头的钵,问徒弟:满了吗?徒弟说,满了;师父让人拿来沙子,沙子从石头间加入,直到溢出,问“满了吗?”徒弟说,这下真满了;师父又让人端来水,水灌入沙石间,直到水再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无言,也领悟到自己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于是静下心来,再次跟随师父,投入研习之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常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无止境,何敢轻言没有不足呢?
缺陷是客观存在的,而能否知晓就是关键了。古人每日三省吾身,就在于发现不足;周总理提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指正。正是这样的态度才有了伟人超凡脱俗的成就。
与一位朋友聊天,其对自己的不善表达、不善与人相处很苦恼。我告诉这位朋友,一定要从语言上下功夫,可以多读一读古代的成语、典故,这些都是浓缩的语言精华,长此积累下去,就不会产生驾驭不了、理解不了语言的苦恼;还要多用尊重别人、体谅别人的心态与人相处,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至于别人是不是真诚相待,时间自会说明一切,你只需做好自己就好。这当然需要毅力、时间,但人的`每一次成长都不是那么舒服的,比如学走路,比如学说话,比如学认字……这些,今天看来都不算什么,可当时付出了多少,只有父母和自己知道。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找借口的懒。
知不足而后进。正如学外语,有人说在国外学得快,为什么?因为你一旦身处那个语种的环境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言不通的苦恼,所以也就时时处处的留心、用心学,这样的结果便是外语水平的突飞猛进。所以说,许多事没有做好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聪明,而是我们没有那种知不足的清醒与紧迫感。
知不足是成长的第一步,浅尝辄止与半途而废一样,都让生命止步于高层次的体验面前;至于因傲而无事生非、而横生枝节者,更是可悲的。
最后,用一句名言与朋友们共勉——“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放弃,是成长的第一步散文
想到成长,很多人肯定想着要有目标,要努力付出,要付出比原本更多的付出,却很少人想着,成长的第一是放弃。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子,很难十全十美,放弃一些才能得到一些。
而当什么都不想放弃的人,又要想得到更多,真的很难很难。
朋友说,他有三个企业站,2个论坛,3个阿里,2个淘宝,她跟她老婆都忙不过来了,不知道要怎么办了。更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钱又没赚到多少,感觉遇到瓶颈了。
我说,很简单,把不赚钱的放弃掉就可以了。朋友说,不能放呀,以后也许赚钱呢。
大家肯定也都知道,他这样子不晕才怪呢。一个人怎么可能都想得到呢。
而且双手上拿了好多好多的东西,又怎么样才能去拿新的东西呢。
想到朋友,她以前也是站长出身的,后面也是接触了网商,于是感觉什么都行了,很多的东西也都是自己做,很多的东西都是恨不得能加上去就加上去。
比如她的淘宝店,总是别人有什么产品,他就直接上传上去,开始的时候,他说,这样子买的人肯定更多,按一般的人来讲,有道理的。宝贝多,面广,几率也大呀。只是不是。
想到了这个,我想到了曾经朋友的酒吧里,刚开始的时候,他跟他员工说。
他说,你们要是想赚钱,就要听话,把脾气收起来,短裙、高跟鞋穿高点。放弃一切的任性与自我骄傲,想办法把每个客人都服务好。不然钱肯定是赚不到的。
因为大家肯定也都知道,太多的人都是想着又舒服,又赚钱。
只是,世界上真的没有那样子的事情。想得到什么,真的都要放弃点什么。
所以很多的人也都懂得了取舍,知道自己最要的'是什么。
至于其他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因为懂得放弃,他们也就得到了。
不然就像很多人免费用人家的平台,还说人家的平台不好用,还老要改变他。
按我想,既然我们想免费用别人家的,所以我们要把原本属于我们的想法修改掉。别人怎么来,我们就怎么来。既然用了人家的没给钱,我们肯定不能修改别人东西,要适应别人。
把我们原本内心的不满,把我们的不喜欢,全部都放弃掉。
上次有次朋友想招聘,那个时候我还没毕业,他说招不到人,叫我帮忙发下。
但是发一次,我就不敢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来是看到朋友工资真的是比别人家的公司高,所以才发的。但是没有想看到看到这条信息的人更多的是想着有包吃包住没,有五金一金没,有双休没。
好多好多,后面我跟朋友说,没办法了,你自己招把。
而太多的人也去外面所谓的地方实习了,他们后面问的时候,朋友都已经招满了。
其实按我自己的想,真的想做事情,有些东西我们一定要先放下,放弃的。
比如为了把事情做好,加班那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大公司,这些都太正常了。
很多人都希望找个有钱的人,希望她可以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又帅又年轻又听话。
只是,世界上这样子的人有没有呢,有的,在童话书的故事里。
因为太多太多的因素,虽然我们很喜欢,但是真的是太矛盾了。比如,我们想要美的,肯定要去掉我们自己的脾气,去包容她的脾气。想要个有钱的,我们得先放弃我们自己高傲。
不然真的就像大家经常讲的那句,当我抱着砖的时候,就没办法抱你,当我抱着你的时候,就没办法抱着砖了。虽然,很多人都想着,他的对象可以抱着砖又抱着她。
最开始这个说很忙的朋友,他也真的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但是就是舍不得放弃。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他建的一个企业站,他真的是什么都有,可以在线下单,有博客,有论坛,大家也可以去发文章,反正什么都有。功能是相当的强大,但是他也迷茫了。
我说,你要是真的想做,把那些不该有的东西先一一去掉。
比如论坛,你是企业站,搞论坛,很少很少人的,除非有特别的应用,博客也是。
我说,要搞,搞个最简单的就可以了。
他后面修改后来了,他刚开始不管做什么站都会加上这些东西。反正是加了好多好多。搞到他最后,他发现,自己有4分三的时间是花在折腾网站上,花在修改程序代码美工上。
因为过几天他会发现这里不好,会发现那里不好。
后面也是让他去掉了,真的也赚了一些。而且做得轻松很多了。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这些项目是我给他的,因为他当初还是做线下小超市的。只是每次我给他项目的时候,他说,好的,这个就当我几个项目之一,我一定用心做。
过段时间他又找我了,还有新项目没,想增加点收入,得再上新项目。
只是我知道,给他再多的项目,他肯定也是几分之一的,赚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少的。
为什么呢,这点,我在以前有讲过。就是做事就像挖井一样,我们的面一定要很窄,这样子我们才有办法深挖,挖得深了,才有办法出水,而他就像这里挖下,那里挖下。
最主要的是他面本来很大了,却还是一次次的扩大。所以注定挖得井只能越来越浅。
说到这个扩大,我想到了一个朋友的老婆,她本来是大小姐脾气,本来朋友还觉得还行,反正看随着年纪的增加,肯定会慢慢的变好,后面也就结婚了,但是没想到越变越坏了。
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对她的爸爸妈妈都很坏。也开始懒了,也开始不回家休息了。
其实按一般的思路来,结婚了,应该是变得越来越好,即使很多的话自己想说,很多的时候因为不舒服,但是毕竟是对着父母亲,毕竟都是一家人了,要包容要放弃掉自己小性子
现在大家都不好意思去朋友家了。常常只剩他们夫妻在闹,听说很严重了。
当然了,也看到太多的人,虽然暂时放弃掉一些东西,但是到最后都变得很好。
比如看到很多的人随时暂时放弃了周末,但是却是因为加班了,到后面积累了,而让自己后面过得很好,让他走到了很多同事前面去了。
比如我们看到很多的人,即使只专注的做一个点,其他的都放弃了,但是也就是那个点却是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让他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了。
其实原本我们的力量,我们的精力都是差不多,但是当我们放在了十个地方,虽然我们很用心,但是终究都能是保持那10个地方的温饱,但是假如我们专注一个点。
也许前面会难点,但是到后面都是属于倍增的。
所以我们我们往往看到那些很单纯很单纯的,很土很土的都可以做得很好了。
因为他们只懂得做一项,2项是做不来的。而做为老想得到更多的我们,要舍得放弃,要像他们学专注。不能一下什么都想要,突出才能吸引人,一点做好已经够我们吃几辈子了。
也许那是一项技能,也许那是一个平台,也许是一句话,也许那是一个小小项目……
自知自省,是一个人成长的必备情商散文
在少年宫,门外台阶上到处都是“陪公子读书”的家长们,有的抠着手机,有的在看书,也有小声聊天的,大家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教室里的孩子们。
不过,有一帮小家伙可是完全不介意,他们在走廊里等待新课,时而跳起来大喊大叫,时而相互追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整个楼层像是在弹簧里震荡一样,实在让人受不了。
我很理解这些孩子们的天性,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家长在哪里,难道没有人告诉他们要肃静吗?这应该是起码的素质和修养。
古往今来,学艺收徒第一步就是看德行修为,第二步才看天赋禀才。孩子们在少年宫主要学习的是才艺。可是才艺再好,修养跟不上去,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我时常提醒懵懂不知的孩子,做任何事要想想可能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有些影响是自己可以预见的,如果是好的影响,尽管放手去做,比如做好事、分担家务、存零花钱等,可如果是坏的影响,必须马上停下来。
假如有些影响是不能预见的,比如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弄脏了对方的衣服,伤害了对方的眼睛,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我们也不能听之任之,应该让他学习更多的预见能力,把不可预见变为可预见,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个人行为失误对他人造成的消极恶劣影响。
谈到孩子的素养,有人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这种认识是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毕竟有些船连靠岸寻桥的机会都没有。
想必大家都知道成都女司机被暴打的那件事吧,还有山东招远麦当劳被殴致死事件等等,像类似的恶性暴力案件,无论是施害方还是受害方者,都为事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假如时间可以倒转,如果事情可以重做,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改变,会选择不去伤害别人或者远离伤害自己的.人。可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导他们学会规避这些风险呢?
学会感知自己所作所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学会理解他人的处境,不去打扰别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必要的惠泽。
这样的时时自省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成年人应有的素养,它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定磐石。
假如我们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将许多人置于随时的危险之中,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家人,还有我们自己。
很多自私自利的人就是这样的,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利益,不去理会因此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些老话儿时时警醒着我们自知自省,让我们常常清楚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人生第一步散文
★ 愿君知散文
★ 钰涵的第一步散文
★ 爱过才知散文
★ 第一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