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写作经历回顾(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ksyzf31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的写作经历回顾
董菁露往事匆匆,开始写作文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感触,只是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每次写作文时都要构思半天。并非所有的作文都发自肺腑,有些只是拿来应付,而有些也不过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当然,还剩一些在触动着敏感的神经。
小时候最先开始写的作文应该是看图说话,或许是想象力不够,记得那时绞尽脑汁都编不出几句话。之后,慢慢地写起了记叙文,那样的平淡,总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毕竟不是每天的生活都会充满乐趣,生活也一如它的平淡无奇。那时最头疼的作业不是数学,而是写作。双休日的作业,我总要拖到最后才会去做它。
到了初中,记叙文依然占据着作文类的主体地位,我依旧还是那样冷落它。与它相比,我更喜欢议论文,固定的模式,有话可写。中考前拼命训练的文体,在我看到中考作文题的一刹那崩盘,我迷茫了,看着整整一页的空白却无动于衷。我知道我在考试,时间不容许我想太多,那匆匆落笔的苍白文字,斑驳了我的记忆。其实那时我最爱写题记,那样的优美,甚至有些梦幻。
之后,写作文不再是那样频繁,只是偶尔需要写写周记或是练练笔,一切都为了高考。看着眼前一篇篇美文,渐渐明白了抒情时要先描写周围的环境来烘托氛围;写事时要学会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不要泛泛而谈,净说些空洞的话;要背些诗句来提升文章的文学气息等。有些语句辞藻虽华丽,但却容易腻,我还是喜欢那种透着淡淡优雅气息的语句。因为当你把感情融入文章时,再平淡的文字也能触动心弦,而作文就贵在真实。虚假的.东西,纵使被幻化了多少遍,增添了多少色彩,你依旧触不到它的真,就像梦,再美丽也不过是云烟。
人家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真实,而我拥有一个真实却描不出它的样子,是的,这大概就是技能不够的原因吧!
然而,看过太多的文学小说,依旧最爱的是那《红楼梦》,盛极一时,也终究只是梦,尘世间的大喜大悲,超脱了便能看清一切。当看到黛玉的死和宝钗的婚成为那个反差极大的画面时,眼泪竟也不知觉地落下来。有感而发,写读后感也就不那么难了。
写作有时也不只是为了写作,阴郁的天气适合沉淀心情,抒发完内心的压抑,总会感觉好很多。是否我已过了青春年少,竟然喜欢回忆,回忆过往的点滴,往事历历在目,只是少了当初的那份心情。伤春、伤一切的物是人非,只是伤,却无能为力。
又是一年春来到,愿陪你坐等花开,笑看花开花落,希望我的文字不再只是晕染了那些伤感。是的,青春应该有着它独有的朝气。
自评:其实,我也不知道在写什么,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下来了。
我的写作经历被我命名为读写之旅。从读至写是一个过程,感受到文字具有的力量,和它独特的地方。
我一直都喜欢看书,在作者的笔下,我发现一个别样的天地是能够满足自己想象欲的地方。没有什么条件的限制,不断的随想随记,它同时也像人们形容鲁迅先生的笔那样,它可以作为武器而存在,在我接触网络之后,我的同学告诉我说注册人人吧,很好玩的,我加你啊。休息的时候,闲着没事注册了,于是邂逅了小站。
起初我也是看,关注不同的小站,发现了许多关于网络文学的小站,文字控,每日一文,等等。当中有不少的优秀的作品,虽不是出自名闻大家,但是都是真挚的,抒有情,议有理,叙有味。在这些文,诗,随笔中我感受到的或是人生真谛,或是时空轮回,或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爱情,或是“怆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励志。我为之感染,这些文字都是简洁确是有思想的。于是我创建了自己的小站,名为简约派。
而我的写作有些许成熟应该也就从我有了自己的小站开始的。成熟自然的是思想,停留在表面思想,让自己看得见的只有表面的,写作让我明白它不单单是将文字摆列出来,而是不断的感悟自己所想的,与别人有认同的,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思想层次。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懂得写作我原来想的那样,它是可以被赋予生命的,在小站里我以简约为题材,写文也写现代诗,有时会只是一笔,有时则是如泉涌一般。但我不会为什么而写,这是我的原则。写作可以寄托但是不需要应试技巧,轻松就好。
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时说过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确如先生所言写作就是一个酝酿的过程在读之后想,在写之后再想,这就像数学中的循环小数一样,包含于整个写作的历程中,同时对于心境也是在不断的升华,看事物会变得透彻,思想会在不知还不觉中有了深度,而我写作经历得到的不知这些,文字可以用于沟通,写作中你的感悟也有从别人哪里获得的感悟,这就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沟通。
写作离开了晦涩的应试,那将会是另一番天地,我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这是愉悦一次的旅程,这是一种心情,在你品尝点心是的心情吧。
去年的今日,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小少年。对于世间,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游戏,一切都混淆了。
那时的我,对写作一无所知。唉,看一下我第一页的作文就知道了。烂得不能再烂了。不过,我真的很感谢陈老师介绍给我的网站。一个看起来与其它网站没什么两样的作文网。可实际却是别具一格,它具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告诉你,你自己的真实写作水平,它能催动着你不停的向前前进。一个超级作文天地,比什么老师都要好得多。
首先,我还得感谢陈老师,是Mr陈让我懂得什么叫写作。然后,我更要感谢小荷。是它使我学会了写作。当然,也不要忘掉我的对手——张芷沅。是她让我懂得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奋斗,什么叫追求。是她使我树立了写作的理想。超越她,是我最大的愿望。最后,还要感谢小荷上所有的会员,因为你们的作文,所以才有我的今天。衷心感谢你们。
我在小荷上的前三十多篇作文。基本上没多高的水准。一、字数太短,二、文笔太烂,三、读得让自己都听不下去。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作文在班上总是抬不起头。这时候,我开始奋斗了。首先,要多写。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年至少要写八十篇作文。要受到这样的磨练,就必须要有恒心,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苦。以后的日子,我隔三差五就在小荷上面发表文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只知道。我的任务是写作!
因为这样的磨练,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再也不是那种低级的档次。
光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要想再提高些,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取长补短,这是我现在写作唯一的途径了。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像往常了,我需要的是时间。时间,必须是自己挤出来。后来,看电视的时间我都花在看书和上小荷上面了。这一回,我又学会了。要想写好作文,语言一定要简洁,不要罗罗嗦嗦。但又要保持一定的字数。要扩写就得懂得细写。把事写广了,写活了。
以上的努力已经把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好多好多。但是,超过张芷沅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学会观察、了解。最好懂得深入基层,注重过程。
我只有拿起一些名著了解方法。在这步中,我了解了许多作家。如:秦文君、李瑛、田汉、三毛、叶至诚、曹文轩等。我学会了他们的写作方法。更多的时间,我还是留在学校写作。了解同学的语气,了解同学的脾气,了解同学的习性。这都是很重要的。从小细节中写出大事情。如:郑萍军的口头禅:别吵,再吵我杀了你。女生都叫张芷沅家界。女生都管张婧瑜为金鱼。我们男生都叫王子浩为王瞾。这都是很重要的。
学会创新是我写作的最后的一个步骤。尽可能把作文写歪,写得夸张。或者写得十分深入。一般时候,我都把作文写得非常之夸张。说搞笑、又不搞笑。说滑稽、也不滑稽。说投入,又写得有些懒懒散散。总之,夸张中带有一些无聊的风趣。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作文,这对写作者是很重要的。当我形容两个人之间珍贵的友谊时。会用一句:不需要任何的历史记录,唯一的是刻骨铭心。很平淡,可又令人回味无穷。好的不留一丝儿痕迹。平平淡淡才是真!
其实在写作方面,我的字数总是不够。为此,我费尽了苦心。有一次,我发现了我家的电脑的记事本要打802个字才会出现空格。正好,我以后的作文就要没有空格,就得重写。这样算来,我的作文至少也要在600字以上。机缘巧合,又让我的作文提高了很多。有一次,家里的电脑坏了,拿去维修。当修好时,我发现现在的记事本要1806个字才可以空格。也太长了点。我把它调了一下,最后调到了1187个字才可以空格。大约一千个字。这样一来,我的作文字数有提高了。不过,这个方法是愚蠢的。
以上经历是我写作一年来的经验。好的话,我希望你们可以学一下方法。可能太过于严格,你可以改一下方法。作文,靠自己。多写多练多提高。多......快乐!
记得是某一年的期末考试是在明媚的三月天,日光下泻,映得窗户剔透斑斓。我倚在窗边,歪着头写着作文,分神出点空暇便忍不住去闻一闻新到的玉兰花香。
那是一颗称不上美的树,或许是因为经历过多场肆虐的台风,它的枝干弯曲,疤痕密布,上面还有些人为的刻痕。稀疏的树枝迂回生长,也有了能与二楼的爬山虎比肩的高度,叶子很少,即使有也是发黄发暗的居多,如果比作人,那定是又高又瘦,营养不良了。初一时初见,因它的丑态而撅嘴,将它划为校园的异类,却不想在下一个春天,竟能开出如此清丽的玉兰,带来一室的芬芳。
玉兰树下有组石桌凳,我猜是最便宜的布景,摇摇晃晃,一看便是没有什么承重能力。但还是喜欢坐在上面,和好友一起谈谈心,写写字,享受这不易的宁静。正因如此,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作文里都会出现玉兰,美丽安静的,凋零孤寂的,娇小可人的,多多少少不下十篇,起初的用意无非是信手拈来,图个简单方便,但是渐渐地,每次看每次闻,落笔时又有了新的体会。
这次的主角依旧是她。起风时候草地上总会散落几朵,幸运的机会不多却偶尔也能拾到完整的一朵。习惯了远观,这样拾起放在手中也饶有韵味。四片乳白花瓣贴合在一起,透出一丝丝不规则的卡其色,在阳光的阴影下若隐若现。沿着花瓣间隙向内张望,是鹅黄色的花蕊,像一个迷你的松果坠在那里,惹人怜爱。看过玉兰的人虽多,但细看过里面的花心的人大概也只有寥寥吧。我笑了笑便在试卷上起笔。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那次好像是最后一次大片段去描写玉兰花了,写物的机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更擅长的文体偏向于散文和议论。但玉兰不过是从实物转变成意象,依旧绽放在我的文字里。生活中的细心发现,真切体会对于有心人总是不会少,小到一则消息,大到一场变故,写入稿纸中,都是同样的墨香浓郁。时间,经历是正是最好的素材,小时候的童稚,年少时的不羁,如今的淡然,记录下,难忘记,丰润了笔尖的触感,沉淀了万千的思绪。好或不好,都见证了这一路的成长。
回望过去,写作似乎无处不在,考试,作业,比赛亦或者是随性而发,如果都印成白纸黑字,想必也是厚厚一摞。刚上高中的时候写的最多的是随笔,记记事,记记情,一字一句,发掘出惊鸿一瞥不能探到的秘密。我最喜欢那段时间的习作,即使不完美,也看得出真心实意。再后来,便没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耐性去细心观察这生活的细碎,慢慢品味。浮躁占据了心,写作也只是旧事重提,了无新意。
静下心来,回想起那棵给过无数素材和启示的玉兰花树。初中的旧址已然移作他用,不知她可好,是否芳香依旧?
本人4月到3月在日本留学。现在已经回国工作了。
看了很多别人写的东西,也决定写一个自己的经历,因为在日本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想写些东西给以后的朋友。
首先声明一下,我所说的,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经历,不代表所有。但我相信还是有些代表性的。
先说说我个人情况吧:我是在国内上的大学,专业是英语(国际贸易)。由于家庭的原因,一直对日本还算比较了解,所以,没上大学的时候,就基本决定毕业后去日本。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日语开始学习并不难,而一旦掌握了英语之后再学习日语,很多外来语就很简单了。而且到了日本之后,就可以练习日语了,所以先学的英语。
申请学校: 还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去日本读研究生时,没有经过给老师写计划书等过程,直接就有老师“收留”我了。所以,还算比较运气。毕业后着手准备办理赴日手续。204月去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读研究生。名古屋大学的国际开发研究科是可以用英语申请并全程英语授课的,这也是我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类似的学校还有很多,例如大阪大学等。
刚到日本的时候,我一句日语都不会。名古屋大学的留学生中心有免费的日语课,我就是从那里学习的日语。正式的学其实就一个学期,之后就总是断断续续的了。这也是我比较后悔的地方。
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简称 GSID)的入学考试是一年一次,每年10月考试,合格后来年4月入学。我4月到的日本,10月就准备考试。开始觉得应该没问题,但结果狠狠打了我一棒,没合格。当时我整个人都晕了。然后立刻开始计划,是立刻停止留学回国工作呢,还是再上一年研究生?最后我决定,既然来了,就应该再试试。于是,我决定再上一年研究生,继续考。大家知道,研究生是没有学费减免的,因此,意味着我第二年的学费都要自己出了,一年大概要40万左右吧。第二年考上了,考上之后的事,在后面再说吧。
再来说说我到日本的生活情况:
由于家里有朋友在名古屋,第一年来住的是学校的宿舍,所以,到了日本,我基本上电饭锅啊,电视,被子之类的就都有了。这点对于一个刚来日本的人来说确实很幸运(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只不过是自己第一次)。
刚来日本的时候,看什么都贵。记得一次去一个不认识的中国人那里拿他们不要的微波炉,我推个自行车,走了半个多小时,回来路上渴的不行,看见自动售货机里的可乐,就是没敢买,最后回到家里喝的自来水。(当然,这种情况到留学后期完全不存在了)。
在打工方面,由于我的日语不好,所以,我准备前半年根本不打工。但是在5月的时候,我的一个日本前辈有一个工作的机会,就介绍给我了。在一个日本的语言学校教汉语,这个工作我一直做了4年。由于教的都是丰田,三井这样的大公司,加上我在日本的时候经济还不错,所以,这一个工作就足够了。但同时,我也找了别的工作。因此,有一段我的生活状态是:上午去上日语课,下课后去丰田市教汉语(要打领带的),晚上回来领带一摘,换上衣服去洗盘子,到晚上11点。其实,觉得这样很充实,挺好的。
第二年,我晚上的工作变成了在佐川急便的物流中心搬运货物,时间是晚上12点到4点。但是到了我正式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就只有一个教汉语的了。因为毕竟学习是主要的。
再来说一下我的住宿问题。我觉得我真的是很幸运的人了。第一年住的学校的宿舍,第二年住的名古屋港区的留学生会馆(那个基本上是申请都能住)。因为后面两年是正式的研究生,所以,理论上可以申请住宿舍。我也和大家一样去申请了。结果,两个都没通过。正当我准备去找房子的时候,第一个来电话,说我后补近了(后来发现这样的人也不少)。这样,一个月6000日元,而且,条件还特别好。因此,住宿上我也就没大的后顾之忧了。
到了第三年,我正式上了研究生,学习的压力就来了。还好,我觉得我属于手很快的人,作业什么的都能很快的完成。上学还是很有乐趣的,一个研究室里,大家时常说说笑笑。其实和大学差不多。不过毕竟是研究生,大家学习压力很大。在研究室里,认识了一些日本同学和其他国家的同学。但主要我还是很中国人接触的比较多。也结识了很多不错的同学,大家到现在还有联系。挺好的。其实,大部分来日本的人,都很好。你只要真心对人,别人也会真心对你。
我一般每年回国2次,只要一放大假,我都会回国。这点有些人很羡慕,但是,我在日本,没买过什么高级货,没怎么去旅游,赚的钱,基本都给了航空公司了。哎
学习和生活就说的差不多了,下面我再随便说说其他的吧。
出国留学,大家首先感到的就是孤独。我也一样,何况我的GF也在国内。但是,如果现在连孤独都承受不了,以后还能做别的事吗?对吧?当然我不是说在国外为了锻炼孤独的能力,不找GF,有喜欢的,还是要找的嘛:)我化解孤独的方法其实就是上网,看看视频,看看新闻。然后和日本的朋友多接触一下,多和国内的朋友聊聊天。
还有一个就是心态问题。我周围有很多的中国朋友,每天总是很愁,觉得事太多,看不到前途等。他们都是说,你为什么每天很高兴。其实,我也一样有不高兴的时候。在我GF离开我的时候,我也很难受。但是我有一个很乐观的心态,觉得什么都能过去。因此,我还是能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的。只有你有快乐的心情,办事才能更顺利。
另外,我每天都要看国内的新闻。我在网上买了凤凰卫视的宽频的包年卡。一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凤凰,再一个,因为凤凰的评论很好。我几乎每天都要把它的所有节目看一遍,包括新闻和评论。我觉得这是我了解国内行情的一个主要途径。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日本工作,早就做好了毕业后回国的准备。所以,了解国内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而且,我也认为,无论以后做什么,国家的形势都和你的工作息息相关,所以,看新闻是必须的事情。
留学的最后一年,我的主要精力是写论文和回国找工作。写论文期间,我把所有的工作辞了,全靠我的积蓄过日子,每天写10个小时以上,写了2个月左右(前提是,我从一到日本就确定了论文题目,然后开始收集资料。因此,我收集资料的时间没算入最后时间)。我在11月中旬写完了第一稿,那时候,很多人才刚刚开始。之后,我把论文交给了老师,告诉他我要回国找工作,因此修改论文的事情,我在国内完成。老师很理解我。我11月下旬回国后,立刻开始找工作,这个时间其实比国内的应届毕业生都要早。中间经过论文的修改,好像是2月,我回去参加答辩。回去了一周,我不仅仅参加了答辩,而且把宿舍都退了。东西全部搬回国。准备不参加毕业典礼(因为怕已经工作了)。到了3月25号,我的工作还没最后确定,我就买了机票回去参加毕业典礼。一共回去3天,住的宾馆。第一天晚上到了直接参加老师的聚餐,第二天毕业典礼。第三天去东京办理留学回国证明(为了回国开学历证明)。对于这个事情,可能有人会觉得“浪费”。我承认,这来来回回,我花了不少钱,弄的我这4年没带多少钱回来。但这个要从两个方面看。如果我没有来来回回,我也许很难找到现在这个这么好的工作。而如果不回去参加毕业典礼,我觉得我会一辈子后悔的。因此,我觉得这些钱花的还是很值得的。钱不是现在省的,而是以后工作挣的。不过,这个事情,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上一定要安排的非常合理。因为差一步,就会影响毕业。因此,每一步,必须全都安排合理,不能有一点差错。例如,留学回国证明,必须在日本开,回国后不能补开。没有这个证明,回国后的学历证明就办不了,就有可能影响到你的工作。而且,东京大使馆我记得只有2天办理。这些都必须算清楚。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吧,也算对我自己留学回国的一个小小回顾。
回顾我当小记者的经历四年级作文
转眼间,我成为“芜湖小记者”已经4年了。在师大附属幼儿园上学时,就有芜湖小记者老师去幼儿园,宣传动员我们加入小记者的行列。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小记者是做什么的,不过看到身边的同学戴上了小记者证,十分羡慕。到了中班,我拿回一张表交给妈妈,让妈妈给我报名。妈妈很支持,填表、交照片、缴费,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小记者。我的第一篇作品见报就是中班时创作的一幅画,第一次看到报纸上有我的名字,我开心得都要跳起来!
当小记者不仅可以投稿,还能免费得到一年的《大江晚报》。每次拿到报纸,我都会认真地读星期六的“小记者周刊”版块,我欣赏里面的画和作文,也经常关注小记者举办的活动预告。有一年春节刚过,我看到征集寒假旅游照片的通知,就让妈妈挑了一张在海南旅游的'照片,可能是编辑老师觉得我萌萌哒的样子很可爱吧,我的这张照片很快就见报了。妈妈看到上面有很多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写的好文章,对我说:将来你上了小学,也可以投稿哦!妈妈还把一些好文章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当我作文写不出来时,可以翻翻,得到一些灵感。
去年夏天,我成了一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开始动笔写小诗歌、小作文。妈妈从里面挑出一些好玩有趣的作品投到小记者网站上,很幸运,我的作品经常被编辑老师采用。看到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被印刷成铅字,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20xx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我发表了2首小诗、2篇小作文,5幅画。但是我知道我还需要加倍努力,把身边好玩有趣的事情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这是我当一名“芜湖小记者”的职责!
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是小学三年级才接触到的英语。由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和父母坚信上辅导班没用,无论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我都没有报任何的辅导班,而且小学也是很普通的乡镇小学,教学质量也没什么出彩的,所以可以说我是属于那种输在起跑线上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英语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也是和大家一样,天天上课,下课按要求听课文什么的,由于小学内容都很容易,加上开始比较感兴趣,开始英语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经常是考99的那种,所以英语老师也很喜欢我,看见我都是笑脸。
但是这种好成绩只维持了不到一年。后来磨家长给买了电脑,就天天琢磨电脑和打游戏了,下课后英语自然就不学了。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听不懂课了。那个时候已经讲语法了,老师上课讲的什么“宾格”在我脑子里都是还珠格格。上课时我从最活跃的学生成了最沉默的学生,除了发呆胡思乱想外什么也听不懂的,考试也完全是瞎蒙,阅读题完全看不懂,只能看选项里的词文章里有没有,有就选了,没有就算了。每次考试都觉得同学做的太慢,我是划几下搞定。也因为班里换了个不太活跃的英语老师,我就更放松了。
后来是六年级时又换了个英语老师,是个大学生。那个时候大学生好像还是很高贵的,她在班里也是趾高气扬,自称“活字典”,不过这个老师确实好像很会搞应试,教的班成绩都有明显提高。但我当然还是听不太明白她讲的是什么,只能死记应试技巧之类的了,最后小学毕业时英语成绩有明显提高,但还是一窍不通的,还有了自己稍微懂了点英语的幻觉。可见考试成绩并不能精确反映英语水平。
小学时候虽然英语成绩不好,但好在语文数学还是名列前茅的。于是家长老师都想着小升初我去个县(当时是县)里的学校。当时去了一所重点学校的分校,记得好像没考英语,是考过了,但是是私立学校,上不起。于是也去参加了非分校的考试,上来就考英语。但我的英语水平太差了,让提前看的文章我基本没看懂。我进面试办公室后,正面对着的是个很年轻的英语老师(也很漂亮),还有旁边几个比较岁数比较大的老师。看得出来这位漂亮老师看到我一副斯文的样子,还是蛮有期待的。可惜啦,让我读文章读的是乱七八糟,问我问题我也是一句也听不懂,更何况回答了,只能假装镇定。
看得出来她看我一句说不出也有点着急,就换了个问法问。但我依旧是听不懂的,还是答不上,同时我还看见她旁边的年长老师都在低着头好像在记着什么。于是面试只好尴尬结束,我感觉这位看起来很小的老师还是想给我机会的,但是结果太差了她也只能无奈的目光看着我离开这个房间了。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当时我和我妈认识了一个女孩和她妈妈,也是考同一个学校。这个女孩见到我就笑,喜欢和我一起聊天,我妈说是她喜欢我。她面试完英语后,说这个太容易了,我心里就犯嘀咕。后来,她妈妈说如果考不上这个重点校就来我就近入学的学校了。再后来,我就也再没见到她,想起来还是挺悲惨的一件事。
公众号:权言馆
为什么这个作业比较难忘,因为这个作业是由一个作业生出来的。
一个月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少交的一篇读后感会变成如今的又一个作业。是个话题作文,话题就是“作业”,要求所有没有交寒假作业的人都写。
说来鬼畜,我们的作业就是要写“作业”,这次真的是写真正的作业。
话说我当初怎么没有交寒假作业呢?寒假作业是读古文观止中的左传里的文章,练达人情,写一篇读后感,然而寒假里我都在玩,并没有时间看左传,临开学才被朋友提醒想起来,但是基本没有时间了,我草草翻了一下,觉得并没有什么感觉,我打算挑一篇论调看不顺眼的来怼一下,可是,文章都看不懂,哪里找槽点啊!我觉得左传说的太好了,吐槽是吐槽不得的,赞美又怕我水平太渣反而损毁其名誉。于是不出所料,
我
没
写
……
所以这次不能再拖作业了,我写什么好呢,散文太渣,议论文又不喜欢,想来想去,还是写小说吧。(我们班还有写诗的,而且特别有水平)回家便开始构思,然后,
什么都没构思出来。
荒废了三天之后我又来到了学校,我其余的作业几乎都写了其余的作业里没写的都是留在第二天早上抄的,就是为了把返校那一晚的三节晚自习都留给《作业》。我继续构思,不出所料,我又废了两节课。(听了一节班主任的班会,又冥思苦想了一节课)
好在,否定过好几个故事线后,我终于定下了一个可行的方案,用我之前作品里用过的一个背景——博物冢做背景,写一个续集或者番外(呵呵短篇小说居然还会有番外?其实我真写过)就把我这两年天的颓废状态写进去,这才符合小说致敬生活的精神。
兹抄录原文如下(较原文有修改):
博物冢志·作业
几千年来凝得之寒冰反射着判官日复一日的冷漠。
“说出你的名字。”
“作业。”
“干什么的?”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你生前加重学生负担,令无数学子叫苦不迭,剥夺青少年时间,饱受批评,罚你下一世做数学作业,受世人极尽唾骂一个轮回。”
智风2018.4
续:博物冢志·作业
作业大概是阳世间被人骂傻了,判官越贬得低它反而越开心。大家认为的黑,它说可以是白。所以它认为啊,自己就是助人成才的伴侣,自己就是学习生活赐予学生的奖赏。
作业从被布置下来就开始了它被嫌弃的一生。
学生把它背回了家。他面对着眼前这一堆练习册和卷子,十分发愁。学生觉得这项令人痛苦的大工程不应该来得这么早。他在学校学习了五天,现在回到家先看会智风的小说总不过分吧?他就拿起手机,看了没几下,就到了晚上12点,学生依依不舍地关掉手机,这才想起自己的作业,但是太迟了,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午饭后,学生坐在桌子前,打开卷子,准备大干一场,可下不去笔,太麻烦了,算起来真痛苦。
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作业这东西。这个小恶魔凭空剥夺了他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但他又不能不做,因为老师要检查。老师不知怎的,总是陷入一种“重复是记忆的诀窍”之类的奇怪逻辑中,让学生们把同样的东西重复一遍又一遍,本就苦与累的作业又被赋予了令人抓狂的重复性。学生看着作业,越看越晕,他决定打一把王者冷静一下。
于是作业就这么被冷落了两天,但它却总是阴魂不散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时刻给他轻微却不能忽略的负罪感,搅得他心神不宁,没法安心看手机。作业的陪伴是它最长情的告白,不管需要不需要,它总是出现在学生的身边。可是学生不会接受作业的一厢情愿。手机更适合他。他和作业在一起,全然是被逼迫的结果。作业不会给他幸福的,作业就是个累赘。
作业,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
作业,我我我不会写。我怕作业放在学校不安全,我背回家看着。
罚,我所不欲也,写,亦我所不欲也。两者不可兼去,见击不肯写也。
作业,写作业是不可能写了,这个礼拜天都不会写作业了,做题又不会做,就是抄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存这样子。
紧张的收作业工作落下帷幕,学生忘了刚才抄作业的手速,只是暗喜自己又逃过一劫。
判完,发下来,讲过,然后被扔掉。
于是作业就来到了博物冢。
“下一世我还要送一个学子成才,如果他肯接受我的帮助的话。”
“做梦去吧!下一个。”
“我,助人成才;我,为学封赏,我,问心无愧。”
可怜作业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明明自己是累赘还声称自己是奖赏。但是这样跟作业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它和我们不是同一个平行宇宙的,它看不到它自己在我们的视角里处于多低的位置,我们也是。唯有互相看不起对方,聊以各自取乐吧。
公众号:畔池语文
★ 回顾我的高三
★ 统计工作回顾
★ 我的攒钱经历
★ 经历教会我成长
★ 我的下水经历
★ 我经历我成长作文
★ 回顾疫情展望
★ 欢庆反思回顾
★ 回顾,展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