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巴斯克奶油蛋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巴斯克奶油蛋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

篇1: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

瓷枕

瓷枕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开始作为陪葬的冥器,之后作寝具和诊脉之用。对瓷枕的使用在宋朝形成高峰,明朝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瓷枕表面有层冰凉的釉,在炎热的夏季,枕起来既凉爽又舒适,正所谓是“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蚊帐

蚊帐出现在春秋时期,一般还会在蚊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飘四溢,不仅安全无害,还有很好的催眠功效。

凉屋

唐朝时的“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降温。

我国有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历经康、雍、乾三朝,耗时89年建成,集江南塞北之风光,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的场所。

在汉朝,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一个人运动,满屋人凉快,这又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大约在30前的商代,冷饮也开始随着出现。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发展到唐朝时,开始出现“冰商”,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

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

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300年后,被法国人高价买走,此后不知怎么的又传到了英国。

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在大暑时节,中国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比方在下面这些地区,在夏天吃的东西上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吃的原因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究竟有哪些呢?

北京:面

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三伏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湖南和江西:鸭

湖南和江西人偏爱“头伏吃鸡二伏鸭”,认为“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在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需适当补充营养。在南昌民间,就有“头伏吃鸡,二伏吃鸭”的传统。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四季之中,鸭肉十分适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鸭肉,喝鸭汤,可清热滋阴。

杭州:鸡、茄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旧时一到三伏,富贵人家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而手头紧张的穷人却是“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气温高,人体易出汗,体力消耗也大,吃些鸡肉、蹄髈,能够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篇2:大暑节气古代人如何避暑

1) 大暑姗姗,鲜花斑斓,艳阳灿烂,但怎敌我祝福翩翩。愿清风在你身旁围绕,惬意在你脚下扑倒,轻松在你脸庞欢笑,快乐在你心头照耀,伴你清爽过夏天。

2) 骄阳似火大暑到,我的祝福彩信报。缓摇荷扇清风吹,柳荫花香清凉抱。送你冰糖葫芦汁,清凉爽甜伴暑期。阵阵清风惬意悦,祝你大暑好福气。愿暑天怡心健康。

3) 愿片片白云为你遮荫挡暑,愿点点细雨为你浇灌清凉,愿阵阵清风为你吹走炎热,愿条条短信为你送去清新,大暑愿你清爽一片,逍遥自在!

4) 大暑来到气温高,也会焦躁有烦恼。祝福好比清风吹,送去清凉情意随。吹散烦躁惬意来,伴你幸福心花开。吹跑烦恼欢畅到,一季无忧开怀笑。愿你大暑快乐。

5) 我的祝福是夏夜的风,给你清爽,让你快乐;我的思念是夏日的花,充满甜蜜,为你守候;我的问候是夏空的星,闪烁真诚,让你欢笑。大暑到了,愿你快乐。

6) 千山万水总有情,飞鸽传书不滞停。文字诗句送清凉,散去燥热驱蚊叮。书信流露友谊情,荷塘柳岸怡你心。品味清凉似沐浴,微风细雨催君行。祝君大暑爽。

7) 万水千山情不移,短信送来问候传。大暑时节体康泰,病魔远离不缠绵;心情舒畅烦恼抛,心平气和高温远;好运围绕万事顺,事业爱情全美满。祝你大暑快乐!

8) 大暑驾到骄阳照,养生保健很重要。心情清净快乐笑,饮食清淡健康到,居室清凉惬意绕,出门清幽容颜俏。养生四清要做到,大暑无忧乐淘淘。

9) 短信关爱永不变,我的问候别样甜。愿花香绕着爱情起舞,青山伴着健康绵延,骄阳拥着事业起步,清风揽着凉爽到来,伴你过一个美丽自在的大暑天。愿你大暑快乐。

10) 烈日炎炎短信来,化作祝福传递爱。凡事看开心畅快,多喝汤水身康泰。出门记得做防晒,美丽容颜永不改。清风吹来焦躁散,从此心头无阴霾。愿你大暑清凉自在。

11)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酷热夏季,不开空调不吹风扇,不赤裸裸来去一丝不挂,任汗如雨下不宽衣解带,任蚊虫叮咬不鬼哭狼嚎。大暑到,愿你斗酷暑,心明媚!

12) 赤日炎炎到暑天,清爽祝福送身边。遍采百花酿为蜜,为君沏茶添美丽。采撷绿豆煮汤水,伴君消暑健康随。盛来冰镇黑咖啡,陪君浪漫永不悔。愿君大暑时刻幸福快乐。

13) 大暑到来阳光烈,祝福朋友情切切。明亮圆月真皎洁,伴你快乐福无缺。花香无忧入心河,迎来自在踏清波。清风凉爽最体贴,送来惬意伴君侧。愿有大暑永快乐。

14) 火热太阳高高照,大暑时节要来到。鲜花纷纷绽欢笑,祝福怎能不报到。清风凉爽把你绕,吹来惬意无烦恼。夜空灿烂把你照,带来好运乐淘淘。愿你大暑睡好觉,心情欢悦容颜俏。

15) 大暑到来气温高,汗如雨下心烦躁。我的短信送清凉,犹如细雨高温浇。除去心头的烦恼,带来滋润乐淘淘。句句祝福赛空调,带来清爽身边绕。祝大暑快乐逍遥!

16) 大暑到来天气热,祝福声声入心河。层层涟漪在荡漾,传递惬意好凉爽。阵阵夜风凉如水,伴君快乐紧相随。盈盈星光洒清辉,好运连连把你追。愿你大暑时节快乐。

17) 大暑到了,愿你没事和凉爽开开会,喝点绿豆汤滋润胃,品杯冰咖啡清凉随,欣赏夏荷惬意入肺,心情舒畅万事俱备,拥着快乐心儿不累,幸福快乐紧紧把你追随。

18) 大暑酷热最高调,健康养生很重要,多喝凉茶把暑消,热得难受开空调,旅游休闲心情好,临睡冲个热水澡,抛开忧郁和烦恼,冰凉常伴健康保,愿您大暑乐逍遥!

19) 大暑到来气温高,祝福声声情谊长。清风阵阵送清凉,细雨丝丝润心房。明月皎皎照身旁,快乐幸福永徜徉。短信代表我的心,祝你大暑快乐人健康!

20) 烈日炎炎大暑到,短信传来平安抱。莫为天热添烦恼,心平气和暑自消。身体健康家美满,事业顺利多欢笑。朋友情谊身边绕,大暑快乐乐淘淘!

21) 大暑来到,让云朵为你遮住烈日骄阳,让清风为你扫除暑气燥热,让细雨为你播洒清爽雨滴,让朋友为你送来清新问候。愿你大暑舒爽,开心度夏日!

22) 一到大暑天闷热,一杯清凉绿豆沙,一片清爽浸心间,一块冰镇大西瓜,一阵清凉绕身旁,一条清新小短信,一份逍遥凉自在,大暑愿你清爽自在,欢乐开怀!

23) 赤日炎炎大暑天,短信问候到身边。心中烦恼都看开,轻轻松松人自在。心情畅快清凉来,身体健康快乐在。我的祝福绕你转,愿你大暑快乐每一天!

24) 一瓣冰冻西瓜,让你解渴;一碗绿豆汤水,为你消暑;一杯冰镇咖啡,给你惬意;一瓶激爽雪碧,送你清凉;一份真纯祝福,伴你快乐过大暑,清爽乐无数。

25) 拥一片星光,为你的生活注入一丝清凉;揽一缕月光,为你的世界弥漫一丝惬意;邀一阵细雨,为你的心灵飘荡一点冰爽。大暑时节,愿你清凉环绕,幸福欢笑。

26) 夏日炎炎,苦味淡淡,适量吃苦味调节酸碱平衡!嘴巴干干,脸颊汗汗,适量喝白水调节机体平衡!溪水青青,心境清清,适量放松身心调节心态平衡!大暑快乐!

27) 我用夏季的瓜香四溢送你一夏的快乐得意,我用夏天的热情洋溢送你一夏的幸福满溢,我用夏日的心境舒怡送你一夏的健康飞逸!大暑,希望我的短信祝福正和你心意!

28) 晶晶送你一颗星光,愿你拥有心情舒畅!青青送你一片荷叶,愿你拥有美梦一夜!美美送你一条短信,愿你拥有美丽一生!大暑快乐!

篇3:大暑节气古代人如何避暑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篇4:大暑科普小知识,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介绍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大暑诗词

南朝诗人徐勉在《晚夏》诗中写道: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李白《夏日山中》诗曰: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写出了盛夏时节赤身取凉的狂态。

白居易《消暑》诗说: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王维在林茂竹翠处纳凉时,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杨万里亦有同感,他在《暮热游荷花池上》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清代江堤的《消暑诗》: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则写出了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

左河水的诗《大暑》云: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

描写了我国在大暑季节天气酷热、干旱少雨、蚊蝇叮人情景。

在酷热炎炎的夏日,吟咏着古人留下的这些避暑诗句,如临其境,顿生丝丝凉意,夏日的暑气也仿佛随之而去。可相较于避暑消夏之惬意率性的表达,有的诗人则联想得更深一层,更接地气和民情。如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大热》诗云: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诗写极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篇5:2023大暑科普小知识

2023大暑科普小知识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3、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4、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5、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8、喝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9、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描写大暑节气古诗

1.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2.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3.水调歌头·大暑退

刘辰翁(宋代)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4.满江红·大暑

刘将孙(宋代)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5.夏夜叹

杜甫(唐代)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大暑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

“暑”就是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很热。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和大暑的由来

科普小知识作文

残运知识小科普

杭州亚运会小知识科普

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节气,小暑详解

2023夏季防暑避暑知识

建军节科普小知识,建军节是几月几日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科普小故事

科普小论文

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合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暑科普小知识,古代人的避暑攻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