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儿脾胃养护讲究章法(共含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阿花阿华阿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儿脾胃养护讲究章法
小儿胃炎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多见,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原因大多与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副鼻窦炎、龋齿、扁桃体炎等鼻腔、口腔、咽喉的急慢性炎症刺激也可引起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还与其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感染有关。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如抗生素。
就诊的患儿常主诉腹痛、腹胀,多为隐痛,也有少数孩子诉刺痛或剧痛。常发生在进食后,也可以发生在食前饥饿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年幼儿童诉说不出准确的腹痛部位,有的以哭吵示意。体检时在中上腹常有较固定的压痛。由于疼痛和消化功能减退,患儿的面色少华,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学习易疲劳等表现。其他症状还有呕吐、反酸、恶心、打嗝、嗳气等。
章法1 热而软的饮食调养
胃病的治疗遵循“三分治七分养”。中医认为五谷养胃,粮食对于肠胃最有好处。同时要注意主食与辅食的比例。一般来说,小儿胃炎的饮食宜热宜软。
热指小儿吃进去的食物要温热,禁忌冰镇食品,冷牛奶、冷水果就不适宜。有的小儿吃饭时间过长,造成饮食冰凉也不适宜。
软指食物的质地要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不吃油炸食品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腿、油爆虾以及芹菜、笋、咸菜等硬而难消化的食品。腌制食品也会损伤胃黏膜。一般来讲,鱼、蛋、牛奶、香菇、蘑菇、豆腐、鲜嫩蔬菜、瘦肉、童子鸡、鸽子、鹌鹑等食物可经常食用。
章法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合理卫生,营养素的供给充足,比例恰当,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多或不足。定时饮食,营造愉悦、宽松的进餐环境,不要边吃边玩,也不要边吃边让孩子背书或训斥孩子。每两餐间隔4小时,少吃零食,以使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过程。
章法3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我国无症状儿童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升高,许多患儿都是通过家长传染的。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口对口传染,为减少家长把幽门螺旋杆菌传染给儿童的机会,孩子最好与家人分食用餐,以防交叉感染。其次,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喂养习惯,喂养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还要纠正孩子咬手指、啃异物的坏习惯,避免细菌侵入胃中。
章法4 及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胃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连续性,否则容易复发。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儿,提倡家庭成员共同检查共同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杀菌后,还可用中药调理,以期巩固疗效防复发。另外,及时治疗鼻腔、口腔、咽喉等的感染,避免使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章法5 重视胃肠机能的养护
小儿的内脏很娇嫩,要注意保护好小儿的胃肠机能,部分孩子如单纯服用西药感觉胃部更加不适而中断治疗,可试用中医疗法。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胃炎有很好的优势,通过医生辨证施治可使小儿的胃肠机能恢复。
中药青皮、陈皮、枳壳、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砂仁等可理气止痛。白术、茯苓、扁豆、山药、山楂、六曲、红枣有健脾助消化作用。黄芩、黄连、黄柏、大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玫瑰花等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
章法6 有胃病切莫擅自用药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胃病的表现,又恐惧做胃镜检查,就擅自给孩子服用助消化的健胃药,而掩盖了病情,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临床病程短、症状轻的病人可先做胃电图检查,就像做心电图那样,患儿无痛苦、无创伤,依从性好,如由于胃动力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可先进行中医治疗,以减少做胃镜检查给孩子带来的痛苦。
食疗与药膳具有养胃消食、健脾助运化等功用,对胃炎患儿有辅助治疗作用。如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可食用白萝卜加蜂蜜;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腻的患儿可吃一些糯米莲子红枣羹。
夏以琳(上海市中医医院石门路门诊部儿科主任医师)
相关报道:婴儿调理脾胃常吃鱼肉糊
・ 治疗宝宝脾胃虚弱的小药方
・ 小儿脾胃虚弱喝山药枣粥
・ 宝宝调脾胃多吃些五谷杂粮
・ 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
小儿脾胃虚弱喝山药枣粥
山药枣粥
原料:炒山药20克,大枣10个,大米40克。
做法:山药、大枣、大米一起煮粥,煮好后可放适量白糖。也可用鲜山药代替炒山药,但用量要适量大些。
功能:方中山药、大枣补脾益气、益气养血,其中山药含有微量元素铜,大米健脾和胃,含微量元素硒。三者合用,可治疗小儿虚弱,适合面黄乏力、食欲不好、大便稀溏的孩子服用。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R推荐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入秋以后,天气转凉,食欲开始增加。“贴秋膘”的习俗,说明大家都习惯在这个季节进补。但是这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养护脾胃,别急着进补,在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
一、初秋养脾,少吃“瓜”字辈。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因此才有了这个称呼。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过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二、应对秋老虎,多吃“豆”字辈。
绿豆: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担心因“贴秋膘”而致身材变形的话,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即有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
三、养脾润燥,多吃秋果。
秋梨: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大枣:大枣有“木本粮食”的称呼,因为古人认为它可代食物食用。《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坊间甚至流传有“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的俗言。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不要超过50克为好。
四、初秋进补,鸭肉最佳。
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二豆粥可调理小儿暑湿脾胃失调
幼儿教育:【原料】白扁豆50克,绿豆50克,粳米l00克,白糖少许。
【制作】取白扁豆、绿豆、粳米淘净,同煮成粥,加白糖调味。
【用法】佐餐温热食用。
【效用】清暑和中。适宜于小儿暑湿脾胃失调和吐泻烦渴者。白扁豆清暑化湿,健脾和中,与绿豆同用,既能清暑除烦又生津解渴,煮粥食用,以增强滋润之性。清香适口,常食无害。
肥儿合剂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讨论肥儿合剂在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中的疗效,为临床作出指导。方法:选择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服用肥儿合剂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消化酶胶囊。结果:实验组患儿的D-木糖实验、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实验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儿合剂和复方消化酶胶囊在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方面均有效,但是肥儿合剂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肥儿合剂;复方消化酶胶囊;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患儿长期的.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儿科常见病,长期的厌食症对患儿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发展均有影响,严重的甚至损伤患儿智力和发育情况[1],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是小儿生理特点,由于饮食不调,食不知饥饱,常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纳呆滞。小儿厌食症在中医学多认为与患者脾胃不和有关,有研究发现肥儿合剂对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具有满意的效果,我院对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择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0人,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2±1.28岁,平均体重22.12±3.22kg。对照组46人,其中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8±0.96岁,平均体重24.01±2,68kg。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在年龄、性别构成、体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的诊断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范围为:4~6岁;3)病程:>2月;4)本实验开始前1周内患儿并未使用其他改善患儿食欲的药物;5)患儿监护人同意患者参与此项研究。
1.2 方法:
实验组:肥儿合剂组方:藿香、茯苓、陈皮、黄芩、鲍炒神曲、炒山植各10g,厚朴6g,煮半夏9g,苍术1g,炒麦芽15g甘草3g 。将10味药物混合,再加500ml水,煎至120ml。用法:1-2岁患儿,20ml/次,3次/日;2-4岁患儿,30ml/次,3次/日;4—6岁,40ml/次,3次/日;4周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复方消化酶胶囊(韩林制药株式会社,注册证号:H20030543)。用法:1-2岁,每次半粒,2次/日;2-4岁,每次2/3粒,3次/日;4-6岁,1粒/日,3次/日;4周为一个疗程。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进行D-木糖实验、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情况测定。
1.3评价标准:痊愈:食欲明显增强,饭量增加,面色红润,临床检查症状消失。显效:食欲有较强增强,饭量有增加,症状改善。有效:食欲略有好转,食量略有增加。未愈:食欲未见改善,饭量未见增加,面色少华未见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设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随访:治疗结束后对所有96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96例患儿均完成随访。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吸收D-木糖、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吸收D-木糖、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效果比较:1个疗程后对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发现,实验组患儿有24例厌食症痊愈,饭量恢复正常,活动增加,精神状态良好;有23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仅有12例痊愈,13例未见任何好转,有效率仅为71.74%。采用卡方检验,认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2.3 随访结果 对96例患儿的为期12个月的随访中发现,实验组患儿中痊愈和不同程度改善的47例在治疗后一年时间内食欲改善效果基本良好,除2例病情出现反复,其余45例未再出现食欲降低等症状;对照组33例痊愈和有改善的患儿中,有12例在停止治疗数月后出现反弹,食欲不振,不思饮食。
3讨论:
祖国医学对小儿厌食症早就有书面记载,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的“不嗜食”;《诸病源候论·哺露候》中的“哺露”等都是是指小儿厌食症,另还有 “不思食”、“恶食” “纳呆”等称谓[2]。
中医学认为,导致小儿出现厌食症的病机主要为:1)饮食不节,喂养不当 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常常饱饥无度,或者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高蛋白等造成小儿饮食结构紊乱,小儿脾胃负担加重,脾胃之气受损。2)多病久病,损伤脾胃 小儿“形体未充”、“脾常不足”常常会影响到患儿的消化功能。致使食物停滞不化、留滞于腹中,从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呕吐泄泻等症状。小儿若易患、常患病曾会导致体虚、正气亏损、伤害到脾胃,患儿产生厌食。3)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小儿先天脾胃补足。但是后天未能够得到合理的调养也会导致患儿厌食[3]。针对小儿厌食的症状,我们采用肥儿合剂进行相关综合治疗,肥儿合剂主要具有化湿助运(霍香、苍术芳香)、理气和胃(半夏、陈皮)、健脾利湿(获荃)、行气除满(厚朴)、清解积热(黄芩)、以炒山楂消肉食油腻之积,炒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滞,炒麦芽消米面薯芋之积滞[4]。
肥儿合剂以加温胆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原方具有清降和胃之效果,顺应胃喜润恶燥、以降为和等特性,配伍醒脾、化湿、助运之药材,以合脾喜燥恶湿、以运为健、以醒为贵的特点。诸药合用,共奏醒脾助运、和胃护阴、消食导滞等功效,较之加温胆汤能更有效地运脾和胃,改善厌食症状。本次实验组采用肥儿合剂治疗后患者的D-木糖实验、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胃肠的吸收能力均得到提升,且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有力印证了前述理论依据。由此可见使用肥儿合剂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安全、可靠、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 两款食谱调节脾胃
★ 讲究 范文
★ 小儿故事
★ 养护工作总结
★ 讲究的近义词
★ 面试回答讲究
★ 冬至扫墓讲究
★ 小儿垂钓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