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聪明小狗

下面给大家分享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共含3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聪明小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篇1: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学识渊博的金山寺佛印禅师很投缘,常抽空从瓜洲(今江苏省镇江市)乘船过江去寺院与佛印谈古论今,弈棋对联。佛印禅师也经常过江来拜访苏东坡。时间一长,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与佛印熟识了。

这苏小妹从小受父兄熏陶,聪明可爱,精通诗词歌赋,连苏东坡也打心眼里佩服。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禅师博学,才思敏捷,嘴上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总想找机会比试比试。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前来拜访的佛印禅师。佛印彬彬有礼地问:“你大哥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不置可否,却张口来了一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这上联是条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但话语中却对佛家弟子有些不敬。佛印听了一愣,抬头见苏小妹一脸得意神态,知道是苏小妹有意为之,就脱口相对:“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竟然对得天衣无缝。苏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反而惹了一身腥,心里很不舒服,冲书房大喊一声:“大哥,有客来访!”自己就快步出了门。

又有一天,苏小妹身体不适,苏东坡正在为她煎药,佛印又来拜访苏东坡。苏东坡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一边品茶,一边聊天,竟然忘记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上次受了佛印的嘲弄尚未泄恨,这次觉得大哥看重佛印而怠慢自己,心里更不舒坦,便在床上高声念出上联:“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是对佛印禅师的大不尊重。

苏东坡晓得小妹的脾气,知道她生气了,连忙中断谈话去为她送药。

晾在一旁的佛印可苦了,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苏小妹,这次可要对得文雅些,但思来想去,一时难觅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灵机一动,朗声对道:“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了,嫣然一笑,心里的气一下子全消了,一口将药喝了个精光。

苏东坡见小妹消了气,微笑着对佛印翘起大拇指。

这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禅师来家里饮酒赏月,苏小妹也来凑热闹。几杯酒下肚,三人兴致高涨,一起来到后花园水池旁。面对着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吹拂,明月倒映,三人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

苏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突发灵感,回头对佛印说:“我有一联,不知禅师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请赐上联!”

苏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苏东坡一听,感觉有点难对,因为内中含有数字,波心的千佛就是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

佛印禅师沉思了一会儿,低头瞧见苏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顿开茅塞,立马对道:“一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一听,立刻拍手称赞:“妙,妙极了!”

苏小妹三次出对都没有难倒佛印,打心眼里敬佩佛印禅师的才华。从此,两人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篇2: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

【热】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毙式地等着新郎官去征服,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于迎亲当夜,题写三首诗句,要求少游对答,答对方准进入洞房,否则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

第一首: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看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句前一字亦合成“化缘道人”。

第二首: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加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首: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看后左思右想,不得其对。正好东坡前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吟 “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见庭中有花缸一只,贮满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灵机,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激起水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石冲开水底天。

少游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凭借自己的才思,闯过了三关,终于可以入洞房和苏小妹共渡良宵了……

篇3: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历史典故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辈。小妹十六岁时,上门说亲的人很多,小妹因为自己年纪还轻,不准备过早结婚,力争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因此对前来说亲的人非常讨嫌,但又不能贸然失礼。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所有求婚者答三道题,答对了,就嫁给他。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观,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只要苏小妹这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毙式地等着新郎官去征服,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于迎亲当夜,题写三首诗句,要求少游对答,答对方准进入洞房,否则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

第一首: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少游想道,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看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于题后云: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句前一字亦合成“化缘道人”。

第二首: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少游见了,略加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首: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看后左思右想,不得其对。正好东坡前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吟 “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见庭中有花缸一只,贮满清水,少游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灵机,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激起水点扑在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当下晓悟,遂援笔对云:投石冲开水底天。

少游绝非浪得虚名之辈,他凭借自己的才思,闯过了三关,终于可以入洞房和苏小妹共渡良宵了……

苏小妹妙对难新郎

苏轼和佛印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鹏程万里

历史典故:磨杵成针

闭门羹历史典故

的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鸦雀无声

一诺千金历史典故

人琴俱亡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