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和佛印(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厂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文学的苏轼,哲学的佛印
河北辛集中学457班 黄艾娇
苏轼,一个赫然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大家。他的诗词风格豪迈,意境开阔,势如雷霆。我曾每天中午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百家讲坛》讲述他的故事。
崇拜苏轼的同时,另一个人悄悄走进我的心里,他的.地位甚至超越了苏轼。他在文学上没有令人景仰的造诣,却有着不一般的德行。他,就是放浪形骸、超然物外的佛印。
佛印和苏轼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出游。仿佛是互相衬映:苏轼有着无人可比的诗才,佛印有着超脱尘世的胸襟。这二人德才交相辉映,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择录一则:
一天,苏轼和佛印来到一个饭馆,店里的伙计“看人下菜碟”,忙着对显达人士献殷勤,冷落了他们。离开时,佛印十分恭敬地付了钱。走出饭馆后,苏轼说: “这个伙计真让人讨厌。”佛印也说: “他是个势利的小人。”苏轼不解地问: “那你为什么还要对他如此恭敬呢?”佛印回答: “为什么要让他的态度改变我的行为呢?”
佛印的风度,在此时显露无遗。他从容淡定,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没有睚眦必报的小气,没有冷眼旁观的鄙夷,依然故我,把人间百态看得云淡风轻。一瞬间,仿佛世界上所有的戒备与积怨、憎恶与仇视、嫉妒与诋毁,都没有理由再存在下去。博大而深远的心灵包罗世间万象,甚至包涵了尘世对自己最荒谬的误读、最恶俗的诋毁、最庸俗的嘲笑……这是何等的潇洒与大气!
尘世喧闹中,我隐隐看见佛印诵经打坐的身影,他唇角微微上扬,风也轻,云也淡,心也静,于是一切都如一缕轻烟散去。
苏轼和佛印不是互相映衬,而是互相补充:苏轼给佛印文学的感染,提升佛印的诗文水平;佛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苏轼,提升苏轼的人生境界。学文学,可以读苏轼;学哲学,更该去品读佛印。
(指导教师 曹保顺)
佛印素描作文
苏东坡上次游完黄州城外的赤壁后,感慨万千,不禁挥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这次,苏东坡又约了好友黄庭坚与佛印和尚,驱船再次游览赤壁。船上,苏东坡拿出《念奴娇》请黄庭坚、佛印欣赏,并请他们提些建议。
佛印虽深居寺庙,却博览群书,其诗歌造诣亦有相当水平。他虽平时不多言,但论诗常有独到见解,只因尘心俗愿已了,所以形成了随遇而安,一切随缘的'佛老思想。苏东坡笑着双手递词给佛印说:“请佛印法师赐教。”“不敢,不敢。”佛印双手合十,微笑着接在手中,“苏施主言重了,贫僧诗名低下,惟恐所言不仅无益于此词,反而扫了苏大诗人的雅兴了!”苏东坡笑对:“哪里,哪里,敬请赐教。”
佛印于是盘腿而坐,双手摊开《念奴娇》,细细品味,不禁点头称叹:“好一个‘大江东去’呀!”合卷沉思片刻后,慢慢地张开眼睛,左手捻着佛珠说:“贫僧与苏大诗人交往甚久,今日见此词,只觉苏大诗人的词亦是功力深厚,世间少有啊!只是贫僧觉得此词似乎于豪壮之中,多少还有点悲意蕴在其内。依贫僧之陋见,这‘人间如梦,一尊还醉江月’之调,是否可以再旷达些更妙?”苏东坡微微点头,表示谢意。佛印又双手合!
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红尘来去一场梦,悲喜交加终是空。纵是羽扇今依在,不如眼前一江虹。贫僧还是欣赏眼前的壮美景色吧!”说毕。便怡然自得地向右侧卧,右臂支撑着头,左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搭在腿上,悠然地陶醉在眼前的胜景中。那宽大僧服的右侧轻落下来,露出了佛印丰满的胸脯,加之他抬头仰望,面带微笑,此神情绝似弥勒佛。
苏东坡知道佛印的性情,便不再勉强,转而坐下与黄庭坚共同咀嚼这首词。而佛印依然满足地欣赏着奇伟壮丽的江山,聆听着低沉的涛声,一边捻着佛珠,一边时不时闭上眼睛,口中念道:“善哉,善哉,丹青难描江山画,山河不负有心人。”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宽容他人。
拓展阅读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棋逢对手
有一次,苏东坡去庙中拜访佛印,佛印见他腰间玉带晶莹剔透,心中喜欢,便想设法骗来。于是说道:“坡公何来?此间无坐处。”苏东坡不明所以,笑道:“借和尚四大禅床。”佛印笑道:“我有一问,能答便借四大于你,若稍有迟疑,便留下腰中玉带,如何?”苏东坡笑道:“问吧。”佛印道:“四大本空,五蕰非有,坡公欲于何处坐?” 苏东坡一愕,未能立即回答,只得除下玉带。苏东坡输了玉带不服,时常想着报复。过了几天,他又去访佛印,二人在荷塘闲游。苏东坡见荷花盛开,却有几枝光秃秃的荷杆竖在塘中,似是荷花被偷,便出言嘲讽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苏东坡说完,暗暗得意。但佛印不慌不忙地道: “道旁稻草,盗贼偷来到处铺。” 既回避了苏东坡的问题,又对仗工整。苏东坡暗服佛印之才,正欲再想之际,佛印却说道: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这可难不倒苏东坡,他应声答道: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冷热不长不短。” 二人谁也难不倒谁,闹了个平局,二人相视,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么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
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
“什么字啊!”
“你姓苏的‘苏’字怎么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
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
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
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
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
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
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里把鱼拿出来了。
★ 佛和石头说的话
★ 闲谈苏轼和秦观
★ 佛理
★ 佛语录
★ 佛曰经典语录
★ 佛系句子
★ 佛揭语录
★ 卧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