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身体差不能上一本?体育进高考须防应试体育(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只想回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身体差不能上一本?体育进高考须防应试体育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安徽省教育厅拟规定,体育科目今后将可能进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将增加体育课目。按照安徽省现行高考政策,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读二本以上院校。这意味着,新政实施后,如果考生在体育测试中得了“D”,补考也不及格,那就不能被二本批次以上院校录取。(《安徽商报》11月4日)
体育是个好东西。体育能让人健康,能让一个民族强壮。而我国中小学体育却正在遭受着被排挤的现状。,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披露的《中日韩高中生身心健康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中日韩三国高中生身素质对比,中国的中学生的身体状况最差。而另外一项调查显示,80.8%的学生称没时间锻炼身体。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体育课已经逐渐被边缘化。
体育进入到高考评价体系,初衷自然是单纯而善意的。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开始注意体育锻炼,学校也可能会把体育课还给孩子们。可是,初衷上的善意无法等同于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一方面,进了高考评价体系之后的体育,难免变味。我国应试教育足够强大,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评价体系,很可能让体育成为另外一项高考科目,达到高考中规定的成绩便成了体育课的唯一目的。在体育学业水平达标之后,体育可能还会被淡化。因此,公众有理由担心“应试体育”的发生。
另一方面,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不是为了应对一场考试,或是为了搞到一个分数。体质自然是越好越好,身体自然是越棒越好,但体育却不能成分数来衡量。再一点,在精神层面,体育应该是能够给人以快乐的,将体育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之中,很可能让体育课成为学生的新的负担。有负担,便会失去快乐。使得练体育就像做作业。一句话,体育不能为了考试而存在。
最重要的问题是,高考本是当下最公平的考试。假如体育成绩能影响或决定学生被大学的录取,则意味着似乎又为高考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拿安徽省此项政策来说,如果学生的体育结业考试(包括补考)不能达到C,则意味着该学生不能被二本以上录取。那么,对于一些体育素质很差但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而言,这就形成了制度上的不公。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就不能上一本或是不能上名牌大学这自然是不公的。
只要是和高考挂钩,所有的东西都非常容易走样。体育当然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在应试教育未打破之前,所有进入高考评价体系的东西,都会被应试所同化。体育入高考,自然也面临着这样的疑问。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的就是,保证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的时间,给孩子们修建最好的体育场地,准备好最好的体育器材,做到了这些,学生们自然会放开性子去锻炼,身体素质才能慢慢变强,至于体育成绩,就太微不足道了。
体育成绩进高考
(记者 陈 敏) 我省高考将把体育测试分数纳入总成绩,测试满分为20分。记者昨日从我市几所高中学校了解到,广大高三学生已开始“热身”,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这学期,高三学生每周增加了一节室外体育课。我们还新购置了近80个实心球,并计划开辟一处实心球训练场地,方便学生练习。”昨日,菏泽一中高三部负责人朱效同说。
菏泽二中副校长李玉卓告诉记者,该校体育课程没有调整,但是“两操一课”抓得很到位。“对于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我并不担心,我相信学生的'承受和适应能力。”李玉卓说。
多数老师对体育成绩被纳入高考持赞同意见。朱效同老师说:“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现在把体育纳入高考,学生都能自觉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都有好处。”
菏泽一中一名高三女学生对记者说:“以前跑操,我总是抱怨跑得时间太长,现在体育成绩要纳入高考成绩了,我得好好锻炼了!”她说,现在有些同学特别是体质较弱的女生还利用早饭之前或晚自习之后的自由支配时间去操场上跑两圈。
作者:陈 敏来源牡丹晚报)
体育进高考不能“跑”太快
教育部官网昨天发布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那么,此举是否意味着体育也会像中考那样,列入高考科目呢?
至少学会两个项目
根据这份《意见》的要求,各地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意见》还要求各地要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中考体育成效明显
然而,再美好的蓝图设计,也需通过有力的保障措施落在实处。相比较而言,考试或许能起到杠杆的作用。
以上海开始实施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为例,它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对中考体育实施情况进行的调查,教师、学生、家长普遍持赞同态度。从每年的中考体测现场来看,学生耐力跑过程中晕倒、不会跳山羊等现象逐年减少;从考试成绩来看,项目的.测试标准逐年提高,但学生的成绩并未降低。在中考体育实施的第三年,本市进行了一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相比较,7至22岁的各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成绩均有所上升,7至18岁学生耐力素质(50米×8往返跑、800米跑和1000米跑)均有所提高,尤其是13至18岁年龄组上升明显。
高中体育特殊性强
那么,中考体育能否成功地“复制”到高考中来呢?对此,教育专家们似乎并不乐观。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说,高考加入体育科目,的确会如中考那样,起到促进学生加强锻炼的目的,也能改变教师、家长不重视孩子体育活动的现象,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关键是要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终身锻炼的积极性,而不能变成新的“应试体育”。而且,如果真要形成体育高考,还需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出台。比如,他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七八个因身体原因的体育免修生,这部分人的高考体育成绩如何认定?会不会形成新的不公平或其他负面影响?
上海体育特级教师徐阿根提出,体育进高考这一步不能走得太快,要谨慎。因为初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基础项目为主,长跑、游泳、基本的体操动作等,比较适合于考试打分,而高中七成以上的体育内容是选修的,差异性很大,要完全按一个标准来打分就会比较困难。
本报记者王蔚
关注:体育进高考能否“救活”体育课
23日,在济南中学操场上,高三・十四班的学生正在练习立定跳远。本报记者 王媛 摄“学生拿着书上体育课,课上背单词很常见。”省城一位高中体育老师说,过去很多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现在很多人都开始主动加练了。
正方:
体育课的地位将提高
体育课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是一些学校体育老师的深刻感受。“有时候文化课老师打个招呼体育课就被占了,这在以前特别是学生到了高三时经常发生。”
“这几乎是每个学校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历城二中体育组组长王春亮说,体育的本质是游戏,没有青少年不喜欢,但在目前的高考压力下,难免会对体育课不重视。他认为,体育进高考在重视程度上救得了体育课。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虽然也希望孩子身体好,但对于考试的焦虑远远大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焦虑。”济南一中体育组组长岳野说,三年前体育测试走进济南学考,并占实实在在的分数,通过体育学考以及阳光体育大课间、冬季长跑活动,他能够感觉到,学生在长跑中表现出的耐力明显强了。
“考什么重视什么,这是人之常情,现在也没有谁能改变。体育进高考如果能引起所有人对体育的重视并促进学生体质的改善,就是值得举双手赞成的。”针对体育高考或会带来体育应试的说法,岳野认为,即使导致体育应试,至少也会对改善学生体质起一些作用。
这个学期,体育高考带给高三体育课堂的诸多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山师附中增加了排球、篮球等选修模块的开设频率,如今,高三体育老师教哪个班级已基本固定下来,便于更细致地掌握学生训练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反方:
体育课的丰富性会受影响
23日,济南气温骤降,阳光明媚的操场上,在某高中体育课上,做完仰卧起坐的`女生们集体坐在垫子上休息,少数学生利用体育课休息间隙掏出随身带着的课本背起英语单词来。“这很正常啊,老师也不能硬拉着去跑步,爱学习有啥错啊?”一名高二学生说。
“体育高考?还早呢,到时候再说吧!”体育进高考,目前还没有让高一、高二的学生感觉到危机。“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坚持练,要不高考就危险了!”不远处,一位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强调,流露出焦急的情绪。
如同我省高考已考了多年的基本能力测试一样,有的老师反映,音乐、美术课成了为基本能力测试服务的“备考课”。“美术课上不教学生画画了,欣赏就可以了。”一位基层美术老师如是说。
体育高考或会导致体育应试,这是从“体育高考”的说法提出伊始就有的声音,甚至有人认为,体育高考会毁了之前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考什么练什么,学生和老师的关注点会不会就集中在少数高考体育项目上?”一位体育老师说。(记者:徐洁)
中国大学网不设补考,必须出具身份证……我省2007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测试即将展开。今天,今年体育高考的组织者——山师大提醒考生注意一些新规定。
我省2007年体育专业测试共分3批进行,考生需按照各市考生报到和测试时间到测试点。报到时考生需持《报到证》、身份证和《推荐表》。测试点将对每一位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凡证件不全或者确认舞弊者取消其测试资格。审核合格者将发给考生用计算机打印的号码簿、专业测试内容标准及方法、考试注意事项等。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参加专业测试时必须出具身份证,未办理身份证的考生要尽快办理。
由于体育专业测试不设补考,考生无论因何种原因点名不到,一律按弃考论。因此,考生参加考试前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考前训练安全。参加考试时应考虑交通所需时间,出门时检查自己的证件是否齐全并防止中途丢失。考试时一定要服从测试人员统一指挥,防止测试时出现受伤等意外。测试完成后及时清点自己的证件,防止拿错或丢失。若发现拿错可及时交到考点咨询处,以免耽误别人考试,且便于考生找到自己的证件。测试完成后,考生一定要当场确认自己的成绩并按手印,若考生对成绩有异议,一定要在30分钟内向评判员提出并当场解决,过后不予受理。
山师大体育学院有关专家表示,体育专业考生还需要提高警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所谓的“替考、代办”等不法分子的诈骗。考生一旦发现,可及时向考点举报。此外,我省体育专业测试禁止考生使用兴奋剂。一旦查出服用兴奋剂,立即取消考生的考试资格与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