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处暑节气时间(最详)
2023年处暑节气时间
202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7点01分06秒,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热将尽。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虽说处暑与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的节气,但是。处暑反映的不是气温的高低,而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
处暑,也叫“出暑”出去的出,表示离开炎热暑季的意思,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这个时节过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秋风送爽,不少人感慨,在北方最喜欢的就是这段时间。
我国先民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说的是,一候时分,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二候时分,天地间万物开始萧凋冷落;三候时分,小米、水稻、高粱等禾本科类农作物就已成熟了。
处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是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历法节气,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渐形成和确立。
最早记录有处暑节气的书籍是战国时期的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后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做了系统的归纳,将二十四节气汇集在一起,编纂成册,做详细的注释,并一直沿用至今。
处暑节气吃什么好
蜂蜜
处暑节气,天气依旧干燥多风,秋燥也不知不觉地侵袭人体,口干舌燥、皮肤粗糙等也随之而来。不如早晚一杯蜂蜜水,让您远离秋燥困扰。可以直接用60℃的水冲服,也可搭配花草茶冲泡服用。
扁豆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等,扁豆角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此外,扁豆中还含有血球凝集素,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
银耳
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还具有消除肌肉疲劳、健脑防衰的作用。先将银耳洗净后放入砂锅中熬至浓稠酥软,再将西红柿洗净后去皮捣烂,放入银耳羹中煮开,加入冰糖适量调味;也可以将银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净后,蘸芥末酱油吃,味道很鲜美。
梨
梨,又名快果等。古人称梨为“果宗”,即“百果之宗”。我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白梨、砂梨、秋子梨都原产于我国。梨果实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生用也可以熟吃,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等。
百合
处暑过后,秋燥会损伤人体肺阴,咳嗽多痰等不适也会随之而来,隆顺榕百合来自兰州七里河,无农残,无硫磺熏蒸,药用及食用价值颇高,中医认为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可搭配莲子服用,效果更佳。
西洋参
西洋参不同于其他的参类,补而不燥,它是一种清凉参,并含有人体必需的16种微量元素和17种以上的氨基酸和多糖,可以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特别是对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的人士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长期服用,可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强身健体。
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莲藕尤其适用于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莲藕可熟食也可生食,两者的性质并不相同。莲藕可烹食或晒干磨粉煮粥,熟藕甘温,有滋阴养血的作用;莲藕还可捣汁饮,生藕有凉血散淤之功效。
豌豆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中气、止泻痢、调营卫、利小便、消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脚气、痈肿、乳汁不通、脾胃不适、呃逆呕吐、心腹胀痛、口渴泄痢等。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故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中所含的某些物质还有抗菌消炎、加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处暑节气的习俗
一、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开渔节:百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三、吃鸭肉:润肺健脾,无病各家
“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四、脸觑厝:打道回府,龙眼稀饭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这句话折射出老福州人过去的生活方式,“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过了处暑这个节气,人们的饮食起居就要有所变化。
★ 处暑节气经典语录
★ 处暑节气问候语
★ 处暑节气文案
★ 处暑节气祝福
★ 处暑节气文案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