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aka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共含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ak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

篇1: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

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

[HTML]

[/HTML]    日照图是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侧视图和俯视图(极视图)两种。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如下:

1. 确定晨昏线

(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

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圆(与经线重合),二至日为弧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2)确定晨线和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

2.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或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

3. 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①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4.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

A. 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侧视图即为大圆面向太阳光线的那一半)。

C.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

A. 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计算(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相切,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 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则直射北半球)。

D.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5. 时间的确定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②直射点所在经线时间为12时(正午),与之相对另一条经线时间为24(零)时。

③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④经度差1°时间相差4分钟。

6. 太阳高度

①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阳高度),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度,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度。

②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度)。

③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④用公式计算:H=90°-│φ-δ│(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当地冬半年取负值)。

7. 昼夜长短

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范围是(90°-直射纬度)N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90°-直射纬度)S以南地区]。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则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则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③某地昼长=该地昼弧所跨经度×(1小时/15°),夜长同理。

8. 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 北京   B. 广州   C. 甲地   D. 乙地

命题目的:本题是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学生从晨昏线特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知识依托:地球运动的方向、晨昏线的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区域地理知识等。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推知地球自转方向,从地球自转方向推测经度、晨昏线等。由图可知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上是极昼,应该是北半球夏至日情况,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乙两点所在位置应为晨线上,甲刚好位于赤道上应为6时,乙所在经线比甲晚2个小时,故乙日出应为4时;根据图中给出的180°经线,可以推出甲处经线为90°E,则12时所在经线为180°E,即直射点为(23°26′N,180°),根据地方时计算,北京时间应为6月22日8时,中山站在南极圈内,此时为极夜,故夜长应为24小时。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应从北回归线往两侧递减,根据四点的纬度位置,广州离北回归线最近,故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1)夏至  23°26′N  180°;(2)晨  4;(3)8 24;(4)B

[例题2]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④表示的地点是___。

(2)②表示的地点是_____,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h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___地,这一天地球上发生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

(5)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命题目的:该题主要考查地球上不同纬度、不同时间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篇2:高考地理题题型解析

高考地理题题型解析

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以上总结的高考地理题型和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其它的学科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进行归纳。通过以上归纳可以看出,知识点是有限的,题型也是由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投入到题海中,那样的话会迷失了方向,同时自己也会被淹没。

高中地理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

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三、双项选择题

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最佳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准确率作综合的评估,“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根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

四、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五、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高中地理知识点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 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33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47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51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52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3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5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5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56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7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58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9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60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

61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

62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63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64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6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6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67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68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

69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70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71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2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7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74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75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76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77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78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79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80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81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2 大气上界 离地面约-3000千米。

83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

84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85 辐射定律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86 地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87 大气逆辐射 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88 大气的保温效应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89 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90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篇3:高考地理辨图技巧及题型解答

高考地理辨图

总结归纳中学地理的图像类型,化繁为简,分门别类,给学生一组清晰明了的第一印象。

中学地理图像根据表现内容可包括六类。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像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区域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如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区的政区地图;二是展示区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等人代要素或气候、水代、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专题地图。

2.地理示意图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地理关联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演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或规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候因子关联图、高低压的形成与天气示意图、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示意图等;二是地理模式图,是由一般地理规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布模式图,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等。

3.等值线图此类图像在地理试题中所占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底图,再叠加一组代表特定地理数值的曲线,来体现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时空分布、数值变化及内部差异;比如,等高线图、等日照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

4.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图表是把具有一定数量的地理要素图像化,再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组合布局进行构图或制表,是地理信息的定量表述;如坐标图(坐标曲线图、三角坐标图等)、扇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

5.地理景观图主要包括自然或人代景观的素描图或照片,目的是直观形象反映区域地理事物;如热带雨林景观、高原地貌景观、旅游景观照片等。

6.其他高中教材的地理图像除上述的五大类外,还有一些较为易懂且量少的图像,如地理漫画、三维立体图等。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高考地理的五种题型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北京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篇4:教师资格考试题型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题型解析

20幼儿教师资格笔试考试题型解析 笔试科目 考试题型分析 幼儿《综合素质》

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计58分)

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每题14分,共计42分)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简单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共1小题,共20分)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活动设计题(共1小题,共30分)

a年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题型解析 笔试科目 考试题型分析 小学《综合素质》

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计58分)

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每题14分,共计42分)

写作题(本大题12小题,50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简单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教学设计题(共1小题,共40分)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题型解析 笔试科目 考试题型分析 中学《综合素质》

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计58分)

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每题14分,共计42分)

写作题(本大题12小题,50分)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计42分)

辨析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

篇5:英语四级题型解析

英语题目总是迷惑性极高,防止盲目作答,请认真阅读2017英语四级题型解析。

2017英语四级题型解析

四级的试卷构成相同,由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四个部分组成,分值比例为:写作15%,听力35%,阅读35%,翻译15%。

1)写作

写作部分测试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30分钟。写作测试选用考生所熟悉的题材,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及提示(如: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短文,四级120-180词,六级150-200词。

2) 听力试题的调整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6月考试起将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作局部调整。调整的相关内容说明如下:①取消短对话 ②取消短文听写 ③新增短篇新闻(3段),其余测试内容不变。

自本次考试起,调整后的CET4听力时间为25分钟,考试起止时间调整为9:00-11:20。

其余测试内容不变。调整后四级听力部分的试题结构见下表: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1篇长篇阅读和3篇仔细阅读,测试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和重要细节、综合分析、推测判断以及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等能力。该部分所占分值比例为35%,其中长篇阅读占10%,仔细阅读占25%。考试时间40分钟。

长篇阅读部分采用1篇较长篇幅的文章,总长度四级约1000词。阅读速度四级约每分钟100词。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仔细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读3篇短文。2篇为多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测试,每篇长度四级为300-350词;1篇为选词填空,篇章长度四级为200-250词。短文理解每篇后有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选词填空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删去若干词汇的短文,然后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词汇填空,使短文复原。

4)翻译

翻译部分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30分钟。翻译题型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

1.2017关于英语四级新题型解析

2.英语四级匹配题型解析

3.2017英语四级新题型

4.2017英语四级的新题型

5.2017年英语四级题型

6.英语四级题型

7.英语四级真题试卷题型

8.英语四级写作题型

9.专业英语四级听力题型

10.英语四级各题型分数

篇6:托福阅读题型解析

托福阅读题型解析丨阅读最后一题如何做的又快又对?

一.托福阅读小结题难度解析

文章小结题,很多同学都觉得难,难就难在选项多而且时间紧迫,之前做题花费的时间过长,以至于在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还没来得及仔细甄选,页面已经变成了“时间到”的提示,所以就很悲催的进行了下一项的作答,相当影响心情和对后面的考试产生不利影响。其实文章小结题题目本身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做题的一些方法,这道题会变成性价比很高的。

二.托福阅读小结题做题步骤

第一步

要在最快的速度内拉出文章构架:即在做所有题之前先快速跳读一遍文章。通读文章的时候只需要读每段的首句、末句和转折句。一般抓住了首尾句和转折句就抓住了一段的主旨。读首尾句的原因我们大家都很理解,那么读转折句的意义何在呢?文章的首句说了一件事,如果下面没有转折的话,那下面的话肯定是在解释上一句话,或者顺着上一句话往下说,最后可能在总结一下,那我们只读首尾句就可以概括出这段话的主旨,但是如果出现了转折,也就是说后面说的事情和之前讲的不一样,也就是说文章的意思有两层,转折句就是第二层意思的概括。读的时候做笔记是非常有必要的,看似在浪费时间,实则节省时间,因为免去了后面做题还要再看原文的痛苦,托福阅读中的文章架构都是很清晰,一般我们看段首尾句和转折句就可以抓住文段的中心。

第二步

判断选项,做文章小结题。我们要谨记选出来的选项是要能概括文章大意的,所以一些细节性的,和文章表述相矛盾的,或者是文章中未提及的选项都可以借助排除法进行选择。那什么是细节性的呢?细节就是不需要被解释的内容,也就是说陈述的是一件事实,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细节,就要看它前后有没有解释。和文章表述相矛盾或者是原文中没有提到的信息要排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选的要是能表达文章主要意思的选项,跟原文表述都相反怎么可能入选呢?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分辨不出那些是文章没提及的,那些是跟文章相违背的,其实这都是关于细节性的考察,我们之前做的题目就是积累细节的过程,要是一个选项中出现了我们没看过的内容,虽然不能很断定的说文章有没有提及,但绝对不是文章的主旨,因为主旨不可能只提一次,而且在不显眼的地方出现的,借助我们记的笔记,总结出各段的大意,我们很容易判断出那些是段落主旨大意那些是细节性或者无关的信息。

托福阅读小结题是托福阅读所有题型中难度比较高的一类,但是如果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并多加练习,这类题目也就不会那么难了。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先看文章架构,然后再根据文章主旨判断选项,这样才能快速判断出选项的正误。

托福阅读技巧之指代关系题型

例题1:

Passage: “…These laws are universal in their application, regardless of cultural beliefs, geography, or climate. If pots have no bottoms or have large openings in their sides, they could hardly be considered containers in any traditional sense. Since the laws of physics, not some arbitrary decision, have determined the general form of applied-art objects, they follow basic patterns, so much so that functional forms can vary only within certain limits…”

The word they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A. applied-art objects

B. the laws of physics

C. containers

D. the sides of pots

正确答案是A.

例题2:

Passage:“…The first weekly newspaper in the colonies was the Boston Gazette,established in 1719, the same year that marked the appearance of Philadelphia‘s first newspaper, the American Mercury, where the young Benjamin Franklin worked. By 1760 Boston had 4 newspapers and 5 other printing establishments; Philadelphia, 2 newspapers and 3 other presses; and New York, 3 newspapers. The distribution, if not the sale, of newspapers was assist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ostal service in 1710, which had a network of some 65 offices by 1770, serving all 13 colonies…”

The word which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A. distribution

B. sale

C. newspaper

D. postal service

正确答案是D

托福阅读的十大出题原则是什么

一、列举和并列句

列举指的是: FirstFirst,……Second,……Third,……等逐条列出。;等逐条列出。并列句是指: A , B and C ,即逐项列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列出二点或三点以上的条目。该类型语言点常考的题型是“细节性问题”,主要有两种:

1. Which 题型

该题型只要求从并列的三顶中选一项作为答案,其它条目与题目无关。这种情况下,往往题目的答案出自最后一个选项 。

2 . Except 题型

该题型俗称“三缺一”题型,即题目 4 个选项中有三个符合文章内容,剩下一个不符合,题目便是要求选出这个不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例如: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as types of evidence concerning handedness EXCEPT ???

这种题型只适合于考并列、列举句,这是因为它要求其三个选项一定是文章中出现的,也就是并列或列举之处。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就可多留意,如看到并列、列举句,可预想其有可能被考到;如发现题目中有“三缺一”题型,则应到并列、列举处找答案。

二、否定及转折句

否定句是指带有 NO 或 NOT , NEVER 等否定词的句子,而转折句则指带有 HOWEVER , BUT 或 RATHER 等关联词引导的句子,它们可以用下面的句型说明: A is not B , as C , but is D 。对于以上的句型常出“推断性问题”。

三、举例句

句中由 as 或 such as , for example 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为举例句,常考“推断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上面句型中的 as C 为插入的举例句。

四、数字与年代

文中的数字、年代、日期等常常是出题者注意的考题点,如 年 10 月第 48 题。

五、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

文章中若出现 must , all , only , anyone , always , never 等绝对性词汇或 first , most beautiful 等最高级词汇,往往是考题要点,一般出“细节性题目”。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概念绝对 , 答案唯一 ,无论是出题还是做题,不会产出歧义和疑问,因此很容易出题,答案绝对正确。相反地,如果文章中出现相对性的词汇、例如 Some of the people chose red hats,some chose green hats,and others blue ones. 其中 some 为相对性词汇,如果我们出这样一道题: What color hats did some people choose? 那么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有可能为 red,green 或 blue ,给评卷带来困难。

六、比较级及比喻

如果文中含有 more than 或 as ??? as , like ( a fly )等句型,则为比较级或比喻句结构,往往也是考题点,一般出“推断性题目”。

七、同位语及插入语

文章中带有由 that is , i.e. , or 等词汇引导的名词词组,放在一个名词后面,为同位语;插入语是指副词、不定式、分词、从句等结构故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不做句子成分,但修饰整个句子、表达作者感情的语法结构。 这些用逗号隔开的持殊结构往往也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会出“细节性题目”。

八、因果句

句中若有如下结构或词汇的称为因果句:

(1) 因果连词: because , since , for , as , therefore , so , consequently 等

(2) 表示因果的动词: cause , result in , originate from 等;

(3) 表示因果的名词: base, basis, result,consequence 等,这些因果句都是指明某两个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尤为出题者所青陈.因为通过出题可以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此种句型一般出“推断性问题”。

九、段落句

文章各段第一句 ( 段首句 ) 和末段员后一句 ( 文尾句 ) 都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往往是文章作者表达中思想,进行总结综述的地方,因此常出: (1) 主题性问题 (2) 细节性问题 (3) 结构性问题。

十、特殊标点

有一些特殊标点的含义也属于考查范围,它们是:

(1) 破折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2) 括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3) 冒号,一股同上,有时冒号也表示列举,则考“ EXCEPT ”题目;

(4) 引号,表示引用,考细节性问题:

(5) 惊叹号,表示作者感情,考态度性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上面所介绍的考题点,作为“路标”,迅速地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答案;同时作为出题规律,检验自己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遇到托福阅读中的学术词汇如何处理

什么是学术词汇

在托福阅读的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对繁杂的学术词汇头疼不已。碰到这类词汇,会大大拖慢阅读速度,影响整体的正确率。托福阅读中,所有的单词可以被归为两类:一般功能词汇和学术词汇。一般功能词没有明显的学术背景,比如:animal, organ, time 而学术词汇指的是一类有特定学科背景的词汇。比如某一种动物,像是archaeopteryx(始祖鸟);某一个生物结构,像是nerve cord(神经索),或者某一个历史时期,像是 Cretaceous(白垩纪)等等。比起一般功能词,托福阅读中的这些学术词汇更容易对我们造成阅读障碍。

具体来说阅读文章中的学术词汇之所以难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我们备考过程中很少会背到某个特定学科的词汇;第二,学术词汇往往难以用普通的词根词缀法去猜测;第三,我们甚至可能根本连它的汉语意思都不知道,例如:托福阅读中出现过一种叫Kittiwake的鸟,汉语叫三趾鸥,这个中文名词,我们可能也没有听过。如此,陌生的学术词汇会影响我们阅读的速度,也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会有学术词汇

那么既然托福是一门语言考试,那么为什么阅读文章中会出现如此多的学术词汇?而这所有的学术词汇,为什么考试中都不会给你任何解释呢?

首先应该相信,作为世界范围内英语最为权威的考试之一,考试方将学术词汇设计进托福阅读一定是有其原因的。而上面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从托福考试的本质来思考。

托福的确是语言考试,但是托福考试考察的是母语非英语,但是却即将赴英语国家学习的学生。那么对于这些学生(其中多数是读本科或者研究生),对于他们的语言考试就更加侧重于测试他们能否在国外的大学环境中生存并且学习。而在大学里,一个学生阅读最多的是什么呢?显然是各种的课本。那么针对这种考察需求,托福考试的阅读部分就应该考察学生能否读懂,理解课本的能力。大学课本归根到底都是由学术性的文段组成,含有大量的学术词汇。这样,托福阅读中也出现如此多的学术词汇就理所应当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考察学生是否能看懂课本。

一本动辄上千页的英文课本比起托福阅读难度自然大得多,可以说读懂托福阅读文章不一定能读懂英文课本;但是,如果托福文章都读不懂就肯定也难以理解英文课本。

“量”的问题--考前储备学术词汇

考前储备学术词汇,首先该明确的是托福文章所涉及的文章体裁十分广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等无所不包,想穷尽所有考试中的学术词汇是不实际的,也是低效率的。但是托福阅读文章的出题题材是有偏好的。在考前储备学术词汇时,我们只需在练习时,把真题文章中的学术词汇进行一下整理,仅仅以“认识单词”为目标,不求会写,会听,会说,这样来积累一定的学术词汇,以保证如果考试时遇到相关学术词汇脑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常见的比如生物化学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动物类文章中经常出现的vertebrate(脊椎动物)等。

“质”的问题--考场理解学术词汇

当我们在考场上时,对文章中不同学术词汇的理解的层次,也就是“质”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文章中没有给出相关解释或定义的。这类学术词汇只需明白它们“是哪类事物”就可以。

例如:Among the species of seabirds that use the windswept cliffs of the Atlantic coast of Canada in the summer to mate, lay eggs, and rear their young are common murres, Atlantic puffins, black-legged kittiwakes, and northern gannets.

句中“common murres”, “Atlantic puffins”, “black-legged kittiwakes”, 和 “northern gannets” 都是我们陌生的学术词汇。对于它们,我们只需要从文章中读出它们是一些鸟类就可以,然后利用首字母缩写,分别可以用“C” “A” “BK” 和“N”来替代标记,之后在做到相关题时,比如: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irds conceal their nest?

(A) Bonaparte's gulls

(B) Atlantic puffins

(C) Kittiwake gulls

(D) Northern gannets

其中 B、C、D选项直接对应“A”、“BK” 和“N”即可。

第二类是文章中给出了相关解释或定义的。这类学术词汇我们不仅要知道它们“是哪类事物”,还要对它们的文中定义引起充分重视。常见引出对学术词汇定义或解释的信号有:定义从句,同位语从句,插入语,破折号,括号等。

例如:

1. Further burial and slow cementation - a process by which crystals become bound together in a mosaic of intergrown ice crystals - finally produce solid glacial ice.

这篇文章主题是冰川,句中cementation(黏固)是一个地质学术语,后面的破折号之间的部分,即是对cementation的解释定义。

2. The moon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terrains: the Maria (dark lowlands) and the Terrace (bright highlands).

这一句中,Maria(月海)和Terrace(月陆)都是关于月球的学术词汇,括号之中的部分在这里对二者进行了解释。在该文章的一个题目中,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of the Maria EXCEPT:

(A) They have small craters.

(B) They have been analyzed by astronomers.

(C) They have a rough texture.

(D) They tend to be darker than the terrace.

选项D的即是对该句话括号中的学术名词解释部分进行的一个考查。

正确的态度面对学术词汇

学术词汇固然有一些难度,但在平时练习和考场上对它们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是很重要的。依然从托福阅读考查本质的角度出发,它所模拟的是今后大学的学习过程。那么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术语是陌生的,没见过的,而学习正是把陌生知识变得熟悉的过程。正是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学习,才掌握了那些学术词汇,才学到了知识。

同样,做托福阅读时,不妨也把它当做一个袖珍版的课本学习过程。一些重要的术语(学术词汇)在课本(托福阅读文章)中是会给出解释定义的,而这些也是学习的重点,要着重理解。与课本不同的是,真正的课本上,概念和定义都会有突出着重的字体或字号来表示,而在托福阅读中,我们要善于在字体字号完全一样的文章中提取出对重点学术词汇的解释定义。而一些次要的学术词汇,理解的“质”也不需要那么高。

只要把握住托福阅读中学术词汇的考察本质,平时适当积累,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再加上正确的面对心态,相信大家都能够攻克托福阅读中五花八门的学术词汇。

篇7:雅思阅读题型大解析

雅思阅读题型大解析

雅思阅读题型之list of heading

依照topic sentence解题是很常见的做题方式。因而要注意分析每一段落的topic sentence.(一般句首的主题句比较偏多,很多文章都是句首点明观点)。与summary题相同,雅思阅读list of heading中的备选项一般多于答案的数量,这就意味着一个段落可以有几个符合的备选项,同样先把符合这个段落的备选项挑出来,缩小选择的范围,再从中选择会容易一些。

此类题型跟我们常见的多选题一样,正确选项一定含有文章的要点(关键词、中心词),因为题目侧重的就是段落的核心。所以,虽然有些备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在文章中也有提及,但却是文章中的细节,而不是大意,就应舍去。文章段落中所给的example绝对不会是雅思阅读题型之list of heading题的答案,因为它们只是对段落中主要观点的解释说明,并不全面系统,是片面的。

雅思阅读题型之matching

通常这就是我们说的匹配题,其中并不是每一个的备选项都符合每一个题目,通常,备选项只有特定的一部分是正确的,符合题目要求的。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先把符合该题干的备选项挑出来,缩小选择的范围,再去解题。解题的时候最好选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在雅思阅读matching题中一定要注意问的问题是涉及主观方面的还是客观方面的。所谓主观方面是指别人的观点、建议、设想等;而所谓客观方面是指事实、介绍、指导等。

面对此类题型,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看清题序,对号入座。雅思matching题,尤其是图片matching题,一定要注意,所给图示的顺序标号不一定与原文中的叙述顺序相一致。做题时要以题目的顺序为标准,不要只是根据原文顺序依次选择。否则就算直到正确的搭配项也会因为答案填写顺序的失误而丢分!

有些匹配题需要找到所列的内容在文章哪一段有所体现。其实这一类题与第一个说的题型有点相似。在做的时候最好能像做雅思阅读list of heading题一样先把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划分好文章的层次.虽然这样做会耗费一定的时间,但是比起盲目地满篇找答案还是方便快捷得多得.而且准确性也会有保证.这类题也可以参考short answer题的做法,试着回答题干的问题,看在哪一段能找到答案。

另外,也要注意分析这类题的题干信息,如题目中出现了an overview of…就要注意观察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因为这两个部分尤其会出现overview的观点。出现in the future就要多注意文章的结尾部分,因为该部分最容易提出对未来的展望。有些匹配题关注要点是人物的观点和贡献,发现之类的。要求将每个人物与他们各自的观点搭配.做这一类题时,最好边读文章边把所有的人名框起来,这样回原文中定位的时候就会比较简单了。

雅思阅读题型之multiple choice

通常这类题型我们叫做选择题,其中的标准答案一定是包括文章要点。然后题目选项与原文是存在差别的,有些看似相近的句子,其实意义很多不同。一定要注意问的问题是涉及主观方面的还是客观方面的。所谓主观方面是指别人的观点、建议、设想等;而所谓客观方面是指事实、介绍、指导等。

同时我们在做此类选择题目的时候,需要要审清题意,搞清楚题目到底要我们选择几个答案。不要漏选,也不要多选。其中常用的解题技巧就是“排除法”,而使用排除法时可以参考T/F/NG题的做法,因为要排除掉的就是F和NG的内容。如果实在找不出答案,就把答案从可靠到不可靠的顺序排下来,选最有可能的那一个。此外,有时候会要求选出适合的title,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Title必然包含文章的主要信息,而且一定要全面。有些选项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只包含了文章主要内容的一部分,所以不能选。

雅思阅读题型之Y/N/NG和T/F/NG

首先要明确知道这种题型中Y/N/NG和T/F/NG所表示的意义,通常我们说前者是对观念的判断,考察的是题干与作者观点之间的一致性,故一般用于议论文;后者是对事实的判断,考察的是题干与文章中所给事实的一致性,因而多用于说明文。如果考生遇到不准确的情况,建议考生选择NG。

在做此类题型的时候,一定要在阅读训练中清楚的掌握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同时也要注意观点的错误和正确之分。经常阅读题会发生前面一大堆的观点在最后一部分进行反驳,说这些观点不对什么的。所以要切记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要注意转折词的使用!But, However, Although, Though等!

雅思阅读:简短题型的答题技巧

雅思阅读“简短回答问题”解题方法

a. 题型要求:

每个题目都是一个特殊问句,要求根据原文作出回答。

绝大部分的题目要求有字数限制,一般有如下几种表达方式:

◆ no more than two/three/four words(不超过2/3/4 个字);

◆ one or two words(一个或两个字);

◆ use a maximum of two words(最多两个字)。

有字数限制的,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去做。少部分的题目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这时,请注意,答案字数也不会很长,一般不会超过四个字。总之,这种题型的答案都是词或短语,很少是句子,所以又叫“短问答”。考试中,A 类和G 类一般都是每次必考,考一组,共三题左右。

b. 解题步骤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最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将题目中的关键词与原文各段落的小标题或每段话的第一句相对照。有些题目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这必将大大加快解题时间,并提高准确率。但并不是每个题目都能先定位到原文中的一个段落的。题目中如果包含年代、人名、地名、数字,这些词肯定是关键词,因为原文中不会对这些词做改变,而且这些词特别好找,所以依据这些词在原文中确定答案比较快。

◆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根据题目中的其他关键词,确定正确答案。确定一个段落后,答案在该段落中的具体位置是未知的。所以,需要从头到尾快速阅读该段落,确定正确答案。

◆答案要对应题目中的特殊疑问词。

答案必须要对应题目中的特殊疑问词。绝大部分的答案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也有少部分是动词或形容词短语。

◆要注意顺序性,即题目的顺序与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

题目是有顺序性的。第一题的答案应在文章的前部,第二题的答案应在第一题的答案之后。这个规律也有助于确定答案的位置。

注意事项:

◆所有的答案都不用大写,专有名词除外。

一句话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我们的答案大部分都是词或短语,都不是一句话,所以不用大写。但答案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需要大写。例如:Australian taxpayer ,不能答为:australian taxpayer。

◆绝大部分的答案来自原文原词,极少一部分需要自己写答案。

大部分的答案来自原文原词,而且是原文中连续的几个词。只有极少一部分需要自己写答案。所以,在考试中,如果发现有很多都需要自己写答案,应首先怀疑自己找错答案的位置。需要自己写答案的例子:

原文:…… if your iron produces droplets of water instead of giving off steam, your temperature control is set too low.

题目:What should you do if our iron starts to drip water?

答案及解释:原文说:如果你的熨斗产生水滴而不是放出水蒸气,是以为你把温度设置的过低。题目问:如果你的熨斗开始滴水,你应该做什么?答案应该是升高温度的意思,但原文中并没有相应的原词,需要自己写出来。最好的答案是根据your temperature control is set too low 改为set temperature high/higher。同样正确的答案为: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或turn up temperature。

雅思阅读能力如何提高

首先,当然是词汇。任何一篇内容相对复杂的阅读文章,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生僻词语或者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单词。从文章的选材而言,范围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来自世界各国主要的英文报刊杂志,内容涉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自然和科技等。而IELTS考试所考查的,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考试中真正需要理解的单词,或是题目中真正考查到的单词,往往是英语(Q吧)阅读中的一些最核心的单词。这些单词虽然数量不多,难度不大,但却是必须掌握的。就考试而言,掌握6000左右的常用词汇,即大学六级大纲中所要求的词汇是必须的。

第二,复杂的句型结构。有些同学的词汇量已经达到了6000左右,但是依然感觉读不懂文章,这就是因为文章中充斥着大量结构复杂难以把握的复杂句。如:The challenge now is to develop policie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a presumption of shared responsibi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a presumption that there are potential benefits for men and women, as well as for families and the community, if there is greater gender equality in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pleasures of family life. 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句子,主干是the challenge now is to develop policies and practices, 从based on到句子的结尾处是由过去分词短语充当的状语。后一个presumption后面有一个由that引导的从句,充当presumption的同位语。在同位语的后面,有一个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一般而言,对同学们造成障碍的是并列句或并列复合句,倒装结构,所以在训练时可以精挑一个语段做仔细分析。

第三,题型多样化。这个障碍使原本已经拥有相当英语语言实力的考生,在考试中因为缺乏对题型的理解,或是被众多题型干扰,不能正常发挥。一些必考题型如list of headings, summary, T/F/NG等,可以作为练习重点。如summary题是很多同学感到头痛的题型,普遍感到非常难找。其实不然,只要记住两大原则即可。原则一,顺序原则。summary题的答案排列顺序,必定与文章的行文顺序一致。原则二,完整的summary,不仅应该能够体现文章本身所表达的思想含义,而且必须是符合语法规律的英语文章。所以根据语法也可以进行判断。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除了要做IELTS考题之外,还要进行泛读和快速阅读。泛读可以选择一些英美主流媒体的文章,在网站上可以找到,目的是熟悉单词和句型。快速阅读就是用扫描文章的方法对其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并把握其主旨。同时,在重点句子和词汇上做出标记。这种方法对阅读考试帮助极大,平时可多加练习。另外,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边看边用嘴跟着读,眼、嘴并用必会降低阅读速度;一旦发现生词(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同学都肯定要遇到),先不要紧张,要通过英语构词法(前缀、词根和后缀)来分析推测词义,或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去猜测,如果根据上下文及前后词语还是无法确切了解其真正含义,可以再看一下这个词对整个句子所构成的影响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实际上这对你理解作者的意图已足够了,实在不行就做上记号,将来看一看是否影响答题,如无影响就坚决忽略。

雅思阅读

篇8:面试题型自我介绍解析

题目类型:

1、为什么报考此单位此岗位?

2、谈谈你的优势和劣势?

3、你认为此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自己是否胜任?

4、你在工作中追求什么?个人有什么打算?你想怎样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

5、你怎样看待国家公务员当前的待遇?

6、你来我单位求职最担心的是什么?

7、如果我单位录用你,你打算怎样开展工作?

8、如果今天面试结束后我们决定不录取你,你认为主要原因会是什么?为什么?

9、你报到工作几天后,发现实际情况与你原来想像的不一致时你怎么办? ……

此类问题是主观意愿性问题,涉及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目的在于使考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考生的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态和对于未来工作的期望,进而判断考生素质和职位的匹配。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结合两位考生/网友的自我介绍材料例析,他们的优点就不一一列举,主要指出其问题。了解更多,参见刘源老师新东方上海课堂。

回答此类题型,要把握以下六个原则:

1、要把握重点

自我介绍是考生主动地向面试考官推荐自己,新东方刘源老师认为考生“介绍”的重点不在于告诉考官们你是多么优秀的人,而是要告诉考官,你如何地适合这个工作岗位,因此与面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引以为傲的优点,也要忍痛舍弃,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以下两位网友都谈到了自己的优点,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体能、职业的向往等等,都很贴合面试岗位的要求,但缺憾之处在于谈论“兴趣广泛”、“文艺特长”太多且没有针对性的提炼。再如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和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易变的情绪,较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信仰,遵规守纪等等公务员尤其是监狱警察必备素质特点,却没有谈到。

2、要切忌抱怨

切忌对于以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多抱怨,尽量少提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误。道理很简单,一个在过去工作中有过太多抱怨的人,即便他是一个人才,但个人的生活态度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很可能是不能够胜任新的岗位的,对于考官来说是需要有干劲,有报负,有强烈进取心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个人的才干,使单位注入新的活力。

3、要以情动人

考生可以选取适合岗位素质要求的某一经典事例来打动考官,走的是以情动人的路线,要对于个人和他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重点可以在影响方面重磅出击,说出自身对于此事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让考官对此印象深刻。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发现,以下两位网友的自我介绍未能起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叙述式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动人小故事。

4、要实事求是

考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切忌毫无根据的吹嘘、杜撰所谓精彩的经历,切忌假大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尤其对于所学课程以及所谓的冠军、第一名、全国&&更要有一说一,。所谓的虚构,轻者会在考官的追问下漏出马脚,重者会让一个不适合此岗位工作的人进入公务员队伍,贻害国家、人民,上海自己的职业前程。这方面,相信两位考生都已做到位。

5、要条理清楚

考生要面试前,切记要好好研究报考职位的特点,尤其是对此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然后依靠素质要求的主次关系一一对应寻找自己的经历、理想和优势劣势特点,把自己的“素材”条理化到职位素质要求中去。比如,以下两考生报考的都是监狱——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认为,监狱人民警察首要的就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另外,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过硬的警务实战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法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各种专业知识。对此,考生就可以以下循序条理展开:(1)政治信仰、忠诚、纪律等。(2)身体素质、警务实战技能或者基础。(3)心理素质。(4)法学、心理学等文化知识。

6、要学会表达

一方面是用词用语要规范,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比如下面一位考生“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我加分,更添一份幸运”,上海新东方刘源老师认为,其中此语境下的“幸运”一词,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表达,这里就不太合适。还有两考生,都用了简单的“谢谢”一词,如果改成“谢谢各位老师”,就更为恰当。另一方面,要依靠声调、态度、言行举止的魅力给考官以自然、自信地感觉,新东方刘源老师一直重视说“如何表达有时候比表达什么更重要”,比如要尽量语气平和,语调恰当,音量适中,这样才能获得声音的良好效果。考生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在论述某一要点时,可以使声调抑扬顿挫,以求利于表达自己。

教师资格考试题型解析

托福阅读题型解析

高考政治学科题型解析

名师解析职称英语六大题型

地理选择题答题方法与地理选择题常见题型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型解析及应试技巧

考研政治:分析题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

日照游记散文

看海--日照作文

日照导游词介绍

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整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地理日照图题型解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