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atima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共含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atim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

篇1: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马海燕)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家干今日在北京表示,中国高考招生制度下的教育存在着三个遗憾,分别是制度、评价标准和考试数据浪费的遗憾。

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主办、三好网承办的“互联网+个性化教育发展论坛”今日举行。戴家干说,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二个任务是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两项改革是推动中国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考招生制度下的教育,确确实实存在着三个遗憾。

第一是制度层面的遗憾。“试想我们的制度是建立在大多数人不成功的基础上,这样一个制度是好是坏?”戴家干说,对大多数人来说,没考上清华是失败,没考上重点是失败,没考上“211”高校是失败,没考上“985”高校是失败,没考上一本、二本、三本院校是失败,如果这些都是失败,我们的制度是好还是坏?

第二是评价标准的遗憾。“我们永远是一把尺子衡量人,这把尺子仅仅是考试,不管对城镇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缺憾。”戴家干认为。

第三是考试数据浪费的遗憾。“人家说21世纪什么最值钱?数据最值钱。那么我们教育最大的缺憾就是数据的浪费。”戴家干表示,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次考试,如果把这些数据集中起来,就会发现数据背后孩子的潜能、胜任力、思维模式等。但现实是海量的数据没有被搜集整理,孩子的潜能没有充分被挖掘。

戴家干说,互联网是一个技术工具的革命,更是思维模式的革命,它给我们带来了按需所取的思想变革。每一个孩子就算双胞胎的成长也不可能一样,社会环境、遗传基因、兴趣爱好都不相同。怎么挖掘孩子的不同点、形成更个性化的教育,用科技为学生成才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是今天互联网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完)

篇2: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举办第一届‘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师生...

本站拟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举办“第一届‘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师生书画、文学原创作品大赛”,有关事宜如下: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新《义务教育法》又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纳入了国家重要的法律体系,这代表了我们国家和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为深入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展示各基础教育单位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丰富中小学师生的课余生活,引导中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为中小学师生评价体系提供新的视角,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决定连续举办三届大赛活动,并指定“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为合作网站,请点击下面的网址了解大赛详情:

/board.doc

[本站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举办第一届‘马兰花’杯全国中小师生...]

中国教育(China Education)

中国教育研究会征文

中国教育研修网络研修心得

《阿凡达》与中国教育_

《老师好》中国教育电视台观后感精选

关于中国教育的文章欣赏:中国教育之殇

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节目《老师好!》心得体会作文

校园英语情景对话: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基础阅读题答案

我国现代物流存在的三个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整理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存在三个遗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