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共含8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drenalin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临床上肝病、急性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常有密度脂蛋白偏低。
2、部分代谢障碍的患者有密度脂蛋白偏低。
3、非疾病因素:年龄,遗传,运动,吸烟。通常年龄越大,越容易得高密度脂蛋白偏低,运动少、常常吸烟者,也比较容易得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1.一旦高密度脂蛋白偏低,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小于沉积速度,多余的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会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例如冠心病。
2.高密度脂蛋白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如果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则说明肝脏受损。如果肝脏不能长期修复,肝细胞破坏严重的话,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癌变的发生。
总胆固醇低而高密度脂蛋白高对健康有利,那么是不是总胆固醇越低越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呢?不是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男性最好小于4.5,女性最好小于3.5;即对成年男性来说,高密度脂蛋白应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成年女性在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以上。如一位男性,总胆固醇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么他的高密度脂蛋白最低应是1.0毫摩尔/升(40毫克/分升),最好在1.2毫摩尔/升(45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大于5,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是否总胆固醇低,就能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收治过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总胆固醇值仅4.4毫摩尔/升(168毫克/分升),但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7,远远高于正常值5。
那么是不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就保证不发生冠心病呢?也不是。例如有一位男性冠心病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为1.4毫摩尔/升(55毫克/分升),高于正常值,但他的总胆固醇为9.9毫摩尔/升(380毫克/分升)其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为6.9。故单纯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心脏病。由此可见,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正常其重要。一些动物,如海豚,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达20.8毫摩尔/升(800毫克/分升),占总胆固醇的90%,它极少患动脉硬化。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越低,心脑血管系统就越健康。
肥胖问题检验报告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载脂蛋白A1(APOA1)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下就简述一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粒家族,约占血浆总胆固醇的20%。HDL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和细胞中过多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将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血小板颗粒剥离下来带回肝脏,转化为胆酸,最后变成胆汁,经胆道-肠道排出体外。故HDL被美其名为“血管壁清洁工”。HDL越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检验报告上HDL较高时,其实是一件好事。生活习惯可以影响HDL变化。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可增加HDL;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的人,可以提高HDL,减少心脏病发作;经常吸烟的人可影响HDL生成。另外,有些中药也可以增加HDL的水平。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是血脂代谢的基础物质,专门在体内结合多余血脂,转运体外,清除血液垃圾;且由于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清除掉并携带出去血管壁,修复血管内皮破损细胞,恢复血管弹性,具有清除血管内多余血脂,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作用。
正常的血脂代谢是指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与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是成比例的,即一个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可以“运输”5—6个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分子到肝脏进行分解处理,最终排出体外。当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比例失调时,就会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打破了原正常的血脂代谢平衡,发生异常,被称为“垃圾”的多余血脂就会俯着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说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不仅决定着血液中血脂代谢是否平衡,而且还起到消退或减轻动脉硬化斑快的重要作用。
1、HDL—血管内的“脂质清道夫”
研究证明:血液中多余的血脂是靠高密度脂蛋白来代谢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或称“逆转运途径”。因此,HDL能增强血脂代谢能力,保持血管畅通,使血管更清洁,且对血管没有任何损伤,安全、稳定,是国际医学界唯一公认的、真正的血管内脂质“清道夫”。
2、HDL—“抗动脉硬化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2)由于HDL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等脂质斑快破碎并携带出血管壁,并修复血管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消退动脉硬化斑快 ,使血管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保护,所以被称为“抗动脉硬化因子”。
(3) HDL—“长寿因子”
美国的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性高HDL的家族几乎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更没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长寿成了普遍现象,因而被称为“长寿因子”。
(4) HDL—“好的胆固醇”或称“好胆固醇”,它就象是清扫废物的垃圾车。负责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等脂质垃圾运送到肝脏,经分解处理后排除体外,高水平的HDL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5) HDL—“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表明,HDL能加强血管内已存在脂质斑块的稳定性,抑制斑块破裂或脱落阻塞血管,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HDL对冠心病的保护机制
(6)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HDL<0.907mmol/L时,冠心病发病危险性为HDL>1.68时的8倍;HDL每升高0.5,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50%。
当血液中HDL含量高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大于沉积速度,不但不会有新的血脂沉积,连早已沉积的脂质斑块也会被逐渐清除,血管越来越干净,血流畅通无阻,大量的HDL进入血管内膜及内皮细胞,修复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弹性,心脑血管病变几率就比较低;当HDL含量低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小于沉积速度,血脂增高,沉积加快,硬化逐渐加重,病变必然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每100毫升血液中的HDL升高1毫克,可使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3-4%,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宣称:对于心脑血管病,广为接受而又最少争议最重要的保护因素是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越高越好!
1、病理因素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等疾病也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2、非病理性因素
劳累过度,休息不当、饮食不合理、酗酒,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
3、药物影响
如果患者服用维生素E或者是避孕药,亦或者是胰岛素等,则会引起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
1、HDL—血管内的“脂质清道夫”
研究证明,血液中多余的血脂是靠高密度脂蛋白来代谢的。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或称“逆转运途径”。因此,HDL能增强血脂代谢能力,保持血管畅通,使血管更清洁,且对血管没有任何损伤,安全、稳定,是国际医学界唯一公认的、真正的血管内脂质“清道夫”。
2、HDL—“抗动脉硬化因子”
(1)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护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为只有经过氧化的LDL才具有较强的形成血垢,致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作用),减轻或阻止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
(2)由于HDL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等脂质斑快破碎并携带出血管壁,并修复血管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消退动脉硬化斑快 ,使血管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保护,所以被称为“抗动脉硬化因子”。
3、HDL—“长寿因子”
专家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性高HDL的家族几乎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更没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长寿成了普遍现象,因而被称为“长寿因子”。
4、HDL—“好的胆固醇”
或称“好胆固醇”,它就象是清扫废物的垃圾车。负责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等脂质垃圾运送到肝脏,经分解处理后排除体外,高水平的HDL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5、HDL—“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表明,HDL能加强血管内已存在脂质斑块的稳定性,抑制斑块破裂或脱落阻塞血管,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1、减轻体重
临床试验证实,减轻体重不仅能降低血脂,还能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2、适量运动
运动有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效应。
3、戒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HDL-C浓度减低。
4、控制饮食
是防治高血脂的最有效方法,宜食低脂食品,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
5、药物治疗
对于生活方式改善后,高密度脂蛋白仍不升高的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
6、检查原因
检查血糖、肝功等,排除其他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降原因。
总体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下面一起来看看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
一、日常生活中,运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一、日常生活中,运动量过大。
二、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
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1.节制主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应注意节制。忌食纯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鱼类(尤其是海产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较低的食物。
3.控制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的摄入量,对动物脑、蟹黄、鱼子等要严格限制。
4.用植物油烹调,尽量减少动物油脂摄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保证适量食物纤维、维生素、无机盐摄入。尤应多食用含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丰富的食品。
6.已发现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1)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
(2)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
(3)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4)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5)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6)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7)鱼类: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渔民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内陆居民,就是证明。
(8)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
(9)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苹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偏高也会危害健康。
什么是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大小为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甘油三酯(TG)占60%,胆固醇(TC)占20%,载脂蛋白占10%,其他成份10%。蛋白质部分为ApoAⅠ、AⅣ、B100、C、E等。VLDL在肝脏合成,利用来自脂库的脂肪酸作为合成材料,其中胆固醇来自CM残粒及肝自身合成的部分。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内源性甘油三酯,由肝运往全身的主要形式。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蛋白构成,甘油三酯是其主要成分。极低密度脂蛋白一般代谢后经中间密度脂蛋白(IDL)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受饮食,肠肝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以及激素等的调节和影响。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也是通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来估计的,其参考范围为:0.21~0.78毫摩尔/升。
临床结果分析:
(1)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主要原因是甘油三酯增高,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糖耐量降低,血尿酸过多等;还可见于酗酒、胰腺炎、肥胖、糖尿病、低甲状腺素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及禁食、妊娠等。
(2)糖是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进食过量的糖可诱发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增加。
(3)极低密度脂蛋白测定需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它脂蛋白同时测定分析,才具有诊断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人会出现一些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高密度脂蛋白它是一种心血管保护只蛋白,如果人们出现这种情况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饮食的调理,平时的时候通过饮食调理可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那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应该怎么解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般通过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少吃肉类、动物内脏、鸡蛋黄等)和适量运动,戒烟戒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质量结果。如果您的胆固醇高的比较多,建议您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同时,在医生的知道下应用相关降脂药物。
要注意这些可能引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劳累过度,休息不当、饮食不合理、酗酒,原发性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同时也要注意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建议及时用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等
多食蔬菜瓜果,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尽量少吃煎炸食品;坚持天天锻炼身体,比如,打羽毛球、跑步、跳绳,天天锻炼身体可以增强抵抗力,要多喝水,清淡饮食,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吃油腻食物,可以适当吃点瘦肉,但不要太多。
注意事项:
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查明病因,切勿听信所谓偏方或者随便吃药,从而导致自身病情加重,天天锻炼身体可以增强抵抗力,盲目的自行治疗是不可取的,希望患有此病患者早日康复。
★ 离职原因
★ 辞职信原因
★ 辞职报告原因
★ 辞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