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必看:在户外如何避震(共含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视野仓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地震发生时,如在户外或野外,要如何避震?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谷一山介绍,这时应就近选择开阔地带,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悬挂物等危险场所,在野外则应避开山边等危险环境,注意躲避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谷一山介绍,在户外要就近选择开阔地带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比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还有立交桥、烟囱和水塔等。
在野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陡峭的山坡和山崖等,以防发生山崩、地裂、滚石、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遇到山崩、滑坡等发生时,要向垂直于滚石的方向逃跑,千万不能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要迅速寻找开阔且不会受崩塌、滑坡等影响的地方避灾。
在户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高耸物、悬挂物等危险物体,比如变压器、电线杆和路灯,以及广告牌和吊车等。还要注意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和围墙,砖瓦和木料等堆放处。
谷一山介绍,在户外要就近选择开阔地带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比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还有立交桥、烟囱和水塔等。
在户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高耸物、悬挂物等危险物体,比如变压器、电线杆和路灯,以及广告牌和吊车等。还要注意避开其他危险场所,比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和围墙,砖瓦和木料等堆放处。
在野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陡峭的山坡和山崖等,以防发生山崩、地裂、滚石、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遇到山崩、滑坡等发生时,要向垂直于滚石的方向逃跑,千万不能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要迅速寻找开阔且不会受崩塌、滑坡等影响的地方避灾。
学校避震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3、不要回到教室去。
4、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5、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6、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2、墙墙根、墙角;
3、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注意天花板上的物品(如灯具、吊扇)掉落下来。
办公室中躲在办公桌或坚固的家俱下或靠支柱站立,远离窗户。
公共场所中,应小心选择出口,避免人群推挤。
切忌急着冲出,请勿使用电梯。
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检查家中水、电、煤气(天然气)管线有无损害,如发现煤气(天然气)管线有损,轻轻将门、窗打开,立即离开并向有关责权单位报告。
打开收音机,收听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
检查房屋结构受损情况,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疏散时请使用楼梯。
尽可能穿着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
保持救灾道路畅通,徒步避难。
听从紧急计划人员的指示疏散。
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侵袭。
地震灾区,除非特准,请勿进入,并应严防歹徒趁机掠夺。
时刻注意余震的发生。
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1.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2.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3.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情境1:走在街道上
当心高空坠物
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士碎块、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可能掉下伤人,应立即将身边的包或柔软物品顶在头上,或用手护头,迅速跑开。
跑向开阔地
要镇静,不要乱跑乱挤,避开人流,迅速离开高层建筑物、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蹲下或趴下。
情境2:在行驶的车辆中
团身抱头,抓牢扶手
如果地震发生时爸爸(或妈妈)正驾驶着汽车,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注意!不可急刹车,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而孩子应立即团身抱头,并用一只手牢牢抓住扶手。
尽快离车躲避
停车后应尽快离开汽车,跑向开阔地。
在公共汽车、火车和地铁等交通工具上,避震方法大致相同。
情境3:在楼房内
躲进“安全岛”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即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等。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特别提醒:
卫生间优于厨房
同样属于小开间,厨房因有燃气管道、燃气灶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其安全性不如卫生间。提醒一句:地震发生时,一定要立即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燃气灶等,万一失火,应立即灭火。
如果是在北方,可以教孩子避震时蹲在暖气旁。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时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
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
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家里的小朋友哦。
靠外不靠内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要躲在窗户下面。
其他情境中的避震要诀
在商场或超市内:尽可能避开货架,在没有障碍的通道上抱头蹲下。
在电梯内:将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
在室内停车场:留在车内十分危险,应该在两车之间或车旁蹲下或趴下。
在郊外: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
避震自救的知识
近几年我国地震灾害越来越频繁,掌握地震自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你了解地震知识吗?以下是地震自救逃生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一:地震小常识
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一般很难察觉;
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人们能感觉到,家中有悬挂着的灯饰会晃动;
大于4.5至6级的地震,这时候放在桌边的.杯子可能会掉落;
大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可能造成房屋破裂;
大于7级小于8级的地震,可能造成房屋破损倒塌;
8级或大于8级的地震,这类属于特大地震,严重的导致地面龟裂,房屋倒塌。
不管是哪种等级的地震,我们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二:应急避震要点
1地震发生时,就近躲避
2震后迅速寻找安全地方躲避。
如在室内,楼内中,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帝,就地躲藏,寻找及躲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如炕沿下、坚固的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三角空间在物理结构上更为安全,厨房‘厕所等地方相对安全,适合躲避,在平房时,也可跑至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时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个枕头或靠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是到阳台上去,更不要选择从楼上跳下。
3如在室外,寻找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的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开高耸危险物或是悬挂物,比卡不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等;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或是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避开有玻璃墙的建筑。
4身体应采取的姿势,尽量保护自己: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慌,不要推挤,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地震知识及避震自救知识三:大地震中自救原则
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
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体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不要口渴就喝完。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的大声呼救,可用砖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 防震避震活动总结
★ 康震苏轼
★ 求职必看秘诀
★ 必看励志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