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防风解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共含10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你假发掉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防风解温汤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防风3钱,桔梗3钱,桑叶3钱,连翘3钱,杏仁3钱,芍药3钱,丹皮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温证,太阳经头项痛,腰脊强,发热作渴者。
【用法用量】流水3杯,煎至8分,温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
【摘录】《医学摘粹》
在通过上文对防风解温汤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不过在养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选择,对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是不要选择的,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处方】半夏半两(制),枳壳半两(麸炒),茯苓半两,橘皮2钱半,防风2钱半,甘草(炒)1钱半。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消痰,顺气,疏风。主小儿痉b。
【用法用量】《得效》有人参。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对于文章介绍的关于防风温胆汤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在丰富阅历的同时增加对医药常识的理解。
防风发表汤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防风发表汤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防风发表汤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别名】荆防发表汤
【处方】防风5分,干葛8分,红花3分,枳壳(炒)7分,桔梗8分,苏梗6分,川芎5分,荆芥6分,当归6分,陈皮6分,甘草5分,杏仁(炒,去皮尖)1钱,山楂肉2钱。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痧疹初起发热,2-3日或4-5日内未见外证时,或奶疹、风疹。
【用法用量】荆防发表汤(《痘疹定论》卷四)。方中苏梗,《痘疹定论》作苏叶。
【摘录】《活幼心法》卷二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防风发表汤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处方】防风、山栀、石膏、黄芩、苍术、木通、甘草、牛蒡子。
【功能主治】手足忽如火燃,起紫白黄泡,血热之极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虽然说防风牛蒡汤的功效是非常显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连翘防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连翘防风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别名】连翘散
【处方】连翘(去心)5分,当归5分,赤芍5分,防风5分,木通5分,滑石(水飞)5分,牛蒡子(炒5分,研)5分,蝉蜕(去足翅)5分,瞿麦5分,石膏(煅)5分,荆芥5分,生甘草5分,柴胡5分,黄芩5分,紫草5分,车前子5分。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
【用法用量】清水2盏,加灯心20根,煎至8分,子与乳母同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三
【处方】连翘、防风、甘草梢。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斑疹,少阳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玉机微义》卷五十
【处方】连翘、防风、柴胡、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少阳出不快,脉弦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处方】连翘3分,防风3分,瞿麦3分,荆芥穗3分,木通3分,车前子3分,当归3分,柴胡3分,赤芍药3分,白滑石3分,蝉蜕3分,黄芩3分,紫草茸3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少阳病,乍寒乍热,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1盏,煎7分。随儿大小,量数轻重与之。
【注意】大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摘录】《医学正传》卷八
【处方】连翘(研碎)、防风、黄连、陈皮、芍药、当归、独活、白蒺藜(炒、去刺)、荆芥、茯苓、黄芩、甘草、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肝脾风热时毒,头面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对连翘防风汤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小防风汤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小防风汤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大黄(蒸)山栀子 甘草(炙)赤芍药 川当归(洗)防风 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毒上升,眼目生翳,胎风赤烂。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通口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经常性不注意饮食健康的人们一定要注意,我们在选择小防风汤等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的体质。我们在肠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能单单靠药物来化解,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很好的远离疾病。
人参 甘草各1.5克 藁本 青皮各0.9克 白豆蔻 黄柏各0.6克 升麻 柴胡 黄耆各3克
【功能主治】治风热外乘,肺气郁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数而少。
【用法用量】上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去滓温服。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通气防风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处方】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耆、桑枝。
【功能主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防风根汤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防风根汤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防风赤芍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双防己2两,木防己3两,赤芍药1两半,秦艽肉2两,苡米仁5两,宣木瓜3两,川续断3两(酒炒),杜牛膝3两(酒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瘀血内滞,湿热不化,下注而致脚气,足胫红肿疼痛不止,脉数涩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汉防己泻血分湿热,木防己散血分风邪,赤芍破瘀血以通经,米仁渗湿热以除痹,秦艽通肌活血,木瓜醒脾舒筋,续断续经脉,牛膝利血脉也。为散水煎,使瘀血消散,则湿热自化而经脉清和,何红肿疼痛之不退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防风赤芍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防风解毒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桔梗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甘草1钱,石膏1钱,薄荷1钱,枳壳1钱,川芎1钱,苍术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风毒瘰疬。
【用法用量】水2钟,入灯心20根,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别名】防风败毒散
【处方】防风、薄荷、荆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连翘、木通、枳壳、淡竹叶。
【功能主治】辛凉透发。主温暖时出疹。
【用法用量】防风败毒散(《麻科活人》卷二)。《赤水玄珠》有灯心,诸药各等分,水煎服。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防风、荆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连翘、淡竹叶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气,枳壳疏表,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以达肺经。仲淳曰:痧疹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肺,使痧疹发出,毒解则了无余蕴矣。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防风、连翘、薄荷、前胡、木通、荆芥、力子、江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时温初期,斑疹未明发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处方】防风1钱,地骨皮5分,生黄耆5分,白芍5分,荆芥穗5分,大力子5分。
【功能主治】汗散清解。主毒气散漫于皮肤,痘后遍身疮癣如芥如癞,脓水浸淫,皮肤溃烂,日久而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1大钟,煎至5分,温服。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