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应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共含9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泥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感应膏。
【处方】木香3分,丁香3分,肉豆蔻3分,干姜3分,杏仁30个,巴豆30个,百草霜1分,硇砂3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用麻油少许炼熟,下黄蜡1两熔了,放温同前药一处搅和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饮食不消,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7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四
感应圆怎么吃?感应圆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感应圆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处方】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称二两,杏仁(拣净者.去双仁者.百四十个.去尖.汤浸一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二两半,丁香(新拣者)一两半,川干姜(炮制)一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二十个,巴豆七十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炮制】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馀四味捣为细末,与前三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六两熔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一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
【功能主治】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不能转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
【用法用量】旋圆如绿豆大,每服三、五粒,量虚实加减,温水吞下,不拘时候。大病不过三服,便见痊愈。
【备注】此药温无毒,并不燥热,不损胃气,亦不吐泻,止是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此高殿前家方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家现在明白了感应圆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感应圆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我们所说的方剂。今天为大家介绍感应丸这种方剂。
川姜(炮)百草霜各60克 木香45克 荜澄茄 京三棱(炮)各30克 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120克 油30克 丁香30克
【制法】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成剂。入臼内,杵千余下,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温中消积。治寒积内阻,不能运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嚏宿腐气,及霍乱吐泻,久利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熟水吞下,食后临卧服。小儿如黍米大2~3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沦》卷十一
【处方】杏仁(生)、巴豆(去皮)、晋枣(去核)。
【制法】枣中装巴豆2个,同杏仁纸裹,水蘸湿,烧熟,捣烂为丸,如绿豆大,用油单纸包裹备用。
【功能主治】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空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别名】感应丹、威喜丸
【处方】百草霜(用村庄家锅底上刮得者,细研)2两,杏仁(净者,去双仁)140个(去尖,汤浸1宿,去皮,别研极烂如膏),南木香(去芦头)2两半,丁香(新拣者)1两半,川干姜(炮制)1两,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20个,巴豆70个(去皮心膜,研细,出尽油如粉)。
【制法】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3味外,余4味捣为细末,与前3味同拌,研令细,用好蜡匮和,先将蜡6两溶化作汁,以重绵滤去滓,以好酒1升,于银石器内煮蜡熔,数沸倾出,候酒冷,其蜡自浮,取蜡称用。凡春夏修合,用清油1两,于铫内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4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1两半,同煎煮热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铤子,以油单纸裹,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磨化积聚,消逐温冷,疗饮食所伤,快三焦滞气。常服进饮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停积胃脘,不能传化;或因气伤冷,因饥饱食,醉酒过多,心下坚满,两胁胀痛,心腹大疼,霍乱吐泻,大便频并,后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愈而复发;中酒呕吐,痰逆恶心,喜睡头旋,胸膈痞闷,四肢倦怠,不欲饮食;妊娠伤冷,新产有伤,若久有积寒,吃热药不效者;久病形羸,荏苒岁月,渐致虚弱,面黄肌瘦,饮食或进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积冷;又治小儿脾胃虚弱,累有伤滞,粪白鲜臭,下痢水谷,连绵月日,用热药及取转不效者。
【用法用量】感应丹(《J仙活人方》卷下)、威喜丸(《兰台轨范》卷一)。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肉蔻逐冷消食,下气和中;丁香暖胃助阳,宣壅除癖;木香升降诸气,和脾疏肝;杏仁降气散寒,润燥消积;炮姜能逐痼冷而散痞通关;巴豆善破沉寒而夺门宣滞,寒积深痼,非此莫攻;百草霜和中温散,亦能消积治痢为佐也。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
【别名】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
【处方】肉豆蔻3两,川姜(炮)3两,百草霜3两,木香1两半,荜澄茄1两,京三棱(炮)1两,巴豆100粒(去皮心,别研),杏仁100粒(去皮尖,别研),酒蜡4两,油1两,丁香1两。
【制法】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细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内,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噫宿腐气;及霍乱吐泻,或复迟涩,久痢赤白,脓血相杂,米谷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丹(《得效》卷四)。
【摘录】《三因》卷十一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感应丸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处方】生半夏3钱,生胆星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胞内痰核。
【用法用量】干醋调涂。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处方】梨汁2杯,藕汁2杯,芦菔汁2杯,鲜薄荷汁2杯,酒炒枯芩细末1两,白糖霜1两。
【制法】细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虚劳火嗽。
【用法用量】每服3-5匙,1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鸡鸣录》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化痰膏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化痰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安息膏的作用。
【处方】安息香半钱,花乳石(火煅红)半钱,血竭半钱,乳香半钱,麝香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用蜡少许,入麻油些小同熔开,将药捻作米粒大。
【功能主治】漏疮脓水不绝,骨中疼痛。
【用法用量】看疮口大小深浅入药于疮孔中,以满为度;药透内,从内生肉,1-2日退出1粒,渐生肉渐退出,出尽则疮中自然平复;如疮口冷痛浅阔,只用少许干敷。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三引《仁存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安息膏的功效与作用了吧?安息膏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着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神妙膏这种方剂。
羌活 细辛 黄连 贝母 菊花 当归 枳壳 大黄 白芷 生地 防风 荆芥 木贼黄芩 川芎 苍术 猪苓 泽泻 白术 薄荷 桔梗石斛 赤芍药 蔓荆子 草决明 牛蒡子 青葙子菟丝子 车前子 夏枯草 地骨皮
【制法】将羊脑炉甘石120克,用一袋盛了,同前三十二味,人水煮三昼夜,取起去药。将甘石入乳汁浸之。再将石细研如面。
【功能主治】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点眼。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看完了上文对于神妙膏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百草膏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百草。
【制法】5月5日采凡可治病草木100种,洗净捣汁,砂锅内熬成膏。每草膏5斤,配麻油10斤,再熬至滴水成珠为度;每油2斤,入黄、白蜡各2两,飞丹8两,松香4两溶化,用铅粉半斤收成膏,加乳香、没药、樟脑各5钱,槐枝搅匀收用。必惯识草药人采取,不治病野草勿用。
【功能主治】活血祛风败毒。主一切疮肿,风气,跌打损伤。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别名】百草霜
【处方】羊屎不拘多少。
【制法】上一味,上下以瓦盛盖,柴木烧令烟尽,末之,麻油调膏。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不问干湿痛痒,日近年深者。
【用法用量】外敷。
【摘录】《三因》卷十五
【处方】薄荷8分,玉丹5分,川贝1钱,灯草灰5厘,柿霜8分,甘草1分5厘,天花粉1钱,冰片2分,草霜1分。
【制法】上为末,用白蜜调膏。
【功能主治】喉癣及喉菌。
【用法用量】频咽噙之。若症重,兼服煎剂,并用吹丹。
【注意】如治喉刺,玉丹、薄荷忌用;如见劳病已重,津竭火炎之候,亦不宜用。
【摘录】《囊秘喉书》卷下
像百草膏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很多人都知道脚气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脚气膏。
【处方】广胶3两,葱白半斤,生葱半斤,陈酒糟(取汁)2-3两,花椒1两,艾叶2两。
【制法】同煎成膏,布摊。
【功能主治】止痛消肿。主脚气。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怎么样,现在了解脚气膏了吗?是不是觉得它很神奇,祖国医学就是这么神秘而强大,我们平时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处方】白僵蚕(炒)半两,白鱼10枚,白石脂1分,白附子1分(炮),鹰屎1分,腊月猪脂2两。
【制法】上药除猪脂外,捣罗为末,细研,以猪脂和令匀,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面上瘢痕。
【用法用量】旋取敷瘢痕上。
【注意】避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虽然说白僵蚕膏的功效是非常显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