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益胃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共含6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I以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于益胃汤,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益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益胃汤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沙参9克 麦冬15克 冰糖3克 细生地15克 玉竹4.5克(炒香)
【功能主治】滋养胃阴。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上文是对益胃汤的一些相关介绍,我们知道中药是中国传统治病、调养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药物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益胃汤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和中益胃汤,那么和中益胃汤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炙甘草各0.9克 当归身1.2克 柴胡 升麻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和中益胃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和中益胃汤。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丁香益胃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丁香1两,人参1两,诃黎勒皮1分,官桂半两,大黄(炮黑)半两。
【制法】上细末。
【功能主治】胃虚挟热,吐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2片,煎5分,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张涣方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丁香益胃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养生呢,相信这是很多人感到困扰的问题,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方剂养生。下面来介绍一下升阳益胃汤。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看了上文对升阳益胃汤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不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
生病吃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对于吃药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先了解一下这些药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免出现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益胃升阳汤这种中药方剂。
升麻各1.5克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 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 黄耆6克 白术9克 生黄芩少许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养血调经。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中药方剂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来越好的前景,疗效的提高,副作用的进一步减少都昭示着其正确性。我们相信类似于益胃升阳汤等中药方剂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定胃汤的制作方法。
【处方】熟地3两,山茱萸3两,肉桂3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大补肾中之水火。主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吐止,10剂而病痊愈。
【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定胃汤,我们知道定胃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定胃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