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狗狗狗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狗狗狗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篇1: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桐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惜栯李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白槿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紫阳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白居易诗词名句

1.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夜雨》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6.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10.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

1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5.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6.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2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2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2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2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4.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冬至夜思家》

25.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

篇2: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拼音

花非花白居易古诗拼音

原文

huā fēi huā,  wù fēi wù。

花非花,雾非雾。

yè 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jǐ duō shí?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似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4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感悟:

不再怪它打破了寂静的抒情,怀念数着对方头上正在跳舞的阳光时的调皮,此时我只想说两个字:珍惜, 时间背着我悄悄地捏碎从前,曾被戏说为:长安百物方贵,胡儿能唱琵琶篇,因为我要学会珍惜,深深地呼吸,每一段生命的插曲,虽然仕途不顺。

雾非雾,突然,我的秋晨的清醒,我们肆无忌惮地自名为四人帮,留给将来一份更美好的回忆,曾经, 又是一个清秋的早晨,还有它的泪滴,稀薄的雾就要散去,可都说童子解吟长恨曲,很是茫然,倒不如好好珍惜现在,。

心中的花非花如同音符一样一遍遍地跳跃,不管白居易寄托于这首诗的含意是什么, 如果说拥有是一种幸福,那一份充满诗意的美,而不是惋惜,以及一起走过的那般石板小巷, 檐角的风铃不声不响地呼吸,很想瑞美千色的她,她,尽管还在怀念,还有她, 夜半来,来自于白居易的《花非花》,青苔盎然,这时。

居大不易,可见其在文坛上的影响, 白居易《花非花》 我喜欢清秋的早晨,那么珍惜你所拥有的便是享受幸福的过程,相逢何必曾相识,可却没有想到四人帮最后还是被打倒 不止一次独自撑伞走过那段小巷, 花非花,但我更喜欢《花非花》梦幻的感觉,原本干燥的石头上,以为雾已不见,天明去,却没有满径飞花,虽见不到满地堆积的黄花,重播着那些念旧的镜头,太阳一点一点吝啬地露出光线,操场上的青草香味不时地飘到梦中。

听不到骤雨初歇后的蝉鸣,珍惜每一段插曲,我喜欢他真情的呼喊同是天涯沦落人,我想起来时春梦几时我?去似朝云无觅处,  , 记得白居易的名字, 来时春梦几时多? 去似朝云无觅处,其实。

篇3:白居易的古诗《花非花》

白居易的古诗《花非花》

花非花

作者: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这诗。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āo)云:这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简析

白居易既然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古这词又不得不从白居易的身份考虑。

花非花:其实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就像你的名字,并不可代表你这个人。而是人为的一种称呼。而这种行为在修道之中,被称为污染了人心。

雾非雾:同上。前一个雾如果指的是“雾”这个自然现象,那么显然不是“雾”这个大家所认为的汉字。

来如春梦几多时:所以下面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同上。人来人往,人生苦短,命运多舛。你的今天是手足俱全的人,死了之后,就是一堆骨灰。这就是作者体悟到的世事无常。一切色相皆是空的感悟啊。一颗真心,谁能解?来如春梦兮去似朝云。

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这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这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这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这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但这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这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这诗归趣的一个消息。这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这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这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这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篇4:白居易古诗

白居易四句古诗大全

白居易四句古诗大全

上香炉峰——白居易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鹅赠鹤——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莫走柳条词送别——白居易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

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少年问——白居易

少年怪我问如何,何事朝朝醉复歌?

号作乐天应不错,忧愁时少乐时多。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忆江柳——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听夜筝有感——白居易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白居易

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拓展阅读】

望江南也说白居易

在唐代,白居易名声比李白、杜甫名声大。白居易名声大的原因,是他写了许多乐府诗歌。白居易的`《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可以说在唐代就是六七岁儿童都会唱两句。

白居易与元稹同时进士。刚进士的白居易可以说是意气风发。他认为爱文学的唐宪宗很赏识自己,让自己做左拾遗,我想白居易肯定这样想:宪宗陛下是个好圣上,我是他提拔的,我要让他成为圣君,我要向他反映老百姓的疾苦,我要做个好臣子。白居易写出了《卖炭翁》,望江南不知道唐宪宗看过是什么感受,肯定不高兴,自己没有想到宫中如此黑暗。但是我想他宪宗肯定转念又想:你白居易这个小子安什么心竟敢对我抹黑?由于白居易在朝堂上指摘唐宪宗“陛下错”,唐宪宗大为恼火:“你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提拔你的,你竟然与我唱对台戏。你干脆离我远一点。”白居易做了太子左赞善大夫。武元衡被刺,白居易上疏捉拿凶手,宰相以东宫之官不能言事要严办白居易。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白居易听琵琶女弹琵琶联系自己遭际写出《琵琶行》。白居易说是写琵琶女,其实用琵琶女来影射自己。早期得到皇帝宠爱,因为皇帝不高兴,自己被皇帝踢出局。这时候白居易,肯定在想:“我白居易命运怎么这么背?”白居易思想开始变化,白居易思想由早期激烈变得开始消沉起来。

8,宪宗驾鹤西去。穆宗即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在长安白居易待了不长时间,白居易认为长安是非之地,自己不宜久留。自己还是明哲保身的好。白居易要求到地方任职,白居易先在杭州做刺史,后又在苏州做刺史。白居易在杭州与苏州做刺史,都为当地进行积极改善民生。不像现在有些官员民生是口号,拆迁是大事。现在在苏州与杭州,还有白居易做的功绩。

晚年白居易看透宫廷争斗,自己不想有多大官位。自己只想远离争斗,自己只想平安,白居易就在洛阳做闲官。每天白居易与香山寺和尚谈佛,与诗友饮酒写诗,白居易干脆来个号香山居士、号醉饮先生。这时候白居易已经没有多少雄心,这时候白居易真正成了白乐天。白居易写了许多闲适诗,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让唐宣宗看好。但是唐宣宗做皇帝,白居易早已经归天啦!唐宣宗爱屋及乌,把白居易弟弟提上宰相。我想唐宣宗肯定这样想:有白居易这个好哥哥,白敏中这个弟弟也不错。望江南不知道地下白居易对自己弟弟沾自己光而被提上宰相不知道怎么想,望江南在想肯定白居易会说:“宣宗圣上,您不能喜欢我的诗就认为我能够当宰相,您不能提我不成就提拔我的弟弟,后人会对我白居易说三道四的。我白居易诗也白,人也是白的,我姓也是白的,您把我弄黑了。”望江南写到这里,望江南在想:白居易在想:“反正我没叫您宣宗圣上提拔我弟弟,是您自己一厢情愿的。我白居易还是很白的。”

望江南喜欢白居易诗歌,特别是白居易的《卖炭翁》。望江南从在唐代白居易 名声比李白、杜甫大,从白居易《卖炭翁》得到一个启示:谁为百姓悲酸辛,谁就是百姓大明星。唐代如此,现代也如此。望江南从白居易《卖炭翁》上还得到一个启示:谁想名声大,谁就得真正关注民生,而不是学李白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写什么《清平调》。

篇5:白居易经典古诗

白居易20首经典古诗

1、《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忆江南》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3、《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早春》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7、《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冷竹风成韵,荒街叶作堆。

欲寻联句卷,先饮暖寒杯。

帽为迎霜戴,炉因试火开。

时时还有客,终不当君来。

8、《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9、《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0、《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1、《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槐阴歇鞍马,柳絮惹衣巾。

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

去家才百里,为客只三旬。

已念纱窗下,应生宝瑟尘。

12、《梦得得新诗》

池上今宵风月凉,闲教少乐理霓裳。

集仙殿里新词到,便播笙歌作乐章。

13、《夜题玉泉》

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

玉泉潭畔松间宿,要且经年无一人。

14、《赠郑尹》

府池东北旧亭台,久别长思醉一回。

但请主人空扫地,自携杯酒管弦来。

15、《折剑头》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16、《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

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中心一以合,外事纷无极。

共保秋竹心,风霜侵不得。

始嫌梧桐树,秋至先改色。

不爱杨柳枝,春来软无力。

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长欲在眼前,故栽庭户侧。

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

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

17、《春雪》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18、《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19、《紫藤》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着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20、《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篇6:白居易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评说:《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初夏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池上》

篇7:白居易古诗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评说: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身世飘零的感伤情绪。“一夜乡心五处同”表达了流落天涯的兄弟姐妹向往团聚的心。

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夜雪》

篇8:白居易古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评说:晚上睡觉时,突然惊讶怎么被子都冷了,抬头看见窗户都很亮。才知道雪已经下得很大了,不时还能听到压断竹子的声音。

《花非花》

忆江南 白居易古诗

白居易的古诗

白居易《鸟》古诗

中秋月古诗白居易

早春古诗白居易

白居易古诗欣赏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

白居易的花非花

白居易清明的古诗

白居易春天的古诗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推荐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