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研究(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aRCiSSU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研究
描述了小滚转力矩测量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一种专用于小滚转力矩测量的`新型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基于一种“双交叉挠曲弹性枢轴”结构及电子束焊接新工艺,该天平的滚转力矩单元不仅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且纵向承载能力也很强,因此能够满足各种外形的小滚转力矩高精度测量要求.文章包括初样天平的天平描述、静校结果分析及在风洞试验中的性能等.
作 者:杨英臣 Yang Yingchen 作者单位: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4 刊 名: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年,卷(期): 13(1) 分类号:V211.73 关键词:小滚转力矩 测量技术 天平小不对称再入体滚转气动力测量技术
为了解决小不对称再入体滚转气动力测量问题,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制开发了以空气轴承为核心的滚转气动力测量技术,利用空气轴承自身旋转阻尼非常小的特点,使模型做自由滚转运动,一个特殊设计的非接触的光学测量系统测出模型的转角随时间的'历程,用参数拟合的方法得到滚转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为验证该项实验技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在?500高超声速风洞中对4个模型进行了吹风实验,吹风马赫数为5,测量滚转力矩系数Cl0和滚转阻力矩系数Clp.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数据合理,并较其它方法更具有鲁棒性.
作 者:白葵 冯明溪 付光明 作者单位: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北京,100074 刊 名: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年,卷(期): 16(3) 分类号:V211.78 关键词:再入体 烧蚀 气动稳定性 风洞实验烧蚀滞后效应引起的钝锥滚转力矩
当有迎角钝锥相对于风坐标转动时,由于烧蚀滞后效应将产生滚转力矩.本文基于适当的力学模型和近似分析导出了该滚转力矩系数的解析表达式,表明该系数与α2sinε成正比.根据结果得到的系数模数的'量级是10-6.文中还分析了它与各主要物理量的关系.
作 者:徐书轩 方一川 Xu Shuxuan Fang Yichu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 刊 名:空气动力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年,卷(期): “”(1) 分类号:V211.4 V471 关键词:钝锥 烧蚀滞后 滚转力矩 理论分析电力工程测量的技术研究的论文
1地下电缆的探查
1.1实地调查法
地下电缆的探查主要针对明显的线点(主要有接线箱、变压器、电缆井等附属设施)进行。作业时将所有电缆井逐一打开,一一测量电压等级、管径、走向、管道位置、深度等直接数据,并对走向判断不清的管线进行查证。电力沟要查明各点沟断面尺寸,直埋或套管等方式,埋埋深及根数、排列方式等。
1.2开挖调查法
开挖地面,将地下管线暴露出来,直接测量其位置、高程(或埋深),并调查管线属性。该法适用于情况太过复杂、采用物探方法无法查明或为验证物探法精度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工程量大。
1.3非开挖技术
地下电缆的特点是特征点全部埋在地下,需要用物探的方法将特征点的数据反映到地面上来,同时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及其他各项属性然后对各管线的特征点进行施测和制作专业管线图或综合管线图。
1.3.1探地雷达技术
探地雷达测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脉冲波对测量目标发生一定波段反射回来进行探测。通过对回收波段的'分析,能够确定测量目标的基本情况,该测量技术主要用在地下检测。
1.3.2磁梯度测量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对管道进行测量,对管道深度以及形态进行描述,对于非开挖法的施工,该技术能够在地下一定的范围内形成强磁场环境,然后将次磁力探头放入指定空间内进行测量,进而获得详细的数据,进而为施工提高指导。
1.3.3人工地震波测量技术
该测量技术是利用不同介质抗阻抗值不同来实现测量。通过人工制造的波动信号对震动速度计抗阻值进行测量。该测量技术可以对地上计地下进行测量,对于地上测量主要是对振动波进行检测,地下则是对不同介质的震动波段进行分析来确定地下情况。
2地下电缆的测量
2.1地下电缆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对于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进行施测各电缆特征点如果没有控制点或密度不够时,则应建立精度适宜,密度合理,点位不易被施工破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可采用全站仪布设光电测距导线或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水准测量的方式,按城市测量规范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2.2地下电缆的测绘
地下电缆的测量可依据地下管线的探查所绘制的草图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根据电缆测量控制网,进行电缆点联测,确定电缆点的坐标与高程。
(2)内业进行电缆平断面图的绘制。
2.3中线测设
电缆沟在开挖前,必须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进行电缆沟中线及检查井位置的定位放线,需要注意的是检查井的两侧需要设置控制桩,以便施工完成后能够校核检查井。中线的坐标必须严格根据图纸进行施测,放线完成后,还要进行复核。
2.4标高测量
电缆沟的标高测量需要提前在施工区域沿线测设临时水准控制点,并且临时水准控制点必须要相对稳定,控制在100m的范围内设置一个,临时水准点设置完成后,统一编号在图纸上标明,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定期进行复核,确保标高符合使用要求。
2.5电缆排管测量
中线定位完成后,可以使用白灰撒出边线,然后开始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沟槽基底标高,并且在挖土过程中要不断对中线进行复核,确保中心线的位置精确无误。沟槽开挖后还要在沟槽底部设置高程控制点,以便对高程进行复核。电缆管沟在回填前,还要对电缆顶部标高进行测量,然后详细进行记录并且要标记到图纸上,作为竣工测量资料,相应的管头、检查井井底、井间距等均需进行测量。此外,电缆沟支架在安装时也要经过严格定位后方能进行施工,电缆支架水平间距不得超过1m,并且在固定时还要对其进行找平。
3质量保证措施
随着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地下电缆敷设越来越多,地下电缆与其他地下管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下电缆测量中应该注意:
(1)城市地下电缆探查与绘制是一项涉及多权属单位和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与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2)随着探测队伍和作业人员的不断增加,要不断提高探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测量人员需全部持证上岗,进入场地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后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3)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核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后才能成为测量依据。
(4)一些非金属材质的管线普遍应用,给地下管线探测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在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时,要经过试验,使其探测精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5)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测量工作质量有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
(6)在从事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时,仪器设备带电作业,一定要安全用电,打开窨井盖调查时,要进行有害、有毒及可燃气体的浓度测定,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做到安全生产。
4总结
目前,地埋电缆工程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个角落,对于地埋电缆工程来说,测量技术作为电缆工程的基础,它对施工全过程、成本、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发展,电力工程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必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保证电缆测量技术的质量,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树刚,陈静.非开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S1).
[2]郝印涛.地下电缆探测技术在供电生成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6).
[3]杨志世.浅析电力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13).
[4]赵沐雨,张蔷.工程测绘测量基础研究与发展[J].现代工程测绘,(11).
[5]郑军生,王瑞.现代电力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现状[J].测绘科技,2009(5).
摘要:大型矿山的测量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其不但是矿山建设生产的基础,也决定着矿业公司的发展。根据上述背景,提出基于低空遥感的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研究。首先介绍了低空遥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的提出,主要由于传统测量技术面临着重重的难题以及矿山测量工作的特性;其次对低空遥感测量技术在大型矿山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主要分析了其工作的流程以及测量结果的精度。
关键词:低空遥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
大型矿山测量工作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在测量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对其中的安全以及结果的准确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型矿山测量是矿山建设和生产的重要环节,测量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前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型矿山的测量手段也在不断的创新。传统的大型矿山测量技术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对矿山工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实际利益。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实现大型矿山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对低空遥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进行研究[1]。
由于大型矿山工作的特点以及传统测量技术的不足,近几年,对大型矿山测量技术进行创新,其中低空遥感技术是使用率最高的技术。因此,提出对低空遥感的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研究。(1)大型矿山测量工作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大型矿山的测量工作以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且其应用的水平对矿山工作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现实情况显示,在我国大型矿山的测量工作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技术都不是先进的,导致测量工作的结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满足不了现在矿山发展的要求。所以,要想大型矿山正常的`工作以及矿产公司稳定的发展,就要重视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在测量工作中引进新的测量技术与测量设备,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保障矿山工作的安全性[2]。(2)传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面临的难题。就目前而言,我国传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面临着很多难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大型矿山测量是矿山生产建设的根本,测量的结果不但为矿山建设服务,也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帮助领导对矿山建设和生产做出相应的决策,测量工作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矿山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与测量的基础工作。矿山测量工作者在矿业公司中的地位相当低,手里的权利也是相当小,非常不受重视。一般的,矿业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艰苦,危险系数比较高,但是大型矿山测量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却不高,所以,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根本不想到矿业公司工作,导致大型矿山测量工作的人才大量流失,相应的矿山测量技术的力量也是相对薄弱的[3]。
2低空遥感在大型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低空遥感测量技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快速响应。低空遥感测量技术主要依靠的是无人机,无人机主要在低空飞行,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升空进行测量,对环境的要求降低了,而且其可以迅速的到达指定的工作区,对其进行相应的测量。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第二,具有清晰影像数据获取的能力。无人机可以获得清晰的影像数据,还可以搭载传感器对目标进行监测,并可以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影像数据的获取;第三,成本低,维护比较容易。和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低空遥感测量技术的成本更低,并且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和操作成本都远远的低于传统的测量技术;第四,具有先进性。低空遥感测量技术属于数字产品,可以将拍摄的清晰影像数据形成一幅全景图像,并可以随意的放大缩小,对矿山建设生产提供了便利。在大型矿山的建设生产中,对其进行测量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传统测量方法不但效率低、成本高,所测量的范围也是具有局限性,但是低空遥感无人机测量技术效率高、成本低,并且相对来说测量的范围大。
2.1低空遥感测量技术的流程
低空遥感测量技术的流程主要分为两步,具体情况如下:①像片控制测量。像片控制点测量是测量的依据,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低空遥感技术的重要环节就是像片控制点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像片控制点进行选择,并使其在测量图像中清晰的显示出来,经由它将其它物体的位置准确的描述。②数据采集和地形图编辑。低空遥感技术主要采用无人机对大型矿山的地形以及范围进行测量与拍摄,通过无人机的网络传播到地上的计算机上,就相应的完成了数据的采集以及地形图的编辑。
2.2低空遥感测量技术的精度分析
大型矿山的测量工作中,地形比较复杂,通常遍布电线、管线等等,所以对测量数据的精度准许有一定的误差。一般情况下,在图像上准许有0.54mm的误差,实地准许有1.1m的误差。无人机拍摄形成的影响数据质量分析。主要对其所包含的范围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影响的边缘进行仔细的检查,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形起伏,色彩均匀、反差小,这就满足平面图的要求了。
3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空遥感大型矿山测量技术的提出,主要由于传统测量技术面临着重重的难题以及矿山测量工作的特性;其次对低空遥感测量技术在大型矿山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主要分析了其工作的流程以及测量结果的精度。希望本文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王涛 张艳婷 崔凯 王莉 单位:山西恒达地遥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的测量技术研究论文
一、数字地形测量技术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得到广泛普及,出现了很多大比例尺数字地形测量方式,并形成了一些数字成图系统,它们利用了三维测绘手段,不但能够进行专业图及地形图的测绘成图,而且能够完成GPS的前端数据更新。这种测量技术通常运用数字摄影、电子平板和数字侧记等模式。掌上数字测图是由掌上电脑、地形图内业绘图系统和全站仪来配合完成的,这种系统主要克服笔记本电脑中的电子平板弊端,突出了简便灵活操作、可视化界面及携带方便等优势,现已经成为野外测绘数据的主要采集和成图系统;数字侧记系统主要由全站仪、草图、RTK及地形图内业绘图系统配合进行操作,但作业过程并不直观,可能造成地物错漏,通常适用于环境数字的地形图测量绘制。
二、摄影测量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经常用于地籍图和大型工程的测绘,不需要直接接触需测量的物体,主要优势包括效率较高、野外工作量很少以及成果种类繁多,最初的起源是模拟摄影测量,然后逐渐向解析摄影测量转变,最后形成了全数字的摄影测量技术,此后还结合了IMU、GDPS等辅助测量手段,使野外控制点连测大幅度减少,航测的效益显著增加,而摄影测量技术逐渐迈向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新趋势。高分辨率卫星的像成图,主要应用于我国西部的无图地区进行测绘,据研究表明,如果于高山区或者西部山区采用这种成图技术,依靠大量的'地面控制点,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准度,是西部地区最方便有效的测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通常作为地面测量的辅助工具,最初是由专业的测量相机发展而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数字专业的近景摄影测量,最终形成了数码非专业的近景测量相机。通常应用于土石方量计算、三维重建、地形勘测以及滑坡测量等,其较高的精准度和功能性接近三维扫描仪。
三、变形测量技术
变形测量主要是对被测量的变形体做测量,以对内部的形态变化和空间具体位置进行确定,变形测量依据变形测量的内容,通常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环节的测量。其中主要涉及的为外部的变形测量,它包括垂直位移测量以及水平位移测量两种测量方式。在变形测量的方式中,主要方式有大地测量,这种测量方式能够进行工作基点测量、基准网测量等,需要配合运用的设备包括测量机器人和电子水准仪等,测量手段为几何水准、三角、交会以及边角测量等方式。它通常运用常规的大地测量设备,得到的测量数据较为真实可信,但存在观测时间较长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等弊端;基准线测量采用水平位移的变形测量,支墩坝和土石坝这类直线形的大坝,通常结合垂直法及引张线法进行观测,拱坝通常结合大地测量法,滑坡体和高边坡通常结合垂线法和视准线法。
四、无棱镜测量技术
无棱镜测量技术按照测量长度主要分为长程、中程和短程三种,其中长程的长度要不小于300米,中程的长度在100到200米之间,短程的长度要不大于100米。无棱镜在进行测量时,按照水利工程的环境要求通常采用中长程长度的无棱镜进行测量,它更适合用于反射介质较好,以及通视条件高的地区来完成测量,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测量的危险性。但在一定的视线范围之内不能有障碍物存在,否则将产生测量误差。
五、结论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测量研究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我们要不断对水利工程测量技术进行革新和改进,积极尝试新的技术,让测量技术不断向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并汲取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技术,让水利工程的测量技术不断应用于新的领域,加大发展力度,使水利测绘逐渐趋于服务型技术。
战斗部径向质心测量技术研究
论述了战斗部质心的.测量方法,针对目前国内战斗部径向质心测量误差较大,且其方位角的准确值无法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战斗部弹体径向质心测量方法,经试验与应用,证明该测量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战斗部质心特性参数测量精度不高及方位角定位问题.
作 者:郑勇 常晓东 崔瑞禧 Zheng Yong Chang Xiaodong Cui Ruixi 作者单位:国营江河化工厂,宜昌,444200 刊 名:航天制造技术 英文刊名: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 “”(6) 分类号:V4 关键词:战斗部 质心 测量一、前言
当前,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已经有了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了满足污水排放的相关要求,就势必要对污水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检验。但是由于污水处理过程存在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很多参数都难以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测量。在科技的发展之下,软测量技术对这一问题大有帮助,如何不断将其优化,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当前需要研究和探索的一个方向。
二、软测量技术概述
(一)软测量技术的定义
软测量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选择和被估计的主导变量关系密切的,并且容易直接测量得出数据的辅助变量,根据最优原则,搭建一个辅助变量为输入值,主导变量为输出值的数学模型,并将实现此模型的算法输入到计算机的相应软件当中进行计算,得出贴近实际的一个主导变量的估计值。[1]
(二)软测量技术的构成
软测量技术主要由辅助变量的筛选,数据的具体处理、所需模型的建立和对所建立模型的实时校正构成。其中对于辅助变量的筛选,是在变量类型、变量的数据量和监测点三个因素中筛选的。其选择标准是保证灵敏性、特异性、过程适用性和精确度;数据的具体处理是指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交换和误差调整,从而确保数据的精确度,在后面进行模型的应用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所需模型的建立是该技术的应用核心,它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又高于数学模型,是利用二次变量来实现对主要变量的最优估计。[2]虽然在数学的模型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模型都能够直接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要对各类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和污水处理的技术要领和参数指标进行比对,将各类模型进行融合,才能最终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建模方法。具体的模型建立在之后的文章中会进行介绍。最后就是对软测量模型的矫正。模型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只是初步的搭建了一个框架,而没有将具体的对象应用进去,而对象又是在动态变化着的,所以要对已经构建的模型进行实时的矫正,当前最常用的是利用分析仪表的离线测量值来进行在线矫正。
三、软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
虽然软测量技术有许多种模型建立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模型都适合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要根据污水处理自身的特点,在掌握了污水处理工程的机理的前提下,将几种方法结合进行建模,才能使得技术的应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下面是两种具体的软测量技术的应用。
(一)多元性回归软测量建模法的应用
学过建模的人都知道,回归分析法作为建模时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以最小二乘原理为基础的一元和多元性回归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很多领域都用其来解决各类问题。将其实际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参数预测中显然十分合适。该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对于可检测量的参数数据和化验数值,和进行操作的工艺等外在的'影响无关。[3]它所建立起的模型十分简单,且可以将具体算法输入计算机的应用软件,即可得出重要的出水参数的预测。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发现,该模型的结果拟合度较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的,比如进水参数存在着滞后性。这是由于实验的时候采样时间较长且采样不均造成的。该方法可以对参数进行粗略的估计,但是要进行精确度更高的估计,还是要采用下列所述的第二种方法。
(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法的应用
相较于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更加适用于系统较为复杂的情况。人工神经网络有前向网络和反馈网络两种类型。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使用分离网络结构分别测量在厌氧和好氧两种条件下的参数,将两者加以区分,能够使结果更加精确,却得更好的效果。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无法对一些参数例如COD等进行测量。[4]不仅如此,国外研究人员还基于此种方法得出了一种在无法获得污水处理过程参数时的近似方法。其原理在于,仅仅采用一些便于测量的参数亮,并利用神经网络进行信息的处理,建立各种辅助性参数,经过一系列算法得出所要的水质参数。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污水水质参数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才能保证模型算法的良好实现。[5]
四、软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上述软测量技术对污水处理的具体应用中可以发现,当前的几种建立的模型都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或者局限性,所以,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突破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屏障。比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二种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该方法的应用的时候必须对生产数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在未来的污水处理中对水质的整体要求会逐渐提高,生产数据势必会更加难以获取,这对该方法的未来应用肯定存在着打击。[6]所以,如何有一个长远的目光,使得未来污水控制的越发严格的时候,该技术仍然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污水处理,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也是必须考虑的。
五、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污水排放量增加,更多水质参数需要进行测量,这给予了污水处理技术一个很大的难题。污水处理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复杂性,一些水质参数是很难直接测量得出的。这就需要软测量技术的帮助。软测量技术主要是建立起模型对估计值进行求解,适合污水处理的模型方法有多元性回归软测量建模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法。但这两种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行着重的研究,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冰.污水处理过程中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2):166-168.
[2]彭向华.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90-92.
[3]夏宏,伍溢春,张祥春.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4):34-36.
[4]王立营.试析软测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5(12):86-88.
[5]卓明,冯裕钊,陈勇.软测量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21(11):34-36.
[6]卿晓霞,余建平.软测量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5,25(3):13-16.
★ 虚拟陀螺技术研究
★ 测量工作报告
★ 测量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