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冶春,冶春王士祯,冶春的意思,冶春赏析(共含11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分享的豆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冶春,冶春王士祯,冶春的意思,冶春赏析 -诗词大全
冶春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 体裁:七绝 今有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梅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无数开。
冶春,冶春王士祯,冶春的意思,冶春赏析 -诗词大全
冶春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 体裁:七绝 三月韶光画不成,寻春步芽闪生。
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
冶春,冶春王士祯,冶春的意思,冶春赏析 -诗词大全
冶春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 体裁:七绝 东风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唤卖饧。
他日相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
冶春绝句赏析
原文
冶春绝句(其十)·王士禛
当年铁炮压城开,折戟沉沙长野苔。
梅花岭畔青青草,闲送游人骑马回。
赏析
中国古代素有游春的传统。仲春三月,人们结队作伴,到郊外赏花作诗,饮酒踏青,此举被看作是风流雅事,王士禛在扬州任推事时就尤好于此,这一组《冶春绝句》即是在游春时写的。
不过这一首却不同寻常,它是悼念抗清英雄史可法的。清兵大举南下时,史可法带领三千将士固守扬州,清兵久打不下,后以火炮破城,史可法英勇殉难,尸骨都没留下。为了纪念他,人们将史的衣冠葬于广储门外梅花岭畔。此事距王士禛前来游春仅二十年。诗人到此,触景生情,自然有一番感慨。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用往事与实景的'对照来表达对历史的某种观照和态度。这种态度诗中没有明说,需要读者自己去体味。
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两句为一部分,写历史的追忆。“当年铁炮压城开”,“压城”,形容清兵攻势的凶猛,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势头,从“铁炮压城”到“开”简洁地表现了这场战斗的全过程,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激烈,力量对比的悬殊,以及最后的城破。“折戟沉沙”一般用来形容战场留下的残迹,杜牧《赤壁》诗中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句子,意思相似。但这里还带有军败被歼的意思。当年战争的残迹连同史可法所捍卫的南明朝廷都已成为过去,战场上的创痕也已长满了青苔。历史被现实掩埋了。短短两句,包容量很大。
后两句写眼前看到的景物。诗人选取了两个角度,一是梅花岭畔史可法的衣冠冢。冢上青草丛生,寂寞荒凉,也许就像这青草一样,史坟已成为某种供人观赏的景致了。
另一角度是踏青的游人。正值春游时节,一批批踏青者骑着马,带着余兴悠悠归来。“闲”字用得意味深长,和“当年铁炮压城开”正好形成一种对照。当年的战场今天已是游人消闲的地方,紧张、恐怖的气氛烟消云散了,生活的变化该有多大!如果今天史可法有灵,该会怎么想呢?诗人颇有深意地用了一个“送”字,这就把坟冢连同坟上的青草都写活了,仿佛它们正注视着眼前经过的一切,注视着生活在另一个时代的人们。相反,游人们却未必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忘却和存在是渔洋这首诗表现的中心。我们在《渔洋诗话》中发现,作者曾盛赞苏轼的那首《陌上花》:“陌上花开胡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这首诗很可能就是受了苏轼的影响。假如这样的话,那么诗中的沉痛是自不消说的。
作者简介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春闺怨,春闺怨李冶,春闺怨的意思,春闺怨赏析 -诗词大全
春闺怨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五绝 百尺井栏上,数株桃已红。念君辽海北,抛妾宋家东。
[清]王士祯
今年东风太狡狯②,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梅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③无数开。
【注】①冶春:游春,赏春。②狡狯(kuài):诡诈。③夭桃:《诗经·桃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
(1)这首绝句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2)为了创造意境,诗歌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试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象:东风料峭,气候不定;忽晴忽雨、乍暖还寒之中,春天已然来临。一夜之间,江边红梅,辞谢枝头,落英缤纷,仿佛下了一场红雪;而无数艳丽的桃花竞相开放,缀满枝头。诗人笔底含情,融情入景,在春风吹拂、繁花似锦的'美丽图画中,洋溢着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①拟人。前两句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家伙,捉弄人似的把春天“遣送”到了人间。赋予春风以人的性格、动作,精灵搞怪,调皮可爱,富有情趣;同时,也生动地写出了初春气候不定、忽晴忽雨的特点。
②比喻。早春时节,也许白雪消融才不久,于是诗人把红梅花落比喻成“落红雪”,新颖形象,贴切自然。
③似贬实褒(贬词褒用)。开头两句诗人似乎在责怪东风,说它“太狡狯”“弄晴作雨”,简直是在“翻云覆雨”,弄得天气变化不定,忽晴忽雨,实则似贬实褒,表达了喜爱之情。
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诗全是写景,生动活泼,充满诗情画意。春风吹,春雨来,梅花谢,桃花朵朵开,句句写景,却句句含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曲美丽动人的春之赞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句,句李冶,句的意思,句赏析 -诗词大全
句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句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蔷薇花,蔷薇花李冶,蔷薇花的意思,蔷薇花赏析 -诗词大全
蔷薇花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翠融红绽浑无力,斜倚栏干似诧人。深处最宜香惹蝶,
摘时兼恐焰烧春。当空巧结玲珑帐,著地能铺锦绣P。
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
柳,柳李冶,柳的意思,柳赏析 -诗词大全
柳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O。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感兴,感兴李冶,感兴的意思,感兴赏析 -诗词大全
感兴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朝云暮雨镇相随,去雁来人有返期。玉枕只知长下泪,
银灯空照不眠时。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相思怨,相思怨李冶,相思怨的意思,相思怨赏析 -诗词大全
相思怨作者:李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 政冶论文范文
★ 冶父山作文
★ 教师政冶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