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胆固醇低的原因(共含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lsfl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过低的胆固醇和过高的胆固醇一样不利于健康。研究证实,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偏低,会影响免疫力水平和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性激素分泌不足。胆固醇水平与年龄有关。年轻人的胆固醇水平不宜过高,老人如果体内胆固醇水平较低,死亡风险会随之增加。
研究显示,胆固醇过高容易诱发脑梗,过低则容易诱发脑出血,脑出血患者胆固醇含量比脑缺血患者低20%-30%。胆固醇低了可能引起脑出血,导致人易衰老,易患癌症、急性心肌梗死、抑郁症等疾病。
因为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原料,胆固醇过低会导致细胞膜的脆性增加,血管壁脆弱,弹性下降,脑血管则容易破裂出血。如果长期吃素,体质指数指数在18以下(正常18.5-23.9之间)的,再缺乏运动,就会成为脑出血高危人群。
总胆固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四种:在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会使胆固醇含量降低;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下,胆固醇总量常见减低;其它如低脂蛋白血症、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肺结核和晚期癌症等都是总胆固醇偏低的原因。
当总胆固醇低了可以吃一些高胆固醇食物,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鱼子、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
所以,我们在选择这些食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一些,但是千万要有节制,否则,就会引起总胆固醇偏高。
⒈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300毫克)。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70%)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宜少于300毫克或更低,而1个鸡蛋黄中的胆固醇为250~290毫克;100克煮卤好的猪肝胆固醇含量更高达469毫克。
⒉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广泛存在于肉、蛋、奶类食物中,尤其以肥肉、荤油和内脏的饱和脂肪含量为最多。饱和脂肪具有促进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过了胆固醇本身。
⒊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人体排泄胆固醇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胆汁,肝脏利用胆固醇合成胆酸,胆酸随胆汁排入胃肠道参与脂肪的消化,之后,一部分胆酸代谢产物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废物利用”,另一部分胆酸代谢产物则随粪便排出体外。膳食纤维的作用就是吸附更多的胆酸代谢产物,使之排出而不是重新回收利用。这样,肝脏“只好”利用更多的胆固醇合成胆酸以补充胆酸的丢失。大量研究证实,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明确作用。
⒋橄榄油、茶油、玉米油和菜子油中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可在日常饮食中与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搭配食用。
⒌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不过其作用主要是针对甘油三脂升高,降胆固醇的作用较小(当然,仍然是有用的)。
⒍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虽然并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但有助于减轻胆固醇对血管的危害。
人群总胆固醇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专家表示将总胆固醇控制在2.1~5.2mmol/L(90-200mg/dl)范围内可能较为合适。低于这个范围的就属于偏低了,要引起注意。
一定量的总胆固醇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由于胆固醇可以形成胆酸,也是构成细胞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成份,但是总胆固醇偏低对人体不利了,轻易引起肝炎,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胆固醇转移酶受到抑制或生产减少,因此会造成胆固醇降低,并损害越严重,胆固醇降低越明显。说明损害更胆固醇低的原因严重。若是胆固醇持续降低,预后有不良后果发生,但病情好转后胆固醇会逐渐上升。
胆固醇的价值可以与阳光、空气和水相提并论,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如大脑、肝脏、肾脏、卵巢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参与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代谢,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缺乏时,就可引起细胞膜的破裂。
因此,胆固醇高了不好,低了也不行,那么怎样保持总胆固醇维持在一个健康水平呢?
一是尽量选用低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各种植物性食物,或者禽肉、乳品、鱼、蛋清等。二是控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猪油及各种动物油、脑、鱼子、蟹黄等。三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的食物,如各种绿色蔬菜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在适当摄取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时,可增加富含磷、钙的大豆制品、蘑菇类等的摄入,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维护血管功能。
比如,每天鱼、虾食用量控制在50克至100克,禽、畜肉食用量在50克至75克,再加一个鸡蛋(50克左右),总量控制在200克左右,同时食用40克的大豆或大豆制品。这样一来,胆固醇就能控制在健康水平之内。
一般来说,总胆固醇偏低可以吃一些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保证血管畅通。还应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的食物。比如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
生活中人们都知道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其实低胆固醇血症也一样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是因为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维持和营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若血内胆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导致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致使血管壁脆性增加。加之脑内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支持,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较低,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也极易破裂出血,造成脑出血。
另外,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在体内代谢后可转化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这些激素对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对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应激能力减弱,免疫力减弱,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正常性功能,均不利于人体的健康。由此可见,保持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平衡状态非常重要,任何片面的观点和措施,如贪吃或过分忌口都是不可取的。对低胆固醇血症应积极进行治疗。
1、肝脏疾病: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可能会引起胆固醇合成所必须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的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临床上常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肝坏死、急性中毒性肝细胞损伤等。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爱迪生病。
3、严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贫血等。
4、脂类代谢异常疾病:低胆固醇血症、α-脂蛋白缺乏症,低β-脂蛋白血症及无β-脂蛋白血症等。
胆固醇的价值可以与阳光、空气和水相提并论,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组织器官如大脑、肝脏、肾脏、卵巢等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参与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代谢,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缺乏时,就可引起细胞膜的破裂。
因此,胆固醇高了不好,低了也不行,那么怎样保持总胆固醇维持在一个健康水平呢?
一是尽量选用低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各种植物性食物,或者禽肉、乳品、鱼、蛋清等。二是控制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尤其是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如猪油及各种动物油、脑、鱼子、蟹黄等。三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固醇的食物,如各种绿色蔬菜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
在适当摄取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时,可增加富含磷、钙的大豆制品、蘑菇类等的摄入,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维护血管功能。
比如,每天鱼、虾食用量控制在50克至100克,禽、畜肉食用量在50克至75克,再加一个鸡蛋(50克左右),总量控制在200克左右,同时食用40克的大豆或大豆制品。这样一来,胆固醇就能控制在健康水平之内。
一般来说,总胆固醇偏低可以吃一些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保证血管畅通。还应多吃一些含有纤维的食物。比如蘑菇、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
1、总胆固醇偏低通常是由不均衡饮食造成的,总胆固醇在人的生理活动、生殖繁衍等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营养不良、总胆固醇偏低势必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发育。
2、总胆固醇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在总胆固醇的协作下,才能完成其防御感染、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因而总胆固醇偏低会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感染疾病的发生等等。
3、总胆固醇对于乙肝大三阳、乙肝小三阳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总胆固醇参与细胞和细胞膜的构成,对生物膜的透性、神经髓鞘的绝缘性能及保护细胞免受一些毒素的侵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超重、超胖人群
通常来说,超重、超胖人群胆固醇比较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在肥壮人群中发病比较多,肥壮人群体内甘油三酯比较高,因而健康的减肥有利于降低胆固醇。
2、遗传要素
有的人群的胆固醇高是来自于家族的遗传。
3、饮食习气不良
往常日子中假定不注意饮食,是很简略构成胆固醇高的,比方,往常日子中爱吃油腻食物的人通常胆固醇比通常人高许多,因而这类人群必定要注意膳食习气,多吃蔬菜水果,调整好对胆固醇的降低有非常重要的效果。
4、肝病致使
肝病致使胆固醇高除了亚健康人群比较多外,疾病也简略致病的病人,结合体肝细胞受损,胆固醇的酯化发作阻止,然后构成血中总胆固醇的升高。
5、阻塞性黄疸
胆固醇高的人,黄疸也有必定的联络,放赶紧阻塞性黄疸病人胆道受阻,致使胆汁不能及时排出,然后构成胆固醇偏高。
苹果
降脂能与胆汁酸联系在一起,像海绵相同吸收过剩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果胶降胆固醇的物质,维生素C增强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洋葱
洋葱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大剂,能够软化血管,下降血液黏稠度,推进引起血压增加的钠盐等物质的分泌,因而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构成的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富含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下降胆固醇,改进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还能增加“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最好吃法 以生食沙拉为最好,亦可与豆制品同烹。
绿豆芽
绿豆的维生素C可到达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很多维生素C可推进胆固醇分泌,防止其在动脉内壁堆积。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协助清除体内废物,还能够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联系,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然后下降胆固醇水平。绿豆芽性味甘凉,富含水分,还能够解腻生津,是稀少难得的瘦身调脂小菜。
每个人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脂、磷脂和固醇类。胆固醇就是固醇的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固醇。早在18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第一次从胆石中提取出一种物质,并把它称为胆固醇。构成胆固醇和脂肪的元素是碳、氢、氧三种,但这些元素不是呈链状而是呈多环状排列在一起。人体中胆固醇的总量大约占体重的0.2%,各组织中的含量差别很大,例如骨质中胆固醇含量最少,按每100克计,骨质约含10毫克,骨骼肌约含100毫克,内脏多在150-250毫克之间,肝脏和皮肤含量稍高,约为300毫克。脑和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每100克中约含2克,其总量约占全身总量的1/4。
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它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重要原料。可以说,细胞离不开胆固醇,机体离不开胆固醇。
人体内不可以没有胆固醇
胆固醇存在于细胞的各种结构中,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缺乏时细胞就无法保持细胞完整。有人曾发现给动物喂食缺乏胆固醇的食物,结果这些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资料显示,机体内胆固醇过低的人,患结肠癌的机会是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的3倍,其他癌症的患病率也大大提高。
胆固醇在神经系统中能促进神经兴奋。若缺乏胆固醇,神经传导速度就会减慢,大脑思维变得迟钝,还会加速细胞老化。
激素是协调多细胞机体中不同细胞代谢作用的化学信使,参与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矿物质等的代谢,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释放的各种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睾丸酮、雌二醇都属于类固醇激素,其前体物质就是胆固醇。胆固醇参与多种激素的代谢,如性、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必须以胆固醇为原料。缺乏胆固醇,激素合成会受阻,同时性激素分泌减少,性功能会下降,衰老便会提前到来。
胆固醇可转变为胆酸,以助人体消化脂肪:胆固醇形成胆酸促进胆汁合成,胆汁产生于肝脏而储存于胆囊内,经释放进入小肠与被消化的脂肪混合。胆汁的功能是将大颗粒的脂肪变成小颗粒。使其易于与小肠中的酶作用。在小肠尾部,85%~95%的胆汁被重新吸收入血,肝脏重新吸收胆酸,使之不断循环,剩余的胆汁(5%~15%)随粪便排出体外。肝脏需产生新的胆酸来弥补这5%~15%的损失,此时就需要胆固醇。若胆固醇缺乏,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不足,会影响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骨质疏松症。
胆固醇还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可保护红血球不被破坏,延长红血球寿命,防贫血。胆固醇对于血管脆弱、老化的部分,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