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风的诗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Volta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写风的诗句(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Volt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轼写风的诗句

篇1:苏轼写风的诗句

苏轼写风的诗句

《定**》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着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西江月》

宋代: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注释

⑴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于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⑶新凉:一作“秋凉”。

⑷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

⑸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

⑹贱:质量低劣。

⑺妨:遮蔽。

⑻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⑼琖:同“盏”,酒杯。

篇2:苏轼带风的诗句

苏轼带风的诗句

1) 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2)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观台》

3)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4) 秋月堕城角,春风摇酒杯。——《送郑户曹》

5)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6)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峡山寺(传奇所记孙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7)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8)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9) 梦回拾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韵?一作扬州同晁无咎、芝》

10)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大风留金山两日》

11)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颸颸。——《渚宫》

12)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13)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吏隐亭》

14)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15) 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16)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17) 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夫人阁四首其一》

18) 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过岭寄子由》

19)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东亭》

20)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安国寺寻春》

21) 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22)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栏。——《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23)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山茶》

24)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介亭饯杨杰次公》

25)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26)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丁公默送蝤蛑》

27)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28)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29)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30)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人参》

31)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山茶》

32)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33)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百步洪二首其一》

34)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35)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夜泛西湖五绝》

36)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一》

37)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答仲屯田次韵》

38) 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一》

39) 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和人登海表亭》

40)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41) 袅袅春风送渡关,娟娟霜月照生还。——《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42) 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

43)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44)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45)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和子由四首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46)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

47) 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

48) 瘴风作坚顽,导利时有补。——《食槟榔》

49) 微生偶脱**地,晚岁犹存铁石心。——《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50) 忠臣谅节今千岁,孝女孤风满四方。——《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51) 似闻人世南风热,日上墙东问几竿。——《夫人阁四首其一》

52) 太华峰头作重九,天风吹灩黄花酒。——《送杨杰》

53)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

54) 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十二月十七日夜坐达晓寄子由》

55) 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56)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新居》

57) 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和叔盎画马次韵》

58) 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59) 遍岭烟霞迷俗客,一溪风雨送归舟。——《游何山》

60) 君持风霜节,耳冷歌笑音。——《次韵曹子方龙山真觉院瑞香花》

篇3:苏轼写的诗句

苏轼写的诗句50句

1、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

2、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

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 《赤壁怀古》

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 《江城子》

6、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苏轼

7、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苏轼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东坡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10、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 ——苏轼 《古琴吟》

1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苏轼 《前赤壁赋》

1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 《江城子》

13、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苏轼 《行香子》

14、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东坡 《赤壁赋》

15、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苏轼

16、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苏轼

17、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苏轼 《南乡子》

18、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苏轼

19、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苏轼 《水龙吟》

20、云海,天涯 两渺茫! 功成,名遂 还乡! 醉笑陪君三万场 不诉离殇! ——苏东坡 《南乡子》

2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2、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 《蝶恋花》

23、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 ——苏轼

24、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苏轼 《南乡子》

25、梨花淡白柳深青②,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③, 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 ——苏轼 《东栏梨花》

26、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苏轼

27、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苏轼

28、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苏轼 《西江月》

2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30、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苏轼

3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 《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2、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趣被无情恼 ——苏轼 《蝶恋花》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3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5、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苏轼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36、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苏轼

3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 《前赤壁赋》

38、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9、夕阳无语燕归愁 ——苏轼

4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4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苏轼

42、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 ——苏轼

4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44、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 ——苏轼 《晁错论》

45、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苏轼

4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4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中秋月》

49、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轼 《永遇乐》

50、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 《洗儿诗》

苏轼成为大文豪的真正原因?

在中国文坛,有“李白如酒,苏轼如茶”之喻。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了酒神般的浪漫、洒脱,苏轼的诗词豪放内敛,体现了沉稳与理性,犹如茶的淡雅清高之特性。李白仕途虽有波折,但出生在大唐盛世,身心总体愉悦。而苏轼的为官生涯一直处在朝廷变革期,并成为新政之争的牺牲品,身心疲惫,感慨良多。

正因如此,苏轼没有选择像李白那样寄情山水,而是忧国忧民,寄情茶道。他把茶比为“佳人”、“仙草”、“志向”,视茶为自己的好友。他通过品茶来体悟人生、感知玄理,并努力从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这也成就了苏轼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正如后人所评价:“读苏轼诗文,染茶味清香。”

作为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创作了多篇关注现实、关爱民生、抒发情怀的佳作。其中,苏轼的咏茶诗尽情表露了其超凡脱俗的旷达情怀。有研究者总结,这种旷达情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清淡闲适的生活;二是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三是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四是抒发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比如,《水调歌头》云:“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该词绘声绘色地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全过程。又如《西江月》云:“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该词细腻传神地描绘了茶水的形态,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品茶过程的美妙感受。

苏轼不仅以诗词名闻天下,而且还精通茶道。他认为,品茶的最高心境是“静中无求,虚中不留。”他在品茶中讲究心境和虚静,写出豪放柔美的诗词,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天宇之间发出了自己的呼喊,让心灵随着感悟进入了无限的时空之中。

苏轼品茶,对茶友和茶具有较高的要求和品位,正如在《扬州石塔试茶》中写道“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他对茶的'养生作用也十分注重,正如在《物类相感志》中写道:“吃茶多腹胀,以醋解之。”此外,他还用陈茶驱蚊虫。每当夏季,他都会把陈茶点燃,然后吹灭,以茶烟驱蚊虫。苏轼对煮水的器具和茶具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提出“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兼备三者。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泡茶最好用石烧水。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与此同时,苏轼还自创了一套“苏氏饮茶法”:每餐后,以浓茶漱口,口中烦腻既去,牙齿也得以日渐坚密。用中下茶漱口,而上等好茶不易得,“间数日一啜,亦不为害也”。

即便倡导“静中无求,虚中不留”,苏轼与文人骚客之间的斗茶斗才算得上宋代茶文化的一大亮点。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文豪斗茶取乐,苏轼的白茶取胜,心里乐滋滋。看到茶汤尚白,司马光便有意为难苏轼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苏轼想了想,从容地回答:“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司马光问得妙,苏轼答得巧妙,众人称赞不已。

苏轼的一生,足迹遍及全国多地,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长期的贬谪生活不仅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也让他在沉苦之时一度保持着激扬澎湃的宽阔胸怀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如果说人生是一杯茶,那么泡这杯茶、品这杯茶、评这杯茶的主角恰恰就是我们自己。苏轼的这杯以“静中无求,虚中不留”为主题的生命之茶因为其人生历练和文学创作而泡出了独特的诗意芬芳,日久弥香。

篇4:苏轼经典诗句

苏轼经典诗句

1、《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篇5:苏轼经典诗句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7、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8、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9、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0、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11、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1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16、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1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9、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20、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2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22、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23、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24、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5、回首想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6、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篇6:苏轼经典诗句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4]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小故事: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篇7:苏轼经典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够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好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够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够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苏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篇8:苏轼经典诗句

苏轼经典诗句15条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⒀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少年游·咏红梅》

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苏轼诗句

苏轼写失意的诗句

水调歌头苏轼诗句

苏轼爱国诗句

苏轼的诗句

苏轼竹子的诗句

苏轼人生态度的诗句

风的诗句古诗

于带风诗句

风诗句有哪些

苏轼写风的诗句(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轼写风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