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闻导语范文使用对比(共含1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花田里的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精美新闻导语欣赏
1、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灭亡,无疑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新鲜的事实,不但全国人民关注,世界各国也关注。这一事实的`重要程度是战役前后的其他任何事件不可比拟的,最振奋人心,最有意义。因此,将它写在最前面的导语里,是最吸引读者的。
2、本报武汉专电 3月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4月5日《湖南日报》)
这条导语只有一句话,31个字,它把新闻事实中的时间、事件、结果三要素十分清楚地作了交待,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无误。可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3、今天下午,记者终开见到了陆蓓英。撩开门帘进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妇女。她一头披耳短发,遮住了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7月8日《文汇报》)
这条导语用“身材瘦小”,“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来描写被拐卖妇女陆蓓英的外在形象是最富有特色的,因而让人读之便欲罢不能。
4、新华社7月16日电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207月16日《人民日报》)
这则导语构思奇特,打破了追悼会消息的传统格式。追悼会消息的导语,过去往往是“某月某日某人追悼会在某地召开”,几乎是千篇 一律,刻板至极。这条导语则一反常规,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向“鲜花、翠柏丛中”,“金山同志的遗像”,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耳目一新。
(雅敏)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写作基础知识―新闻的
1、速写勾画法
新闻稿写作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2、抑扬顿挫法
新闻稿写作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3、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4、有意重复法
新闻稿写作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5、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稿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6、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7、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8、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稿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什么是导语
导语是记者新闻写作的`第一件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怎么写导语?导语怎么写?导语必须完成几件事情:
给读者于新闻的要点
让读者有兴趣阅读新闻
通常情况下,导语不超过35—40句话,为什么这么短呢? 读者希望自己的消息传递迅速。
短导语做到了这一点。
导语有哪些要素
记者写作导语时要使用五个“W,和一个H” — 谁,什么,哪里,何时,为何以及如何。
是谁 — 谁的故事?
什么样的新闻故事?
在哪里 — 你写的新闻事件发生在哪里?
什么时候发生的?
为什么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导语示例
比方说,你写一个新闻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从梯子上摔下来受伤。
这里有五个W和一个H:
谁 — 一个男人
什么事 — 他从梯子上摔下来
在哪里 — 在他的房子里
什么时候 — 昨天
为什么会摔下来 — 是摇摇晃晃的梯子
如何摔下来— 摇摇晃晃的梯子突然倒塌
所以,你的导语可以这样写:
昨天一名男子掉下来受伤,而他当时正在粉刷他的房子,突然摇摇晃晃的梯子倒塌。
1、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2、本报武汉专电 3月下午,武汉市江岸区发生一起液氨泄漏事故,造成数十人不同程度受伤。(4月5日《湖南日报》)
这条导语只有一句话,31个字,它把新闻事实中的.时间、事件、结果三要素十分清楚地作了交待,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让人一目了然,明白无误。可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3、今天下午,记者终开见到了陆蓓英。撩开门帘进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妇女。她一头披耳短发,遮住了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7月8日《文汇报》)
这条导语用“身材瘦小”,“瘦削的脸庞”,“只有两只眼睛透出神采来”,来描写被拐卖妇女陆蓓英的外在形象是最富有特色的,因而让人读之便欲罢不能。
4、新华社7月16日电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207月16日《人民日报》)
这则导语构思奇特,打破了追悼会消息的传统格式。追悼会消息的导语,过去往往是“某月某日某人追悼会在某地召开”,几乎是千篇 一律,刻板至极。这条导语则一反常规,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向“鲜花、翠柏丛中”,“金山同志的遗像”
[1] [2]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什么是新闻【2】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因为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动笔写稿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接触最多的形式,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重点只讲一下怎样写好消息稿件的问题。其他文体就不在赘述了。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一、表格的基本操作
1.自动填充的智能化、本土化
金山表格2002和Microsoft Excel 2002都可以通过填充柄进行自动填充,但使用中我们发现,金山表格2002的自动填充更加智能化、本土化。比如:在A1:A3中依次输入“周一、周二、周三”后,拖动填充柄向下填充时,我们发现,在金山表格2002中可以正确的识别并填充为“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序列,而Excel 2002则只能用复制的方式进行填充(即得到“周一、周二、周三,周一、周二、周三,……”)。但本人发现,如果要填充的列的左边已经录入了相应内容的话,EXCEL的填充可以用更加简单的操作来完成。即直接用鼠标双击填充柄。但金山表格2002不具备这种操作能力。
2.对文件及表元的保护措施
在金山表格2002中,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表元保护措施,只是在“文件”菜单下,放置了一个“文档保护”选项。
可以对当前文件进行加密保护。经过加密的文件在下次打开时,会首先要求输入正确的密码。但对于已经打开的文档,却没有任何的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措施。相比之下,在Microsoft Excel 2002中,在默认设置状态下,凡是输入公式的单元格都会处于“锁定”状态,如果你再启用“工作表保护”。
则锁定项可以防止你误改公式。
当我们需要修改一个已经处于锁定状态的工作表时,只需输入正确的密码。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就可撤消对工作表的保护。另外,还可以对某个区域单独设置保护措施。
这时,在锁定整个工作表的状态下,只要知道被保护区域的保护密码,就可以对这个区域进行修改,而区域之外的内容仍处于保护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工作薄的“结构”和“窗口”进行保护。
如果选择了对“结构”的保护,这个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将不能进行移动、删除、隐藏、取消隐藏或重新命名,而且也不能插入新的工作表;如果要保护窗口以便在每次打开工作簿时使其具有固定的位置和大小,可选中“窗口”复选框。
相比之下,金山表格2002一个简单的文档加密的保护措施显得过于简单。
3.对其他表格文件的数据引用
我们知道,在Microsoft Excel中,我们可以同时打开两个或者更多的工作薄文件,在其中任何一个文件中,想要引用另一个工作簿文件中的数据易如反掌。只要我们事先点击“窗口”菜单下的“重排窗口”,然后随意选择一种排列方式(比如“垂直平铺”),只要让参与引用的两个工作薄窗口同时显示在屏幕上,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后,直接到另一工作薄中的源数据区域用鼠标单击,系统就可以自动将源数据以“[工作薄文件名称]工作表名称!源数据地址”形式引用过来,即使关闭源数据文件,这种引用也不会发生数据错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在金山表格2002中却没有这种功能,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只能手工进行“复制”→“粘贴”,而这样做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源数据进行了修改,目标地址的数据将无法自动更新,手工的“复制”和“粘贴”也会极大的降低工作效率。
4、向表格中插入其他对象的能力
图08是金山表格2002的插入子菜单,可以看出,它除了可以向表格中插入图表外,不提供插入图片、图示等功能。
而Microsoft Excel 2002的插入功能相对就要强大的多。不仅可以插入图片,还可以插入“图示”和“剪贴画”、“组织结构图”等。而且,像Microsoft Word 一样,它还有插入“批注”以及其他“对象”的能力,可以说,什么样的媒体和信息都可以安排插入到工作表的某个单元格中,而这也正好是金山表格2002的弱势项目。
5、一次撤消和重复的步骤
金山表格2002对所有操作,只能进行单步撤消,即按一次CTRL+Z只能撤消上一步的操作。对于重复的步骤也是一样。但它有个撤消工作表的功能,就算是将某一个工作表整个删除,也可以用CTRL+Z进行撤消。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此在删除操作之前没有任何确认的信息提示;而在Microsoft Excel 2002中,可以同时撤消多步,单击“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右边的小箭头,弹出一个下拉列表框。
用鼠标拖动选择多步即可完成多步的撤消工作。重复的步骤也可以一次重复多步。但在 Excel 中,如果删除了整个工作表,将无法进行撤消:(不过,在删除之前,系统会弹出一个确认对话框进行警告。
6.选择性粘贴
对于复制到剪贴板上的内容,金山表格2002和Microsoft Excel 2002 都支持直接“粘贴”和“选择性粘贴”。但Microsoft Excel 2002的“选择性粘贴”项目更多。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7.工具条按钮的设置
金山表格2002和Microsoft Excel 2002 的工具条中的按钮的选择和排列不大相同。金山表格2002的工具栏大致分为三类:格式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行列工具栏;而 Excel的工具栏则只有格式工具栏和常用工具栏。它们都支持合并单元格和取消合并单元格,但金山表格2002在菜单和工具栏中都放置了这两个常用的操作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但Microsoft Excel 2002的菜单和默认工具栏中却没有这两个操作的图标,只能在“单元格属性”中进行操作。虽然它的“添加或删除更多按钮……”的“格式”菜单中提供有一个“合并并居中”的按钮,但没有“取消合并”的按钮,
另外,就在金山表格2002的行列工具栏中还增加了“插入行(列)、删除行(列)、上下标”设置等常用的工具按钮,而Microsoft Excel 2002的工具栏中则没有。
8.光标的快速移动
大家都知道,在EXCEL中,我们可以单击单元格四周的边框,就可以快速将光标移动到该行(列)连续单元格中的第一(末)行(列),这种操作对于超宽或超长表格、或者是快速定位空白单元格非常有效。但在金山表格2002中却没有这么方便,无论你怎么点击单元格的边框,都不会出现光标的移动定位现象。
二、计算和图表
1、自动求和
金山表格2002的求和运算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智能、纵横、横向、纵向求和,Microsoft Excel 2002 的自动求和则没有这么区分。在实际计算时,操作方法也不大相同。例如,对于 图16所示的表单,我们需要计算产品周小计(纵向求和)和日小计(横向求和)两项内容。如果都只选中区域B2:E8,在金山表格2002中如果用智能求和,所得的结果与纵向求和的结果一样;对于我们的这个要求,可选择“纵横求和”一次完成。
而在EXCEL中,由于只有一个求和命令按钮,单击之后产生的结果如 图17所示。如果想获得纵横求和的效果,必须在计算前选中区域B2:F8(将结果列也选中)。
2.循环计算
如果公式引用自己所在的单元格,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称为循环引用。比如:公式“A1=1+B1/2,B1=A1” B1变化后通知A1重新计算,A1重新计算后又会通知B1重新计算,如此循环。在EXCEL中,只要打开的工作簿中有一个包含循环引用,Microsoft Excel 都将无法自动计算所有打开的工作簿。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这时只能取消循环引用,或利用先前的迭代计算结果计算循环引用中的每个单元格引用。如果不改变默认的迭代设置,Excel 将在 100 次迭代后或在两次相邻迭代得到的数值的变化小于 0.001 时,停止迭代运算。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但在金山表格2002中,这样的运算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想进行下一次的迭代计算,只需简单的按下键盘上的“F9”功能键,或者单击“工具”菜单下的“重算工作薄”即可。
3.内置函数和绘制图表
我们都知道,EXCEL中内置有相当丰富的函数,共分数据库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外部函数、工程函数、财务函数、信息函数等11大类上百个函数,但大多数人很少使用,甚至根本没意识到它的存在;而金山表格2002尽管主要面向需要进行大量数据计算和处理的企业用户,提供包括日期时间、文本、统计、数学、逻辑、信息、查找及引用等7大类,近百种函数,可以跨表计算、也可以在公式用引用表达式。此外金山表格还支持自定义函数功能,使已有函数得到无限扩充;与EXCEL相比,去掉了一些不常用的函数,操作也比EXCEL简洁实用。而EXCEL的小助手只能给人一花里胡哨的感觉,一阵新鲜过后,只能给我们的机器增加更多的负担。
图表是分析数据最直观的方式对于图表的类型和绘制手段,与上面的函数比较结果类似。即EXCEL提供了大量的图表类型和子类型,每种类型的属性设置也比较细致。
同时还提供了自定义类型。
可以说是大而全,但个人觉得相当一部分不太实用。
而金山表格2002能根据表格数据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柱形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图表,且各种类型之间可以方便的转换。虽说图表的种类比EXCEL少了点,但提供的图表可以说是需要的差不多都有了,操作习惯也比较适合初学者上手,即向导的步骤并不多,很容易制作出漂亮的图表来。
可以说是大而全,但个人觉得相当一部分不太实用。
而金山表格2002能根据表格数据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图表,如柱形图、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图表,且各种类型之间可以方便的转换。虽说图表的种类比EXCEL少了点,但提供的图表可以说是需要的差不多都有了,操作习惯也比较适合初学者上手,即向导的步骤并不多,很容易制作出漂亮的图表来。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4.最大列限制对计算的影响
金山表格2002还突破了EXCEL中最大256列的限制。使得对于超长宽表格的处理更加得心应手。在默认状态下,金山表格2002的工作表只有200行100列(从列A到列CV),而EXCEL却将全部256列(从列A到列IV)都显示出来。比如:在一次会计数据录入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将某单位近千人的数据(1000行10列)进行转置(即转换为10行1000列),由于金山表格和EXCEL都在“选择性粘贴”中提供了“转置”的选项,使得这一操作简单。
操作方法是:首先选中数据源区域(A1:J1000),按下“CTRL+C”复制数据到缓冲区,再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H1单元格),在“编辑”菜单下选择“选择性粘贴”。复选其中的“数值”和“转置”,“确定”后即可得到转置数据。但在EXCEL中,由于有最大256列的限制,所在这一操作只能分批完成(一次最多选取256行)。
总结:经过比较,我们感觉WPS OFFICE 2002的金山表格体积小巧,功能适当,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设计还不够完善。Microsoft EXCEL 2002体积庞大,功能全面,适合各种办公场合通用。但具体到某个用户,不能做到量体裁衣,显得有些臃肿冗余,太多的功能某个用户也许终身也不会用到。不过,在同样一个较大的运算操作中,EXCEL2002的运算速度明显比金山表格要快。
上一页 12345 6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我们可以用新闻系统来存储新闻,我们可以对新闻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这样减少了大家的工作量,为什么不实验一下,
首先,建立一个表。
create table news (
n_id int(255)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_date datetime not null,
news text not null,
primary key(n_id)
);
第二步,设置你的登陆信息
$database_user_name=“root”;
$database_password=“”;
$database_name=“news”;
$time_offset=“0”;
第三步,让我们把后面程序用到的东西作成函数,节省篇幅啊!
function connect_db
{
// connects to the database
global $database_user_name, $database_password;
$db=mysql_connect(“localhost”,$database_user_name,$database_password);
return $db;
}
function db_name()
{
// returns the name of the database
global $database_name;
$db_name=$database_name;
return $db_name;
}
function get_now()
{
// gets current date and time
$db=connect_db();
$db_name=db_name();
mysql_select_db($db_name,$db);
$sql=“select now() as now”;
$result=mysql_query($sql,$db);
$myrow=mysql_fetch_array($result);
$now=$myrow[“now”];
return $now;
}
第四步,让我们考虑如何将新闻显示出来
//上面已经定义的函数库...
//表格的定义......
$title “;
if ($admin==1)
{
echo ” Admin “;
}
echo ” - News
“;
$db=connect_db();
$db_name=db_name();
mysql_select_db($db_name,$db);
if ($show_news_sub)
{
$show_news = $show_news_sub;
}
if (!ereg(”([0-9]{“.strlen($show_news).”})“,$show_news))
{
$show_news=”ALL“;
}
if (strtoupper($show_news)==”ALL“)
{
$sql=”select date_format(n_date,'%m/%d/%Y') as n_date, date_format(n_date,'%H:%i') as n_time ,news , n_date as date from news order by date desc“;
}
else
{
$link=”All news“;
$sql=”select date_format(n_date,'%m/%d/%Y') as n_date, date_format(n_date,'%H:%i') as n_time , news , n_date as date from news order by n_date desc limit $show_news“;
}
$result=mysql_query($sql,$db);
$num_rows=mysql_num_rows($result);
if($num_rows!=0)
{
echo ”
“;
while($myrow=mysql_fetch_array($result))
{
$date=$myrow[”n_date“];
$time=$myrow[”n_time“];
$news=$myrow[”news“];
$n_id=$myrow[”n_id“];
if (strtoupper($show_date)==”Y“ && strtoupper($show_time)==”Y“)
{
$show=$date.” “.$time;
}
else if (strtoupper($show_date)==”Y“ && strtoupper($show_time)!=”Y“)
{
$show=$date;
}
if (strtoupper($show_date)!=”Y“ && strtoupper($show_time)==”Y“)
{
$show=$time;
}
$cleannews=(nl2br($news));
$show
$cleannews
”;
}
echo “
”;
}
if ($admin==1)
{
echo “
返回
”;
}
if ($lin
记者对新闻素材的甄别和使用
现代传播技术的习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许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对于媒体来说,如果不注重对新闻素材的甄别,导致假新闻发生,必然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记者,怎样在源头(即记者对新闻素材的采集)上甄别新闻素材,如何正确地使用新闻素材,愈来愈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 者:毛李珍 作者单位:许昌电视台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1 关键词:英汉网络新闻标题中缩略词使用对比研究
本文以英汉网络新闻标题中的缩略词为语料,依据它们的构词特点,分别对英汉语的缩略词进行了分类,把英语缩略词划分为五类,把汉语缩略词划分为六类,又按照它们在构成方式上的.近似程度,进而将它们分别归纳为两大类和三大类.文章以语言的经济原则为指导,通过对英汉各类缩略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它们在使用率方面异同的原因.
作 者:王瑞昀 Wang Ruiyun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上海,83 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 年,卷(期): “”(1) 分类号:H08 关键词:缩略词 英汉网络新闻标题 对比研究地球化学等值线图生成方法研究及相关软件使用对比
通过对目前地球化学等值线图的计算机成图方法进行分析,以及主要使用的相关软件对比,指出目前计算机自动生成地球化学等值线图存在的.缺点.针对计算机自动生成地球化学等值线图存在的线条不够圆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进行等值线自动圆滑处理的算法及其解决方案.
作 者:韩小明 张晓梅 王瑞 李晓青 丁礼江 田玉川 HAN Xiao-ming ZHANG Xiao-mei WANG Rui LI Xiao-qing DING Li-jiang TIAN Yu-chuan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第一区域地质调查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刊 名:新疆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XINJIANG GEOLOGY 年,卷(期): 25(3) 分类号:P632 关键词:地球化学等值线 矩形网格化 三角网格化从新闻语篇看英汉阅读速度对比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各民族语言有各自的'特点,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本文通过新闻语篇这一特殊视角作为切入口调查发现同等篇幅内,汉字所传递的信息量大,汉字传递信息的效率更高;相同内容的新闻,汉字阅读速度快,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 者:王荔俪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连云港,22 刊 名: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T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8(5) 分类号:H3 关键词:新闻语篇 汉字 信息 效率汉英新闻语篇词汇模式对比之实例研究
词汇模式理论从词汇复现的角度提出英语语篇的分析模式(词汇复现-句子联系-句子衔接).词汇在语篇中的复现模式把词汇、语法和语篇等连接手段统归于词汇,可以简化语篇衔接分析的`过程,操作性强.本文利用此理论分析汉英新闻语篇各一篇,从词汇复现的角度对比汉英语篇的异同.
作 者:王大成 WANG Da-cheng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83 刊 名: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27(2)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词汇模式 复现 汉英语篇对比从最后一程的使用看新闻语言的规范
新闻语言,即“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作品的语言”.新闻作为一种直接面对大众的媒体,在语言规范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作 者:李昌菊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 “”(9) 分类号:H1 关键词: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机构网站的影响
1、 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网站的冲击
5月13日,《新闻周刊》发表特稿,标题耸人听闻――《Blog将杀死传统媒体?》。8月26日,《新闻周刊》再次登出有关Blog的特稿《生活在Blog世界里》。这两篇颇具影响力的文章,都出自史蒂文・列维之手。当然,列维和《新闻周刊》并不是特例,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都给予Blog特别的关注,并都给予极高的期望与赞誉。方新东、孙坚华在《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中提到,“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求。媒体的工业化,内容出口的工厂化,都在严重影响其发展。比如,以美联社为例,有近4000人专业记者,每天‘制造并出厂’万字的内容,发布在8500多种报纸、杂志和广播中,把读者当作“信息动物”一样。而以个人为中心的Blog潮流却开始有力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新闻界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美国最著名的独立网上杂志《沙龙》在其评论《用好Blog》中指出:Blog的未来并不在于是否把《纽约时报》拉下马来,它的未来在于使自己成为一种发掘网络无限链接能量的力量。忽略这样一种力量,也许会是一个错误。另一位著名博客金・罗曼斯科(Jim Romensesko)认为:Blog使得新闻工作者脱掉外套,更轻便地展现新闻机构轻松的一面。他认为,在Blog网站中,Blogger的个性,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这决定着读者与他互动的紧密程度。一次他在自己的Blog网站中发出消息说要从明尼阿波里斯搬到芝加哥去,半小时内他就接到几个读者来信,向他介绍几个他可能喜欢居住的社区―――他的读者对他很了解,因为他在Blog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新闻博客的一大魅力在于个性互动,这也是传统媒体机构所不可能具备的。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中将博客比作“你自己的虚拟肥皂箱”,是个人通过专栏、评论、实时通讯或长篇大论等形式告诉世界对任何一个话题的看法并等待世界检验的绝佳途径。
《华盛顿邮报》的霍华德・库特兹曾撰写过描述不知名的博客如何就“拉瑟门事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的文章,“就像在煤油浸过的木头上扔了一根火柴一样,随之而来的火焰迅速蔓延到整个媒体行业,以往不为人所知的博客现在让默罗和克朗凯特(美国新闻界泰斗)建立的传统新闻业处于被动境地。”网络设计师和博客查尔斯・约翰逊说,其中的秘密就是‘开放源信息采集’。也就是说,我们拥有一帮市民记者,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寻找各种新闻线索。(13)
博客新闻之所以常常会具有独家性,是因为这一批所谓的“市民记者”的数量之大,分布之广是一切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正因为所有人都能成为记者,他们便能够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新闻;可以说,很少有新闻发生而他们不在现场的情况。因此,借助并不专业但已发展得较为完善的手机、相机、个人电脑等常用设备,他们可以捕捉到闻讯而来的专业记者往往错失的稍纵即逝的新闻画面,了解第一手资料;并抢在传统媒体之前将其公之于众。7月7日伦敦地铁发生爆炸的当天,BBC网站邀请观众和听众发送一些他们抢拍的照片。24小时内,该网站就受到了两万份电子邮件书面记录,1000张照片,20段视频。一位业余爱好者拍摄的双层汽车爆炸的照片成为当天该网站的主要图片之一。(14)正因为这样一支强大的“独家报道”力量,许多默默无闻的博客网站可以尽得先机,名噪一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向。如在德拉吉为白宫绯闻报道“破冰”之后,美国媒体纷纷跟踪报道;而哈里王子一事一被捅出,各个英国媒体顿时抛弃“约定”,争先恐后进行“独家报道”。在此意义上我们必须承认,新闻博客给与了传统新闻网站一定的冲击。
现今,博客已是没有任何准入障碍的“网上平民区”,其间常常散布各种谣言和主观臆测。由于无人管理,各种行为差别很大,也常常会有一些彻底不负责任的言论产生;而正是因为无人管理,信息流动才会彻底畅通。在这样平坦的信息平台上,德拉吉们可以以最高效的方式“生产”新闻,相互交流。德拉吉声称媒体正在被集中于少数精英手中,新闻变成了一个大机构的专利。这些大机构离权力中心太近了,无法了解真相。这个观点被很多人赞同。于是,被正统新闻界认为是“不准确、不道德”的德拉吉报道,却成了人们首先寻求事实与真相的地方。美国大选戏剧性的过程,以及911恐怖袭击等,每一次重大的新闻事件都成了德拉吉报道的最佳宣传。这个时候,人们首先来到德拉吉报道,寻求最新的消息和动态,而不是其他媒体巨头的网站。同时,德拉吉报道等博客特别注重迎合公众趣味也是很多人选择新闻博客而非主流网站的原因。德拉吉报道每月6亿的浏览量已是博客对传统新闻机构网站的冲击的一个鲜明例证。著名的资深Blogger戴夫・温纳甚至与纽约时报网站CEO马丁・尼森霍尔兹打赌,到,Blog将使《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相形见绌。
2、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网站的裨益
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网站的冲击是有限的。正如新闻博客的特点中所概括的,新闻博客很难离开传统新闻网站而独立生存。其代表如麦特・德拉吉对传统新闻网站的大量阅读和、链接;网上名人鲍勃・德拉吉(麦特・德拉吉的父亲)经营的名为 refdesk.com 的高访问量站点只给那些人们要用的站点做索引。部分脱离传统新闻网站的博客往往无法获得能够满足读者需要的信息,其更新力量则更加薄弱。孙华坚在《博客论》中讲到,“传媒是一种大生产、大协作,博客只能是相应的补充。个人英雄不可能承担起大众传播的重任。”
与此同时,传统新闻网站正积极利用博客的力量,将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作为信息来源。BBC愿意欢迎博客便已证明了博客对传统媒体的负面影响尚无定论。许多新闻机构为大众提供博客存放服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沙龙杂志已经推出了这项服务。现在有很多的软件与现成的网上服务系统,用来免费或收费存放博客,Blogger 就是最大的一家,据报道现在有五十万以上的登记使用人。德拉吉这样以博客作为事业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将博客作为发表事实和见解的快捷平坦的渠道。博客有数量多、分布广等优势,而这也恰恰造成了博客的某种劣势――面对BBC编辑过的新闻报道和作为其蓝本的自发上传的2万余份博文,人们自然会选择前者。除了新闻机构中的专职人员,很少有人能够在24小时内细细研读2万份博客。我们无法从浩若烟海的博客中提取新闻信息,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是更加混合的方式:传统新闻机构吸收、筛选、择优而后将它们同传统方法编辑的新闻合为一体。这样就发挥了传统新闻网站和博客双方的优势――及时性、全面性、专业性、准确性。传统网站也可择取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个人博客存放在首页或某些专栏,供网民选阅;如人民网首页上的博客与博客专页。
像德拉吉一样较好地以传统新闻机构网站上新闻为己用的博客仍是少数,而利用大众博客完善自身的传统新闻机构网站则多不胜数。运用编辑的技能,从信息海洋中提取有用信息,是传统新闻网站从博客中获益的必要条件。
新闻博客是媒体中的一股新兴的力量,其出现必然给媒体格局带来一定转型;但德拉吉“印刷术死了,电影死了,电视死了,互联网将取代一切”;“新闻将不再受大机构控制,永远也不再会,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记者”;“媒体无需检测新闻的正确性,公众自然会鉴定”的看法未免偏激。博客的强大作用有目共睹,但其出现并非传统网站的末日;两者之间可以相互利用,终究达到平衡状态。从总体上来说,如果能加以有效利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闻博客对于传统网站是利大于弊的。望新闻博客能为传统网站带来自由、新鲜的空气;也蕲愿传统网站能为新闻博客提供更多可供个性发挥的材料。
注释:
(1),www.cybertranslator.idv.tw/
(2)《博客:开拓个人化的目录式生存》
wen.ccp.org.c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06
(3),方兴东 孙坚华《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
(4),方兴东,《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
(5),宋双峰《什么是“博客”》
(6),胡晓生 《学子论文: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7),孙坚华 《博客论》
(8),《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
(9),麦特・德拉吉 《麦特・德拉吉的杰作》
(10),孙坚华 《互联网上的德拉吉王朝》
(11),《公民德拉吉》
(12),同(11)
(13),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14),马克・格拉瑟 YaleGlobal网站
更多优秀毕业论文推荐:
财经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英汉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频率的认知对比研究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试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的使用频率进行对比研究,希望找出存现动词在英汉语存现构式中使用频率的`不同及其认知理据.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英汉不同的哲学传统带给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想浸染,并造成不同的哲学思辨模式,从而对英汉语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使用的频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 者:张珂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5(6) 分类号:H0-05 关键词:TtFG构式 GtF构式 存现动词 使用频率★ 导语怎么写
★ 广播稿开头导语
★ 最新过年作文导语
★ 新闻
★ 中西文化对比探析
★ 中西餐礼仪对比
★ 新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