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匿名二号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匿名二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

篇1:《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重点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难句解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语言积累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篇2:圆明园的毁灭考试要点

圆明园的毁灭考试要点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 学习重点】

词语解释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这是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漫游:不受拘束,随意游玩。

饱览:尽情地观看,看不够。

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

瑰宝:珍奇的宝物。[例句]:大熊猫是我国的.瑰宝之一。

近、反义词

近义词:宏伟——雄伟瑰宝——珍宝仿照——仿造

反义词:破坏——建设热闹——清静精华——糟粕

难句解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语言积累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篇3:圆明园如何毁灭

圆明园如何毁灭

火劫:联军、土匪与筛土贼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木劫:圆明园变成木炭厂

19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不出数月,火劫后的残余建筑,连同满园古树杂木,便荡然无存,这被后人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木劫”。此时的圆明园惟剩山石湖泉了。

石劫:卖石头也能发财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石劫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西洋楼景区的欧式建筑。坐落在圆明园西北角上的安佑宫,是清代皇家在园中的祖庙,气魄宏大,尤其是殿前的两对华表,雕琢舒朗精美。历经数劫之后,安佑宫和周围牌坊林木尽失,惟余两对华表。

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私拆华表,其理由是:“我看圆明园内石柱系属古物,恐有人拆毁,故运至本校保存。如中国用时,即可退还。”现在这对华表依然耸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教学楼前。而另一对华表,则成了民国时城内新建的仿古式图书馆门前的装饰。在这前后,修建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甚至筹建香山慈幼园,都以“正当”的理由,在园内拆走珍贵文物。华表尚且可以公开拆运,至今犹存的远瀛观的残石断柱绝不是人们手下留情、想给后人留下一点可供政治教育的最后“教材”,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式样太怪异,实在难以派上用场。

土劫:在皇家园林开田种稻

圆明园还要经过最后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经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后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向圆明园挺进。晚上7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10月6日晚,圆明园这座大清国皇帝的宫邸,几乎未遇抵抗就被法军占领了。惊叹不已的孟托邦将军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巴吕作了如下精彩的概括:“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

怎么处理夏宫里的所有财宝?孟托邦将军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中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书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50厘米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单个行动”

当时20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在26年后写下《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书中用两章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他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

“炮兵们个个身裹皇后的丝袍”

埃里松这样描写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窝蜂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挥斧把家具劈开,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还有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灭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吸食者的幻梦。”“夜幕降临,我回营房时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天体望远镜、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英军军营里人也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

梦魇的一夜

10月8日,抢掠又开始了,而且变本加厉,大概持续了48小时。下午,大洗劫还在继续,阿尔芒·吕西仍在里面“踅摸”东西。他向他父亲这样描述当时文物遭破坏的场面:“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库房,我们的士兵正在那里抢东西,那场面很特别,令人遗憾又感到滑稽可笑。东西几乎完全被砸碎。有几个很漂亮的景泰蓝,我给护下来。但是如何处置呢?我还看见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还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纹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满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当球耍。看了真叫人难受,为那些东西感到惋惜!”

“劫掠现场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

阿尔芒·吕西说,经过两天的抢劫,“法国人的军营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旧货铺,法军宿营地出现人们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热闹的景象。帐里帐外堆满各式各样的珍稀物品,这是一日之间发的横财,盯着它,寄托着多少梦想……人们看见那些士兵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缺乏远见,生性破坏,考虑不到行军劳苦,把丝绒绸缎往背包里猛塞,就好像只要走那么一程路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家乡人似的。后来,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各处都是些豪华家具、丝绸以及皇帝嫔妃们的那些以金丝线绣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着这些东西带不走而挂在脸上的一副可怜相。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拿价值四百八十法郎的一块金条去换几瓶烧酒或者苦艾酒,这样做的士兵不止一个两个。”

让我们听听贝齐亚上尉的感叹:“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这悲惨的战争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篇4: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的感想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的感想

学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深有感受,对于英法联军我很感到愤怒。

据我在网上搜集的资料显示150余件宝物全被那伙强盗抢走了,我深感愤怒,我想说对强盗说:“如果我们中国把你们国家的最珍贵的'宝物和最漂亮的古迹里面是皇上住的地方,全部抢走,你们是什么感受,你们也一定会感到愤怒吧,既然你们都感到愤怒,为什么要把我们国家最珍贵的宝物抢走呢,所以,我要提出抗议。”现在,即将在香港要拍卖龙首,大家都知道原来在圆明园有十二个十二生肖的头,强盗们把他们抢走,拍卖。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东西,现在却要用大量的钱把他们买下来,为什么,这就是强盗。我也想说我们的政府,他们无能要是跟强盗们真枪真刀的干一场,我们的损失又不会那么大。我们国家不爱找事,不主动去挑战别的国家。有很多人美国人都是:“中国是一头沉睡巨狮,我们去拔一根毛没事,但是中国一旦苏醒。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我希望不要忘记这一国耻,这只是对中国人的一个警告,还有一个警告就是南京大屠杀。

篇5:《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设计方案

《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认知目标:

1 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

2 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句子或部分。

能力目标:

1、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或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网络环境设计与创设 :教师自行设计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圆明园的毁灭》专题学习网站。

1、在主页上,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如: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设置各种超级链接,将信息多样化呈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中完成。真正体现出网络资源的多媒体化。

2 、在网页的结构上,设计以下几大块:

名园概貌: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

名园风光:通过圆明园四十景(如:狮子林、万方安和、买卖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西洋建筑(如:远瀛观、万花阵等)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至真至善的美。

历史文物:提供了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遗珍一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名园洗劫: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纪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丑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则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

(以上设计使学生能较快地把握课文结构与内容。)

同时设计走进圆明园、新圆明园、神州风采、耻辱历史等栏目,开辟“网上留言”为学生协作、会话、表演、创新提供保障。

学习准备:1 录像:A剪辑《火烧圆明园》的毁灭部分 B圆明园中的景观图片

2 音乐:A古曲:《汉宫秋月》 B《义勇军进行曲》

3 课件:课文中写圆明园景观的句子和写圆明园毁灭经过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知道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被帝国主义的一把火给毁灭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段:该录像片段由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园林毁灭部分剪辑而成。片中出现英法联军放火疯狂焚烧圆明园的场景,园中的一座座建筑在熊熊大火中慢慢倒下,化为灰烬。影片在声效及解说的配合下,让人内心感受到了侵略者的野蛮、清朝政府的无能、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不可估量。)

1、看着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同学们体会到什么?想知道什么?

2、A、学生谈体会。(侵略者野蛮!当朝政府无能!圆明园毁灭多么可惜!)

B、学生质疑。(把黑板还给学生,让有问题的学生纷纷把自己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帮助学生归纳三大学习主题:(在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旁注上“?”)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要围绕大家提出的这三个大问题(指板书),回到143年前,看一看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并在网上学习课文。只要解决了这三个大问题,其它的小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1、分组:(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组,每组根据人数多少,还可分成几个小组。)

A组:园林艺术 B组:历史文物 C组:园林毁灭

2、明确各考查组的任务。[园林艺术:考查园林布局、景色特点。历史文物:了解文物种类及其价值。园林毁灭:弄清毁灭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3、请同学们点击Internet Explorer,进入我们的学习网站(提供网址)。在我们的网上有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课文内容以及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提示。(学生进入网站)

4、请大家首先进入“学习目标”,小声地把它读一次。(生自读学习目标:1、利用网站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以前的辉煌和它的毁灭经过。2、浏览网站,学会搜集并处理学习资料。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喜爱的句子。)

5、这节课我们就是要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这个目标完成。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协同学习,自主探究

1、请小组长先收集组员们不懂的问题、组织全组同学学习;[在自主探索的时候要注意:(1)先看学法指导;(2)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对重点内容做笔记;(3) 积极思考,完成探究;(4)遇到不会的问题请询问老师。] 然后组长再组织组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最后请组长对组员的汇报进行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

2、各小组利用圆明园网站,(播放古曲:《汉宫秋月》)伴随着古曲,通过超级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声像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完善探究成果。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

三、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同学们,你们在相互的协助下,一定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指板书),甚至发现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体会,下面,我们各组就共同来汇报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吧!

(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由学生选择进入不同的专题链接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交流圆明园的辉煌]

(一)关于主题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合作学习2、3自然段)

(以下内容的教学视学生的发言而定,顺序可调。模拟汇报中的资料在课文里和网站的中都能查到。)

1、组长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展示汇报圆明园的布局规模宏大。A(模拟汇报:请同学们点击第二自然段。我们组认为可以从“皇家园林、举世闻名、众星拱月”这三个词,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请点击“举世闻名”,意思是在全世界中非常有名,说明了圆明园建筑美观,景物奇特,为天下所知。“皇家园林”指的是皇帝、后妃们居住游乐的地方。从网上资料可以看出它最初只有600亩,经过6个皇帝的苦心经营,扩建到5200亩,比颐和园还大850亩,它更是无数能工巧匠用无数心血和智慧换来的。“众星拱月”一词最能体现圆明园的整体布局,“众星拱月”的意思是无数的星星环绕一个大月亮,“月亮”是指圆明三园,“星星”是指无数的小园,我们从示意图中看到,其实圆明园的平面图是个倒置的品字形,觉得它很巧妙,所以从它的布局方面我们认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B表演读:多么宏大的圆明园啊!让我们一边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边把它的布局简要展现出来,好吗?[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其余的同学代表小园,随着朗读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圆明园的布局。]

2、组长用收集到的资料展示汇报圆明园内的景观丰富多彩。

A、(模拟汇报:我们小组从“金碧辉煌”和“玲珑剔透”两个词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为从网上资料可以看出,“金碧辉煌”是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是指器物小巧玲珑,比如游览图中“万方安和”的建筑就十分有特点。从热闹的买卖街和山乡村野也能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为买卖街显得热闹,山乡村野显得幽静,十分吸引人。)

B、园中景色真可谓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呀!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a出示句子: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b范读: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为突出景观各自的特点,范读时注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两个词,语气要有轻有重,读“买卖街”一句时,语速要快,而且声调要高。读“山乡村野”一句的时候,声调要低缓。)c指导朗读:听出老师是怎样读的`了吗?(生发言)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突出景观不同的特点,那么,你们也来读一读吧! (生配录像画面读:录像由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画面组成。殿堂金碧辉煌,亭台楼阁玲珑剔透,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充满田园风光,让学生欣赏到圆明园内丰富多彩的景观。)

C、愿意背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试试!(重播录像,生配录像画面背)

3、组长用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圆明园中景观的特点。

A(模拟汇报:我们小组认为圆明园的建筑有3个特点:第一是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第二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第三还有许多西洋景观,如远瀛观、万花阵。这些特点都能体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B争当最佳导游。(模拟导游的资料在网站的中都能查到)

a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感到圆明园中的景观真是举不胜举呀!你想到圆明园中去游览吗?老师提醒大家:网上有各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请大家点击圆明园风光中的“圆明园四十景”、“西洋建筑”等栏目,认真读读上面的一些介绍,再结合你平时收集到的资料,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看看谁能穿上老师准备的导游服装,当个特别的小导游(比如:宫女、太监、大臣等熟悉圆明园的人物),带领大伙儿饱览园中的美景,满足大家的心愿。咱们要瞧瞧,谁能当上今天的最佳导游!

b 小导游穿上服装,进入角色,介绍了解到的资料。(模拟导游1:女导游穿上宫女服介绍:大家好,请点击“狮子林”,我是住在狮子林的宫女,欢迎各位来到这里!我给大家说说奇景狮子林吧!它以叠石著称,我们可以看到狮子林里有形状各异的假山奇石,它本在苏州,可在圆明园也可以看见。奇怪了吧?这是从苏州请山石高手堆塑成的,乾隆皇帝曾十次题咏“狮子林十六景”匾诗呢!)(模拟导游2:男导游穿上太监服细声地介绍:大家好,我是圆明园的太监,先给各位请安了!我对“买卖街”可熟悉了,下面请点击“买卖街”,听我来介绍吧。圆明园的买卖街是园中的舍卫城,城内有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等一应俱全,就是没居民,如果皇帝要逛街,我们就分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很像个真的街市。)(模拟导游3:我是圆明园的一位大臣,我给大家介绍圆明园中的《四库全书》。它是与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的中国三大奇迹之一。请大家关注这个奇迹吧!)(网上还提供了武陵春色,平湖秋月等许多资料,具体导游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

c评选最佳导游。

4、在几位出色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漫步在圆明园中,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观,真是叫人看不够,叫人不想走啊!

a出示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b 指导朗读:请读出看不够,不想走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范读)同学们愿不愿意像老师这样读?(生配录像读:录像由平湖秋月、雷锋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远瀛观、万花阵等画面组成。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是现实生活中本身就很美,很有名的景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让人感到如同到了仙境一般;远瀛观、万花阵是西洋景观,充满现代美。这几个画面让学生欣赏到圆明园中不同特点的景观。)愿意背的同学请起立,咱们把这句话试着背出来!(重播录像,生配录像背)

(二)关于主题二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合作学习4自然段)

刚刚同学们的汇报都十分精彩,下面根据主题二继续汇报。

1、(模拟汇报:请大家点击“青铜礼器”,我们组认为青铜礼器是先秦时期的物品,距清朝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极具收藏价值。再点击“名人书画”,在圆明园中收藏着各个朝代有名的人的书画,很有艺术价值。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是啊!无论是先秦的青铜礼器,还是历代的名人书画,都极具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它们对研究我国的古代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3、用自豪的语气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

1、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再次欣赏了圆明园,它汇各地风景名胜于一体,集中国文化与艺术于一身,作为中国人的你,当你了解到这些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

2、多么辉煌的圆明园啊!它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赞美它为“举世无双”的杰作。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小学生

品读圆明园的毁灭

读后感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书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课前预习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读《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整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要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