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李马克制性欲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李马克制性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

篇1: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

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

又一年的考研成绩公布,剩下的一个半月就是考研调剂的“黄金期”,也许这会让很多同学忆起自己当年在考研路上挥洒过的汗水和泪水,本文也介绍一下过来人的调剂经验,一来也祭奠同样奔走在考研调剂路上的同胞们的苦辣酸甜,二来为以后还要走这条路的莘莘学子提供一点借鉴。

我们希望,在这条路上走成功了的同胞们能走得更远。

我们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失败了的童鞋们在别的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

我们希望,在即将走上这条路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如愿以尝。

李扬报考的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在得知考研成绩不理想的那一刻,在找工作还是调剂之间犹豫不决?但是,那个一直追寻的考研梦让他最终选择了调剂。

考研成绩出来之后,323分,得知自己就是在线的边缘,但是查不到排名,在焦急的等待中,他接受华东交大的电话问他过去不,因为那时合工大分数还没出来,还想再博一下,于是就拒绝了,结果很悲剧,合工大复试线是324分。他一看无望,悲愤之余很无奈,给华东交大打电话问还有名额吗,此时已经晚了,没有了。最后,给重庆交大打电话,一共两次,第一次就是国家线刚出来的时候,老师说分数没有问题,把信息记录了下来,然后说等学校复试线定下来通知他,这样一等就是好几天,华东交大悲剧之后,他赶紧联系重庆交大,还是那个老师,简单的把情况说了一下,老师接着就问是不是211的,英语有没有55分,过六级没有,得知他本科只是普通二本,那老师说那没办法了,现在调剂的人太多了,门槛也提高了。同样的,广东工业和重庆交大类似,联系了两次无果。因为不甘心,所以就一直搜集调剂信息,联系调剂院校,经历了七所学校,最后,他终于落脚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正因为有梦,有希望,所以成功,在调剂这条路上也是如此。在这里,跨考教育调剂专家提醒大家,出了成绩之后,即使自己没进复试,考生也要稳住不能被挫败感击垮,要积极寻求调剂机会,千万要冷静。既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到处去别的院校投递调剂信息。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成绩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有条不紊地查找相关调剂信息,及时联系报考院校招生办的老师,看是否可能会有其他方向的调剂名额,第一时间掌握这些信息,一旦有缺口,而你本身成绩又还可以,就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总之,这一阶段的心态非常重要,考生要有信心,积极主动,不慌乱,调整好心情,顶住压力,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如果你不想再考一年,如果你不服输,那么,就鼓起勇气,积极地面对,悲伤已经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抓住调剂时机,只有尽一切能力调剂到一个好学校、好专业!

篇2:追梦路上的坚持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许久,看过李商隐的琴瑟,看过易安的莲舟,最过目不忘的还是稼轩的剑,是它让我领略一代文豪追梦道路上的坚持。

“郁孤台上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稼轩之词让我感到追梦的道路上,他化难酬壮志为翰墨的无奈,他追梦路上的坚持。

十年磨一剑,一朝练就,文武双全只为以死报国收复大好河山,于是金戈铁马的呼啸变成了笔走龙蛇的豪情流淌于宣纸之上,那把利剑俨然变成了湍急的诗词的河床,那里一代文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江东去之势已然,朝廷苟安江南,辛弃疾遂一笑而过,生机勃勃并自成方圆。在追逐功名的道路上,他郁郁不得志,便将一腔忠愤发而为词,他的坚持,使他终淡泊美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稼轩之词让我感受到追梦的道路上,他一贬再贬至归隐林泉,对心中操守的坚持。

当年稼轩急急南下,匡扶宋室,不料义军归宋,他却只落得个闲职,于是便来到田间溪头,过上了供耕劳作的生活,爱小儿无赖,乐听蛙声一片,或是于上元佳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面对“俄而雪柳黄金缕”的灯红酒绿,面对“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的纸醉金迷,他甩袖而去,偶尔吟一句“人在回廊,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万万没想到,正是贬谪流迁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使其诗词浑然构成张力,与宫阙对峙。正是因为他心中的坚持,使他成了文坛的宠儿。

读稼轩之词,看稼轩之剑,那里面蕴藏着他壮阔的宏图,火热的情怀,不懈的坚持。

公众号:中学生优秀语文作文

篇3:考研坚持过后 再回头云淡风轻

考研坚持过后 再回头云淡风轻

一战复旦金融,二战武大金工。

本来想把初复试的题目记着大部分给大家做个参考,可惜本人是个短线记忆,考完累的像个死狗,睡醒了脑子里没剩什么可参考的东西了。下面切入正题。

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心很高付出很少,或者说不够认真没拿出挑大活的态度。复旦的金融的确馋人,不过初试就10好几本书,每本都不是随随便便看下就过去的,可能我也没有使劲去搜考上的经验。刘红忠的投资学当时看的崩溃了,第一章就捣鼓那种长的吓人的公式,顿感羞愧,因为楼主的本科投资学学的是相当概念的东西,所以那点基础着实难以把每个部分的模型公式当成老朋友,拍个肩膀说Hello……还是有学过的,但是只占了不到一半,剩下的东西很不好记,长公式在你不知道怎么推导的情况下摆在书上是个很难下咽的主食,吃白馒头没水喝的感觉。最后专业课的书没看完,剩了本国际金融三元悖论的后边部分。这个情况的出现也和楼主错误心态有关。因为觉得这个学校必须得二战,所以抱着我一定会二战的想法没把考试当回事,结局很悲催。

上面的经历之后我的感觉就是选择好的学校考是很多同学向往的。不过就金融而言像复旦上财人大之类,首先一点,招的太少,我考的时候上财是10来个好像,但是不包括推免之类,那样就实际名额应该是个位了,个到什么程度,有可能只有一两个。复旦好一点点,也只是一点点而已。人大我的学校老师上课直接说大家别报了,出的政策是一个导师只带一个学生,信号就是外校生莫入。然后楼主是个慢性子,二战没有继续坚持复旦主要是参考书的量。我没有信心我二战能看完两遍,而且我的确不是那种天赋异禀的人,心态也不一样了。第一年啥都没考上但是紧着拣个工作还是有的,但是还是很想上学,不过二战有一点有点尴尬,考不上找工作就是非应届,会有局限。报那种招生超级少考的又很多的学校的童鞋,根据自己的速度做考虑,还有就是拿着一次必须考上的紧迫感,二战没那么好玩。

武汉大学的金融金工很出色,学校美的不得了,湖北的公共课不会很压分,也就是实在不行调剂分数不会被打的太低而失去机会,这个学校的校友特别的友善,在论坛里信息很全。第一年没考武大是有小后悔的。

首先初试参考书,金融金工是一样的,高鸿业的宏微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梁小民翻译的)第五版。

复试参考书,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学和计量经济学,具体的百度一下就知道,就这三本。

二战和一些考研的同学在学校里租了房子,在客厅放了桌子当自习室,本校自习室太难占,5:30起床还得跑得快才行。从5月有所开始,背背单词,数学过课本。不算投入,6月开始正式学习。二战能真的没什么事只学习的情况很少,所以不管在哪里,抓紧能抓紧的时间就好。

数学我觉得推荐的同济的高等数学等不是一定要看,就本科用的课本如果当时认真学了看起来还熟悉而且有自己加的笔记,然后我把公式和定理什么的总结一下,写A4纸上了。之后开始做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这个有的人用陈文灯的,不管选哪个,全书一本就可以了,一本尽可能的多做几遍,每次都会觉得有提高。楼主是个慢性子,第一遍在A4上写的很认真,像考试似的,所以这本书最后之做了两遍,不过有第一年的一点基础,以前听考上的建议一般至少两遍,所以大家动作快点进度快点。基础过关660这个我之前以为很简单没放眼里,但是做了几道发现虽然是小题但是很有难度。这个全书做一遍之后第二遍结合着做的。不过慢性子没有做完整本书。数三选择填空丢分的话损失很大所以建议大家尽量练练。剩下还有两本就是历年真题和全真模拟400,这两本我觉得就是前面两本做完之后考前根据剩余时间选几套练个手就行,不用非得做完。400里会有点难,分不好别影响心态。我还看了自己学校的讲义,线代看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总之全书是重点。做全书期间结合全书上的知识点把公式定理和一些技巧有总结了一下。主要是觉得还会忘记的部分。这样是为了方便考试前拿着再过一遍,免得出小错误。

综上,李永乐大爷的书挺好,就是全书上有个没提到,利用积分求极限。数学部分完结。

英语的话我就很按部就班,开始每天就背单词(乱序版),背了一两遍之后买了张剑的英语阅读150篇(基础和提高)开始做阅读,或者说找做题的感觉,注意控制时间。真题只有10套,我不舍得马上做。很所人说多做几遍,不过总会记得做过的题,再做觉得很难受,不要太早就碰。阅读做完了基础,提高做了一半觉得时间不早了,慢性子。然后开始隔一天一套真题,第一遍只是单纯做题,对答案不看解析,这样下次做干扰不会太多,一是为找感觉,二是看看情况。每天作文也开始练习了。这里大家选择阅读的参考书慎重点,第一年我用星火的阅读做的风生水起状态渐佳结果上手真题惨不忍睹,我觉得是思路被带偏了。所以我很珍惜做真题的机会。张剑的阅读做的时候只是让自己有做题的状态,关于为什么不去深究。

作文的高分作文里面讲摘要讲的比较细,小作文挺全,值得看看。写作160篇前面的词汇句型可以看看。至于大作文最好的还是英语黄宝书上的范文。应为所有参考书上给的模版啥的都学的话很容易让阅卷老师看的吐,比如最俗气的as is vivdly shown from the picture,书上好多文章这么写,那么就别模仿了,再漂亮的句子也怕人人都用。黄宝书上的优秀范文开头有的其实很直接很简单。可以多看看背背去模仿那种感觉,多积累点好的句子,里面很多句型和晓得连接词很好,新概念三上的文章读起来没什么,不过连接词特别自然很加分,可以背点上面的文章培养感觉。到后期多写多练,隔两天练习下慢慢写的就顺了。作文考试时候尽量写自己完全有把握能拼对的词汇,写的整齐些,语法上不确定对不对的长难句不要写,首先没有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印象好至少可以及格。把主要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确定的话用些号单词难句子自然分数会高,同样意思的词试着用不一样的单词表达。句式也不要一直套同一个。反正这样基本上及格很好拿。

阅读如果不想被带偏除了做真题,前期背单词期间可以看看阅读题源,这本书收录了很多英语出题时选用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看看找感觉。第一遍真题做完了第二遍就研究下题目的解析和长难句,我是第二遍真题连后面的作文一起写的,下午的时间抽出来按照考试的时间开始。

政治是我的弱项,一直也不太喜欢,身边有些文科的同学,她们带着我复习省心不少。先看书看资料,过一遍,有的重点就背背,陈先奎的题很多人推荐,那个对我来说太多了。我用的是高教出版社的1600题,量合适,看完一部分做一节的题,把后面的大题背背。政治开始的别太晚了,东西确实多。考前买了各种,考点狂背,最后四套,20天20题,有那种总结的精炼版考前再翻着看看就可。政治使劲写吧。写的多了多少有得分的可能,写的`少了些不对想给分也不好意思给不是。

专业课,专业课第二年楼主考的也不算出彩。8过真心觉得不难,没有没见过的,没有下不了手的,虽然觉得有个计算题题目有点问题。曼昆那两本书简单些,上面的名词翻译成英语的大家就划下来把。所有的名词解释就是这些。武大的名词解释是给个英文,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范围出不了曼昆的书上有英文的部分。高鸿业的知识框架相对更明确。我看了两遍。第二遍自己做了总结,把会容易忘记的,可以对比记忆的写下来。买了金圣才配套的书,名词解释是按照曼昆配套那本上面背的。金圣才关于高鸿业那套的课后习题与详解有一个部分比较出彩 ,就是IS-LM-BP模型那块,分析资本是否完全流动、外汇是否管制的情况下曲线的变动和均衡。高老的课本并没有讲最后会达到什么样的均衡,参考书上很详细地分析了这块,然后很幸运的是初试一道论述考了这里。所以仅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参考下。历年真题我只是大略看过两下题,没答案所以没做。初试好好看了四本书把课后题做了足够了。

考试前楼主感冒的很重,头疼的睡不着,输了5、6天液,真心感谢那些天陪我看病的姐妹们。考试时候离考点很近的宾馆很衰的有个猫半夜嚎,很冷,睡不着。我和同学熬着背书的时候都有点不想考的冲动了。。慢性子我的名词很详细地背是考试前勉强算完成吧。不管考试前有什么状况,坚持去考试的话说不定真的有惊喜,今年考试没有觉得太难的,虽然不够出彩。

下面说说复试。考武大的话你的分数差不多但是你担心可能差点点什么的,抛开这些想法,想上的话赶紧复习。因为等复试名单出来你才开始看书的话估计你会很想哭。过完年回来楼主一直心不在焉,分数出来的时候是快4月了好像,开始看书,这三本书东西很细很杂,而且因为没有范围而且有考的很偏很细的先例,什么样的名词都不敢放过。早开始是王道。 分数不算高所以复习的很慢。确定自己可以复试了才有了紧迫感。期间正好房子到期房东提价于是找房子搬家,暂时找的房子很冷,时间不到十天的时候我真心觉得复习不完了。每天裹着被子看书看到自己实在撑不住才睡觉,早上6点爬起来接着看,累得慌就中午眯一个小时。25号坐车去武汉的时候计量还没怎么看。在旅馆接着熬夜状态,去武大上了几次自习,三本书看了大部分,证券投资后面一两章放弃了,谢谢在 武大的同学,住店认路真是省了很多事。金融工程那本书上有几个公式不太准确,多看看自己再上网查查有必要。鄙视前一天睡的很晚,早上起来接着看,走到经管院的路上时也拿着书看,正好赶上樱花盛开,武大很漂亮 ,所以考试前

篇4:再坚持坚持 考研破蛹成蝶

再坚持坚持 考研破蛹成蝶

一个电话,一场咨询会

一个人找不到真正的兴趣所在,真是可悲!我就是其中的典型。考大学的时候被调剂了学校和专业,但对学校的名气和实力还算满意,虽然花掉了我4年的宝贵的青春,还是不喜欢当初调剂后“被迫”报读的专业,这让我越来越颓废,一直到本科毕业,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有出去工作。两年之后决定北漂考研(微博),自以为可以坚定信念了,结果从心理学、国际关系到编辑出版,再到古建筑,几个月下来我几乎把文科专业的半壁江山都“意淫”了一遍,最后在报名表上填报考古专业时,离报名截止时间已经只剩3天了,而报考的学校也从社科院变成了北大。如此折腾的结果可想而知,3个月后向北大的冲刺只能惨淡收场。

冲动是一场悲壮的美。花了半年功夫,放弃了南方的一切,背上一身债务,最后换来这样的结果,无论如何我也不想继续下去了。我决定直接申请去西藏工作的机会,换个环境,换种心情。可是再次折腾一通下来,我悲哀地发现,连西藏的单位都不肯要我。无可奈何之下,我只能缩在朋友家里蹉跎岁月,现实的遭遇让我逐渐清醒,认真反思走过的路。上大学之前,在学业上我可算是“家底殷实”的,基础打得扎实,考试经常拿第一。可是上大学之后,学习变得消极,成绩也惨不忍睹,毕业时简直“家徒四壁”。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我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一直活在对未来的盲目幻想之中。经过北漂半年的种种打击,我开始慢慢地静下心来面对现实。

最严峻的现实就是经济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工作,这时刚好朋友的单位打算办一本新杂志,拉我参与前期工作,薪水尽管不算满意,但对于此时坐吃山空的我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正在这时,爸爸打来电话,分析了我的种种优势和劣势,强烈建议我一鼓作气正正经经地再考一次,给人生一个交代。我知道爸爸和我一样,都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这个电话唤起了我的激情,可我还是犹豫不决。随后,就像上帝安排的一样,我在网上得知中科院将要举办一场研究生招生咨询会,其中有我想考的那个专业,这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还不能肯定我对考古真正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热情有多少,但我还是决定去看看。这一看,在考古、科技考古、人类学等几个相关研究所系中兜兜转转,我发现了科技史,一个以读故事和讲故事为生的专业,一个在文理科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的专业,这是何等对我的胃口!可知上帝让我浪费这么多年的青春并不是恶意的,他只是要让我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锤炼心志,直到末路时分才让我与理想相遇。那一刻,我终于有了目标,一个让我不再临阵退缩、半途而废的目标,我决定报考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史领域的国家队。

一个室友,一场发烧

我毅然从朋友舒适的小窝搬回考研大本营――那些除了挤满书、上下铺,就是整天光线不足、弥漫着紧张复习气氛的考研宿舍。其实,住宿环境差、经济压力大还不算什么,最让我苦恼的是我的学习习惯,更确切地说,我已经没有了学习习惯。几年跌跌撞撞、浮光掠影的生活让我变得既彷徨又浮躁,我已经找不到高考(微博)前那种紧张有序、脚踏实地的感觉了,虽然我明白自己不可能再朝三暮四地备考,但我却开始担心失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依然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在这个时候,一个学法律的室友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她开始盘算放弃考研了。她从大四开始考研,连续考了3年,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与理想擦肩而过,但这一年,她终于收获了金字招牌般的北京地区的律师资格证,找工作根本没有问题,但她的考研梦想却开始挣扎。和她相处了一段时间,我很欣赏她的自我约束能力。她每天准时起床,拎着一大包书赶去一个特别破的教室上自习(破教室人少位置多,冬天没有暖气),中午回来简单吃点午饭,再赶回教室趴一会,醒来继续看书,晚上教室关门她才赶回来,拉上床帘继续挑灯夜读,不管床帘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热闹。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对法律的热爱和继续深造的渴望,经过3年的锤炼和成长,她已有足够的实力挑战理想,这次顺利拿下律师资格就是明证。我也不想失去一个能给我动力的.考研盟友,于是尝试劝服她,让她继续为考研梦想奋斗。在我的劝说下,她认真分析了自己的实力和优劣势,开始沉下心来主攻最大的弱项――英语。

从此以后,我也有了自己的坐标和榜样。我年龄比她大,更应该珍惜这最后一次机会,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为自己的理想拼一把。我开始学习约束自己,过一种真正的考研生活:按时起床,早出晚归,准时吃饭和睡觉,制定大大小小的复习计划,专心看书,认真钻研考题……过了一段时间,我欣喜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很自然地融入了这样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前一年的徘徊不定和浮躁不安,精神状况也好多了,每天认真钻研我的考研工程,甚至以前很轻易就能引起我兴奋的一些局外事,现在也无法再提起我的兴趣了,以前怎么也看不下去的书,如今却冒出了许多兴奋点,让我乐此不疲,废寝忘食。这是失去学习状态多年后过得最充实、最开心的日子。

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寒冬。我上足了发条向最后的目标冲刺,不敢有丝毫怠慢,可上帝又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在最关键的时刻,我生病了。那天,北京的天空又渐渐飘起了熟悉的雪花,我坐在温暖的教室里复习,专注于决定命运的字里行间。突然,一股清新的空气从背后袭来,我猛地打了个冷颤,原来有人开窗透了一下气。到了中午,我开始觉得浑身软绵绵的,头重脚轻,回到宿舍用体温针一量――发烧了!在离考试只剩下3天的时候!看病、吃药、捂汗、睡觉,然后拖着病体继续上自习。在这种时候,我只能暗暗叮嘱自己,一定要稳住阵脚,不能让生病打乱复习节奏,暗自鼓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等等。可是,发烧过后的感冒和拉肚子使我在第一天考试的时候竟忘记了吃早餐,头疼、饥饿、紧张和接下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差点把我击溃。回想起来,当时虚弱的我之所以没有晕倒,也许是因为有一股即将迎来胜利的信念在支撑着。最后,分数总算过线了,但是排名很低,要坚持考研梦想,我只能选择调剂。

一个寓言,一场调剂

小马要过河了,大象说,河水很浅;小松鼠说,河水太深了。小马将信将疑地下到水中,呵,河水不深不浅,刚好漫过膝盖,最后它顺利过了河。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它也经常在现实中上演。

当我开始准备调剂后,耳边就一直充斥着这样的声音:调剂只能到三流的学校,还要请客送礼,要关系门路,有些学校还要收几万块钱的调剂费等等。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但是那些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历,如果我不亲自去试,又怎么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情况呢?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河水的深浅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知晓,为了对得起逝去的两年光阴,我要为自己的考研努力再搏一把。

调剂的过程既烦闷又复杂,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恐怕很难一边咀嚼失败的痛苦,一边拼命四处掀起伤口给人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和四处出击,我惊喜地发现,山东大学和东华大学的相关专业都有调剂需要,原来我还能在调剂中挑选学校,而且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认真分析自己的实力,对比山东大学和东华大学的专业实力和研究生制度后,我发现学费仍是最大问题,决定放弃东华大学的复试机会,争取山东大学的公费名额。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复试中专业笔试表现不算太好,但我已经很坦然了,近一个月的调剂生活让我懂得用平常心去面对各种打击,要坚持走完考研这条梦想之路。幸好,导师对我的本科专业和毕业后的经历颇感兴趣,认为我经受的挫折历练对安心做好专业研究很有帮助,最终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而我的室友,那个坚持追求理想的女孩,也终于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公费研究生。

这一切,都是坚持的结果。

考研辅导这么多年来,见证了许多学生破蛹成蝶的一刻,从他们口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坚持,冲刺期是整段考研历程中最后的点睛之笔,坚持下去,方能见证腾飞的一刻。

篇5:第二次考研 再难再累也要坚持

第二次考研 再难再累也要坚持

七月的日照阴雨连绵,对于既没找到工作,又没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来说,心情和天气一样黯淡。在经历了找工作的难堪后,筱意终于下定决心,再次踏上考研路。

筱意,曲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他去年报考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总分超过录取线20多分。 然而英语成为拦路虎,几分之差把他挡在了研究生的大门外。在众多朋友的惋惜中,他踏上了找工作的道路。

6月6日,记者在曲师大日照学院的“智慧湖”边遇见了他。当谈到找工作的'经历时,他的脸上写满了无奈:“用人单位都要有工作经验的,我刚说完没工作过,人家就没有了耐心,说回去等通知吧,一等就没有了音讯!”他顺手把一块馒头扔到湖里,顿时一群鱼围了过来。“看见了吗?僧多粥少,道理是一样的!”他苦笑着说。

几天后,他打电话说决定重新考研。当问及原因时,他说父亲的一席话感动了他。得知他找工作的情况,父亲说:“工作的事你先不用操心,安心考研吧,考上研会有更好的出路,我和你妈都盼着咱家出一个研究生!”

看着父亲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发,他流泪了,父亲的支持让他有了再次考研的信心和勇气。他决定在家里复习,不仅可以省去租房子的不便,而且不用为一日三餐费心。家里人都很支持他,当他学习的时候,父母从不看电视,而且走路说话都很小心,生怕打扰他。

“一切重新开始!我相信自己能行!”这是他每天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每天早上7时起床,中午休息1个小时,晚上11时准时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当烦了累了的时候,就出去逛逛,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7月8日,记者再次见到了筱意。规律的生活、学习让他看上去气色不错,而且胖了不少,长脸都快变成圆脸了。夕阳下,他脸上的表情平静和谐,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沮丧和落魄。他说:“和第一次考研相比,我有了更多的自信。我败在英语上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素质太差,刚一看到题就慌了。所以我今年会主攻英语,再难再累也要坚持!”

红色的霞光把筱意的背影衬得很洒脱。“太阳之声”广播台放起了刘欢的《从头再来》――“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了那些期待眼神……”

来源:黄海晨刊

(责任编辑:马俊茂)

篇6:考研路上需风雨无阻地坚持到最后

考研路上需风雨无阻地坚持到最后

今天发现了我考研前一个星期写的一篇日记。我记得,那天中午,我躺在床上休息,回想着这一年来的经历,不知道怎么的,眼泪就哗啦啦的往下掉。也许是觉得辛苦,也许是觉得自豪,也许就是眼睛累了。脑子里有很多话却凝聚成了一篇短短的日记,现在看还觉得感触很深。在考研的一年中,有迷茫的时候,消沉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但最终我都受到自己引以自豪的乐观向上的态度的指引,走出心中的迷宫,不断的看到前进的方向并且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能在自己陷入思想误区的时候自己拉自己一把。如果不是这样,我也坚持不到考研结束,也就没有今天坐等通知书的欢喜结局了。

【2012.1.8---2012.12.29】今天是我为考研奋斗的第353天。距离1月5日还有7天时间。当每天醒着就是在看书形成习惯,当一坐一上午也不会腰酸背疼,当不小心得了看书强迫症,一出去玩就心存愧疚,我们的.信念,坚持,也就外化成动力,支撑。而信念坚持从何而来,我一直认为是刺激,外界源源不断的刺激。其实,就是比较。跟你周围的人比,跟自己比。

有一种说法:当你和别人差距很小时,别人会嫉妒你,当你和别人差距很大时,别人会羡慕你。而我觉得,羡慕与嫉妒,只会把你自己放在一个又卑微又丑陋的位置。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比其他的的差距,方法是将其看成是一种有利的刺激,让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动力。

对于比你好一点的人,你加把劲就可以赶上;那些比你强很多的人,只要你敢想,敢做,当你的努力累积到一定程度,追上他们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如果有时候,你被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怀疑自己给自己压力瞎折腾是自讨苦吃的时候,回头看一看以前的自己,看看自己失去什么,同时又得到了什么。你会发现,当你放弃那些枝枝叶叶,结果使得你的主体更加茁壮成长,这个时候满足感与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我一直觉得,考研比高考更加辛苦。高考的时候,我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被家长被老师逼着要好好学习。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是心不累。考研不一样,没有人逼你学习,你只能靠自己不断的逼自己,不断的监督自己,给自己动力,给自己鼓励。很多人,在考研的路上退缩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初约定一起考研的人们真正进入考场的并不多。所以,你坚持下来了,你就成功了一半。不管考研的路多难走,请怀揣着一颗考研的心,坚持,坚定的走下去!

再坚持一下作文400字

再累也要坚持句子

成长路上坚持相随作文

再坚持一下450字六年级作文

只要坚持,再尝试一次优秀

坚持的梦的八年级作文

考研过来人 一个目标一份坚持

考研调剂常见问题详解

考研院校调剂自荐信

考研调剂成功技巧

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锦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追逐考研梦 调剂路上坚持再坚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