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入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入伏是哪一天
2023年入伏是从7月11日开始。确定入伏时间的依据是“夏至三庚”,意思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初伏的第一天)。
2023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为“庚戌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7月1日,为“庚申日”,往后每隔10天为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为7月11日,这一天为“庚午日”这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也是入伏的时间,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1日。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
三伏中以中伏最热。俗话说热在中伏,2023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3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入伏养生小常识
1、减少运动
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是大量的运动,尤其中午下午。这样身体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2、少喝饮料,适量饮茶
许多人在夏季稍出汗就会贪饮甜饮料,因为感觉很解渴。其实是错误的,很多饮料含有大量糖,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不但不解渴,反而会更渴。如果再不注意补充电解质,出汗量大时便可能会缺钠,缺钾。并且饮料中很多添加剂本身就经过肝肾代谢,更是增加了肝肾负担,如果过量,很有可能导致肝肾损害。尽量少喝甜饮料,多喝白开水或者矿物质水种。
3、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
三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尤其是长时间吹空调或者电风扇,毛孔打开一冷一热,很快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议不要长时间在低温下滞留,尤其不要突然改变冷热环境,出汗时千万不要对着空调或风扇吹。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 三伏天入伏的意思
★ 霜降是哪一天
★ 清明节是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