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悟心境的随笔:骑行川藏线的汉子(共含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nyihong6699”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当我们还在思考去向何方,不觉中季节又改变了!生命来来往往,人生最经不起的也许就是等待!
没有完成的心愿,转眼之间就来不及了!而扼杀我们愿望的,更多时侯,不是惊涛骇浪般的变故,而是静水深流的岁月……
法国有句名言:“进步是什么,管它叫明天就行"。如果把人生喻为一场旅程,那么这场旅途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泰戈尔曾说:“那些仅仅循规蹈矩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使社会维持下去”。
而真正使得生命与世界变得充实有趣的,就是走向一个又一个新境,走向充满期待的明天
在这个价值观回归的时代,事业的成功与财富的多少已不是人生价值的单纯指标,多元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的富足才能决定人生的广宽,而这一切,都需要你亲身走入天地之间,去发现、感悟……
公众号:曲靖原创文学雅舍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川藏线骑行记(一)
行前准备
在自己的身边,偶然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一句独到的话语,却让自己着实冷静下来,对于生活,对于旅行,做了许多的思考。父亲爱好骑车,在周末闲暇的时候,他常会与自己的一伙充满活力的车友一同去附近的乡野小镇骑行,既锻炼身心,也怡然自得。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多次的骑行之后,也让我们产生了骑车远行的打算。而究竟去哪儿最能历练人生?在一次父子沟通之后,骑行川藏线便成了我们的首选。
,父亲便开始为我们的骑行之路做着周密的规划。每天晚上,他都会去自行车俱乐部,与车友们一起探讨骑行的相关事项,而到了他回家后,静下心来,又会在网络上搜寻一些相关的资料。
在广泛地搜罗规划之余,我们也做足了后勤准备,例如码表、车前电筒、修车工具、轻便打气筒,乃至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最重要的还应当准备好骑行的服装、骑行眼镜、骑行手套、头盔等。在这些物品中,头盔是首重,因为,当安全事故发生之时,它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当然,要想顺利完成骑行,一辆理想的自行车必不可少。父亲平时所使用的自行车型号是美利达挑战者800,而为了这次骑行,父亲特地为我购置了一辆美利达挑战者350。在美利达自行车的各种型号之间,挑战者系列应该算是属于中游水准的。对于我们这些业余骑行者而言,似乎已经颇为理想。出发前,在网友的告诫下,我们得知美利达挑战者800的油压碟刹并不适合川藏线骑行,最后,父亲才决定向伯伯借用美利达挑战者300,这样,我们的旅行才正式进入正轨。
时间如白驹过隙。7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这一日,在父亲的车友们的陪同和帮助下,我们成功开启了旅程。我们的计划是先自家乡玉屏乘火车至成都,因为,这里也是川藏线骑友们约定俗成的起点。
对于很长时间没有出外远游的自己,能够在一个身心俱爽的夏日,与父亲去完成一次别具风味的旅行,这实在是一件想都没想过的幸福之事。刚上火车,我便满怀激动,十分迫切地渴望快一些到达成都市,开始这段美丽的旅程。
骑征二山
到达成都后,我们先是来到了位于电子科技大学附近的“骑车部落”稍作休整,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骑行装备,而对于装备知识并不熟稔的我们而言,在此处讨教一番,自然是再好不过。热情的店主以及工作人员也非常乐意地帮助我们挑选着装备。
次日,在一切就绪后,我们便毅然踏上了旅程。最先到达的是雅安市。休整两日后方才离开。而就在告别雅安后,我们就要面对海拔3437米的二郎山,这座山因一曲雄浑激越的《歌唱二郎山》流传久远。
在川藏线,流传着一句俗语,“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当我们来到二郎山脚,面对这座高山时,内心之中充满着敬畏。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们也觉着尤为吃力,好几次,都感到气喘吁吁。而登山的途中,别样的收获却让我们忘却了这些苦痛。在路途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两侧长满了各色各样的野花儿,也会时常聆听到虫鸣鸟语,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骑友,倾心融入这番和谐的场景,在攀爬这座山的过程中相互角力。对于我们而言,能够在沿途与骑友们合影留恋,或是伴随着身旁潺潺的流水声,掬一捧甘甜的山泉水,或畅饮一番,或洒向空中。然后,放开嗓子,大吼几声,跳上自行车,继续开始骑行,尽情的宣泄与放肆已然让这样的感觉显得非常惬意。
登山路虽然艰险,但是,信念却一直驱使着我们想要去战胜它、翻越它。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才爬上了这座高山,而当站在垭口,俯视来路时,你所能体味便是那只有汗水、泪水才能换来的无限感动,这似乎正是自行车运动所能生发的独特魅力。
自行车翻过二郎山,穿过泸定,冲出康定,我们的脚步却仍未停止。清晨,听着MP3里播放出的悦耳藏歌,踏着安静的道路,我们预备着去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这便是那座“翻死人的折多山”。在藏语里,“折多”即是弯曲的意思,可想而知,这样的一座山并不是耳闻便能感知的,其间的辛酸,着实叫人苦不堪言。
在登山之前,我们先是要经过位于康定与折多山之间的折多塘镇,在这里,也有着特有的温泉可供享受。自行车行出折多塘,上山的道路才真正开始,折多山的路途蜿蜒起伏,连绵不绝。然而,道路比较宽敞,偶尔还能看到路边草地上成群的牦牛,或是可爱的羊群,它们在这样一幅风景画里,自由地生活着,或停留吃草,或行走嬉戏。完全想不到这会是在高原之上,可见,它们的适应能力也尤为突出。尽管,我们常会为这弯曲的道路感到苦恼,但是,在那样一派和谐却也充满生机的情景中,你总能由衷地感到藏地的那片壮阔、高远。
在父亲与我的坚持下,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到达了垭口。望着垭口的风马幡,我们这一次的激动与当初登上二郎山的时候相比,自然也是异乎寻常。
折多山下,即是川藏线上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的新都桥镇,顺着这里继续前行,我们经过了雅江县,理塘县。而在这其间,二郎、折多二山给予我的感动和收获似乎足以珍念一生。
藏族风情
在理塘县参观了长青春科尔寺之后,即告别理塘县,我们一路骑行来到了54公里外的禾尼乡。在一位名叫洛绒降措的牧民家,找到了理想的住所,这位藏民朋友特别友善。年轻的降措,极善言谈,家中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娇妻能歌善舞。
夜晚时分,银白的月光洒于地面,伴随着蟋蟀凄切的叫声。夏夜里的香气弥漫空中,在这模糊、空幻的时空里。在降措一家的邀请下,我们燃起了篝火,乘着月色,就在降措家中宽敞的院子里,安宁的环境下,美丽的降措妻子引领我们跳起了藏族独有的“锅庄舞”。而这时的降措也客气地为我们拿出家中存放的牦牛肉,放在烤架上为我们烘烤夜宵。他们一家的热情也让起初略显羞涩的我们放开身心,畅快地跟随着音乐的点子活蹦乱跳起来。在舞动之间,我们还得以有幸聆听一番降措妻子为我们演绎的藏歌,真是其乐融融。或许,到现在我们也没能明白歌词的含义,然而,这些藏民朋友所给予我们的那份感动,却恰似那一刻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一般,让我们沉醉于此次旅行的欢快。
翌日,我们告别降措一家,骑上自行车,也仿佛一位骑手跳上了自己的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藏地里,我们发觉此情此景让我们顿觉豁然开朗。茫茫的毛垭大草原,绚烂多姿的花海,让我们迷醉其间,仿佛著迷一般,无法自拔。
翻越海拔4685米的海子山,不久后我们来到了巴塘县。这座县城被称作“中国弦子之乡”。弦子也是藏族三大歌舞艺术之一,在藏族歌舞艺术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离开巴塘的清晨,我们看见成百上千的车友行于路途,好不壮观,大家你追我赶,分外热烈。依循着道路,在渡过金沙江大桥后,我们终于踏入西藏界。而这时的父亲与我,早已感动得无法言喻。在这儿,父亲激动地用记号笔在桥身上留下了“玉屏千里骑行俱乐部”的字迹,其实,这一切也是我们玉屏自行车界共同的骄傲。任何语言在此时都变得浅薄,而内心的快乐着实让人毕生也难以忘怀。
跨过金沙江,翻越宗巴拉山,我们来到了芒康县,这是一座比较落后的县城,稍作休整,便继续快马加鞭,这其间路途虽然艰险,但是却充满色彩。不久后,我们到达了林芝地区的首府八一镇,我们特地前往米林县,去拜会了我的大学同学旦增玉珍,在去往米林县的路途中,我们途径一处小村庄,在那儿,许许多多的藏民正在收割青稞,而初见此景的我们感到尤为好奇,驻足流连良久,青稞田里可爱的藏族姑娘、和蔼的藏族母亲向我们热情的挥手,邀请我们下田里玩耍参观。而这时,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我们,跳入了青稞田,与这些友好的藏族同胞们打成一片,眼见着她们脸庞流露出的幸福滋味,体味着他们劳作时的勤劳果敢,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也与这些素未相识的藏民朋友们相聊甚欢,有说有笑,幺儿我们真正地感受到旅行的快乐尽在于此。到达米林,在藏餐馆,我们接受了旦增玉珍赠予的洁白哈达,一番热情款待后,我们才回到了八一镇。而这时,我们的心早已经变得难以平静。夜阑时分,大地已然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或是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安静的街道也是寂静无声的,八一镇的夜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与父亲互说着沿途的经历,好不自在。在一片沉寂声中,我们也进入了梦乡。
拉萨见闻
顺着川藏线,在告别了八一镇后,我们继续前行,距离拉萨市也愈来愈近,一路以来,纵情目睹了318国道的绚丽风景,深切感悟到藏族同胞的亲切热情,而这时,每每想起藏族同胞们所崇敬的圣城就在前方,拉萨便也在我眼中显得更加神圣起来。
面对圣洁的拉萨,父亲与我内心之中的感动早已按捺不住。这一日,也是川藏线骑行以来路程最长的一次,其间,途径了工布江达县、松赞干布故里墨竹工卡县、达孜县。近180公里的距离,让我们骑行了8小时,直到了晚上9点时分才抵达了拉萨市。到达拉萨,天空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有时,回想起来,感觉这似乎就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把沿途以来的喜怒哀乐通通释放出来,因为,这一刻,我们终于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旋即,我便把平安抵达拉萨的消息,通过电话告诉了家中的亲人。第二天,就在神奇的拉萨,我们遇见了许多年前同住一幢楼房的邻居殷实。在他的陪伴下,我们也得以有幸参观了被称为“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大昭寺、小昭寺以及俗称“拉萨颐和园”的罗布林卡。当然,最让我们铭记的还当属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所修建的布拉达宫,这座建筑也在1994年与大昭寺、罗布林卡一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实在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宝库,在告别拉萨之前,我们还得以有幸乘坐殷实的便车前往浪卡子县,参观了被誉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湖,也为这一次川藏线骑行画下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后来,我也时常会思考:也许这样的一次骑行生活路途十分艰难,但它却是我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旅行,过程中感悟过许多生命之中弥足珍贵的道理,这也仿佛是日常生活中难以体味到的。的确,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这一次次成长,一次次感悟。于我而言,我感知着自己的青春,也让自己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
关于生活随笔散文之心态是一剂良药(二)
每当我习惯性安静下来后,总会萌生出这般的遐想:在平日里的欢乐与恣肆淡去以后,我的思绪也都会自然转移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思考人生,有些收获,也有些疑惑,以此来寻求自己所渴望的状态。
如果刻意追寻理想,每个人都会有太多失望。如果脚踏实地的生活,理想却不知不觉中实现。回味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快乐的欢欣,于是,我选择在现实中体验快乐。
我们以各自的态度和方法活在这个人世间,体味着众生百相,不论是存在于何种的境地,却总是不乏些微的感慨。人总是会有许多的想法与观点,也总会有许多的记忆与怀想。在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
林清玄先生是台湾著名作家,他的文章给予了我许多的启示与帮助,在品读他的文章之时,我总会生发出许多对过去的思念,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以往的时日里,也许未能清晰触觉,但是在某一个瞬间,却又真切感知人与人之间原来还是存在许多怀念。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都收拾好行囊,满怀十年寒窗之后的兴奋,奔赴属于各自不同的环境中,去追寻不一样的经历。而在这一个瞬间,我们却未能发现,我们失去了太多我们所念念不忘的东西。年少时可以无所忌惮,因为天真无邪,彼此之前没有隔膜,未曾有着深入触碰,也并未有激烈的矛盾,特别是无实质性利益冲突,因单纯才显得友谊如此重要。
在闲暇的日子,我特别喜欢静下来,去读一读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她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回声》的专辑,而这张专辑皆是三毛近半生的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1首歌词,串联成了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她的歌词与文字却是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这张专辑中一首名为《梦田》的歌曲,当中唱到“每个人心里一亩田”。这句看似普通的词句,却已然震动了我的心绪,每个人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去充分耕耘的田土,并为之付出努力与辛勤,这样的人生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眼看身边拥有不同追求,或是不同的理念的朋友走向了不同人生轨迹,却油然生出许多感慨。或许有些人已走在路上,但是却失去了方向,间或迷失了路途,甚至丢弃了生命。太多的日子里,我们其实都迷失了自我,茫然无助,遗落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当意欲挽回时,却发现无能为力。年轻的时候,我们可以纵情恣肆的泼洒豪情于绿茵场上,可以将心中激昂的音乐斗志溢满胸膛,可以将儿女情长看作最美的念想,可以将多愁善感书于纸上。字里行间,我们便会发现,生活其实非常富有动力,每一天的生活恰似每一张空白清晰的纸张,在崭新的日子里,书写不同的快乐,让生活过得更加坦然。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说的是一位远在异地的孩子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这位年轻人非常失望的告诉他的朋友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分光了,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而当年轻人说着说着的时候,便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年轻人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朋友劝慰他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祝贺你。
我承认,心态平和是一剂良药。作为人,能正确对待世间百态,不慌不乱,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在岁月的沉淀之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把生活过得正常,过得简单,泰然处之,已属人上人。这样的人生境界,如品一壶香茗,稍作歇息,走上大街,去看看繁华的都市,或许再大的喧嚣都无法影响我们。在人生中,我们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的疑惑待解,生命中有着太多的精彩,需要我们共同去构建。我们活在这样平凡的世界里,纵然无数次失败,只要我们时时保持清醒,心怀理想为之拼搏,结果并不重要,奋斗的过程才是生命的价值。
心境是支配你的伙伴感悟随笔
人在顺利时,是不大注意心境的。此时人往往豁达、宽容,眼界总是向前的,目标总在未来,心境不过是一种副产品,或多或少是一种点缀,人就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全不顾它的存在了。
失落时情况就完全不同。心境会一下子扩大了面积,仿佛把整个人都裹进去,它会一下子成为宇宙,像老子所谓的“道”,无边无际,一说便非“常道”,一说便俗。
心境这时成了环境,环绕着不顺畅的个人。心绪不济时,心境就像环境有了污染,昏昏茫茫,不够澄明。可是,惟有这时,心却明晰得一如水晶。在昏茫之中,心会左冲右突,像在沙漠里寻觅路标,然而,寻觅很可能是徒劳的,人在心境里是那样的渺小,积跬步却无以至千里。无奈时,回转来把自己的心托在手中,沉凝静观,感觉它的运动、震颤,血液的汩汩流转,心境竟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软化、透明。
别小看了心境,它能让天地动容,自然变色。同样走进大观园,刘姥姥开心,林妹妹伤心;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则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景无异,异的是人,是自己的心境。
同是女人,有的开开心心,有的郁郁寡欢,倒不一定是因为后者的路上石子更多,门坎儿更高,差异的是性格,是心境。好的心境能化干戈为玉帛,化疾病为健康,任何年龄的人容颜都会被好的心境照亮,使其魅力无穷、美丽动人;好的心境能帮助你获得知识、结交益友、把握机遇、成功事业、和睦家庭,甚至发大财也未可知。有好心境垫底,即使没有钱财也没关系,因为你毕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东西。
失落时的心境,只是一件穿污了的衣服,脱下来,洗干净再穿,感觉就是两样的。
做人,说到底是给自己做出一个好心境,是用自己的好心境去感染他人,去回报社会。
人生一世,伴你终生的是什么?健康的父母陪伴你的前半生,孝顺的子女陪伴你的后半生。夫妻呢?且不说婚姻的选择是一次忐忐忑忑的冒险,即使是恩爱夫妻又有多少同年同月同日来又同年同月同日去的?
钱财就像水中的浮萍时聚时散,再多的钱财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美丽的容颜,就像昙花一现,短促得更像是梦,这些更谈不上伴你终生。
留给你自己的,只剩下心境了。好心情、坏心情,不好不坏心情,如同呼吸,如同手足,伴你一生。心情是你惟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也是惟一支配你的伙伴。
★ 心境随笔散文
★ 汉子歇后语
★ 随笔感悟
★ 感悟随笔
★ 骑行开封作文
★ 环湖骑行作文
★ 骑行记作文
★ 骑行半年总结
★ 辣汉子林妹妹作文
★ 女汉子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