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铃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共含6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噼里啪啦嘣咚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浇水与施肥
铃铛花的小苗要保证较高的湿度,经常浇水,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幼苗上覆盖上一层蛭石来保湿。不过浇水的时候,不要之间淋灌小苗,以免水流将小苗的茎折断。
想要促进风铃草快速生长,可以适当的增施钙氮肥,然后再此基础上追施磷钾肥。
光温养护
风铃草喜欢长日照,每天光照在14小时以上可自然开花。如果想要提前开花,只需要在开花前的30天进行黑暗处理,每天4小时。
风铃草是不需要控制株型的,本来就矮小,而且早期风铃草的外观会比较的凌乱,不要给予修剪,让其慢慢生长,后期自然就会整齐紧凑。
耐心
风铃草要经过两个冬天后才能开花,因此培养需要耐心,尤其是夏季的酷热天气,很容易引起植株的枯萎。
防晒
盆栽的风铃草不能放在高层建筑的背面,防止暴晒,并且要适时的加强叶面的喷水和降温。风铃草也是喜阳性植物,所以不能长期放置在阴凉处,缺乏光照。
景观用途:风铃草适于配置小庭园作花坛、花境材料。主要用作盆花,也可露地用于花境。风铃草适于配置小庭园作花坛、花境材料。若用风铃草和观赏向日葵为主材,配上常春藤、海金砂、丝石竹篮插、表现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如以紫色风铃草为主花,配上白色百合、飞燕草、天门冬做花插,将显得娴静柔美。
花坛表现:作为一年生花卉,风铃草在冬季温暖地区越冬,可用于花坛,岩竹园或园林中的边境或边缘种植。盆栽于可15-20厘米花盆中的风铃草可放在半阴至全阳光下养护。
1、风铃草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要注意保持它土壤的湿度,注意要多浇水,不要让基质变得很干。
2、风铃草喜欢阳光,将它摆放在家里面的向阳面就可以,光照不足的话会影响到它的开花时间呢。
3、风铃草的养殖最好选择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这样不会造成土壤积水的情况出现。
4、如果不是需要植株的快速生长,可以少施肥。平时就施补充钙和氮的肥料就行。
5、如果自己家的风铃草外观凌乱,可以适当的人为修剪,之后就任其自然生长就行。
土壤:土质酸碱度应在5.5-6.0之间,疏松、养分充足、易排水,多孔基质,粘土占20-30%,内含铁螯合物,1m3施1-1.5kg完全平衡肥。
阳光:它喜欢长时间的光照,日常光照14小时会自然开花,如果需要提早开花的时间,可以通过4小时间断黑夜30天处理调节。
施肥:一个星期按照1:1.5的比例交替施浓度在150-200ppm的氮肥和钾平衡肥,若要加速幼苗的生长,可以施加30-50ppm的钙氮肥,再施加钙肥。植株需要被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及铁螯合物1-2次,以保证这些微量元素。注意9月中旬后不可施肥。
浇水:在胚根长出前保证水分充足,维持在高湿度水平,同时土壤随之保持湿润,可能的话在刚长出的幼苗上加一层粗粒蛭石,以保证水分不会流失。另外,正常情况下,浇水间隔时期土壤可以稍微干一些。
温度:适合生长的正常温度13-18℃。冬季没有霜降的气候,温度可以在3-5℃,在外面培育需保温。春天在15-18℃的温度培育5-9个星期,在13-15℃的温度下会增加养殖期。
修剪:植株是不用在生长其调节和摘心,以开始可能外形不够整洁,但在后期的生长中会自然调节,也就用不着修剪了。
虫害:其易患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喷上稀释1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就可清除。生长期间植株会受到蓟马和蚜虫的侵害,可通过喷上稀释15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除掉。
繁殖:注意为播种方式,细小平滑椭圆状的种子事先晒干之后保存好,在冬末春初时开始播种,尽量播在温暖的塑料棚中,可避开高温时期。经过整理的播种土面应平坦,浇满水后,将种子播匀。土壤宜薄,幼苗要适当浇水,待发育后施复合肥。一般长到约10cm即可移栽或定植了。当然也可在成熟后立即播种,第二年就会开花,若是秋季播种,其花通常会到第三年开。
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有的具细长而横走的根状茎,有的具短的茎基而根加粗,多少肉质,少为一年生草本。叶全互生,基生叶有的成莲座状。花单朵顶生,或多朵组成聚伞花序,聚伞花序有时集成圆锥花序,也有时退化,既无总梗,亦无花梗,成为由数朵花组成的头状花序。花萼与子房贴生,裂片5枚,有时裂片间有附属物。花冠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钟形,有时几乎辐状,5裂。雄蕊离生,极少花药不同程度地相互粘合,花丝基部扩大成片状,花药长棒状。柱头3-5裂,裂片弧状反卷或螺旋状卷曲。无花盘。子房下位,3-5室。蒴果3-5室,带有宿存的花萼裂片,在侧面的顶端或在基部孔裂。种子多数,椭圆状,平滑。
二年生草本,性耐寒,忌炎热,喜向阳肥沃、砂质壤土,排水良好,但生长期间需大量水分。在中性或碱性土中均能生长良好。株高达1米多时开花。暖带植于室外,其余地区植于温室之灯笼花(A. hybridum);常吊植之悬风铃花(A. megapotamicum);以及高4.5米(15呎)室内盆栽的A. pictum等是观赏植物。其中悬风铃花另有斑叶变种。而在中国为重要纤维植物之苘麻(A. theophrastii),于美国称作绒叶(velvetleaf)或印度葵,常成为田间杂草。
作为一年生花卉,风铃花在冬季温暖地区越冬,可用于花坛,岩竹园或园林中的边境或边缘种植。盆栽于可15-20厘米花盆中的风铃花可放在半阴至全阳光下养护。播种时间:8-10月,发芽适温:18-25℃,种子非常微细,可用泥炭板条播或盆播,种子表面覆土约是种子直径的2-3倍。播后10-20日出苗,本叶展开,可间苗到苗间不相触,日照须充足,温度不过高,随着生长施肥2-4次。本叶3-4枚时假植。盆栽应每年春季翻盆一次,枝条短截,以促发侧枝,使只多开花。
栽培要点:
生长适温:5-20℃,9月上至中旬定植,畦植幅取50cm,株距25cm植单行。或盆植用6-7寸盆在冷床越冬。以肥沃中性土为佳。翌年春季萌芽时适当施三要素。复全肥3-5次。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盆栽植株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将所有的枝条短截,以促发侧枝,使之多开花。繁殖可用扦插或高空压条的方法,多在春秋季节进行。
风铃花枝条柔软,绿叶婆娑,花朵形似风铃,色彩鲜艳,迎风摇曳,美丽而可爱,在欧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关于风铃花的种植方法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耐心
风铃草要经过两个冬天后才能开花,因此培养需要耐心,尤其是夏季的酷热天气,很容易引起植株的枯萎。
防晒
盆栽的风铃草不能放在高层建筑的背面,防止暴晒,并且要适时的加强叶面的喷水和降温。风铃草也是喜阳性植物,所以不能长期放置在阴凉处,缺乏光照。
【别 名】:猩猩花(云南)、风铃扶桑、纹瓣悬铃花
【资源分布】:分布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江苏、湖北、福建、台湾、云南均有栽培。
【药 名】:风铃花
【来 源】:为锦葵科植物风铃花的全花。
【功 效】:行气止痛。
【主 治】:用于腹痛,胃脘痛。
【性味归经】:辛,温。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6克;或研末冲水服。
【考 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繁殖:注意为播种方式,细小平滑椭圆状的种子事先晒干之后保存好,在冬末春初时开始播种,尽量播在温暖的塑料棚中,可避开高温时期。经过整理的播种土面应平坦,浇满水后,将种子播匀。土壤宜薄,幼苗要适当浇水,待发育后施复合肥。一般长到约10cm即可移栽或定植了。当然也可在成熟后立即播种,第二年就会开花,若是秋季播种,其花通常会到第三年开。
土壤:土质酸碱度应在5.5-6.0之间,疏松、养分充足、易排水,多孔基质,粘土占20-30%,内含铁螯合物,1m3施1-1.5kg完全平衡肥。
浇水:在胚根长出前保证水分充足,维持在高湿度水平,同时土壤随之保持湿润,可能的话在刚长出的幼苗上加一层粗粒蛭石,以保证水分不会流失。另外,正常情况下,浇水间隔时期土壤可以稍微干一些。
温度:适合生长的正常温度13-18℃。冬季没有霜降的气候,温度可以在3-5℃,在外面培育需保温。春天在15-18℃的温度培育5-9个星期,在13-15℃的温度下会增加养殖期。
阳光:它喜欢长时间的光照,日常光照14小时会自然开花,如果需要提早开花的时间,可以通过4小时间断黑夜30天处理调节。
施肥:一个星期按照1:1.5的比例交替施浓度在150-200ppm的氮肥和钾平衡肥,若要加速幼苗的生长,可以施加30-50ppm的钙氮肥,再施加钙肥。植株需要被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及铁螯合物1-2次,以保证这些微量元素。注意9月中旬后不可施肥。
虫害:其易患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喷上稀释1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就可清除。生长期间植株会受到蓟马和蚜虫的侵害,可通过喷上稀释15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除掉。
修剪:植株是不用在生长其调节和摘心,以开始可能外形不够整洁,但在后期的生长中会自然调节,也就用不着修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