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共含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你看那边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最佳繁殖时间:一般在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
最佳生长土壤: 盆栽种植腊梅,应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生长湿度要求: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
最佳生长温度: 腊梅适宜生长温度14 -28℃,但需要0-1O℃的温度才能正常开花。冬季应将植株置于温室中,保持室温5-10℃,并放在背风处。开花期,要放在无日光直射的明亮处,气温不可过高,最好能保持4-8℃,不可超过20℃,否则花朵会很快凋谢。
最佳生长光照:生长期要处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每天植株至少要接受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
施撒肥料: 腊梅属喜肥花卉,适时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腊梅施肥以磷、钾为主,氮肥少施,磷、钾、氮大体比例是2:1:0.5。这样施肥腊梅开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浓。
浇水要点:腊梅特性是耐旱怕涝,如水分过高,土壤过于潮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腊梅应保持土壤偏干为宜,平时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三伏天”高温季节要多浇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长,使花芽正常发育。
修剪要领:腊梅发枝力强,素有“腊梅不缺枝”的谚语,通过适期修剪使其萌发更多的强壮花枝条,使其多开花。—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
盆土更换: 对于盆栽腊梅建议每2-3年换盆一次,并且要经常翻盆,蜡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冬末春初花谢后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发的芽,约经5天后,隐芽萌动膨大时再移植。翻盆时去掉三分之一的旧土,剪去烂根、枯根,修除过长的老根。换以冻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和沙土。
病虫防治:
1、腊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
2、出现害虫可用50%的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
1、播种法;腊梅播种多用于砧木的繁殖及新品种的选育。但近年来实生腊梅苗,也较多地直接用于园林栽植。6-7月间,腊梅果外壳由绿转黄、内部种子呈棕黑色时,即可采收。取出种子,阴干后贮藏,翌年3月下旬播种于苗床。1年生苗高达20厘米左右,培养年即能开花。近年多在夏天采种后即播,新种子出苗快,冬季要覆盖防冻。播前种子需用湿水浸种催芽24小时。
2、分株法;分株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将腊梅掘出,拌去根上泥土,用利刀或枝剪分开成若干小株,每小株需有主枝1-2根,并将其留10厘米短截,然后栽种。到秋季,施1次薄肥,当年即可开花。分株繁殖虽然方法简便,但是繁殖系数低。
3、压条法;压条可分普通压条,堆土压条和空压条等,于5-6月梅雨季节,以砻糠灰作介质,进行空中压条,并及时盆栽或地植,当年就能开花。
4、嫁接法; 嫁接是腊梅的主要繁殖育苗方法,一般用于繁殖优良品种。嫁接所用的砧木可用狗牙蜡梅的分株苗或品种较差的实生苗,下面我举了三种常见的嫁接方法 :
(1)切接:在2~3月时,当蜡梅叶芽萌发到麦粒大小时进行,过早或过晚均难成活,最佳的嫁接时间仅有1周左右。为了延长嫁接时间,可将部分蜡梅母株枝条上的叶芽抹掉,待新芽长至小米粒大小时,进行切接,或先剪取未能及时嫁接的穗枝,放在冰箱里或埋入湿沙中贮藏,以延长发芽期,从而延长嫁接时间。
(2)靠接:春、夏、秋季均可进行,尤以5~7月为最好。由于蜡梅的枝条脆,易断,靠接时要非常小心。一般以狗牙梅作为砧木,切口长6~15厘米,接穗和砧木切口基本一致,对准形成层,捆扎后用细泥土封住。1个月后伤口愈合,砧木分3次分割,每周割除1/3,以保证成活。
(3)芽接:可在4~11月期间进行,选取狗牙梅的实生苗作砧木,要选当年生的优良品种的腊梅枝条作插穗,以枝梢叶片放开为准。选取带木柄的腋芽,长2厘米,宽1厘米,深达木质部切下,含在口内待接。削去砧木下部的一个腋芽,将嫁接芽接入砧木的芽槽里,用薄膜带捆扎,7~10天伤口即可愈合。
最佳繁殖时间:一般在春、夏、秋三季都可进行。
最佳生长土壤: 盆栽种植腊梅,应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生长湿度要求: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
最佳生长温度: 腊梅适宜生长温度14 -28℃,但需要0-1O℃的温度才能正常开花。冬季应将植株置于温室中,保持室温5-10℃,并放在背风处。开花期,要放在无日光直射的明亮处,气温不可过高,最好能保持4-8℃,不可超过20℃,否则花朵会很快凋谢。
最佳生长光照:生长期要处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每天植株至少要接受4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
施撒肥料: 腊梅属喜肥花卉,适时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腊梅施肥以磷、钾为主,氮肥少施,磷、钾、氮大体比例是2:1:0.5。这样施肥腊梅开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浓。
浇水要点:腊梅特性是耐旱怕涝,如水分过高,土壤过于潮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腊梅应保持土壤偏干为宜,平时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三伏天”高温季节要多浇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长,使花芽正常发育。
修剪要领:腊梅发枝力强,素有“腊梅不缺枝”的谚语,通过适期修剪使其萌发更多的强壮花枝条,使其多开花。—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
盆土更换: 对于盆栽腊梅建议每2-3年换盆一次,并且要经常翻盆,蜡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冬末春初花谢后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发的芽,约经5天后,隐芽萌动膨大时再移植。翻盆时去掉三分之一的旧土,剪去烂根、枯根,修除过长的老根。换以冻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和沙土。
繁殖要点: 腊梅繁殖常用播种、分株、压条、嫁接四种方法。
1、播种法;腊梅播种多用于砧木的繁殖及新品种的选育。但近年来实生腊梅苗,也较多地直接用于园林栽植。6-7月间,腊梅果外壳由绿转黄、内部种子呈棕黑色时,即可采收。取出种子,阴干后贮藏,翌年3月下旬播种于苗床。1年生苗高达20厘米左右,培养年即能开花。近年多在夏天采种后即播,新种子出苗快,冬季要覆盖防冻。播前种子需用湿水浸种催芽24小时。
2、分株法;分株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将腊梅掘出,拌去根上泥土,用利刀或枝剪分开成若干小株,每小株需有主枝1-2根,并将其留10厘米短截,然后栽种。到秋季,施1次薄肥,当年即可开花。分株繁殖虽然方法简便,但是繁殖系数低。
3、压条法;压条可分普通压条,堆土压条和空压条等,于5-6月梅雨季节,以砻糠灰作介质,进行空中压条,并及时盆栽或地植,当年就能开花。
4、嫁接法; 嫁接是腊梅的主要繁殖育苗方法,一般用于繁殖优良品种。嫁接所用的砧木可用狗牙蜡梅的分株苗或品种较差的实生苗,下面我举了三种常见的嫁接方法 :
(1)切接:在2~3月时,当蜡梅叶芽萌发到麦粒大小时进行,过早或过晚均难成活,最佳的嫁接时间仅有1周左右。为了延长嫁接时间,可将部分蜡梅母株枝条上的叶芽抹掉,待新芽长至小米粒大小时,进行切接,或先剪取未能及时嫁接的穗枝,放在冰箱里或埋入湿沙中贮藏,以延长发芽期,从而延长嫁接时间。
(2)靠接:春、夏、秋季均可进行,尤以5~7月为最好。由于蜡梅的枝条脆,易断,靠接时要非常小心。一般以狗牙梅作为砧木,切口长6~15厘米,接穗和砧木切口基本一致,对准形成层,捆扎后用细泥土封住。1个月后伤口愈合,砧木分3次分割,每周割除1/3,以保证成活。
(3)芽接:可在4~11月期间进行,选取狗牙梅的实生苗作砧木,要选当年生的优良品种的腊梅枝条作插穗,以枝梢叶片放开为准。选取带木柄的腋芽,长2厘米,宽1厘米,深达木质部切下,含在口内待接。削去砧木下部的一个腋芽,将嫁接芽接入砧木的芽槽里,用薄膜带捆扎,7~10天伤口即可愈合。
病虫防治:
1、腊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
2、出现害虫可用50%的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
1、在家里盆栽腊梅是不错的选择不但美化环境,而且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给人以精神的启迪,美的享受。
2、腊梅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如花蕾,其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通乳润燥,止咳功效。
3、蜡梅不仅是观赏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龙脑、桉叶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种芳香物,是制高级花茶的香花之一。
浇水方法
腊梅花自古以来都被认是一种经得起严寒酷暑的考验的一种梅花,所以它应该是一种非常好养的花朵。人们常说旱不死的腊梅花,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腊梅花的抗旱能力是非常好的。所以家里的盆栽不需要浇太多的水,浇上一点,只要盆土不是干裂就好。
施肥方法
任何一种植物都是需要一定的养分才可以进行很好的养殖的。腊梅虽然能经得起严寒的考验,但肥料,该少的还是不能少。其实,腊梅花很喜欢肥料的一种花。所以在养殖腊梅盆景的时候,要注意最好选择肥沃的土地,但是也不能太过肥沃,每次都应该定期的对腊梅花进行施肥。
修枝方法
大家常见到的腊梅一般都比较大棵,室外地栽的不修剪也是可以的。但室内的盆栽腊梅还是要经常塑形的。腊梅发枝力强,素有“腊梅不缺枝”的谚语,通过适期修剪可以使腊梅生长出更多强壮的枝条,开花也会增多。
—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
温度要求
腊梅性喜阳光,亦耐半阴。虽然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生长,但温度过低也会受冻的。温度在-15℃左右可以安全过冬。北京以南的地区,开花期间需要控制温度在-10℃以内,否则花朵会受到冻害。
病虫害的防治
蜡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
防治方法上要采取预防为主,将花盆放在采光通风好的环境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上述害虫,可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
腊梅花黄如腊,清香四溢,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了解了腊梅怎么养,不妨在室内放上一盆香、形、色相得益彰的腊梅花,装扮一下自己的空间。
放置场所:蜡梅盆景宜放置于避风向阳处,忌寒风,夏季略须遮荫,冬季盆栽的在气温低于1℃时应移至室内越冬。
浇水:蜡梅较耐旱,有“旱不死的蜡梅”之称,但也不可过旱。平时盆土可略带干些,浇水要“见干见湿”,不浇则已,浇则浇透。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应早晚各浇一次水,秋后落叶时,盆土可偏干些,每隔5~7天浇一次水。
施肥:蜡梅好肥,在4~6月花芽形成前期宜隔10天施一次饼肥水。6月底至入伏前,每周追施一次氮磷相结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后再施1次即可。换盆时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饼等。
修剪:要使蜡梅连年枝繁花茂,修剪和摘芽极为重要。修剪一般在3~6月间,8月后停止。每年开花后应随即将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长只留15~20厘米。待新枝长出2~3对芽之后,就摘去顶芽,不久又长出旁枝,待长至10厘米后,再摘芽一次,如此反复数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还要疏剪各种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平行枝、重叠枝、对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瘦弱的枝条。花谚有“蜡梅不缺枝”之说,故蜡梅可重剪。
翻盆:蜡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时间以冬末春初花谢后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发的芽,约经5天后,隐芽萌动膨大时再移植。翻盆时去掉1B3的旧土,剪去烂根、枯根,修除过长的老根。换以冻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和沙土。
病虫害防治:蜡梅的抗病虫性较强,偶有刺蛾、大蓑蛾、蚜虫、介壳虫等虫害,可用80%敌敌畏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洒防治。
温度和光照
夏腊梅在江南等地可正常越冬越夏,可耐40℃的短暂高温与-15℃低温严寒。喜温暖湿润,阳光不强的生长环境,在全光照下叶色变黄,生长不良,因而要避免阳光直射、长期置于阳光之下,适量光照即可。
浇水
夏蜡梅耐旱怕涝,土壤保持半湿润即可。雨季及时排水。但夏季不可缺水,以免叶片形成枯干发白的块斑,影响花芽形成。在夏腊梅的花期,浇水量必须合理,如果水分过少,则花开不整齐;浇水过多又容易导致落花落蕾。
土壤
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中生长。盆土可用沙坡和针叶腐殖土等量配制。
施肥
喜肥,适时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开花更多,春季施展叶肥2次,6月底到入伏前每隔半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促使形成花芽,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适量。秋凉后可施一次饼肥,以充实花芽。花后至落叶前,施2-3次追肥。入冬前再施一次稀薄马掌水,供给开花所需养分。
注意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蚧壳虫和蚜虫危害以及黑斑病和炭疽病害,尤其是高温季节需加强管理。
注意防风
夏蜡梅怕风,因而露地栽培要选择背风处。若防风不做到位,叶片会因相互摩擦而产生锈斑。若在花期受风,花苞不易开放,花瓣会出现不舒展现象等。
适时修剪
夏蜡梅的发枝力强,适时修剪有利于促使更多花枝的萌发,开花更多。在花谢后至发叶前适宜进行修剪,一般在3-6月间进行,7月后停止修剪。剪去病虫枝、枯枝、交叉枝、过密枝等,一年生枝条保留基部的2-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以促发分枝,以后新枝每长出两三对叶片后就要摘心一次。
观赏价值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落叶观赏花木,分布区较狭窄,产地在浙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较为珍稀。
夏腊梅的花朵较大,花色呈白色或浅粉色,边缘加深,呈紫红色,较有特色,淡雅美丽,带来芬芳,令人赏心悦目。加上其花期特殊,一反寻常蜡梅于隆冬腊月开花的习惯,一般到初夏就能绽放,就愈发显得特别和珍贵。夏腊梅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园林应用的价值。
药用功效
夏腊梅的花、根都可以入药。可用于健胃止痛,主要用来胃气病的治疗。用法用量即花或根配方用,取3-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