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pegg25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pegg2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篇1: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

之前人们错误地认为恒温养殖蝎和常温养殖蝎似乎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从常温养殖蝎到恒温养殖蝎,它要有一个演化过程。通过解剖发现,同龄期的蝎子在蜕变前的填充期,恒温养殖蝎贮存营养积蓄的盲囊比常温养殖蝎的大,周围细胞组织发达,这是恒温养殖蝎生长快的重要原因,它也是通过多代恒温养殖演化过来的。在分清和掌握好各自的饲养特点后,要根据各自的饲养形式选择其品种,这对提高人工养殖蝎子的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恒温养殖,是指采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使养殖空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蝎子正常生长繁殖的范围内,而不受外界环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因而又称为“冬养”、“速成养殖”和“无休眠养殖”。恒温养殖,由于改变了环境条件(主要是低温)的变化对蝎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不利影响,即打破了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冬季低温引起的休眠,从而可以使蝎子在一年四季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时又由于是在相对“恒温”(而不是时高时低的“变温”)条件下养殖,能使蝎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生活周期缩短,即由在常温下需要 3 ~ 4年才能发育为成蝎,缩短为只需12个月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蝎;成龄母蝎也由在自然温度条件下的每年只产仔 1 次,增加为每年可达到稳产仔 2 次。所以,恒温养蝎比常温下养蝎可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恒温养蝎与常温养蝎相比,在养殖方式上并无多大差别,即主要有池养、架养、盆养、箱养等;在养殖规模上也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这些均可因地制宜。但在养殖设备方面,则必须具有在低温季节加温的措施,这是恒温养殖最重要的技术关键。

恒温养殖蝎,是经过多次换代、筛选、杂交,获得的适应性强的速生蝎。其体内细胞组织发达,生理机能加快,长期处于高循环状态。在饲养过程中,完全改变了随季节而生长的依赖性,它是根据各龄蝎在生长时所需的必要条件而进行人为培育的。对温度的依赖性强,对声响、振动和光反应较平稳。再从外形看,恒温养殖蝎附肢和末体黄而似透明,躯体黑中带黄而光亮,腹宽而肥胖,比野生蝎宽 2 ~ 4 毫米,性情相比之下温和。野生蝎平均每只体重在 1 . 39克左右,而恒温养殖蝎每只则比野生蝎重 0 . 17 克以上。

1 .恒温养蝎的发展与意义

目前家庭养殖的蝎子多系野生蝎子驯养而成,所以两者的生活习性基本相同。蝎子作为种变温动物,它在野生状态下一年要经过 4 个生活阶段:即从惊蛰到清明为复苏期;以清明到白露为生长繁育期;从白露到霜降为营养贮存期;从立冬到惊蛰为冬眠期。在这 4 个阶段中,温湿度是决定着蝎子生存的主要条件。

在野外生活的蝎子,从仔蝎到成蝎约需 3 年左右,时间极其漫长。如果能人为地改变蝎子的冬眠习性,让蝎子不冬眠,就意味着蝎子生长周期的缩短,经济效益也会大幅度提高。

由于温度是影响蝎子生长发育的首要因素,我们人为地恒定控制蝎房的温度,并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素,创造一个适宜蝎子生长发育的恒温环境,从而让蝎子不再冬眠,一年四季都处于一种机体活动的最佳状态,这就是恒温养蝎法。

恒温养蝎和传统的常温养蝎相比,有着很大的进步。首先,它解决了常温养蝎时易出现的“冬蝎春亡”问题,避免了蝎子出蛰时的大量死亡,大大提高了蝎子的成活率;其次,恒温养蝎极大程度地缩短了蝎子的生长周期,它比常温养蝎要缩短将近30个月的时间。第三增加了胎产次数,将繁殖次数由常温下的 1 年 1 次增加到现在的 2 ~ 3 次,胎产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每一实用单位面积的蝎子产量,要比常温养殖每年增加 7 ~ 8 倍。通过近些年来的养蝎实践证明,实行科学的饲养,科学的管理,恒温养蝎法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为此,恒温养蝎技术也就成了目前养殖户用来养蝎的新热点。

2 .恒温养蝎的形式与设施

(1)养蝎形式

蝎子的恒温养殖形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房内恒温养殖,另一种是塑料大棚采热养殖,这两种形式均可选用。但是不论选用哪种方式,一定要满足下列 5 个条件: ① 经济实用;② 具备加温保温的条件; ③ 通风性能好;④ 建筑结构合理,便于观察和投喂; ⑤ 捕捉方便。

( 2 )房养设施

房养是比较常见的养殖形式,因在人为的作用下,温湿度都好控制,且隔音效果好,避光性强,养殖量大,只是增加了加温能源。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兴建专用的养蝎温室:房子顶面利用太阳能的采热原理建造,既可利用阳光热,又能充分利用空间,使两者优点集于一体。从各个角度上来讲,这都能给蝎子创造一个有利于生长、繁殖的好条件。

当然,也可把空闲的房屋改造后使用。改造时,首先要堵塞屋顶及四壁缝隙、孔洞,把屋顶及四壁用塑料薄膜裹严,并用长木条固定。为利于加温和保温,可适当缩小室内空间,使改造后的屋顶距地面 2 米左右。地面要打一层混凝土或用砖铺好,以杜绝鼠害。然后在室内合理规划,修建蝎池。

改造后的蝎房可选用下列方法进行加温:

①火坑。将蝎窝建在火炕上,热量可通过土壤传递给蝎窝。利用火炕加温的优点是热能利用率高。但是上、下层温差较大,当下层温度过高时,会伤害在下层活动的蝎子。

②火墙。常见的火墙有两种,一种是将火墙建于房屋中央部位,蝎池环火墙而建,另一种是火墙紧贴房屋内壁建造,蝎池建于房屋中央部位。

③暖气。有条件者可在室内使用暖气加温。

(3)大棚养殖设施

大棚养殖也叫日光温室养殖,它可使自然采光和人工加温相结合:白天最大限度地让日光透过薄膜或玻璃进人室内,使这一部分光被吸收而转化为热能;夜间可利用燃料人工加温,从而使室内恒定保持蝎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建造所需设施与方法如下:

①建造材料。建造日光温室的材料应根据温室的结构和投资大小而定。考虑经济因素和保温效果,一般以砖木结构为主。所需要的材料有砖、水泥、细砂、蛙石或珍珠岩(保温材料)、中柱、土檩、椽子、木板( 1 厘米厚)、稻草、竹子、铁丝、塑料薄膜、压膜线、草苫等。

②结构参数。温室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加温和保温。日光温室各部位的结构参数列举如下,以供参考:矢高*2 . 5 米,内侧跨度 5 米,屋面角 250 ~ 280 ,后屋面仰角 350 ~ 40 ' ,高跨比 1 : 2 ,前后坡比 4 : 1 ,墙体厚 60 厘米以上,后坡厚 30 厘米以上,草苫厚 3 ~ 5 厘米。 ( *矢高:从地面到脊顶最高处的高度。屋面角:前坡内侧与地平面的夹角。后屋面仰角:后坡内侧与地平面的夹角。高跨比:高度与跨度的比例。前后坡比:前坡与后坡垂直投影的宽度之比。)

③日光温室的结构。日光温室主要由墙壁、火道、走廊、蝎池、顶棚、进气孔和天窗等部分构成

墙壁:为了保温,日光温室的墙壁采用双层夹心式――外层建 24 厘米厚的墙,内层建 18 厘米厚的墙,中间留 18 厘米宽的夹缝,用蛙石或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填充。

火道:日光温室可采用低架环绕多面散热式火道。火膛建于室外,火道内径 20 厘米左右,高于地平面 12 厘米沿温室内侧环绕一周,后通人烟囱。为了促使火道内热量的顺利传递,火道应呈缓坡式抬升,即人口处最低,出口处最高。面积 50 粉的温室需要配备一组火道。

走廊:为便于管理,蝎池四周应留出人行道,宽度以 50 ~ 60 厘米为宜。

蝎池:室内留出人行道后,剩余部分川来建造蝎池。由于室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有一定差别,蝎池的位置应以能充分利用室内最佳温区为原则。据测定,距地平面 80 厘米高度的地方属最佳温区,所以,蝎池底面以高于地平面 70 厘米左右为宜(垛体有一定的高度)。

顶棚:顶棚建成起脊式,用中柱支撑。南坡用竹竿做骨架,扣以塑料薄膜,上覆草苫。北坡用土檩、椽木建造,木板、草泥、稻草等物。

进气孔与天窗: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流通环境,应在日光温室内设置进气孔和天窗,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气孔的内径一般为 20 厘米,设置在主火道两侧,与主火道平行。这样,室外部分冷空气进人室内时,通过火道近旁高温的加热而变暖,不会因空气流通而降低室温。天窗设在北坡,每个间隔 5 米左右的距离。天窗大小以 40 厘米见方为宜。

( 4 )立体式饲养池的建造

立体式饲养池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使用,它的优点是养殖量大,易管理,池的大小可根据自己的材料和需要而定。

用木板或复合板做成长 80 厘米、宽 60 厘米、高 20厘米的池子。从两头堵头外棱向里量 10厘米,从底棱向上5 厘米的交点处,钻好 10 毫米的孔,以备组合用。

底和内壁用塑料布贴严防止蝎子外逃和保持沙土湿度时木料变质腐烂。再准备3厘米× 5 厘米×20厘米的木腿 4 根,要求木质坚硬,无损疤节。4 根腿用同样的尺寸,从腿角向上量15厘米,用电钻打孔,上每隔 45 厘米都钻好孔,要求钻好的 5 个孔,都在一条直线上。然后,用10 毫米×50 毫米的螺丝,将池与腿组合起来,这样共组合 5 层。根据房间的大小,加长螺丝可连续进行组合,也可以并列组合。但为了管理上的方便,组合后的池与池之间的路不得小于 6 0厘米。一般 12 米 2 的房屋可组装 50 个池子左右。房屋愈大,组合率愈高。还需要留出备用加温炉的场地。池与墙面要留有 5 ~ 10 厘米的空间,防止墙面过冷和过湿。一切装置安装好以后,用淘净晒干的沙,均匀地铺放在每个池底上,有 2 厘米厚即可,然后放上栖息瓦窝。成蝎池内只放水盘,幼蝎池内要多放水盘和食盘,池内的沙要保持湿度均匀。每个池内投放成蝎600 ~ 800 只。

3 .恒温养蝎的加温设施

恒温养蝎,其加温设备是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必须做到在严寒的冬天,随时都能把温度提高到 35 ℃ 以上。有条件的安装暖气控温最好,此种方式无污染,温度均匀,易保湿,但需要考虑到输送暖气是否正常和暖气片需要量的多少。采用市场上出售的热水循环炉效果也很好,其优点与暖气一样,但也应考虑到它的大小。冬天室外温度一 10 ℃ 时,每立方米空间 24 小时需燃烧 0 . 5 千克无烟煤,才能使室内的温度达到35 ℃ 左右。普通的燃煤炉用来直接加温,烘烤空气比较严重,湿度较难保持,平时可把水壶放在炉上,让其沸腾,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每立方米的空间一般 24 小时需燃烧 0 . 4 千克无烟煤。平时要做到常排空气,以免煤气泄漏而造成空气污染。

使用温控电炉,虽然管理很方便,但其费用太高,不宜使用。有些地方使用火炕效果也很好。加温力式很多,要因地制宜,但不管使用哪种加温方式,应尽可能地使温度达到蝎子正常生长与繁殖的需要。

4. 半恒温养蝎法

从 3 月底 4 月初全蝎起蛰后,开始人工升温,用7天时间, 逐渐升温到 33 ~ 36 ℃,始终维持到 12 月下旬,再用 7 天时间,逐渐降温到 6 ~ 8 ℃ ,使全蝎进人休眠越冬,躲开严寒的冬天和人工升温较难的时期,避免了蝎子的春亡难关。半恒温养蝎法养殖全蝎,每年可产仔 2胎,产仔在 530只左右,成活率高达90%以上,并可减少母蝎的死亡率 50 % ,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养蝎成本。

以上都是家庭蝎子养殖技术,不过现在这个技术被更先进的塑料大棚蝎子养殖模式代替了。

相关内容

蝎子养殖应注意五个方面

一、温度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它也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冬眠时的最佳温度应为3-5℃,最多不超过-2~7℃,温度超过10℃时蝎子苏醒并开始微微活动。当温度超过15℃后,大部分蝎子已经活动并有少量开始进食。当温度超过20℃后,大部分蝎子开始进食,个别蝎子开始生长。当温度超过25℃时,蝎子进食加快,大部分蝎子开始生长发育。当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加快,母蝎的怀孕期缩短,仔蝎成活率增高。32-35℃是蝎子生长、发育、产仔、成活最下想的温度。如果能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蝎子的怀孕期为95天,一只母蝎一年可产3胎,仔蝎从出生到长成成蝎只需要8个月。但温度不要超过38℃,一旦超过,蝎子容易脱水。蝎子的整个生长过程与温度的高低关系极大,所以,养蝎户应根据自己的财力建造蝎房,以保证蝎子所需温度。

二、湿度

动物生长离不开水,蝎子也一样。蝎子从两方面获得水分:一是生存环境(湿度),通过体表吸收水分;另一方面是通过进食及饮水直接获得。温度的高低对湿度的要求是相对应的,即:温度低则湿度小,温度高则湿度大。冬眠时蝎窝内土壤的含水量应为15%。冬眠苏醒后,窝内土壤含水量可提高到20%。当蝎子开始生长发育时,含水量可提高到25%以上。当蝎子生长发育加快时,蝎窝土壤含水量必须提高到30%以上,并且还要有清洁的饮水供吸取。

三、饲料

饲料包括各种昆虫及家畜、家禽的鲜肉等动物性饲料和小麦面糊、玉米面糊等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最能满足满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可不喂植物性饲料。饲料能否和蝎子长期共处,是选择饲料的标准之一,和蝎子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较高,而鲜肉在蝎窝内因温度太高容易发酵变质,不但影响蝎子生存环境,也不利于蝎子生长。一旦吃了发酵变质的饲料,就可导致蝎子生病。所以,人工养蝎应以养殖、捕捉各种昆虫为饲料。可捕捉的昆虫有蛴螬、蜈蚣、鼠妇、蟋蟀、蚂蚁、蚯蚓等,但捕捉昆虫受季节和天气影响,难以满足蝎子食用的需要。目前最成功的方法是人工养殖地鳖虫、黄粉虫、无菌蝇等,黄粉虫既可满足蝎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也能和蝎子长期共处在一块,即使蝎子吃不掉,虫还是活着,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养虫喂蝎是最佳选择。喂给黄粉虫的饲料内必须掺有一定量的蛋鸡配合饲料和少量的胱氨酸以利于仔蝎脱皮。

四、产仔

1、降低密度:当蝎子快要临产时,饲养密度要降下来,可将垒窝的瓦片四角各垫1cm厚的小瓦片,使瓦片与瓦片之间留有1厘米空间,这样,可增加蝎窝的体积,降低密度。1立方米的蝎窝母蝎容量不宜超过500只,越少仔蝎成活率越高。还要说明的是,垒窝的瓦片有一面粗糙,一面光滑,必须将粗面朝上放置,以利于母蝎产仔和仔蝎脱皮时能抓住瓦片,提高仔蝎脱皮成活率。

2、公母要分离:当蝎子临产时,应将公母蝎及时分离饲养,有条件的可采用单穴式饲养,即一个母蝎放入一个瓶子或杯子,瓶子或杯子要放3cm厚的蝎窝垫土,以利于保持湿度。临产蝎的辨认方法为:孕前蝎子尾巴和背部中心线在同一条线上,怀孕后,尾巴偏移到另一侧,好像没有长在中线上。平时蝎子尾巴向上卷起,约到临产时前4天左右尾巴尖部已拖地,并活动缓慢,这时,可用手抓住尾巴将母蝎慢慢翻过身来,从母蝎肚皮下可清楚地看到白色米粒状的小蝎。

3、投足饲料:产仔期间一定要让母蝎吃饱吃好,临产期间在晚8-9点投喂,清早要将未吃完的虫子及时捡出。蝎子喜欢捕食活动力强的昆虫,原因是蝎子视力低下,主要靠超声波捕食,如虫子活动减少,蝎子就不容易捕到。虫子活动生长的温度低于蝎子5-10℃,刚放入蝎窝内的虫子忍受不了高温,活动加快,正适宜于蝎子捕食。次日清晨,虫子经过长时间高温和憋闷,活动大大降低,已不适合蝎子采食,应及时检出。

4、给足饮水:母蝎临产期,应给投喂蝎子的黄粉虫多喂新鲜菜叶,让蝎子吃含水量大的虫子,以增加体内含水量。同时,将无毒的海绵蘸少许水,以不滴落为宜,放入蝎池或瓶中,让母蝎补充体内水分。

5、母、仔适时分离:为了使仔蝎成活率提高,母蝎应在产仔后10天左右及时分离,可以使母蝎早日恢复元气,在18天左右的发情期中早日怀仔,同时也避免了仔蝎褐残食。

6、产仔环境:产仔期间环境要安静,要防噪音和振动

五、注意事项

1、蝎房应建造在远离铁路、公路、工厂和有强烈噪音的地方。

2、蝎房严禁建造在经常使用农药化肥和有空气污染的地方。

篇2:蝎子养殖方法与9个注意事项

蝎子养殖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 4 种。( a )捕捉小虫。菜青虫、豆丹、蝴蝶、蜗牛、蝗虫、蚱蜢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它小动物。( b )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夜蛾、蚊子、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c )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d )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兔肉、鼠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蝎子养殖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般有以下 3 种。( a )盆养或缸养,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 1 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 3 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b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 40 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不让蝎子逃出,薄膜要经常揩擦,保持干净和光滑,池内要堆积石块、瓦片、石砾,上盖土层,造成适合于蝎子栖息的洞穴,池内可以栽种杂草树木,蝎子的攀缘和钻缘能力很强,所以,建池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止蝎子逃窜。(c)室内养殖。可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 1 个深 50 厘米的冬蓄区(约占整个区的 1 / 3 )。内放碎石块、瓦砾,在上面设计 1 个 15 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地下 5 厘米,地上15厘米构成防逃墙。

蝎子饲养

分养是人工养蝎的-个重要环节。这样既可避免蝎子大小、强弱互相残食,又可根据不同龄蝎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仔蝎应注意防逃,因此时蝎子出逃能力最强。生长蝎处于-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应供给充足饲料。成蝎应注意雌雄比例,-般以 1 雄 3 雌为宜。分娩后要及时分离,以免成蝎食仔。

当外界温度低于 10 摄氏度时,蝎子进入冬眠,冬眠区温度不要低于0摄氏度,因此,设计养蝎设施时要挖 1 个深 50 厘米的冬蓄区。若发现温度偏低,可在窑口或缸口覆上草帘以防蝎冻僵。冬眠区湿度应保持在 15 %左右。蝎全部进入冬眠区后,用木盖封严,防止老鼠进入,若防护不当,-冬之后有被老鼠全部食尽的可能。

蚂蚁是蝎子的主要天敌,在饲养场,应用猪骨诱集蚂蚁后消灭,还应防止啮齿类、鸟类、蜥蜴、青蛙和蟾蜍进入。

蝎子繁殖

在自然界中,雄蝎依靠精夹传送精子给雌蝎,雌蝎接受精子后可连续产仔 3 - 5 年。蝎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蝎, 7 - 8 月,即将产仔的母蝎寻找-个合适场所,将梯状器向左右展开,从生殖孔陆续产出幼蝎,初产幼蝎的附肢内曲,尾部弯附于躯干的下方,外包白色黏液,米粒状,数分钟后,幼蝎的尾和附肢从黏液。

蝎子养殖9个注意事项

1.就近引种 远距离引种会由于环境、气温、湿度等方面的差异,蝎子水土不服,引起死亡。初养者一定要到就近的蝎场去引种。

2.避免惊吓 蝎子怕动又识窝,随意翻动它的窝,会使它受惊吓,而四处乱窜不归窝,不吃不喝,慢慢就会死去。

3.食物新鲜 蝎子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但如果有足够的鲜活昆虫(如地鳖虫、黄粉虫等)供应,它们就很少互相残食。因而饲料是个关键,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

4.孕期护理 蝎子一般在7~8月间产仔,如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产仔而流产,产出的小蝎也会被公蝎吃掉,不能繁殖足量的小蝎。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

5.产期护理 孕蝎产仔后,小蝎要爬到母蝎背上呆4~6天才能下来自己走动,小蝎不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是很难生存几天的。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6.幼蝎的饲养 小蝎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后,食欲大增,一天要吃一只小昆虫。而幼蝎捕食能力差,体力不如作为饲料的大黄粉虫等昆虫,而无法刺死昆虫,幼蝎便会互相残食。如果没有足够的小黄粉虫或其它小昆虫,幼蝎是很难长成成蝎的。

7.防逃措施 蝎子不能飞,但极善爬行。因此,无论是盆养、箱养,还是池养、架养,都要在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贴好,不能让蝎子有机可逃。

8.蝎子的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均在身体下部,因而最怕水浸。蝎窝下绝对不能有水沟水窝。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4~5天就要换一次新水。如长期让蝎子饮变质的水,蝎子会得病而死。

9.蝎子有毒,敌害不多。但最可怕的是老鼠,夏天老鼠会抢吃黄粉虫或地鳖虫等饲料。冬天蝎子冬眠无防卫能力,容易被老鼠吃掉,很难防范,因此,防鼠害工作一定要做好

篇3:蝎子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志留纪)。

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5种,常用以入药、泡酒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对风湿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蝎子的养殖方法

1 、栖息的环境

蝎子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潜伏在碎石、土穴、缝隙之间。它喜欢安静,清洁、温暖的环境,对声音呈负趋性,轻微的音响能使蝎子惊慌逃窜。蝎子喜欢清洁,遇到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刺激性的异味,会远远避开。

2 、活动规律

蝎子在常温下有冬眠习性,在立冬前后入蜇,翌年清明前后出蜇,全年蜇伏期在六个月左右。蝎子冬眠时,大多成堆潜伏于窝穴内,缩拢附肢,尾部上卷,不吃不动。

生长期蝎子昼伏夜出,白天躲在石下或缝隙中,极少出来活动,一般在黄昏出来活动,凌晨 2 ~ 3 点返回窝穴内栖息。

3 、捕食习性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蜘蛛、蚴蜒和蚊类、蝇类多种昆虫。蝎子喜欢吃的昆虫有如下特点:鲜活,体软多汁、大小适中、含丰富蛋白质和脂肪,无特殊气味。

蝎子视力很差,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以及远距离发现目标的能力。它主要以感知周围小昆虫活动时引起的空气震动来发现目标,因此它对行动非常敏捷的舍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相对的对行动比较迟缓的鼠妇来说,它的捕食能力就相对较差。

蝎子较低的捕食能力养成了蝎子耐饥饿和食量大的习性,在有水分和风化土的情况下,蝎子不吃不喝也能存活 8 ~ 9 个月。饥饿的蝎子一次可以吃掉与其体重差不多的食物。

4 、水分

蝎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水分缺乏,将影响机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蝎子体内的水分不停的消耗着。其消耗方式有 3 个:一是体表散发水分,二是通过粪便排出水分;三是通过呼吸散失水分。因此蝎子需要不停的从外界获取适量水分以维持自身的体液平衡。蝎子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水分:第一、通过进食获取大量水分,第二、通过皮肤吸收活动范围内的土壤及空气中的水分;第三、在非常干燥的情况下,蝎子也直接饮水。其中前两者是蝎子水分的主要来源,因此当环境湿度正常,食物供应充足时,蝎子不需要饮水。

5 、温度

蝎子是冷血动物,它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完全受温度支配。

蝎子在 -2 ~ 42 ℃之间可以生存。但是 -2 ~ 0 ℃、40 ~ 42 ℃时,蝎子仅能存活 5 个小时左右。

蝎子冬眠的温度为 2 ~ 7 。当温度长期高于 7 ℃时,蝎子冬眠不安, 体内新陈代谢加快,易出现早衰而不能安全越冬的现象。

蝎子在 12 ℃以上开始活动。在 12 ~ 24 ℃时,蝎子活动时间短,范围小,机体生长处于缓慢状态。温度达到 25 ~ 39 ℃时,蝎子的交配、产籽才能进行,生长发育处于良好状态。蝎子处于 42 ℃以上的高温下,活动很快失序,继之昏迷,半小时左右脱水死亡。

6 、湿度

蝎子对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环境温度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蝎子的生活。

这里所说的湿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1)土壤湿度。土壤湿度指蝎窝内土壤的含水率。正常湿度为 15% 左右。

(2)大气湿度 。大气湿度又称相对湿度,指周围环境的大气湿润度,正常湿度为 70% 左右。大气湿度偏低或偏高都会影响蝎子对水分的获取。

一般说来,蝎子活动的场所要偏湿一些,蝎子栖息的窝穴则要干燥些。

7 、种内竞争

种内竞争是自然界优胜劣汰这一规律的反映,对维持生态平衡、物种延续和进化都很有利。蝎子的种内竞争主要表现在蝎子之间的互相攻击,大攻击小,强攻击弱,未蜕皮的攻击正在蜕皮的等。

篇4:野生蝎子养殖方法

(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到要求,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管道宜长些,尽量多拐几个湾,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5℃-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增温或降温,一般白天开炉增温,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35℃-38℃,空气相对温度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120天-150天,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采用加温方法,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8-10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母蝎便可以繁殖。

(2)、常温养殖,从清明到白露是蝎子全年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清明节前后气候逐渐回升,消化能力也不断加大,夏至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生长繁殖交配的高峰期,秋分至霜降气温逐渐下降,其间蝎子食量猛增,尽量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休眠期和复苏期的营养消耗,气温开始上升,蝎子开始苏醒出垫。

蝎子的流产死胎

受了惊吓、摔跌、挤压等机械性刺激后,会发生流产。

流产时,孕蝎慌乱不安,来回爬动,并产出发育不成熟的子蝎,这些子蝎大多数产出后很快死亡。

为防止蝎子流产发生,在孕蝎产前,产室应保持安静,蝎子怀孕后期禁止惊扰。另外,最好让孕蝎在单产房中产子。千万注意

在孕蝎产前不要轻易搬动,造成机械性刺激。 [5]死胎孕蝎怀卵的中、后期,生活环境长期干燥,且饲料虫含水量过低,或因孕蝎衰老、组织器官功能退化、体液失调,孕蝎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其他物理性伤害、化学性刺激,都可能引起孕蝎流产

孕蝎流产的症状为,在产期内产下大米粒大小的浅黄色的颗粒。打开颗粒用放大镜观察,是发育不健全的子蝎。死胎是蝎子繁殖期较长见的一种疾病,死胎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蝎子的繁殖率。预防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用衰老的雌蝎作种蝎,选择青壮年蝎作种蝎;二是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避免种蝎在怀孕的后期受到意外的伤害;三是为孕蝎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避免出现干燥、缺食现象。

蝎子的物种价值

从我国人工养蝎的发展历史来看, 自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除少量

蝎继续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外,大量全蝎产品是作为食品和保健滋补品来消费的。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全蝎的药用价值很高,用全蝎配成的中药处方多达100多种。全蝎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保安万灵丹、牵正散等3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特别是近几年,全蝎在治疗疑难病症上发现有显著的疗效,如全蝎可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蝎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等。这些应用使蝎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制成滋补食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蝎子作为治疗、保健佳品,倍受人们关注。蝎子酒、蝎子罐头、速冻全蝎、蝎粉保健品相继问世,“油炸全蝎”出现在许多宴席上。此外,随医学的发展,蝎毒的作用被广泛认识,蝎毒比黄金还贵,每千克约15万元。1万只成蝎每年可提毒480克,因此,蝎毒的药用价值远远高于蝎子本身。多年来,蝎子市场供给多依赖野生捕捉,但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蝎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全国产量仅能满足需要的30%左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药用

尾刺(sting)是主要药用部位,亦名毒刺、毒针、螫刺,位于身躯的最末一节。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射出毒液。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本草衍义》中说:“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所谓“梢力尤功”,指蝎毒之效。尾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刺,而不致被蜇伤。

蝎子药用举例:

一、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蝎子20克、钩藤15克、丽参5克共研末,每日2次,每次服10克。

二、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蝎子、蜈蚣、乌蛇干、地鳖虫、地龙各等份研为细末,每次服5克,每日3次,还可炼蜜为丸内服。

三、治小儿惊风:蝎子1只(成年蝎),用薄荷叶包好并焙焦研末,分4次用奶水或汤水服下。

四、治突发惊风、翻眼向上:蝎子10克、朱砂3克(绿豆大小),混研末,夹饭内服。

五、治癫痫:蝎子、明矾、郁金各等份混研末,每日3次,每服2.5克~3克。

六、治耳聋、耳鸣:蝎子研末,每次用黄酒服5克,自感好转后即停服。

七、治咳喘:蝎子、核桃仁各等量,用油炸即食。小儿服可研末,夹饭内即可。每日3次,每次1汤匙。

八、治乙型脑炎、抽搐:蝎子、蜈蚣、天麻各50克,僵蚕100克,混研为末,每服2~3克,严重抽搐者可先服5克,以后间隔4~6小时再服2~2.5克。

九、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后遗症:蝎子、白僵蚕、白附子各等量研末,每服5克,热酒调下,服用不拘时候。

十、治皮肤湿疹:蝎子30只泡于50℃以上的纯粮白酒中,密封七日后涂擦患处。也可每日食油炸活蝎5只,一般3~4日即显效。

篇5:山东蝎子养殖方法是什么

山东蝎子的养殖方法之温度

温度管理对于采用日光温室进行恒温养殖的方式,我们做好以下 3 方面的工作:

第一,及时揭起草苫,争取较多光照。在无云层遮挡的晴天,通过塑料薄膜进月家内的光量多冬、且强,室温升得高且快。即使严冬,室温亦可高达 40 ℃ 左右。阴天由于受云层遮挡,通过塑料薄膜进人室内的虽然只有散射光,但是,对提高室温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无论晴阴,都要及时揭起草苫,争取更多的光照

第二,认真掌握夜间人工加温技术。采用燃料加温的,冬季在晚上 6 时左右起火,凌晨 5 时左右将火压小。夏季白天室温较高,夜晚若保温措施得力,室温亦不会低于 25 ℃ ,故可以停止人工加温;第三,搞好自然采光和人工加温的接替工作,保持温度恒定。现以冬季的管理为例说明:此项工作可分为 4 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早上 9 时左右,太阳升起后揭起草苫,通过自然采光使室温升高,此时停止人工加温。第二阶段,到下午 4 时左右,太阳偏斜,室温开始下降,盖上草苫。盖苫后,由于部分地阻隔了室内热量外溢,室温将会上升 1 ~ 2 ℃ 。以后随着室外气温下降,室温开始降低。第三阶段,由于室温下降,至晚 6 时左右,室温接近适宜温度下限,开始人工加温。第四阶段,黎明时,将火压小。太阳升起后,揭开草苫采光。上述 4 个阶段合理安排,周而复始地接替进行,就能使室温恒定。

盛夏高温时节,草苫应适时揭开,以便采光。为了避免室内因强光的照射而产生高温,可在温室顶部遮上遮阳网,以阻挡部分光线的进入。遮阳网距室顶应在 1 米左右。

由于温室内的环境特点,如果管理不当,高温、低温会反复出现,将会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产蝎难产死亡、蜕皮幼蝎不蜕皮或半蜕皮而死亡。因此,室内温度应相对稳定,起伏在 6 ℃ 左右。

山东蝎子饲养土的选择与管理

蝎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蟹窝内生活,其活动和栖息都离不开饲养土。饲养土主要由固体颗粒组成,其温度、湿度、通气性能、化学成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蝎子的生活。由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的物理性状有着差别(表7),所用的养土要选择通气性好,透水性、吃水量均适中的壤土。在农村亦可用老墙土作蟹窝的养土。

各种类型土壤的物理性状及对蝎子的影响

土壤种类

物理性状

对蝎子的影响

黏土

壤土

砂土

通气性差,透水性差,持水量大

通气性好,透水性适中,持水量适中

透水量大,持水量小,易塌陷

不利

有利

不利

蟹窝中的养土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温室内的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剩余食物腐烂、蝎子排泄物堆积、水分的蒸发与增补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改变。所以,蟹窝中的养土要定期更换一般每年更换1次。

山东蝎子蝎子饲养密度

为了减少蝎群间的相互干扰,蝎子的饲养密度必须适宜。其合理密度要根据蝎子的龄期和窝穴的结构以及养殖方式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饲养的密度为: 2 ~ 3 龄蝎子 8 000 只左右, 4 ~ 5 龄蝎子 4 500 只左右, 6 龄蝎子 3 000 只左右,成蝎 2 000 只左右。

人工饲养蝎子的密度过大时,容易出现蝎子集结成团,挤压受伤等现象,严重时会激化种内竞争,引起蝎子相互残杀。所以,应尽量缩小饲养密度,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第一,扩大养殖面积和增加蝎池的数量;第二,适当增高垛体,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山东蝎子蝎子饲料的投喂

蝎子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节肢动物为食,尤其喜欢食取高蛋白、低脂肪、体软多汁的昆虫幼虫。蝎子对食物的选择性很强,一般喜欢食取含水量适中的昆虫。若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蝎子都不爱吃。对有腐臭和有特殊气味、呆滞、死亡的昆虫也不爱食取。在人工养殖蝎子投食时,不要将饲料直接撒人蝎子的活动场地或栖息窝穴内,以免剩余的饲料发霉、腐败而变质,并招致细菌的蔓延、侵袭,致使蝎子得病。因此在给蝎子投喂食物时,必须定时、定量,并且用食盘和水盘等容器,将食物放置于固定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饲料的新鲜和清洁,而且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给蝎子喂水,养殖户可因地制宜地创造供水的方法,如用泡沫海绵吸水后,用薄胶纸作托,把海绵放在蝎窝穴瓦片或石块上,或蝎子能到达的地方。也可用一广口瓶,瓶内盛水,水中放置粗厚布条,布条的一端达瓶内水底部,另一端悬挂在瓶外,这样水就会沿着布条缓慢渗出来,到时蝎就会到此吸吮水分了。此外,还可用玉米芯浸水后放人蝎子栖息的地方,蝎子也会去吸吮水分。玉米芯水干后再浸水放人,可以反复使用。

蝎子使用价值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 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节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经栾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目前以蝎子配伍的汤剂达百余种,全蝎配成的中药达 60 多种。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丸”、“牵正散 ” 、“止疼散”、“中风回春丸”等均以全蝎为主要成分。

除药用外,蝎子作为一大名菜早已进了宾馆、饭店甚至于寻常百姓的餐桌。 常食之不仅有良好的去凤、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 而且对于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均有疗效。目前,蝎子制品作为良好的滋补和保健食品正兴起于大江南北。

蝎毒

蝎子的药理作用主要依赖于蝎毒。根据科学家测定:蝎毒中含有蛋白质、透明质胶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含量的 60% ~ 70% 。

蝎毒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系统、脑血管系统,对恶性肿瘤、顽固病毒和艾滋病等有特殊疗效。目前以蝎毒为主要原料的药物已在日本、新加坡投入批量生产。

在农业生产中,蝎毒主要用于制造绿色农药。 该类农药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以纯天然物质制造,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但对幼小的昆虫类有奇特的杀伤力,使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的理想用药。目前该类农药主要在俄罗斯等国推广使用。

我国对蝎毒的研究起步较晚,应用技术研究相对落后,这已经引起我国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科研部门正在从事蝎毒的药理分析。采集技术,应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进入试生产阶段。

茉莉的养殖方法_茉莉注意事项

荷花养殖注意事项

天竺葵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荆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芙蓉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百合花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百合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吸毒草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蝴蝶兰的养殖方法_蝴蝶兰种植注意事项

玉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整理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蝎子养殖方法_蝎子养殖注意事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