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我欠北方一缕槐香散文诗(共含3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este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欠北方一缕槐香散文诗
一
我熟悉你,北方,就像蝴蝶熟悉田野里的花香。我熟悉你,我的爱人,我能随口说出你的小名,甚至记得说出你小名时,你生气的模样。
你不用出声,翻过秦岭的风,已经稍来了你的心里话。
此时,汉江的.水已经冲开了季节的密码,在鱼儿破网而逃的瞬间,为我找回了许多年前的伤痛以及远行的理由。
二
大地无声,默默地记下我的童年。多少次,我小心的翻开泥土或者轻轻地俯下身子,却找不回一声鸟鸣,拽不住一缕花香。
南归的燕子,为了明媚的春天,执着的爱,总是不辞劳苦……
就像汉江河里的浪花,远行船儿,既然选择了远方,何必承诺太多……
三
一个梦醒了,老家我新手种下的槐树,又到开花时节。
槐香能飘多远?
谁都不曾记得。很想打个电话回家,问一声。
电话那头,母亲的语言,就像北方的土地一样贫瘠……
一时间,我想变成一棵槐。
携缕缕深情,缓缓地说出,时光带不走的方言。
四
推开窗,天空是一轮新月。皎洁,澄澈……
此时,春未夏至。大地沉默,偶尔,一声鸟鸣打破夜的安宁。
在南方小镇空旷的原野上,有风吹来,掺杂着麦子拔节的声响。
有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突然拥进我的记忆,直到母亲焦灼而悠长的呼唤,一次比一次遥远。
五
夏天悄悄地来到窗外,有一些玻璃隔不开的槐香,告诉我。连同故乡槐树发芽,吐叶,开花的每一个细节。
要说就说吧,何必吞吞吐吐。你看天空,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多么像母亲的眼,是不是还在村口深情地凝望……
此时,我也有许多话,不忍开口。就像初恋时一些不曾出口的情话以及我欠北方的那缕槐香。
树,对于每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在孩提时代都应是一个特殊的朋友。爬树永远是孩子们的乐趣,我小时候也因为爬树常常挨了大人们的不少训,可依旧乐此不疲。那时村子最西边紧挨着庄稼地旁边的土丘上有一排洋槐,每到槐树开花的季节,孩子们都会上到槐树的枝桠上,享受着童真的乐趣。整个村子陶醉在氤氲的香气中,连人也跟着爽朗起来,无不有心旷神怡,醍醐灌顶之感。村庄似乎是有了生命,花香浓烈香甜却不腻,犹如一坛佳酿。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
五月是属于槐花的季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前人著书《爱莲说》,今有余独爱槐。对于槐花的情有独钟,不光是由于它特有的花香,还在于它给人不留遗憾,因为没有哪一种花可以与槐花相比,既带给了人嗅觉的享受同时还可以满足你的味蕾。槐花从不会让人有“只可闻到不可浅尝"的遗憾,洋槐花可以食用,甚至不用做任何的加工纯天然的。轻轻的摘下一簇粉白的槐花,放入口中细细品来,香甜可口花香四溢直抵肺腑就连齿间也香气萦绕,那感觉好不痛快。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槐花饭,槐花到了母亲的手中经过一番简单的加工,混杂着面粉和白蒿,又成一种美食。槐花的香甜有了小麦的气息以及白蒿的清凉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
少年时期,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们举家搬迁到镇上。一个新的开始,却没有旧人,自此村西的那片洋槐以成为幼时的记忆,那槐香,槐花饭是童年的气息和味道。步入中学后,学习也紧凑了起来每周只能回家一次贪玩的性子也收敛了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静如湖水。直到有天放假,回家的路上又闻到熟悉的味道,却m别有一番风味,道路两旁的树开满了花,闻着花香飞奔家去,拉着爸妈出来兴奋的说不出来话,是槐花,又是槐花香。后来父亲告诉我,道路两旁的树是国槐,也是苦槐,它与村里的洋槐不同,它的花骨朵是一种中药材,也是槐米。又是五月,阳光普照,微风熙熙,花香正浓,蜂鸣蝶闹,槐花开在夏季,如此灿烂。再次闻到槐树的花香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童真岁月,我像是一个孩子,跑到大街上站在路旁的槐树下,张开双臂奋力的细嗅想要留住那缕缕暗香,长久伫立。风中飘零的花瓣漫天飞舞萧萧而下,一片花海唯有槐树香。如今回想起来那时游动的阳光还带着一片温暖,随意浮动的云也带着一种宁静,槐树下光影翳翳只希望时间能够静止,能够停留在这静好的岁月中。
不知怎的却又忽然的落寞起来,一股悲伤压在胸口不能释放,槐花的飘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时光荏苒,岁月斑驳。如今,我已上了高中,身边的人也逐渐离我而去,20岁的我远在异乡穿着未知独走人生。在经历了一些事后我懂得了,花其实同人一样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不幸,然而生命的长河又是永无止境的谁也不能改变,当花瓣飘落暗香残留,当我们老去,又能留下些什么?转眼间已是三月,只见新燕啄春泥,何时再闻槐树香。
巷口的那家馄饨店开了好多年了。似乎从我出生起,那间小屋旁的老槐树,就一直温厚地矗立在巷口,一直被鲜香逗人的香气缭绕着。
我最爱吃那儿的馄饨,小时候的我,经常趁父母不注意,拿着自己的零花钱,跑到老槐树下的大锅前,换一碗最爱的馄饨。一来二去,摊主大叔就晓得了我是只小馋猫,每每我去买馄饨,他总是好心多抓上几个,放上一把香菜,洒上几滴香油。
我眼巴巴的看着,吞咽着口水,当他把碗一放到桌子时,我便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了一个,送进嘴里。坐在树下,看着那雪一般洁白的槐花仿佛是能工巧匠们用白玉雕刻而成的,微风一吹,飘落几片花瓣。我轻轻的抚摸着那洁白的花瓣。摘下一小片放进嘴里。我含着,品味着槐花。那片片花瓣在嘴里留下了持久的清香。
当时,我只觉得馄饨与槐花是为最喜爱的东西,只想着大叔是个大好人。而馄饨店里贴着的“和气生财,童叟无欺”八个大字的意思,我直到后来才慢慢明白,这就是咱中华美德最真切的诠释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蝉一歌唱,巷子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了农忙,大人们的一天三顿都会打发孩子们去巷口买馄饨来解决,这时,大叔总会比往常给得多些,馄饨个头也大一些。若是有的人家连回家的工夫都没有,大叔就会骑着他的电三轮车,带着刚煮好的馄饨和绿豆汤给邻居们送去。
我也买了两碗,与爸爸坐在这儿一起吃,两碗香喷喷的小馄饨端上桌,只只馄饨像一条条小船,在水面上悠闲地漂着,热乎乎的汤上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和碧绿的葱花,让人食欲大增,用小汤勺轻轻地搅一搅,一阵透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吸一口小馄饨中饱满的汤汁,含在嘴里,细细品味,汤汁在舌头上来回滚动着,微辣的汤汁,刺激的味蕾,吃的舌头麻麻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嘴,仿佛带你走进散发着稻香与泥土气息的故乡的原野,不一会儿,碗中就见底了,回味着刚才的美味,心里总会充盈着满足感。爸爸说在他小时候巷口就有这家小摊店了,那时是大叔的爸爸,一个温厚的老爷爷,在槐花飘香的时候,他给巷子里的孩子们做槐花饭吃,在遇到窘迫的旅人时收留他们……
“最重要的是,馄饨的味道一直都没有变。”爸爸说着,眼神飘向巷口的那棵老槐树,仿佛在回味着自己童年的味道。
我顺着爸爸的眼神,也凝望着巷口的老槐树,槐花含羞待放,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散发的香味使人不由得神清气爽,一片发瓣落下,落在我的肩上,留下持久的清香。
明天早晨,又会有一缕鲜香,从它下面升起,缭绕不息,飘到巷子的每个角落。
★ 那年的槐香作文
★ 我真想散文诗
★ 我的心醉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