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功的两个哲理故事(共含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抹茶红豆小圆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两个哲理故事精选
庭院的阳光
我们天明寺不是一座香火很旺的寺庙,但也会有全国各地的香客来进香。有位姓李的太太,每年都会来寺里好几次,她虔诚地在佛像前跪拜,还会给不少香火钱。
李太太有时候会拉着师父聊天。我们知道她先生是城里的官,从前做小职员的时候,生活很安稳,也很快乐。现在先生的官越做越大,有人开始嫉妒、眼红,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写匿名信到纪检部门,有人还时不时窥探他们的隐私。李太太常常为这些事情担忧,连睡觉都不安稳,担心先生会出事,所以每年她都要来寺庙里许愿,而许愿内容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求菩萨保佑她先生,官运亨通,不遭人陷害。
李太太说到伤心之处,几次落下泪来。她问智缘师父,师父便指着寺庙的院子对她说:“愿佛光可以像庭院里的.阳光一样,普照到施主的家人吧。”李太太很满意地走了。
下午时分,我走到屋外,发现庭院里的阳光虽然强烈,但总有几处角落无法照射到。
师父说,如果想被阳光照耀,就只有站在庭院中间;如果一味地躲在角落里,佛也没有办法。
目光的所在
还是说说那位李太太。我有一个很调皮的小师弟叫戒痴,今年只有11岁,比我进寺的时候还要小。他喜欢爬上爬下,师父经常说他不像出家人。
有一次李太太在佛堂看到了戒痴,下午便问师父:“寺庙里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
师父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李太太觉得戒痴可怜呢?
李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候还跑到茅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父便交代我给戒痴换一套新的僧袍。
下午我去给戒痴换衣服,交代他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这样影响不好,进香的施主会以为我们欺负小和尚。
戒痴张开手,让我帮他穿衣服,手脚不老实地在衣服上拉扯。好不容易帮他换上新衣,戒痴忽然问我:“上午那个可怜的太太是谁?”我也很奇怪,便追问了几句,才发现戒痴口中的太太居然就是李太太。
李太太衣着讲究,身上看起来总是金灿灿的,脖子上项链的成色比佛像上的金漆还要货真价实,我实在看不出李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方。
戒痴说:“你看她虽然衣着华丽,但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有时候,看一件事物的方法确实很奇怪,即使对同一件事物做评价,又即使从同一个角度看过去,如果目光落在李太太眉头上就会觉得她很可怜;如果目光落在她的衣服或者金链子上,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可怜了。
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盯着它的某一点看。用自己的长处看别人的短处,容易让你滋生无谓的自大情绪;若是看到别人的长处恰恰是自己的短处,又会让自己产生自卑的情绪。唯有看清了所有,才能真正正确地评价自己,自大和自卑也就不会出现了。
编后语:若是看到别人的长处恰恰是自己的短处,又会让自己产生自卑的情绪。唯有看清了所有,才能真正正确地评价自己,自大和自卑也就不会出现了!
哲理故事:两个求职者
哲理故事:两个求职者
美国一所大学的.企管专家做了一个试验。
他们虚拟了两份求职者的履历表:汤姆和保罗。他们二人的履历表内容完全一样,推荐函也相同,仅有的差别是在汤姆的推荐函里多了一句话:“有些时候,汤姆可能会比较固执。”
于是研究人员将履历表和推荐函送给一些大公司,然后让他们的人事主管挑选,最后问他们汤姆和保罗谁更有可能被录用。结果都是:“有时比较固执的汤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推荐函中对汤姆的批评,反而使人事主管们觉得其中对汤姆的赞美更为可信。因此汤姆会居于有利的位置。
【大道理】:
有缺点并不是错误,但不去改过而一味地掩饰只会错上加错。
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地面对别人,人生之旅才会更加精彩。
撒哈拉的远,远得如撒哈拉的沙那么多吧!
然而,她终究还是抵达了这里。
她说:“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
三毛,那个用来解释流浪的名字,一个生命里与生俱来住着自由和浪漫精灵的女子,一旦发现这世间还有一处所在,可以让灵魂沉静安放,可以让内心与前世今生在星空下呢喃对话,任它山高水长,旅途孤绝,仍愿一往无前。那份热望与虔诚,仿佛即便在烈日下苍茫寂寥的沙海里,也会蓬蓬勃勃地生长出一棵棵葱葱绿绿的橄榄树,为她带来一世清凉。
身远,因心动。
瓦尔登湖却没有那么远。
它距离那个叫康科德城的小镇只有两公里,而且,连它的名字本身,都那么让人觉得亲近。
但对梭罗而言,却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抵达。
这位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曾经的教师,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助手,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时刻提醒自己,更想鼓励别人: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
几乎怀着一颗救世的心,他抵达了另一场远。
他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孤身走进瓦尔登湖畔的山林。他独自伐树建造木屋,在自己开垦的田园里种豆子、萝卜、玉米和马铃薯。在与世隔绝中的沉默与孤寂中,他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度过了两年又两个月与其说田园般不如说原始般的生活。
我们可以轻易抵达瓦尔登湖畔两公里的近,却断难靠近山林中原始般生活的远。
梭罗做到了,他的伟大正在于此,他的《瓦尔登湖》因此不朽。
另一场抵达与爱情有关。
一位小伙子一直深爱着美丽的少女安戴尔,然而,少女的父亲傅仙先生已经开始对这个家道衰落、几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产生戒备之心。暑假到了,傅仙夫妇照例带着孩子们去休闲避暑。然而这一年,他们不像往年一样,只在巴黎近郊租一所房舍,而是改在了距离巴黎很远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要到达这个小镇,必须乘坐马车,每个座位要25法郎。傅仙先生相信:可怜又讨厌的穷小子不会有这么多钱坐马车来,自己的女儿终于可以不受打扰了。
可是,傅仙先生低估了爱情的力量。那位为爱着迷的穷小子——我们未来的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竟然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硬是用双脚一步步走到了小镇。他不但大声地热切地向安戴尔小姐表达深深思恋,而且,还胆敢直截了当地当面递给傅仙先生一封求亲信……
那一刻,傅仙先生恍然明白:三天三夜,一定不是爱情所能抵达的最远处。
我们的人生总会有无数次出发和抵达。
其实,不论是近在咫尺的近,还是远在天涯的远,吸引和鼓舞着我们去追寻的,从来都是爱和信念的力量。而我们的身体最终抵达的那一方天地,其实是冥冥中寻觅已久的心的归宿。
每个上班族每天都有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是工作,第二个八小时是休息,第三个八小时是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可以造就一个人,但也能毁掉一个人。
它既漫长,也短暂;既枯燥,也有趣。
你要善于利用时间,不要把“空闲”变成“空白”。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常常是在这八小时之外,你应当学会管理时间。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曾对1000多位多才多艺的社会名流的成功经历进行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却又极其简单的结论:他们的辉煌不过源于每天比别人多用一个小时来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精力十分旺盛,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休息得好,还有人认为他是食用了营养品。但盖洛普的调查结果却是:罗斯福每天都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邮票。
世界织布业的巨头威尔福莱·康日理万机,他在中年以后却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油画家,原因是他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来画画,一直画到吃早饭为止。画画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因此他的身体也特别地健康。十多年过后,他所创作的油画有几百幅被人以高价买走。好心的他把那些钱全都用做奖学金,奖给那些攻读绘画艺术的学生。
罗斯福和威尔福莱·康都是工作繁忙的人,但是由于他们舍得每天花一小时来调节自己,由此造就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日本的年轻人开了间小杂货店。按照当时人们的经营习惯,杂货店一般在晚上10点钟就都关门了。一天晚上,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的时候,店里忽然走进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送走他们之后,年轻人又在店里多呆了一会儿,结果又有几位顾客上门。后来,这个年轻人改变了店铺的经营时间,每天营业到11点才关门。由于比其他杂货店营业延长一个小时,他的店铺因而成了附近人们深夜购物的首选地点。一年过后,他的小杂货店规模扩大,营业总额达到了2亿日元。他趁机发展,生意越做越大。到的时候,他的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48亿日元。这个成就大业的年轻人名叫安田隆夫,日本赫赫有名的商人。
安田隆夫的成功只因为他每天多营业了一小时。奇迹的产生并不困难,就看你每天有没有多花时间来努力工作。那多花的一小时,就是造就辉煌的关键。
一个人只要每天肯花一点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不管那是否与工作有关,日积月累,他都能取得回报。时间不必太多,每天一小时,足够了。
有个朋友曾对我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个机械重复的过程,像钟摆一样简单。他说,平凡的生活让他在太阳升起和落下中数着度过每一天。他感叹无数的日子从自己身边一天天溜走,而他依然重复着又一个白天和黑夜。在这样的重复中,他认定自己将一直平庸地生活下去。
对此,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生活!不需要你过分去追求,每天腾出一小时,做你想做的事,你就会有一个别样的人生!
而有些人安于现状,每天在浑浑噩噩中虚度美好的人生岁月。要知道,不是每一名成功人士都会有一把通向成功之路的钥匙。坐在人生金字塔顶的人,也不一定是天才。人们眼中所谓的天才,他们也是在平凡中生活。平凡的生活描绘出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罗斯福和威尔福莱之所以成为名人,我想,就在于他们每天挤出了一小时。
两个禅师的哲理故事
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一天晚上散步归来,看见小偷光顾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财物,便脱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门口等待小偷出来,他怕惊动了小偷。
小偷出来遇到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满脸羞愧,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时,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还有一则可以称得上异曲同工的小故事:在仙崖禅师的禅院中,有一个贪玩的学僧,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偷偷溜到后院高墙下,架起一张高脚凳,翻墙出去玩耍。
仙崖禅师发现后,没有惊动任何人。一次,学僧又翻墙出去了,仙崖禅师随后将凳子搬到一边,自己坐在墙下,等那学僧归来。夜深人静,学僧兴尽归来,不知墙下的凳子已被搬走,从墙上翻下时,感觉到脚下的凳子变软了,下来一看,原来是踩在仙崖禅师肩上,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不敢言语。仙崖禅师把他拉起,并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禅房休息吧!”
学僧回房之后,心中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担心禅师会当着所有学僧的面惩处自己。但事情一天天过去,禅师从来不提此事,更无他人知晓。学僧深感惭愧,从此再也没有私自外出,而是潜心修行,终成一代名僧。
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样处置这两件事?我想,在第一个小故事里,一般人都会和小偷搏斗,或大喊捉贼;在第二个小故事里,一般人都会在众僧面前曝学僧的光,然后罚其面壁思过。
这样做的结果又会怎样呢?我想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在第一个故事里,小偷把禅师打伤或杀死,也可能是禅师将小偷打伤,但小偷日后对禅师进行报复;在第二个小故事里,学僧被罚后,觉得非常丢脸,心中闷闷不乐,无心修行,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庸僧,或卷起包袱走人,还俗去了。
但两位禅师处事不同凡人,却以自己宽阔的胸襟,大智大慧地挽救了一个浪子,成就了一个名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了错误的人以沉默的宽容态度待之,是无声胜有声的最好教育方式。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容待人,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宽容是金,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
两个士兵和强盗哲理故事
两个士兵一起赶路,途中,他们被一个强盗所劫。一个马上逃躲到一边,另一个勇敢地迎上去,与之搏斗,杀死了强盗。这时,那胆子小的士兵跑过来,抽出剑,并将外衣丢开,大声说:“我来对付他,我要让他知道,他所抢劫的是什么人。”这时,那名勇敢的士兵说:“我只愿你刚才能来帮助我,即使只说些话也好。因为我会相信这些话是真的,更会鼓足勇气去抗敌。而现在还是请你将剑插进鞘里,管住你那毫无用处的舌头吧。你只能欺骗那些不知道你的人。我亲眼见到了你逃跑的速度,十分清楚你的勇气是不可靠的。”
——故事是说,有些人在事快要成功或已经成功后,企图把自己打扮成英雄,而在夺取成功的过程中,他们却袖手旁观。
补鞋匠改做医生
补鞋匠穷得绝望了,他不能靠手艺来维持生计,便跑到另一个城市去行医,因为那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他。在那里,他靠吹牛,卖一种可治百病的假药,骗取了人们的.信任和好名声。有一次,他自己得了重病。那城里的官老爷想试验一下他的医术究竟怎样,便拿来一只杯,倒满一杯水,谎称这水是补鞋匠治百病的药和毒汁混和起来的,命令他喝下,并允诺给一笔酬金。补鞋匠知道自己的药无解毒功效,害怕喝了毒汁死亡,便招出自己毫无医药知识,只是靠吹牛来卖假药,被人们盲目称赞而成名。官老爷召集市民大会,告诉大家说:“你们都愚笨至极,竟毫不怀疑地将自己的头托付给这样一个无用的人。在别的城市,大家连脚上穿的鞋都不愿意要他做。”
——个故事是说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江湖骗子。
★ 成功励志哲理故事
★ 两个酒罐故事
★ 两个石头的故事
★ 两个旅行家的故事
★ 哲理故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