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山」宝塔(诗歌)(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骨頭花襯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南山」宝塔(诗歌)
我吃着青梅,
你骑着竹马。
手拉手儿,
玩过家家。
我给你吃青梅,
你要我骑竹马。
说什么,
带我远走天涯。
我开心的抱着你的腰,
脸颊贴着脸颊。
突然想起,
晚上住在哪?
你回头盯着我的眼,
要从其中找答案。
身后的`槐枝一闪,
笑容爬上你的脸。
伸手把那槐枝拉,
将槐叶采下。
除去一片片的小叶,
叶轴在手一把。
一根两根很多根,
灵巧的双手变魔法。
我问你这是啥?
为你建造的宝塔。
诗歌《南山》
你每一座伟岸的身影
都是一个神圣的存在
我们满怀虔诚,走进你博大的胸怀
一台连绵一台与大五台遥相呼应
山山相连
金河口,松枝口,飞峪口…
贾道峪口,烽烟铁马,碧草兰天
时间仿佛停滞在空谷里
以万年做纪元,眺望洪荒远古
穹庐里的太阳,燃烧着白色的火焰
花开花落
一坡一坡火红的山丹
安然于纯净的天地阳光
云缝里甩下一条条小径
系住的小小山村
盛开着生生不息的'炊烟
哦,南山
你和滔滔不绝的壶流河一样
都是蔚萝川亲爱的母亲
你养育了古代神奇的遥远传说
也养育了这一方热土代代相传的灿烂
走近你,南山
你的瑰丽和神密
在云雾寥绕中若隐若现
走进你,南山
我们满怀虔诚为你倾倒
也在每一条纤绳般的山径上
写下登攀者的誓言
诗歌《南山》欣赏
就在不久前,
观你的容颜,
知那绿萝魂没断,
你的绿色是希望的源泉。
前几天,
生命的奇迹凸显,
叶心中间,
萌动着新的藤蔓。
前天看,
新根现,
独叶片,
色彩暗。
再相见,
心震颤,
叶的生命,
在落地化泥的.边缘。
我为你祭奠,
你的大爱无边,
站在绝崖的边沿,
仍孕育新的生命留存世间。
细思量,
深感羞惭,
叶的品格高度,
你我差之甚远。
初雪南山诗歌
月季花开着
十月的心情
说不出感伤
雪飘进花瓣
冷香暗袭
一些柔软的情绪
在天地间漂移
雪片层层叠叠地落
融化 附着 淹没
静静地仿佛初遇
一颗单纯的`心白的彻底
啊,飘雪中的山无限惬意
花儿开满枝桠的手臂
四周的田野充满生机
小麦苗拥着雪被悄声私语
微微的寒风使我有点战栗
迷茫中我不断寻觅
心爱的人你在哪里
为何不见你的踪迹
多想牵你的手
温暖整个冬季
南山的诗歌
一
你不是一座山,
你是一个诗人,
青青的诗人,
穿着青青衣衫。
大唐朝的`那个春日,
人面映桃花,
青瓷一碗茶,
你是赠诗于我的那个,
白衣书生,青青诗客。
为爱穿梭千年,
在如流光阴里,静待我来,
赴一场桃花婉婉的千年盟约。
二
千年岁月老去,
你没留沧桑半点;
流光摇曳,
没有改变你明澈的容颜。
踏遍岁月山河,饮尽世情悲欢,
闲风静日下,你依旧,
清逸,淡静,飘然……
今生,
我想结一间草庐,
住进你的心间。
我在庐前修篱种桃花,
清晨采露,邀你烹茶。
我的草庐,
我叫它梦里南庄,你可喜欢?
三
春日,桃花欲暖,
燕语斜剪花坞前,
我采你篱前塘里的莲;
黄昏,杏花疏雨,
闲花簌落野径边,
你静卧山寺鸣钟听禅。
我于清清溪涧,
浣你黯然的青衫,
涤尽忧伤怅惘;
涂染明艳晴暖。
寂静的夜,
听林风里你低吟浅唱,
倾慕于我的诗章;
灯影月下,
研墨执笔于桌前,为你红袖添香,
剪一段烛花,沏一杯清茶,执手相视温婉。
四
百年之后,我若离去,
葬你眉前,睡你眸下,
化作一株桃树,春风里,
笑开一树桃花,
在每一个思念你的夜里,
飘落满山的花瓣。
在你青青衣襟绣下殷红眷念,
去年今日,一眼万年。
南山柳絮诗歌
我是那枝头的柳絮,
在春寒料峭的时节,
站在母亲的`肩上。
母亲从那深深的土壤,
吸收着微薄的营养,
供我成长。
我看着燕子在空中飞翔,
心中涌动自由的向往。
春风她好心肠,
把我的心思猜得透亮。
用手托着我的臂膀,
带我离开了母亲,
离开了家乡。
我跟随风儿飘荡,
自己不能飞翔,
掌握不了方向。
多亏风姑娘,
给我寻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我在此扎根生长,
这里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可我时常陷入忧伤,
思恋着生我养我的爹娘。
条件艰苦异常,
却依然将我捧在手掌。
他们一日比一日沧桑,
我却不能供养在草堂。
我时常陷入苦想,
苦想着我的父老兄长。
在我幼年的那些时光,
你给予援手,
他给予帮忙。
我现在日渐茁壮,
他们却日渐衰亡。
父老乡亲们,
原谅我这不孝儿郎。
只因我的根须已深扎地下,
怎能轻易离开土壤。
只待我的柳絮成熟,
再托风儿带回你的身旁。
隐居南山诗歌
十月的枫叶对我诉说了秋的荒
紫色的风铃摇曳,拉断了俗世的`烟火牵挂
我闻,寺院晨钟的余音击落了最后一片南山的霜降
心若涛声不减,黄卷读了千万遍,却不眠
便想邀你与我共南山一约,隐藏山水之间
帘外漫卷赤壁雪,羽扇纶巾人物浅笑
刀光剑影我不想,飘摇一筒恩怨血
落英缤纷的幽谷,轻摇一叶兰舟,逐波山水之间也
一根红线,系着南山与城外,将我们拉向桃源
独坐南山,清泉映明月,萤火伴,茶语香
江外悬崖如屋檐,纵横丝竹悠悠,轮回世道前
竹斋古筑,窗晓西江月,台阶上,青苔故青,你从没踏过
隶书一纸侧隐南山之后清秀的容颜
我始终没打开过
我邀你共南山之约,汝却逾期了十年
隐居南山,情魂若许往
杜鹃声清怨
庵外菊花兰竹轻掩
暮鼓荡入夜
僧侣朗诵梦晓的经言
木鱼掷落,千年泪作瓢洒
仿佛若映水箫云笛之和
携尔之手,痴怨情深梦
携尔之影,难舍当初诺
许汝之诺,我邀你南山一约
许汝之诺,我候你春花夏泉
以我之名,陪你山水之间
以我之心,待你轮回红尘,隐居南山
南山一组(诗歌)
一、海
那么多的蓝
只一眼,便淹没在扑朔迷离里
诺,成了前世的别序
我更愿意相信,疼,来自心底
来自气息相近的吸引
拥抱吧,在沉默爆发前
让剔透的灵魂先抵达海岸线
用泪守护初心
二、雪
天色暗下来
满目的白愈发清冷。寒,从四面八面汇集
堆积,叠压,钻心。
时间无过,朝圣的路上蜕变自己
春天来临时,那只蝴蝶
会落于谁的掌心
三、炫
那是心里的光
穿黑暗,过山林,恋江南水乡
与白雪媲美
最后,落在一句软语里
叫醒阳光,与陪伴私守终身
看春暖花开
四、香
适合轻闻,深嗅,阳光浮起时
抖落一世的秘密,小红笺字记录余味
十八岁那年的春天
永久地印在诗行里,鲜活,青春
一遍遍,挠着心上的痒
五、诗
不是小词小令
是心尖上的玫瑰,从前,现在
以及将来,期待你开出绚丽的花
星星私语时闪烁,放彩
时间之上,烛光里灵魂相依
六、月
天空写下情书
整个大地泛起亮光,青山,花朵
隐藏的泪水,一一烙上痕迹
再后来,笑声氤氲里传递
涟漪四起
时针旋转时,空气开始变甜
七、发
是我最珍爱的`
焗油,打蜡,烫染,非心所愿
只想一辈子陪你,变老
长或短,都不会改变初心
微风漾起,柔软在时光里慢下来
春水开始喧哗
八、夜
夜,微凉。
星星碎了一地
那个任性的人,正被夜色淹没
无力抗争
风,许是最好的信使
一路向北,穿过荆棘和乱石
惟愿抵达梦里雪乡
九、石
无需证明活着与否
祼露的心见证了万物变化
但我选择忘记,在未开花之前
韬光养晦是最佳方法
一片云,一朵花,一滴水
都是最好的滋养
昼时观摩,夜晚自省
日月交辉时,等有缘人归来
十、别
星星落入草丛
梦醒了,情绪溢满南山
泪水,证明初心犹在
相遇或别离都是一种注定,下一次
我选择主动拥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某个陌生的路口,如果
还能遇见
: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句或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
赋得诗 〔唐〕·白居易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咏竹诗 〔宋〕·文 同
竹,竹。
森寒,洁绿。
湘江滨,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风律鸣神谷。
月娥巾帔静苒苒,凤女笙竽清蔌蔌。
林间饮酒啐影摇樽,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
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二仆。
花,
花。
深浅,
芬葩。
凝为雪,
错为霞。
莺和蝶到,
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
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
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
一攀一折向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南史所作,题目就叫《花》。它底下大上头小,中间逐层收缩,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这一类诗有个名称,叫“一七体诗”,就是说它从一字一句发展到七字一句,很有规律。这一类诗是诗向词过渡的一种杂体诗。
海宝塔又称赫宝塔、黑宝塔。因其与银川市西的承天寺塔遥遥相对,又俗称北塔。海宝塔与市内承天寺塔遥查呼应,是宁夏八景之一,素有“古塔凌霄”之誉。海宝塔塔身坐落在宽敞的方形六基上,连同台基总共十一级,通高54米,塔身呈正方形,四面中间又各突出一脊梁,呈“亚”字形,为我国十六名塔之一。
目录海宝塔简介海宝塔外观建国后维修历史沿革收缩展开海宝塔简介海宝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银川市北郊,距城垣1.5公里,寺借塔名,俗称北塔。海宝塔始建年代不详,据史载为赫连勃勃(大夏国王,公元407-427年)重修,故此塔又称赫宝塔。
海宝塔外观寺院的中轴线上,自东向西建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韦陀殿,卧佛殿等殿宇。海宝塔耸立于大雄宝殿和韦陀殿之间。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殿内佛像栩栩如生,香烟袅袅,晨钟暮鼓,僧诵阵阵。高大的卧佛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的涅像,全身长达7.6米,形态端庄,令人起敬。后立迦叶、阿难等十大弟子像,五色彩绘,各具神态,表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托后事的情景。 海宝塔是寺院的主要建筑,系楼阁式9层11级砖砌方形塔,总高53.9米,造型独特别致,每层四面置券门,券门的两侧设凹檐。塔刹是绿色琉璃桃形四角攒尖刹顶。因券门部分皆向外突出,外观塔身形似“亚”字。为我国众多古塔所罕见。塔室为方形空间,以木梁楼板相隔,缘木梯攀登154级可达顶层。游人眺缆山河,俯瞰四视,可见西边巍巍贺兰山,恰似奔腾的骏马;东方的古老黄河,犹如飞舞的巨龙;山河之间,银川平原一望无垠,沟渠如网,稻田连片,一派江南景色。
建国后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数次维修。1963~1966年,加固塔刹,安装避雷设施,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了保护标志,设专人管理。1977~1980年,采用拉杆,加固塔身,翻修塔座、踏步、扶梯、门窗。1982年设立文物管理所。1985年移交宗教部门管理后,重建了山门、庙院、钟楼,并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历史沿革海宝塔的始建年代不详,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年间撰写的《宁夏新志》:“黑宝塔(即海宝塔)在城北三里,不知创始所由”。清乾隆年间,闽浙总督赵宏燮撰写《重修海宝塔记》,对此塔和海宝塔寺历史作了考证:“旧有海宝塔,挺然插天,岁远年湮,面咸莫知所自始,惟相传赫连宝塔”。赫连勃勃是南北朝时期大夏国的创建人,他于公元4创建大夏国,431年被吐彀浑所灭。当时宁夏地区大部分图属后秦所有,后秦的.创始人姚兴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帝王,在他统治的二十余年当中,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儒学大兴,佛教盛行,特别是当姚兴灭了后凉后,便迎请天竺国高僧鸠摩罗什到长安,让众僧聚会,佛徒有主,并“营寺塔,托意于佛,公卿以下,莫不依附”,“州郡化之,奉佛者十室而九”。佛教的传播和译经活动在北朝时达到了高峰。拒此推测,海宝塔寺和海宝塔始建于后秦,而大夏国赫连勃勃又重修。1793年海宝塔毁于地震。现存海塔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的遗物。塔身为楼间式,全部使用青砖砌筑,共九层十一节,通高53.9米,平面呈正方型,四壁出轩,即每层四面设券门的部分均向外突数十厘米,因而在正方型的平面上,又形成只线“十”字型,构成十二棱角塔;每层出轩部分二侧各设一龛,龛眉突出。所有这些,都增添了塔身的华丽和立体感。海宝塔和立体感。海宝塔寺这种整体造型在我国古塔建筑中别具一格。
万寿宝塔在沙市市区西南之荆江大堤象鼻矶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动工,嘉靖三十年建成。为当年袭爵于江陵的辽王朱宪尊其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祀寿而建,其后,间有修葺。此塔为楼阁式塔,砖石结构,八角七级,高40余米,下设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金刚经》。
目录景点介绍环境简介景点意义历史沿革收缩展开景点介绍万寿宝塔檐下砖雕仿木额,枋、斗拱做工朴实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龛汉白玉雕佛像,造型庄重,神韵生动。内壁也有许多汉白玉雕佛像,还有901块花砖和文字砖,分别刻有汉文、满文和藏文,为各地所敬献。每层都有塔门。底层塔门上置一石匾,楷书“万寿宝塔”四字。第四层塔室内有一块“辽王宪鼎建万寿宝塔记”碑,字迹斑驳,是研究塔的宫建历史的珍贵资料。塔内设螺旋式石梯,一至五层为壁边折上,第六层为室内折上。沿石梯攀上顶层,仰见薄云片片,萦绕塔顶,俯见大江茫茫,浪奔涛涌。简介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亦名“接引塔”。位于沙市区荆江大堤内侧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形似象鼻,又称“象鼻矶”)头上。系明藩辽王朱宪炯遵太妃毛氏命为嘉靖帝祈寿(或谓嘉靖帝为毛太后祝寿)而修建。嘉靖二十七年(1548)动工,嘉靖三十一年建成,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曾作维修。该塔向南,塔身以砖、石砌筑,八角七级,通高40.76米。因泥砂淤积,长江河床逐年增高,塔身下部已掩埋于随河床增高而逐年高筑的荆江大堤堤身之中,塔基低于现堤面7.23米。成为荆江变迁的见证。塔基须弥座,八角雕力士,塔身中空。塔额、枋、斗拱皆仿木构建筑形式,塔一层正中供一尊高8米的接引佛,甚是肃穆。塔身各层共饰有87尊冰清玉润、生动传神的汉白玉雕刻佛像;塔身内外壁还嵌有浮雕佛像砖、花纹砖、文字砖共2347块,砖雕佛像或端坐、或肃立,各具风姿,据传这些佛像都是嘉靖皇帝下诏各地敬献,因而极具地方特色;字砖中所刻汉、藏、满文今犹可辨。顶置铜铸鎏金塔刹,上刻《金刚经》全文。 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以万寿宝塔为主体辟建“宝塔公园”,园内古朴典雅,竹木苍翠,亭廊楼阁,绿树婆娑。游客从底层进入塔室,登临塔顶俯瞰,大江襟带,街市繁华,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盛夏,江风习习,荫凉片片,更成为人们游览憩息的“人间天堂”。万寿宝塔通高40.76米,八面七层,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塔基八角各有一汉白玉力士为砥柱。塔内一层正中有接引佛一尊,身高8米,肃然威严,塔体内外壁嵌佛龛,共有汉白玉坐佛87尊,神态各异,造型超绝逼真。部分塔砖烧制独特,成正方形,图文并茂,品类繁多,计有花卉砖、浮雕佛像砖、满藏回蒙汉五种文字砖共2347块。塔砖来自全国8省16个州府县,均为各地信士所敬献。塔身中空,内建石阶,可盘旋而上至各层,每层向外洞开四门;依门俯瞰远眺江流城廓美不胜收。万寿宝塔与中国众多宝塔相比,特色独具的'是:塔身深陷大堤堤面以下7.29米。这一奇特景象的形成,主要源于长江河床、水位在漫长岁月中逐渐抬高、荆州大堤随之不断加高所致。
环境简介万寿园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定点涉外旅游景点之一“万寿园”,万寿园座落在荆州市沙市区荆江大堤古观音矶头之畔。因园内拥有始建于南宋年间的“万里长江第一矶”――观音矶和明代嘉靖年间筑建的“万寿宝塔”而赢得中外游人得瞻目。万寿园依江伴水,九曲回肠的荆江之水三面环绕,全园占地面积1万6千多平方米,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园内整体建筑均取明代仿古形制构建,清幽淡雅,玲珑精巧,是游人休闲游览的佳景。
景点意义万寿宝塔矗立于万里长江第一矶━荆江大堤观音矶头之上,系明朝第七代辽王朱宪火(节)藩封荆州时,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遵嫡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历时4载。它是湖北省又一处重要的古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宝塔建于荆江大堤之上,除了为皇帝祈寿的主旨外,另还有镇锁江流、降伏洪魔,保一方平安的寓意。数百年来,万寿宝塔既是荆江两岸饱经水患的历史见证,又承载寄托了人们制服江流的美好愿望。
历史沿革1998年盛夏,荆江河段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观音矶头记载45.22米的超历史最高水位线,举世嘱目,广大军民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响彻寰宇的抗洪凯歌。为了祭奠抗洪斗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1999年初,荆州市委、市政府在万寿宝塔西侧修建了荆州抗洪纪念碑亭。宝塔所在的万寿园,古朴典雅,竹木苍翠。园内的临江长廊、书法碑苑及奇石盆景汇展,与荆江矶头、古塔长廊交相映衬,使这里“分外妖娆”。尤其是盛夏,江风习习,荫凉片片,这里更成为人们游览憩息的“人间天堂”。 在沙市市区西南之荆江大堤象鼻矶上,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动工,嘉靖三十年建成。为当年袭爵于江陵的辽王朱宪尊其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祀寿而建,其后,间有修葺。此塔为楼阁式塔,砖石结构,八角七级,高40余米,下设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顶施葫芦形铜鎏金塔刹,内藏毛太妃手抄《金刚经》。檐 下砖雕仿木额,枋、斗拱做工朴实大方。塔身外壁嵌有94龛汉白玉雕佛像。
★ 南山柳絮诗歌
★ 海宝塔寺导游词
★ 鲁班与斜宝塔
★ 南山诗词
★ 钟南山事迹
★ 桃花开南山美文
★ 南山公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