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蠢货不会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共含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蠢货不会总结”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

篇1: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

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

隐格式并行求解是计算流体力学并行算法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分布式存储并行处理系统,在异构编程PVM环境下,采用“局部隐”方法,使用发送/接收数据结构和自动剖分等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对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数值模拟串行程序的并行化改造,保证了并行计算结果与串行结果的一致性.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并行效率高以及并行程序可移植性好和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

作 者:徐庆新 张玉伦  作者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刊 名:空气动力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年,卷(期): 20(z1) 分类号:V211.3 关键词:并行计算   局部隐格式   跨声速流  

篇2: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改进超声速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

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改进超声速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

为了提高某超声速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效率和机动性能,本文采用低阶的三维板块法和DATCOM半经验公式,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对不同马赫数和迎角情况计算了基本气动外形的飞机空气动力学特性、表面压力分布以及最大升力.此外还开发了一套软件以实现由引进的先进气动操纵面(如鸭翼等)控制的二维推力矢量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气动操纵面结合推力矢量技术能够产生足够的低头力矩,且有能力满足高度机动飞行时的稳定性要求.此外,不论是亚声速还是超声速飞行,气动操纵面均可以提高气动效率5%-6%.

作 者:Abbas L K 陈前 韩景龙 Abbas L K Chen Qian Han Jinlong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南京,210016,中国 刊 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EI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年,卷(期): 23(3) 分类号:V211 关键词:空气动力效率   机动性   鸭翼   推力矢量飞行控制   aerodynamic efficiency   maneuverability   canard   thrust vectoring flight control (TVFC)  

篇3:跨大气层飞行器爬升段飞行仿真研究

跨大气层飞行器爬升段飞行仿真研究

跨大气层飞行器在爬升过程中飞行参数及质量特性变化剧烈,因而飞行器的'操纵稳定特性也相应迅速变化.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分离时刻载机与飞行器之间的干扰气流影响飞行安全;点火时机合理地选择、缓和拉起爬升动作对爬升初始阶段飞行参数稳定合理地变化也很重要;无动力爬升段结束后姿态控制对稳定飞行器横侧特性起着关键的作用.爬升过程中出现发动机停车状况,只要控制合理,也可以将飞行器安全着陆.

作 者:周欲晓 张子彦 明晓 ZHOU Yu-xiao ZHANG Zi-yan MING Xiao  作者单位:周欲晓,ZHOU Yu-xia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6)

张子彦,ZHANG Zi-yan(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3)

明晓,MING Xia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计算机仿真  ISTIC PKU英文刊名:COMPUTER SIMULATION 年,卷(期):2006 23(10) 分类号:V21 关键词:跨大气层飞行器   爬升段   飞行仿真   干扰因素分析  

篇4:亚轨道飞行器进场着陆段控制方法研究

亚轨道飞行器进场着陆段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轨道系统在常用的飞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哑轨道飞行器着陆段飞行的特点,为实现精确着陆,将进场着陆段分为纵向和侧向两个相互独立的运动来分别予以分析,并以内外回路的设计方法给出相应的控制规律,以X-34为模型,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保证着陆时飞行器精确跟踪轨迹线.仿真结果证实方法可以对亚轨道飞行器进场着陆段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大量仿真试验表明控制规律对于进场着陆是切实可行的.

作 者:王文星 唐硕 WANG Wen-xing TANG Shuo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西安,710072 刊 名:计算机仿真  ISTIC PKU英文刊名:COMPUTER SIMULATION 年,卷(期): 27(3) 分类号:V448.22 关键词:亚轨道飞行器   进场着陆段   内外回路控制   风干扰   大气紊流   SRLV   Auto-landing   Inner/outer loop   Wind disturb   Atmospheric turbulence  

篇5:跨大气层飞行器爬升段飞行控制律方案研究

跨大气层飞行器爬升段飞行控制律方案研究

跨大气层飞行器在爬升过程中重量、重心、高度和速度等参数变化剧烈,因而飞行器的操纵稳定特性也变化急剧,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其飞行控制律设计有它的`特殊性.针对跨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特点,提出了四种纵向控制律初步方案,分析研究了这四种控制律设计方案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具体的控制律方案设计提供了初步基础.

作 者:周欲晓 张子彦 明晓 ZHOU Yu-xiao ZHANG Zi-yan MING Xiao  作者单位:周欲晓,ZHOU Yu-xia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6)

张子彦,ZHANG Zi-yan(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明晓,MING Xia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刊 名:飞行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FLIGHT DYNAMICS 年,卷(期): 24(1) 分类号:V249.1 关键词:跨大气层飞行器   爬升段   控制律   设计方案  

篇6:基于尾流振子模型的海底管跨动力特性研究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的海底管跨动力特性研究

以海底细长柔性管跨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管外流体流经管道时产生涡激振动的动力学特性及其相关影响参数.为了考察海底管跨的振动响应,将尾流振子模型与管跨的振动方程相结合,得到了流固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分别由两个变量为管跨位移和尾流举升力的'偏微分方程描述.使用van der Pol非线性振子模拟作用在管跨上的振动尾流,通过实例的计算与分析,确定几个重要参数对管跨振动响应的影响程度.

作 者:余建星 孙凡 张忠义 杨晓蓉 YU Jian-xing SUN Fan ZhANG Zhong-yi YANY Xiao-rong  作者单位:余建星,孙凡,YU Jian-xing,SUN Fan(天津大学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张忠义,杨晓蓉,ZhANG Zhong-yi,YANY Xiao-rong(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

刊 名:海洋技术  PKU英文刊名:OCEA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7(2) 分类号:P75 关键词:管跨   尾流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

搭载平衡动力跨界发动机-建设JS125-28沐风Ⅲ动力升级版摩托车简介

阻尼台对轴流跨声速压气机性能的数值研究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电动力处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影响研究

长江口涨落潮槽水动力特性的同步观测及其输运机制研究

基于COⅡ基因序列的斑腿蝗科部分亚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飞行器亚跨超声速流气动力并行计算研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