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愿好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共含6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愿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篇1: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的失误,容易造成检测结果可能与实际不同,合格率降低.文章针对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认真操作,科学取样,规划制度,改进设备,善于总结”的要求,力求检测效果更好,更准.

作 者:贺春久 He Chun-jiu  作者单位:凤山县农业局植保站,广西,河池市,547600 刊 名:广西农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S511.048 关键词:农药残留   检测   操作  

篇2: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实验报告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实验报告

化学农药以其高效、快速的防治作用,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中得到广泛的施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有毒成分难以降解,致使这些有毒物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累积,又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污染。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如何快速、简单的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呢?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实验。

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不多,因而,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实验,相关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在实验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学校电脑室上网查询食品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有用信息,在指导老师和学校的实验员、仪管员的协助和指导下,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购买了必要的`实验药品,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人们每天进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菜农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我国蔬菜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一是有机磷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症状。二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性一般较大,还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引起人体机能病变。因而,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在铜鼎农贸市场上随机购买了白菜、冬瓜、空心菜等日常蔬菜,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我国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现在,普遍采用气液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长,设备昂贵,基层不易推广。如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有四种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可供选择:1、利用能产生荧光的细菌,当细菌受到样品中残留农药作用后其荧光减弱,且减弱程度与毒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能用来测定甲胺磷等常见有机磷农药。2、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家蝇对供试样品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其有毒污染物进行测定。如在一瓶内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蝇,3小时后,若家蝇死亡5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超过限量标准,死亡在10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很严重。3、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然后比色确定农药的残留量。4、生物化学法,根据酶的化学反应原理,研制的农药速测卡,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我们这次采用的就是固化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的速测卡技术,速测卡技术有整体测定法和表面测定法两种方式。

1、整体测定法

实验之前,我们在实验室配制了PH7.5的缓冲液,PH7.5的缓冲液配制方法是:分别取15.0g磷酸氢二钠 [Na2HPO4?12H2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 PO4 ],用500mL蒸馏水溶解,配备了37℃±2℃恒温箱。

我们的实验步骤是:

A、制作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用白色药片沾取缓冲液,制作成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缓冲液空白对照卡要保持表面湿润。

B、选取有代表性的白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取5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mL缓冲溶液,震摇50次,静置2min以上。

C、取一片速测卡,用白色药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要保持湿润。

D、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反应。

2、表面测定法(粗筛法)

A、制作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用白色药片沾取缓冲液,制作成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缓冲液空白对照卡要保持表面湿润。

B、擦去蔬菜表面泥土,滴23滴缓冲溶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处轻轻摩擦。

C、取一片速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D、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E、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反应。

酶被农药抑制为阳性,未抑制为阴性,与空白对照卡比较,白色药片不变色或略有浅蓝色均为阳性结果,白色药片变为天蓝色或与空白对照卡相同,为阴性结果。检出蔬菜样品为农药阳性时,即可视为农药已超标。

白菜、菠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农药残留超标,空心菜、冬瓜检测结果为阴性,农药残留未超标。

篇3: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实验报告

化学农药以其高效、快速的防治作用,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中得到广泛的施用,但由于化学农药的有毒成分难以降解,致使这些有毒物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累积,又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污染。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突出的问题,由于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而发生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如何快速、简单的检测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呢?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实验。

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生活经验不多,因而,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实验,相关的知识储备是必要的。在实验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学校电脑室上网查询食品农药残留的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有用信息,在指导老师和学校的实验员、仪管员的协助和指导下,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购买了必要的实验药品,精心设计实验步骤。

人们每天进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少数菜农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我国蔬菜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一是有机磷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症状。二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性一般较大,还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中,引起人体机能病变。因而,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在铜鼎农贸市场上随机购买了白菜、冬瓜、空心菜等日常蔬菜,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我国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现在,普遍采用气液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长,设备昂贵,基层不易推广。如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有四种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可供选择:1、利用能产生荧光的细菌,当细菌受到样品中残留农药作用后其荧光减弱,且减弱程度与毒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能用来测定甲胺磷等常见有机磷农药。2、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家蝇对供试样品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其有毒污染物进行测定。如在一瓶内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蝇,3小时后,若家蝇死亡5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超过限量标准,死亡在10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很严重。3、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然后比色确定农药的残留量。4、生物化学法,根据酶的化学反应原理,研制的农药速测卡,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我们这次采用的就是固化胆碱酯酶和靛酚乙酸酯试剂的速测卡技术,速测卡技术有整体测定法和表面测定法两种方式。

1、整体测定法

实验之前,我们在实验室配制了PH7.5的缓冲液,PH7.5的缓冲液配制方法是:分别取15.0g磷酸氢二钠 [Na2HPO4?12H2O]与1.59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 PO4 ],用500mL蒸馏水溶解,配备了37℃±2℃恒温箱。

我们的实验步骤是:

A、制作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用白色药片沾取缓冲液,制作成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缓冲液空白对照卡要保持表面湿润。

B、选取有代表性的白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取5g放入带盖瓶中,加入10mL缓冲溶液,震摇50次,静置2min以上。

C、取一片速测卡,用白色药片沾取提取液,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要保持湿润。

D、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反应。

2、表面测定法(粗筛法)

A、制作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用白色药片沾取缓冲液,制作成缓冲液空白对照卡,缓冲液空白对照卡要保持表面湿润。

B、擦去蔬菜表面泥土,滴23滴缓冲溶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处轻轻摩擦。

C、取一片速测卡,将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药片上。

D、放置10min以上进行预反应,有条件时在37℃恒温装置中放置10min。预反应后的药片表面必须保持湿润。

E、将速测卡对折,用手捏3min或用恒温装置恒温3min,使红色药片与白色药片叠合反应。

酶被农药抑制为阳性,未抑制为阴性,与空白对照卡比较,白色药片不变色或略有浅蓝色均为阳性结果,白色药片变为天蓝色或与空白对照卡相同,为阴性结果。检出蔬菜样品为农药阳性时,即可视为农药已超标。

白菜、菠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农药残留超标,空心菜、冬瓜检测结果为阴性,农药残留未超标。

篇4: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食物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在社会生产生活进行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自古以来农产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市场在注重食物保健性的同时更加强调食物以及农产品的安全。这里的安全不仅包括数量供应满足需求,同时也包括农产品的无毒无害性。

1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控制

所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就是指在农产品中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隐患,可以说农产品质量对消费者健康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产品污染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力度,并制定改进控制措施。

1.1完善生产供给体系

作为农产品生产主体———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加大对添加剂、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问题的控制力度,以有效的防范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发生。另外还应当构建以粮食与农产品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对农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保障社会供给以及农产品安全。同时强化农民安全生产积极性,加大对水资源、农产品科技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等保护的研究力度,构建完善且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1.2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完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做好专业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在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防范农产品质量问题。另外还应当不断的.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平台建设。例如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担负着这一重要的社会责任,加大对检测平台等的资金投入,做到农产品信息的公开性,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作为农产品检测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专业检测知识的学习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安全监管力度,实现检测资源的最佳化配置,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提供基础,进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篇5: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论文

2.1经典检测技术

2.1.1气相色谱法

作为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应用主要是利用分析物质在不同相的分配系统不同而实现分离的,同时通过检测设备的应用也可以用电信号来替代分析物质浓度,并由记录仪进行记录。通常情况下,检测器主要以氢烟电离检测器、氮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为主。该方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以气体为载体,主要在具有一定挥发性农药特质的检测中使用。另外气相色谱法具有灵敏性高、分离度高、稳定性高以及分离效率快等特点,应用范围广泛。

2.1.2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比较频繁,主要适用于极性强、分子量大的离子型农药,尤其是在沸点高、稳定性差、分子量大、气化难、易受热分解等农药检测中应用较多。究其原因是气相色谱分析法在进行受热易分解或者是失去活性物质检测分析过程中应用受到限制,且不符合气相色谱检测分析原理。

2.1.3色质联用法

气相和液相同质谱相结合的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色谱分离效率高、质谱检测结果准确等优势,通过互补来完成对物质定性或者是定量检测的目的,因此在农药代谢物、降解物以及多残留等方面检测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经实践验证发现,检测过程操作有相当大的难度,必须使用一些价格较高的仪器来完成,且流程复杂,通常情况主要在最后确认工作阶段使用,在常规试验中使用的比较少。

2.2常用快速检测方法

2.2.1酶抑制方法

酶抑制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引入其他的干扰物质对检测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需要进行去除杂质的操作,检测所需时间段,使用的仪器设备也比较简单常见,因而在现场定性和半定量检测中应当较为广泛,但是应当注意的是酶抑制法只能用于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检测,适用检测方位较窄。

2.2.2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包括的种类较多,但是尤以酶联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酶联免疫法应用过程中是根据化学物质在动物体能所产生的免疫抗体特性来进行农产品残留检测的,且该方法使用的农药残留范围比较广泛。

2.2.3化学法

作为化学法———速测灵法依据的是催化化学反应来完成农药残留检测的,其中主要针对甲胺磷或者是硫磷毒性气体等有机磷进行检测。该方法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投入成本减少,检测速度快。其具体原理为: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而有机磷农药在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被分解为磷酸和醇,这些水解产物会与显色剂产生反应,如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3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力度,检测技术应用较以往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并朝低成本方向发展,尤其是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同时也缩短了检测时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

篇6: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其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降解酶法、化学发光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详细介绍了几种生物传感器(如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纳米传感器和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作 者:刘萍 张进忠 Liu Ping Zhang Jinzhong  作者单位:刘萍,Liu Ping(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张进忠,Zhang Jinzhong(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

刊 名:环境污染与防治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 年,卷(期):2006 28(1) 分类号:X8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   展望  

农产品检测的委托书

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简介

浅谈农药中毒及农产品安全

农产品检测员个人工作总结

不同的蔬菜和瓜果残留农药冲洗方法不同

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动物组织中氯丙嗪残留的检测-HPLC法

无公害安全农产品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检测

菜帮和菜蒂农药残留最多-别迷信“有虫眼”的蔬菜

农产品广告词

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农产品残留农药检测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