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练习题(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橘子味的星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xié lín tòu hún zhuó lèi guāng diǎn diǎn
( )( )( )( )( )
二、组词。
倾( )格( )逢( )
顷( )胳( )缝( )
三、我会造句。
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倾斜的伞
这是我作为一名正式教师讲的第一节公开课,感触颇多。
这节课很早就选定了,准备时间不短,教案改来改去,最后却又改回自己的原来模样,我想也许这才是真实的课堂。在准备过程中,我得知孙晓梅老师也讲过这节课,她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节课把握的很好,我仔细研究了她的教案,觉得这种煽情的'讲解方法她已经登峰造极,而我则必须另辟蹊径。孙老师是围绕文中“外公”的表情变化展开讲述的,在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后,意在让学生懂得外公和“我”之间那浓浓的亲情,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我研究之后决定不能再用外公的表情变化为线索了,所以我用了文中一条比较隐晦的线索:“我”的心境的变化。而最后我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我和外公的爱。是通过以读带讲,最后让孩子们把课文读好,读出感情,并从读中感悟外公和我那浓浓的亲情,而不是要把这份情说出来。
定好这个基调后,我逐个对细节进行了研究,其中用三个“仍然”造句是个知识点,但这个知识点不能强行讲述,应穿插在课文感悟中,于是我想到通过分析书中的两幅插图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然后用三个“仍然”对相同点进行描述,由此引出三个“仍然”,再对这个造句进行创设情境的练习。这里孩子们掌握的都不错,我很欣慰。
想让学生读好一篇文章教师自身就要先读好这篇文章,要读烂这篇文章,这样才能在学生朗读时进行正确的朗读指导,才能让学生把课文读的更深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本文字背后所包含的那份情。于是我反复的读课文,直到把这篇课文流利的用情的叙述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让孩子读好。
还有在这篇课文学习后要进行一个课外的扩展阅读,我请教的多位有经验的老师,最后定下《绿雨伞》这首诗歌,同样是绿色的伞,同样是人间的情,两篇文章互补,放在一起让学生感悟,更自然,更舒服。
上完课后,和备课的内容没出现什么大的差池,但课文讲解不够透彻,课堂处理欠佳。应该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备课还应该备自己的课堂语言,这样上课才能更自然。
希望下次有所改进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体现祖孙俩至爱亲情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结合语境巩固字词,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学们有没有和大人同打一把伞?伞是向谁那边倾斜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倾斜的伞》看看在这把伞下有着什么动人的故事。
2、教师配乐范读。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全班交流。
3、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4、朗读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小声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感受一下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进雨中快乐的心情。应带者什么样的语气读?
▲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师生评价。
(2)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外公对“我”的爱?点拨:“爷爷笑而不答”的含义。
▲人物语气指导<多媒体>师生评价。多媒体>
(3)第四自然段:回到家里我发现了什么?语气指导<多媒体>多媒体>
▲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4)第6自然段:理解、指导重音。齐读
(5)第7、8、9自然段:自己练习读,感受一下丹丹对外公的爱。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说一说文中那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学生体会)
三年级语文《倾斜的伞》教案
【内容简析】
本课写了“我”小时候下雨时外公总是把伞倾向“我”这边;“我”长大后开始懂得在下雨时把伞倾向外公那边。那把倾斜的伞体现了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情感。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逢、挽”等6个生字,会写“喜、逢”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
【重点难点】
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激发自己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3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课文,认识了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和一位无私奉献爱的小男孩儿。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充满爱心的人,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设疑,互相释疑。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自然段序号注出来。
3.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4.读生字词正音。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不能加字或漏字。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7.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再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让学生先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说说发现了些什么,最后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4.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指名读1~5自然段。想一想:这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看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中画了些什么?人物的心情怎样?画的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2、3自然段,找出表达了“我”和外公很开心的句子读一读。
(4)再自由读2、3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最好、最令你感动?你是怎样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5)自由读4、5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6)教师小结。
2.学习第6~8自然段。
(1)指名读6~8自然段,想一想:6~8自然段写了什么?
(2)文中第二幅图画的是6~7自然段的内容,比较一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不同。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这句一共用了多少个“仍然”?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自由读7、8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
三、总结全文
(1)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倾斜的伞”?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
(2)你现在想对课文中的外公或小作者说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跟同学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充满爱心的事情。
今天早上,我在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看着我说:“放学有可能会下雨,一定要带上雨伞。”可是我把妈妈说的话当作耳边风,我吃完早饭拿起书包里就去上学了。
在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突然天变的黑黑的,好像就要拿走我们的世界一样,我心里开始着急,心想:假如我听了妈妈的话,我就不会忘带雨伞了,我开始后悔,到了放学,我看到我们班里的人一个一个的都被送回家,到了最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觉得妈妈生气了,会不会来接我呢?在我难过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人,是我的妈妈。她跑了过来,头发乱乱的`,衣服全部都是水,她的脸全红了。妈妈说:“对不起,我来晚了。”我说:“我们快回家吧,不然我们又要吃白米饭了。”我们打开雨伞,走出了学校,我看到我妈妈的衣服上有许多水,我抬头一看我的天空是粉色的,但妈妈的天空是一片黑色,我现在就明白,妈妈是爱我的。
这就是最爱我的妈妈,也是我最爱的妈妈!
小学三年级语文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zhǎnxīn dàngyàng língtīng pínghéng tíg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ūhū diānliang huīfù yóuyù yǔzhò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标出下列画线字的正确读音。(6分)
相处(chǔ chù)
察觉(jué jiào)
皑皑白雪(ái ǎi)
鹰爪(zhǎo zhuǎ)
兴奋(xīnɡ xìnɡ )
里应外合(yīnɡ yìnɡ)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历()跋()
厉()拔()
辩()洲()
辨()州()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左()右()()()而归
()暗()明()()以偿
()()不语
()()倒置
五、照样子写词语。(6分)
1.例:静悄悄
2.例:顶天立地
3.例:丑陋—美丽
傲慢—
善—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子腿脚落下了残疾。英子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
(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2、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变成比喻句)
3、这件事,难道你没有责任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七、古诗名句填空。(9分)
1.百尺竿头,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下有苏杭。
3.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
4.耳听为虚,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6.____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
7.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8.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9.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
八、我会加序号,连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谁种的?”
()清晨,小童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妈妈走了过来。呀,真漂亮!像宽大的树叶,像洁白的玉兰花,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妈妈笑了笑说:“那叫冰凌花,是冬爷爷在你夜里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一幅画。”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您瞧,玻璃窗上开花了。”
九、本学期读了很多本课外书,快来选一选吧。(5分)
1.小林校长曾经写过一首校歌,歌词是(A)。
A、“巴学园,巴学园,巴学园”
B、“洗足池水虽清浅,能慰伟人之胸怀……”
2.匹诺曹的爸爸把(A)卖了,给他拿回来一本识字课本。
A、短上衣
B、帽子
3.马小跳的好朋友(B)
A、路曼曼、夏林果
B、唐飞、张达、毛超
4.孔子的儿子叫(A)。
A、孔鲤
B、孔林
5.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B)创造了人类。
A、盘古
B、女娲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船的沉思
在茫茫的大海上,一条船正昂首挺胸、神气十足地扬帆顺风疾进。跳跃翻滚的浪花在船头由衷地发出赞叹:“我说船啊,今天你可出足了风头,像离弦的箭般前进,你引起了岸边多少人的注目啊!”
“那有什么,你抬头瞧瞧,如果我不驮着那张该死的帆,走得还会更快呢。你看那帆的'德性,高居在我的头上,张张扬扬的,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没有我,哼!”船牢骚(sāo)满腹,对帆一脸的不屑。
“嗳(ài),我说船,话可不能这么讲。你若不是凭借了帆的帮助,会有眼下这般速度吗?”浪花委婉(wǎn)地说。
“你别夸大其词,把帆说得那么重要。老实说,没帆又怎么样?我正嫌它是个累(léi)赘(zhuì)呢。”
风向变了,船继续在大海上行驶。一向沉默不语的帆此时悄没声息地落了蓬。船一下子感到软弱无力,每前进一步都是那样艰难,最后差点不能动弹了。这时船陷入了沉思之中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2分)
(1)自以为不平常()
(2)说大话()
2、想想下面的句子时什么意思?选序号填空。(4分)
(1)“我说船啊,今天你可出足了风头,像离弦的箭般前进,你引起了岸边多少人的注目啊!”
这是浪花在夸奖船()。
A、行驶的路程远
B、行驶的比较稳
C、行驶的速度快
(2)“一向沉默不语的帆此时悄没声息地落了蓬。”是因为()。
A、帆听了船的话生气了,要教育一下船。
B、风向变了,船不再是顺风行驶了。
C、船到达了目的地。
3、想一想,船在沉思什么呢?(3分)
十一、习作。(25分)
题目:假如我有一枝神笔
提示:马良用他的神笔为天下的穷人画画。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写的时候注意:语句要通顺,记得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不要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