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董娇饶(共含5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odou9”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董娇饶原文及赏析
董娇饶
宋子侯〔两汉〕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译文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盛开在两边的路旁。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稠密的叶子交相掩映。春风自东北方向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不知谁家的女子来了,提着竹笼在采桑。她用纤纤的手攀折桃李,弄得枝残叶败,花落缤纷。请允许我问那位女子,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呢?她回答:“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怎能永远芳香?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而美丽的女子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则色衰,被无情的男子相忘。我想把这支曲子唱完,可这支曲子,实在让人心里难过。干脆归来饮酌美酒,携带琴瑟登堂以解忧愁吧。
注释
娇饶:女子名,泛指美人。洛阳:东汉京城。路傍:即路旁。“叶叶”句:指叶叶相交通,叶子稠密连到了一起。相当,与“相对”同义,是“对称”的意思。低昂:起伏,时高时低。子:《正字通》云:“女子亦称子。”飘飏(yáng):指落花缤纷之貌。请谢:请问。彼姝(shū)子:那美丽的女子。“何为”句:为何受到你的攀折?见,被。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飘堕:飘落。安得:怎能。馨(xīn)香:芳香。零落:凋谢,脱落。盛年:少壮之年。竟:尽,终。高堂:高大的厅堂,宽敞的房屋。
赏析
此诗以桃李比方女子红颜,说花虽然零落,尚有重开的时候,而一旦红颜老去,便会欢爱永绝。
本来,花落花开是大自然的永恒的法则,正如四时的周而复始,前后相续。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花开花落比女子年华的盛衰有时,却很少从两种自然现象的差异之处着眼作比。诗人从这一角度处理题材,自然出人意表。诗人的这一思想从属于他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他由落花感悟到青春易逝,盛颜难驻,于是借采桑女子而发。这类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一种时代思潮,在当时的诗文中时有抒发。因此,采桑女的忧伤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愁肠”,采桑女的感叹与诗人的人生感慨是相通的。
《董娇饶》在汉诗中别具一格,和汉乐府民歌有所不同,这从开头的六句即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篇章多数是一开始便直咏其事,也有少数篇章用大段铺叙介绍人物以引起故事,如《陌上桑》。《董娇饶》的开头则是描写景物,作为人物活动的环境。这样,既做到了人物和环境的统一,又使开篇和全诗紧密关联。《董娇饶》的开头一段与全诗的关系极大,诗意即此生发,层层展开:由采桑女攀折花技引起“花”的诘责,继写采桑女的回答,再写“花”的反复辩驳。开头这一段景物描写其中包含抒情成分,因而也写出了某种意境,颇合于闻一多在论述汉末诗歌的发展时说的“事化为境”的意思。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写诗人的悲愁,从描绘秋夜的景色入手,写皎皎明月、历历寒星、促织的悲吟、寒蝉的凄切,这秋夜的景色即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景亦情,情亦景,则已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董娇饶》的全诗看,虽说并不以抒情为主,但其情感的抒发和景物的描绘也还是一致的。
在写作艺术上,此诗风格独具,意境幽深。其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映衬的手法。
表现人物心理这一部分(从第七句至第二十句)构成全诗的主要内容。其中“纤手折其枝”一句作为全篇关节。对采桑女为什么要拗折路边的花枝的问题,诗人没有作交待。接下去从对立的一方“花”写起,借“花”的诘责引出矛盾:“何为见损伤?”“花”的责问有理:我开我的花,你采你的桑,彼此互不相干,你为什么要来损害我?采桑女却是答非所问:“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言外之意是:请不要顾惜现在这一点小小的损伤吧,反正你早晚是要殒落的。这个回答并未说出折花的心理动机。采桑女不作正面回答的原因无非是不愿剖白内心某种隐秘的东西,这种隐秘的东西或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然而,她的回避反倒容易使她的心理活动被人窥测到。正由于她无意中表露自己对盛衰的看法,招来了“花”的驳难。“花”的盛衰观和采桑女有着根本的分歧,生活的真谛告诉它:“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如果说采桑女回答“花”的诘责时尚能平静处之,那么,当她听到“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讥嘲,便难以自持了。这话正触到她的隐忧,令她闻之心惊:花虽然凋落,可还有再荣之期;作为一个女人,青春却是一去不返。她不敢想等待着她的未来究竟怎样,她将碰到一个什么样的命运。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她回答“花”的话,说的是“花”的荣枯,实则成了自伤。这隐在的自伤的情怀造成她折花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在万物得其时的明媚春光中,采桑女手提桑笼走在幽僻的小路上,繁花不时地拂过她的头顶,她不能没有感触。大约她看到那炫耀似的开着的烂漫的桃李花,即勾起心头的烦恼,并带一点本能的忌意,心里想这些花虽没,但到了露结为霜的季节,还不是照样枯萎、凋谢。这样想着的时候,纤手不知不觉地已经攀住了花枝。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层见迭出。又由于诗人运用了以花写人、借物传神的笔法,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宛转动人,而有别于乐府民歌的质直和单纯。
《董娇饶》一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抹煞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应有其地位。但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是基于对乐府民歌的借鉴。比如诗中设为问答的形式就是直接来自乐府民歌。在叙事中穿插对话,是乐府民歌经常采用的形式,《东门行》、《艳歌何尝行》和《陌上桑》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采用这种写法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避免叙事的单调和平淡,且有助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划。《董娇饶》中的对话在表现心理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由于这一方式的采用,也造成诗意的层层递进,因而在组织篇章结构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此外,以花拟人的写法也是受了汉乐府民歌中寓言诗的影响。汉乐府民歌中有为数不少的寓言诗,如《乌生八九子》、《艳歌行》(其二)、《蜨蝶行》和《枯鱼过河泣》等。寓言诗的基本特点是取义双关,意在言外。《董娇饶》不同,它的主题是通过正面形象的描绘直接表现的。虽亦拟物为人,但那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与“花”的某种特定关系,而非全篇用寄托,所以这里的花并没有独立的意义。
此诗在语言的运用上则更多地保留了民歌的朴素、自然的本色。比如开头的两句“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就如同脱口而出。“高秋八九月”以下四句也是如此。把此诗同建安诗人的某些作品一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立即就可以看出来。曹植的《美女篇》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词采的华丽和对偶的讲究。《董娇饶》的句子并不怎么修饰和锻炼,其中也有一组对偶句,即“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这虽然已是在有意追求,但仍不免有些笨拙,不像魏晋诗人用起来那样得心应手。
宋子侯
宋子侯,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
《董娇饶》原文及赏析
董娇饶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译文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长在两边的路旁。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甚是美丽。叶子生得都很稠密,两边的树叶相交在一起。春风自东北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不知远处来了谁家的女子,提着竹笼在采桑。她用纤纤的细手折着桃李的枝叶,树上的花也随之飘落。请允许我向那美丽的女子问一声,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叶呢?即使不损伤它们,到了秋高八九月,白露变为霜,天气寒冷的日子,这些花叶也自然会飘落啊。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它们的馨香怎能久留呢?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而美丽的女子却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后,就会色衰爱弛,被无情的'男子相忘。我想弹奏完这首曲子,但此曲实在是太痛断人肠了,怎么能继续呢?干脆归来,饮酌美酒,登上厅堂,暂时忘却这样的愁绪吧!
注释
①相当:指叶叶相交通,叶子稠密连到了一起。
②彼姝子:那美丽的女子。
③高堂:高大的厅堂,宽敞的房屋。
简析
《董娇饶》,始见于《玉台新咏》,《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董娇饶,女子名,疑是当时的著名歌姬。在后来的唐人诗中多作为美女典故用,并且都是歌姬一类。此诗是以花拟人,设为问答,伤悼女子命不如花。
董娇饶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古诗简介
《董娇饶》是汉代诗人宋子侯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绘形绘影地写出了一派明媚的春光;中间是桃李同蚕姑的对话,以问答形式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最后抒写了深沉感伤的情怀,表达了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使诗歌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全诗含蓄蕴藉,宛转动人,在结构上采用问答式造成诗意的层层递进,在语言上保留了乐府民歌朴素自然的本色。
翻译/译文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盛开在两边的路旁。
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稠密的叶子交相掩映。
春风自东北方向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
不知谁家的女子来了,提着竹笼在采桑。
她用纤纤的手攀折桃李,弄得枝残叶败,花落缤纷。
请允许我问那位女子,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呢?
她回答:“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
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怎能永远芳香?
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而美丽的女子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则色衰,被无情的男子相忘。
我想把这支曲子唱完,可这支曲子,实在让人心里难过。
干脆归来饮酌美酒,携带琴瑟登堂以解忧愁吧。
注释
⑴娇饶:女子名,泛指美人。
⑵洛阳:东汉京城。
⑶路傍:即路旁。
⑷“叶叶”句:指叶叶相交通,叶子稠密连到了一起。相当,与“相对”同义,是“对称”的意思。
⑸低昂:起伏,时高时低。
⑹子:《正字通》云:“女子亦称子。”
⑺飘飏(yáng):指落花缤纷之貌。
⑻请谢:请问。彼姝(shū)子:那美丽的女子。
⑼“何为”句:为何受到你的攀折?见,被。
⑽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⑾飘堕:飘落。
⑿安得:怎能。馨(xīn)香:芳香。
⒀零落:凋谢,脱落。
⒁盛年:少壮之年。
⒂竟:尽,终。
⒃高堂:高大的厅堂,宽敞的房屋。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董娇饶》是东汉文人宋子侯代女子立言之作,以表达对封建社会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此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五言诗产生于民间,起源很早。然而文人向民歌学习,写作五言诗,却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董娇饶》便是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篇较为成功的作品。董娇饶,本为女子名。唐诗中常见用“娇饶”为典,如温庭筠《题柳》:“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饶舞袖垂。”据《梁书》和《南史》的记载,张静婉为羊侃伎,能作掌上舞。温庭筠在《张静婉采莲曲》一诗的序中说她“其容绝世”。温氏将董、张并提,或者,董娇饶原是歌伎,以声容舞态见称于时。此诗以“董娇饶”为题而不咏其事,余冠英疑此诗用乐府旧题(说见《汉魏六朝诗选》)。
整体赏析
此诗以桃李比方女子红颜,说花虽然零落,尚有重开的时候,而一旦红颜老去,便会欢爱永绝。
本来,花落花开是大自然的永恒的法则,正如四时的周而复始,前后相续。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花开花落比女子年华的盛衰有时,却很少从两种自然现象的差异之处着眼作比。诗人从这一角度处理题材,自然出人意表。诗人的这一思想从属于他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他由落花感悟到青春易逝,盛颜难驻,于是借采桑女子而发。这类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一种时代思潮,在当时的诗文中时有抒发。因此,采桑女的忧伤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愁肠”,采桑女的感叹与诗人的人生感慨是相通的。
《董娇饶》在汉诗中别具一格,和汉乐府民歌有所不同,这从开头的六句即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 篇章多数是一开始便直咏其事,也有少数 篇章用大段铺叙介绍人物以引起故事,如《陌上桑》。《董娇饶》的开头则是描写景物,作为人物活动的环境。这样,既做到了人物和环境的统一,又使开篇和全诗紧密关联。《董娇饶》的开头一段与全诗的关系极大,诗意即此生发,层层展开:由采桑女攀折花技引起“花”的诘责,继写采桑女的回答,再写“花”的反复辩驳。开头这一段景物描写其中包含抒情成分,因而也写出了某种意境,颇合于闻一多在论述汉末诗歌的发展时说的.“事化为境”的意思。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写诗人的悲愁,从描绘秋夜的景色入手,写皎皎明月、历历寒星、促织的悲吟、寒蝉的凄切,这秋夜的景色即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景亦情,情亦景,则已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董娇饶》的全诗看,虽说并不以抒情为主,但其情感的抒发和景物的描绘也还是一致的。
在写作艺术上,此诗风格独具,意境幽深。其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映衬的手法。
表现人物心理这一部分(从第七句至第二十句)构成全诗的主要内容。其中“纤手折其枝”一句作为全篇关节。对采桑女为什么要拗折路边的花枝的问题,诗人没有作交待。接下去从对立的一方“花”写起,借“花”的诘责引出矛盾:“何为见损伤?”“花”的责问有理:我开我的花,你采你的桑,彼此互不相干,你为什么要来损害我?采桑女却是答非所问:“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言外之意是:请不要顾惜现在这一点小小的损伤吧,反正你早晚是要殒落的。这个回答并未说出折花的心理动机。采桑女不作正面回答的原因无非是不愿剖白内心某种隐秘的东西,这种隐秘的东西或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然而,她的回避反倒容易使她的心理活动被人窥测到。正由于她无意中表露自己对盛衰的看法,招来了“花”的驳难。“花”的盛衰观和采桑女有着根本的分歧,生活的真谛告诉它:“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如果说采桑女回答“花”的诘责时尚能平静处之,那么,当她听到“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讥嘲,便难以自持了。这话正触到她的隐忧,令她闻之心惊:花虽然凋落,可还有再荣之期;作为一个女人,青春却是一去不返。她不敢想等待着她的未来究竟怎样,她将碰到一个什么样的命运。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她回答“花”的话,说的是“花”的荣枯,实则成了自伤。这隐在的自伤的情怀造成她折花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在万物得其时的明媚春光中,采桑女手提桑笼走在幽僻的小路上,繁花不时地拂过她的头顶,她不能没有感触。大约她看到那炫耀似的开着的烂漫的桃李花,即勾起心头的烦恼,并带一点本能的忌意,心里想这些花虽没,但到了露结为霜的季节,还不是照样枯萎、凋谢。这样想着的时候,纤手不知不觉地已经攀住了花枝。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层见迭出。又由于诗人运用了以花写人、借物传神的笔法,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宛转动人,而有别于乐府民歌的质直和单纯。
《董娇饶》一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抹煞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应有其地位。但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是基于对乐府民歌的借鉴。比如诗中设为问答的形式就是直接来自乐府民歌。在叙事中穿插对话,是乐府民歌经常采用的形式,《东门行》、《艳歌何尝行》和《陌上桑》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采用这种写法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避免叙事的单调和平淡,且有助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划。《董娇饶》中的对话在表现心理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由于这一方式的采用,也造成诗意的层层递进,因而在组织 篇章结构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此外,以花拟人的写法也是受了汉乐府民歌中寓言诗的影响。汉乐府民歌中有为数不少的寓言诗,如《乌生八九子》、《艳歌行》(其二)、《蜨蝶行》和《枯鱼过河泣》等。寓言诗的基本特点是取义双关,意在言外。《董娇饶》不同,它的主题是通过正面形象的描绘直接表现的。虽亦拟物为人,但那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与“花”的某种特定关系,而非全篇用寄托,所以这里的花并没有独立的意义。
此诗在语言的运用上则更多地保留了民歌的朴素、自然的本色。比如开头的两句“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就如同脱口而出。“高秋八九月”以下四句也是如此。把此诗同建安诗人的某些作品一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立即就可以看出来。曹植的《美女篇》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词采的华丽和对偶的讲究。《董娇饶》的句子并不怎么修饰和锻炼,其中也有一组对偶句,即“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这虽然已是在有意追求,但仍不免有些笨拙,不像魏晋诗人用起来那样得心应手。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敛者固敛,纵者莫非敛势。知敛、纵者,乃可与言乐理。”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婀娜其姿,无穷摇曳。”
学饶简单舌绕口令
1、凤凰姊绣凤凰
凤凰姊,绣凤凰,
绣个金凤凰放金光,
绣个银凤凰放银光,
绣个粉红凤凰放粉红光,
绣个红凤凰放红光,
绣个黄凤凰放黄光,
凤凰姊,绣凤凰,
绣的凤凰会放光。
2、芳芳贴凤凰
春天里,杏花黄,
奶奶给我剪凤凰。
我和妹妹手挽手,
一起来把歌儿唱:
一进门,粉白墙,
刚刚芳芳贴凤凰,
红凤凰,蓝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台上落凤凰。
红凤凰,蓝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凤凰落在凤凰台,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山上放凤凰
凤凰山上放凤凰,
凤凰山下凤凰唱。
碰见凤凰数凤凰,
粉红凤同黄凤凰。
3、红凤凰绿凤凰黄凤凰
红凤凰,
绿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凤凰飞,飞凤凰,
凤凰山里出凤凰。
董璇,中国内地女演员,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2000级。凭借出演顾长卫导演电影《立春》里的小张老师,获得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女配提名,被媒体和大众评为新“四小花旦”中的实力派人物。随后参演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电影版奋斗更是独挑大梁饰演女一号夏琳一角,获票房口碑双丰收,这又是董璇电影之旅的华丽一笔。2002年和张元导演合作《闪》。随后主演电视剧《雪花女神龙》、《狸猫换太子》,两部电视剧相继热播,收视率在全国各地登上排行榜首。2008年被香港导演王晶选中,出演《八大豪侠》中的玉女神医“扁素问”。在“2007中国风尚榜年”颁奖礼上,董璇以其让人惊艳的美丽获得“年度风尚新人”大奖。2013年出演于正改编版《神雕侠侣》,饰演角色“林朝英”;参演电视剧《慢慢地陪着你走》搭档影帝吴镇宇饰女主角。
目录早年经历演艺经历个人生活主要作品早年经历董璇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沈阳求学。1995年,董璇考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临毕业时,总政歌舞团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系选人,董璇一人被录取。
演艺经历第一次拍戏,出演《雪花女神龙》中角色上官燕。 2008年在《八大豪侠》饰演角色“扁素问”。参演《立春》,董璇在剧中扮演的小张老师,获得了2009年第十八届金鸡百花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奖,这部电影被称为董璇的“立春之日”。 2009年参演电视剧《刁蛮娇妻苏小妹》饰演角色苏小妹,董璇的泼辣演技受到观众的好评。参演《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片中饰演角色马嘉丽。出演《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出演角色白晓鸥。在《闯关东中篇》董璇饰演“天月”一角。 2010年10月参演电影《奋斗》饰演角色女主角“夏琳”,和李晨在剧中饰演一对恋人,他们还为此剧演唱了主题曲《在你身边》。2010年南非世界杯来临,新一期的电子杂志《最体育》迎来了新任“最女郎”――董璇。最女郎董璇为葡萄牙国家队和C.罗助威,并拍摄了一组健康性感的写真。9月参演《建国伟业》董璇作为妇女代表在其中客串演出,这次的'《建党伟业》董璇饰演的向警予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戏份颇重。《建党伟业》是董璇在继《立春》和《激浪青春》后的再一部电影力作。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董璇在上学时期入党,而作为党员这次在电影中饰演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向警予,这对董璇来说意义重大,董璇称这次出演《建党伟业》完成了自己演党员的心愿。 在《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中担任重角色的董璇,曾因塑造马嘉丽这一角色备受观众喜爱。这次继续时尚干练的路线董璇将在《高手如林》出演角色“冯璐菲”。 “抹布女”变身豪门女强人董璇此前在《新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凭扎实的演技塑造了祝四萍这个角色,并让“抹布女”(辛劳隐忍助男人进步却被男人抛弃的女人)这个词汇走红网络。 2012年出演电视剧《婆婆也是妈》,剧中董璇、高云翔饰演的马可、李伟大是一对现代小夫妻。 2013年参演都市医护情感励志大剧《慢慢地陪着你走》董璇首次扮演护士角色。6月参演电视剧《战上海》,饰演一位柔骨侠情的大魔术师“蓝影”。加盟于正改编版《神雕侠侣》,饰演书中那位只留下一地“传说”的林朝英。11月1日推出2013全新单曲《拾年》。
个人生活2011年8月21日董璇与高云翔结婚。2012年11月董璇高云翔为《新娘》杂志十一月刊拍摄了一组封面时尚大片。2013年6月受邀与父亲登上《时尚COSMO》杂志,拍摄父亲节主题大片。2012年12月6日参加2012《Cosmo Bride 时尚新娘》婚尚庆典,董璇高云翔夫妇担任颁奖嘉宾,并获封“幸福偶像”赞誉。
主要作品MV作品
首播时间 mv名称 合作演员(备注) 2006-12-21 《梦远了》 张瑶 2007-8-10 《爱是这辈子的坟》 孙铭宇、李解。 2009-9 《活力闪耀》 华谊群星 2011-6 《年华》 董璇 2011 《在你身边》 董璇&李晨 2012-7-20 《爱你爱你》 董璇&高云翔 2012-7-4 《谢谢你我的爱人》 董璇&高云翔 2013-10-31《拾年》董璇和影迷璇风
★ 董娇饶原文及赏析
★ 饶毅北大演讲稿
★ 董秘辞职报告范文
★ 古诗别董大
★ 董辅仍简介
★ 别董大古诗
★ 董卿开学第一课
★ 送董判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