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团孔毛毛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团孔毛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

篇1: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的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主设计师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下一页更多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

篇2: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

小现年51岁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米歇尔·弗卢努瓦被誉为下一任国防部长的有力候选人。这位五角大楼的三号人物,是楼内有史以来官职最高的女人。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集机敏、精力充沛、训练有素于一身,被称为可与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相媲美的另一个米歇尔。

弗卢努瓦曾帮助奥巴马总统制定和草拟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战略和政策,并在一系列防务战略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奥巴马每次出国访问,她都是其重要随行人员。

就在弗卢努瓦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向奥巴马提出了辞职申请,理由很简单,只有一条:我要回家陪孩子。

仿佛石破天惊,人们大惑不解:您这么高的职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而您却放弃它,回家陪孩子,这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孩子可以请保姆或者送学校全托,根本不用您去操心啊。

面对人们的困惑,弗卢努瓦深情地说:“人世间,绝对没有什么事情比陪伴孩子更令人开心了,也没有人可以代替母亲的责任!”

一番话,让听者内心柔软。那一刻,人们被弗卢努瓦的拳拳母爱感动不已。

弗卢努瓦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只有8岁。她十分爱他们,即便工作再忙,她也要回家与孩子一起共进晚餐,听孩子讲述在学校的趣事。

费卢努瓦在辞职报告中称:“副防长是一份很费心的工作,需要以牺牲家庭时间为代价,这太伤人了。现在是到了重新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时候了。”

奥巴马在接受费卢努瓦辞职申请时,不无感伤地说:“在我担任总统期间里,米歇尔·弗卢努瓦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干将,她建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团队。我被她博大的母爱力量所震撼,对于她的辞职理由,我只能同意。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工作是比做一个母亲更幸福的了。”

当夕阳西下,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温暖的一幕:沐浴着金色的余辉,弗卢努瓦和她的三个孩子在小区的草坪上,互相追逐、嬉戏。那动人、温暖的情景,在人们心中化作了绵绵的甜蜜。

篇3:名人伟人故事

名人伟人故事1:给毛主席写信

新华出版社请陈笑主编的一本《与50位当红名人亲密接触》书中,提到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影视明星王刚。王刚说,“我小时候一直被人认为是坏孩子……但有一次突发奇想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王刚回忆道:“我在上课时拿着自己糊的写着‘令’字的三角旗,老师背过去写字时,我往左边一挥,左二排的学生就‘啊’地一叫,老师回过头一看,我却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老师再背过去写时,我又往右边一挥,右二排学生又‘啊’地大叫。后来老师打个时间差,逮住了我。”

“当时老师号召全体同学孤立我,说我是个坏孩子。那时,爸爸妈妈都恨死我了,我妈气得直哭。”

王刚开始逃学,尝过不少甜酸苦辣。有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写了一封“诉苦”信,画了一幅小白兔吃萝卜、一幅解放军站岗的画,附了一张他和妹妹的合影,装进信封,在信封上写“北京毛主席收”,投进了信箱。

忽然有一天,老师派同学找到了王刚,王刚吓得腿发软,但老师、校长见了他都笑嘻嘻的。校长拿出一封信,上面写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某某小学四年级2班王刚小朋友收。下面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的落款。老师征得王刚同意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王刚小朋友,你6月24日写给毛主席的信还有图画和照片都收到了,谢谢你,今寄去毛主席照片一张,请留作纪念。希望你努力学习,注意锻炼身体,准备将来为祖国服务。1959年7月3日”

这以后,王刚通过学校广播宣读了这封信,第一次成为播音员;又在《他转变了》两幕话剧中自己演自己,第一次登台当演员。王刚说:“从此我变成了一个好学生,非常的好。”

名人伟人故事2:激励大师约翰·库提的坚强故事

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刚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只有一只矿泉水瓶大。医生看着他罕见的微小样子,断定他不会活过当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矿泉水瓶男孩”却活了下来,并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

如今的他,不仅让当年一再为他的生命设限的医生瞠目结舌,还成功地养活了自己,在精神方面变得无比强悍。他受到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接见,并且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同台演讲过。他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他喜欢驾车、钓鱼、看球赛,还做过残疾人游泳、跳水、橄榄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教练。

因为残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约翰·库提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一群孩子用胶布封上他的嘴,把他绑起来扔进了垃圾桶,然后点上火企图把他烧死。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里拼命扭动,直到把身边的火苗扑灭、被人发现。17岁那年,由于下肢病情恶化,他不得不从腰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从此,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仅有上半身的矮人。悲惨的命运总是喜欢拿他开玩笑,29岁那年,他又患上了癌症。

为了自强自立,更为了用他的拼搏精神和不甘向命运低头的意志去激励别人,约翰·库提斯在向命运和自身残疾挑战的同时,喜欢上了演讲事业。在8年多的激情演讲中,他“走”过19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闻名各国的传奇人物,并被誉为世界激励大师。在“走”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演讲征程中,他经常会用一只胳膊支撑着身体,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1米高的躯体在地面上快速前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的头始终高昂着,神情中甚至有几分骄傲。当有人对他如此“卖力”和不珍惜自已的身体有些不解时,他总是充满自信地说:“我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激励别人,证明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约翰·库提斯在演讲中曾不止一次地讲述过他早年申请驾照时的一段趣闻。当时他坐在椅子上,接待他的人坐在柜台里,只能看见他的上半身,便问他有没有残疾。“怎么跟你形容呢?”约翰·库提斯煞有介事地说。然后,他双手撑住柜台猛地跳了起来:“这算不算残疾?”吓得那名接待员几乎晕了过去。在对人介绍自己时,他说:“你们看到的我没有双腿,但我却能做很多的事情;而有的人四肢健全却什么也做不成,整天抱怨:为什么我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一些地方演讲时,他不止一次地对听众说:“现在我来到这里,就是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激励别人——无论你现在的状况有多差,要永远相信明天可以更美好。我现在每天都很忙,在世界各国演讲。我是在激励别人,也是在激励自己。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是我这样一个高度残疾人永恒的信念。但愿我的演讲激励会成为许多身体健全者的信念。”

“他好像拥有永不枯竭的斗志。”众多听过他演讲的人常常会这样评价他。近年来,因为演讲,约翰·库提斯到过中国若干座城市,让很多中国人见证了他的励志传奇。7年前,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中国助理成为他的第一位汉语老师。经过不停的学习,现在,约翰·库提斯能够准确地说一些汉语了。

6月,约翰·库提斯再一次来到中国。在山东济南进行演讲时,他对记者说:“在中国,我经常听见朋友们说‘我今天过得很不开心’。但什么是不好的一天呢?对我而言,很少。就像自己的命运,不管你觉得多么不幸,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我当然也会有伤心和沮丧的时候,因为我是正常的人。但这只是人生的起起伏伏。有起伏、有高低,人生才会继续下去。”

是啊,无论坎坷,还是平坦,只要能像约翰·库提斯那样高昂着头坚持走下去,就会摘取成功的果实,品尝美好生活的滋味。像约翰·库提斯这样高度残疾的人,之所以能够在挑战命运中取得成功,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不对自己说不可能的强者,而且,他的心灵像花朵一样温柔、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博大。唯有拥有这些,你才能成为人生竞技场上的胜利者。

名人伟人故事3:张乐平尊师的故事

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画“三毛”的作者张乐平一手撑雨伞,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余年没有见过面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

陆寅生曾经给张乐平出了个题目,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此事虽已过去50多年,但张乐平记忆犹新。

80多岁的陆老师把张乐平打量了一下,问:“你是谁?找谁?”张乐平说:“我是张平啊,现在叫张乐平。”陆老师兴奋异常:“几十年来难得你还想着我,真不容易啊!”

张乐平说:“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您教我画的,我一直没有忘记您!”

篇4:关于伟人成长故事精选

你这个女人啊,就像一条咬着骨头的狗一样固执!

7月17号,上海世博会美国馆在世博浦东园区正式开工建设,美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之一,总投资达到6100万美元。在207月1日,美国国家馆组织方就宣布,百事公司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的全球合作伙伴,以及独家软饮料、休闲食品赞助商。按说可口可乐是美国软饮料的老字号,可这次美国馆的软饮料赞助商为什么偏偏选中百事呢?

“我只要做我自己!”

这一切跟一位身着纱丽的印度女子是分不开的。她就是英德拉·努伊,百事现任CEO。在全球500强公司中,女性CEO是非常少的,百事为什么要选择女性做CEO,而且还是个印度女性呢?

8月中旬,百事公司传来一个消息,说公司现任财务官英德拉·努伊将替代史蒂夫·雷内蒙德,成为百事新的首席执行官,十月份正式上任。英德拉·努伊也将成为百事一百多年来第一位女CEO。消息一出,一时间众说纷纭。网上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帖子,说:“任命英德拉·努伊是百事的一个愚蠢决定,我再也不喝百事可乐了。”还有人说,英德拉·努伊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印度女子,怎么看都跟别人不一样,入不了主流。这种情形,可能是一个非美国裔公众人物遇到的最大的尴尬了。

可是,努伊面对的尴尬还远非这么简单。就在她上任之际,印度,她的祖国,却发布了禁卖百事可乐的决定。

20夏,印度一家科技和环境中心称他们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抽样中发现了高含量的杀虫剂。消息一出,印度就掀起了一场不小的可乐**,印度的几个省随后在学校和政府机构中禁止销售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的饮料,印度政府也开始介入这起纠纷的法律听证和调查工作。不过,好在是虚惊一场,不久,印度卫生部长拉姆多斯就声称: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印度境内销售的可乐等饮料中的杀虫剂含量“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

但经过这次“可乐门”事件,两大可乐公司遭到了公众的质疑,等待努伊的将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

努伊出生在印度马德拉斯,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小努伊外向活泼的性格是母亲教育的结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每天都会抛给她和妹妹一个当前世界上的热点问题,让他们思考解决方法。发言结束后,小努伊和妹妹还要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投票,胜利者的奖品是一小块巧克力。现在看来,就是这小小的家庭游戏和母亲的鼓励,培养了小努伊的独立思考能力,并让她渐渐积累起了自信和对成功的渴望。

在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像努伊一样大小的印度少女,都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家务活上。而努伊不喜欢这些事儿,好在努伊的父母比较开明,给了她很大的空间。她每天都是风风火火到处张罗自己的事,不仅组建了一支全部是女孩的摇滚乐队,而且还到一个女子板球队去打球。除了热衷于体育,她还喜欢文艺以及社会活动。虽然有这么多的课余爱好,但她丝毫不分心,成绩照样优异。

到了1976年,努伊在马德拉斯教会学院获得了数学、化学,以及物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又进入当时印度仅有的两所商学院之一——印度加尔各答的商业研究所,学习MBA课程,毕业之后就职于强生在印度的分部。在这个世界500强公司没工作多久,到了1978年,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个广告吸引了努伊的目光,她随手就向耶鲁递交了申请。她知道耶鲁是一流大学,自己就当试试看。而且在当时,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印度女孩做出这样的事,不仅闻所未闻,而且一旦被别人知道,她还要面临嫁不出去的危险。而就在十几天之后,她竟然收到了耶鲁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兴奋的努伊简直不敢相信!

周围的朋友劝说她不要去美国,否则回来就真嫁不掉了,可努伊却说:“那我就留在美国好了,我只要做我自己!”

来到了美国耶鲁——这个与印度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努伊感觉自己就像飞出笼的鸟,自由翱翔。经过三年的深造,她获得了耶鲁大学公共及个人管理学硕士学位。这时候的努伊拥有所有女人骄傲的资本,年轻、高学历、单身,这一切让努伊信心十足,她觉得自己留在美国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触手可及,总之,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一条咬着骨头的狗

1980年的夏天,努伊开始在美国寻找她的第一份工作,但让她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么一个品学兼优的耶鲁硕士,竟然在第一次面试时丢尽了脸。

为了这次面试,一向节俭的努伊花50美元从廉价商店买了一套不合身的西装,脚上穿着她自己的橘黄色靴子。就这样,努伊出现在考官面前,她清楚地看见,几乎所有的面试官都不约而同地张大了嘴巴。一刹那间,努伊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她知道这次面试肯定没戏。更令努伊沮丧的是,面试官们连问题都没问,直接把她打发出门了。

刚一出门,努伊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她问自己:我到底还能不能在美国社会混下去了?我到底还能不能融入主流社会啊?带着对自己深深的怀疑,努伊找到了她的职业发展咨询师。咨询师说:“你要知道你是一个印度女子,你要想和别人不一样没必要穿奇装异服,你为什么不穿你平时穿的印度传统服装呢?你们那个纱丽多漂亮啊!假如他们不能接受穿纱丽的你,那是他们的损失,而不是你的损失。”于是努伊换上了她的纱丽,又跑去参加美国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举办的招聘会。

果不其然,这一次她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口才以及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给主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顺利通过面试。从此,她开始了自己美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此后,每到夏天,努伊都穿着自己的纱丽去上班开会,她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慢慢认识并记住了这个身穿纱丽的印度女人。努伊先后在波士顿咨询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以及ABB等著名企业任职。到了1994年,努伊面临她人生当中的一次抉择,就是这次抉择改写了她的一生。

这一年,美国两大公司纷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一边是赫赫有名的美国通用电气,另一边是百事。当时百事公司CEO韦恩·克洛维非常诚恳地对努伊说:“我比杰克·韦尔奇(美国通用的总裁)更需要你!”一个全球大公司的CEO竟然这样跟自己说话,努伊感动莫名,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加盟百事,担任战略规划高级副总裁。

篇5:关于伟人成长故事

顽皮母亲

1961年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我家的小房子里却闹翻了天。因为已经42岁的母亲竟然再次怀孕了,而她肚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

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就是这样一句充满勇气而坚定的回答,赐予了我生命。高龄孕育和生产的艰辛,母亲默默承受,绝口不提。

我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安静地在一个地方坐上半小时;上课特爱讲话,甚至惹得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封了我的嘴;为了能晚睡一小时,我把家里的钟表全调慢一小时,害得母亲第二天迟到……但母亲并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对我严厉管教惩罚,反而觉得我非常有趣。

我想,母亲一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如此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和淘气吧。母亲陪我们玩游戏总是很投入,有次她跟哥哥玩水战,在楼上看到哥哥从楼下经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了他头上,两人玩得开心极了,家里却变成了一片汪洋。

曾有个邻居夸口,说他家水池里养了一百条鱼,我们全家都不信。几个孩子趁邻居不在家,将水池的水放干,一条一条地数鱼,只有五十多条!鱼被折腾死不少,气急败坏的邻居到我们家抗议,母亲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为“数鱼行动”就是她亲手策划并带着我们干的。

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即便是现在,母亲也和我们打成一片。

幼儿园的第一次跨越

母亲的宽容和“顽皮”并非没有节制。一旦与我的成长、未来相关,她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要求也非常严格,甚至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

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记得那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一入学就是大人了。

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很新鲜,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吃呀唱呀,我连做梦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大声宣布:“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不好吗?”

“太无聊了,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亮。母亲像个孩子般激动地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抱住母亲哇哇大叫。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记忆犹新。原来,孩子一丁点的小成功都能够让母亲那么骄傲。感谢母亲给了我第一次跨越的机会,让我体会到了大胆尝试、积极进取的成功。

在中国,父母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是很重要的。

严厉的慈母

中国人总是把孩子的“听话”当作优点,但我的母亲更希望我学会“讲理”。

考入小学后,我不免得意。每逢父母有朋友来家做客,我都要偷偷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明、多厉害:“阿姨,我已经读小学了!”

“真的吗?你不是才五岁吗?”

“对啊,我跳级考进去的,还是第一名呢!”

“那进去以后的成绩呢?”

“除了100分,我连99分都没见过呢!”

没想到,我刚夸下海口,第二周的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五名。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二话不说,拿出竹板把我打了一顿:“打你是因为你骄傲。你说‘连99分都没见过’,那你就给我每次考100分看看!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懂了吗?”

“知道了。妈妈还生气吗?”

“不气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母亲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她每次的处罚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让我永远牢记。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躺在母亲怀里读书。有次考了第一名,母亲带我去买礼物。我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但母亲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她不但买了书,还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

从那时起,我就整天读书,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直到现在,书也是我不可或缺的朋友。

42个月的陪读生活

我10岁时,远在美国的大哥回家探亲。他跟母亲抱怨,怪台湾的教育太严厉,小孩子的灵气越来越少。母亲叹了口气:“唉,为了高考,有什么办法呢?”

成长名人故事

名人或者伟人的励志故事

名人的成长故事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介绍

名人的成长励志故事

名人成长的故事读后感

中外名人成长故事精选

名人成长故事:童年时代的鲁迅

成功名人的成长故事3个

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