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美国留学应禁止的五大陋习(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桃乐甜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留学美国应禁止的五大陋习
1、逃课
一方面,家长将我们送出国门并不容易,而高额的留学费用对我们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对工薪家庭而言;另一方面,国外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育体制是吸引我们出去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我们没有理由选择不用功甚至是翘课。翘课不仅是一种资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一种对家人尤其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除此之外,国外对于留学生的出勤率是很看重的,如果留学人员的出勤率不能保证并且警告之后仍然不改的话,校方有可能会取消该学生的有效签证,更有甚者取消留学资格遣送回国。
2、炫富
留学人员切忌炫富,这会让别人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真正有内涵、成熟的人从来不会拿身外的.事物来炫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算是真实的写照了。
3、崇洋媚外
中国在外国人眼里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以及与西方世界迥异的文化是吸引他们的地方。儒家说的仁爱,释家说的和谐,道家说的真诚,在国外人眼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世界正掀起一股中国风!如果说国外吸引我们的是物质享受,那么我们吸引国外的则是精神上的冲击。崇洋媚外只会让别人看不起。
4、学术造假
诚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诚信问题在国外尤其被看重。国外在学术上非常严谨,因此如果在学术造假的话代价会很大。不仅学位论文,就连平常的课堂报告、课程论文在引用他人内容时都要注明出处,否则放入庞大的论文库中对比检索,只要有一个短句抄袭都会被标示出来,受到零分成绩、取消学位或者开除学籍的处分。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抄袭是绝对禁忌。
5、宅
宅是最近流行起来的,出国留学在海外很容易形成华人间的朋友圈,彼此之间相互照顾,淡化思乡之情、感受家的温暖,无可厚非,可一旦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刻意减少或者拒绝与其他人的接触与交流就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如果真的如此,可能会出现在国外留学多年仍对当地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适应异国文化更无从谈起。
随着申请美国留学人数的增多,部分同学在申请过程中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误区。这些误区给这些同学的申请过程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困扰,有的同学申请周期被迫加长,有的甚至直接导致申请失败。留学专家建议,在申请美国高校前,一定要全面了解美国教育体制,申请时必须理性分析自身条件,选择合适院校。
误区一 名校情结严重 “非名校不申”
郭刚(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目前在国内某“985”重点高校读本科。郭刚计划毕业后到美国读研究生,他说:“我目前读的学校在国内属于名校,所以我觉得自己到美国也应该申请顶尖名校。我申请的都是美国排名前30的学校,其他的学校我都没有具体了解过。”
现在,郭刚面临一道难题:经过之前的测试,他的托福成绩并没有达到目标院校的要求,其个人经历与背景也没有太突出的地方,这可能导致他不能获得所申请的美国名校的offer。
解读: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这种情况,留学专家分析:“想拿到美国综合排名或专业排名Top30学校的任意一所录取,并非易事。虽然美国大学的申请通道是完全开放的,但随着现如今申请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录取标准也越来越高,最终真正能被顶级名校录取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如果把选择的区间全都集中在Top30的区间内,这样的风险才是最大的,就好比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后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留学专家表示:“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理性选择。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如此众多申请人挤破头想申请顶尖名校的申请形势中,除了需要做更早的背景规划和挖掘,更重要而且也是最切实的是合理分配学校的申请名单和排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自己的合理预期来制定最合理的规划方案或选校方案,除与自己实际条件匹配的学校外可以再冲刺一到两所顶尖名校,合理地选校才能最大程度地争取到学校的录取。”
误区二 只重学校排名 不重专业选择
李健(化名)今年16岁,今年正在读高二。他很早就有去美国读本科的想法:“我只想申请常青藤院校,对于去上什么专业我并不在乎。”
对于李健的这一想法,李健的留学顾问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李健太看重学校的名气了,先不说能否被常春藤学院录取,即使录取了,没有上到一个好专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解读:
不要把学校排名作为唯一标准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金吉列留学美国四部经理王璐解析:“很多高中生刚从学校毕业时很难对某个专业形成一套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哪个领域。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选择综合排名高的学校,因为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自然会按照最简单的标准―排名来选择。”
这种现象是否会对学生申请美国留学产生不良影响,王璐分析:“如果选择学校时仅参考学校名气,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吃亏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忽略掉一些排名并不靠前但在某些专业领域非常优秀的学校。同时,一个学校的名气越响,相应的录取要求也就越高,那学校的选择范围也会越来越窄。所以说,学校排名只做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误区三 过分看重考试成绩 托福、SAT反复刷
张家琛(化名)是一名想申请美国本科的高二学生,他说:“我已经到香港考了5次SAT了,前三次是因为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好,成绩不太理想,到后两次真是为了刷分而去考试。光是去香港的机票钱,都不知花了多少。”
解读:
刷分做法不可取
对于这种反复刷托福或者SAT成绩的现象,新通教育美国咨询部经理付洋表示:“学生们考多次SAT和托福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多数中国学生都会认为成绩越高,录取的可能性越大,而申请学校的时候可以提交最高的一次成绩,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去选择多次刷分。”
付洋说:“其实这样的刷分做法并不可取,美国大学在审理国际生成绩的时候,可以看到学生所有的考试记录。这也意味着,如果学生是通过多次考试才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会使美国大学对该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美国是一个录取标准很灵活的国家,分数只是衡量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不是全部因素,所以要想申请成功,学生应该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而不是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刷考试成绩。”
误区四 个人文书中伪造事实
李莹(化名)一谈起自己申请留学的失败经历就后悔不已,“当时申请留学院校的时候,我找了一家留学工作室为我写个人陈述。工作室的顾问在我的个人陈述中加了一些“莫须有”的个人经历和荣誉,说是能提高可能性。可是学校复查我的资料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内容有不实的地方,结果我被直接退学。”
解读:千万不要编造、假借事实
新通教育美国咨询部经理付洋说:“这样的做法危害是极大的。美国的很多院校都会对部分学生的资料进行复查,一旦发现里面有虚假的东西,是会被立即退学的。同时,还有很多不正规的留学机构用固定的模板给不同的学生写文书,里面掺杂着相同的“莫须有”的东西,这样一旦被美国大学发现雷同,留学申请肯定不会被受理。”
付洋提醒想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在个人文书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真实背景的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表述润色,但是绝对不能编造、假借事实,同学们千万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否则后果将无法估量。”
误区五 认为外地考试比北京考试成绩高
目前正在准备考托福的马尧(化名)有着这样的困惑:“我看到网上论坛中的一些帖子,说到外地考比在北京考的分数高,而且有很多同学都对此表示支持,真是这样的吗?”
解读:考试地点不会影响考试结果
对于马尧的困惑,留学专家解释道:“考试地点的不同是不会影响考试结果的,这往往只是学生的心理暗示,而且这些信息很多都来源于网络上学生的分享。”
有的同学专门跑到外地去考试反而因为车马劳顿发挥不出正常水平。
“换句话说,有的人分数高,有的人分数低,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复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而并不是地理位置的影响。认真复习比选择一个所谓的高分考点考试有效得多。”王璐说。
专家建议 全面了解美国教育体制 理性申请美国大学
那么学生应该如何纠正自己观念上的偏差,从而顺利地申请美国院校呢?留学专家根据不同出国目标的学生群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申请美国高中:心理准备最关键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初中毕业后直接到美国读高中。针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留学专家谈道:“这部分学生年龄较小,在留学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家长是否做好了让孩子离开自己,独自到海外生活的心理准备。其次,孩子是否有融入陌生环境、遇到困难和挫折向人求助的能力。”
留学专家还介绍:“我接触的成功到美国读高中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他们的家长从小就注重树立孩子的个人意识,家庭氛围十分民主,孩子没有受到过度的保护。在这样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孩子往往会比较乐观、善于和别人交流,同时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即使年龄较小,但往往能很快适应美国的生活学习环境。”
2.申请美国本科:学会取舍
谈到想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李冰表示:“这几年去美国读本科升温很快。本科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自身价值观、世界观最重要的阶段,所以在选择留学院校的时候要尤为谨慎。这几年信息过度膨胀,选择太多,使得学生和家长不懂得如何取舍。”
留学专家建议想去美国读本科的学生:“需要尽可能地尊重和依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做定位,选择专业和学校,不必太过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
3.申请美国硕士:避免名校情结 清晰定位专业
留学专家介绍:“目前申请到美国读研的学生占申请美国留学人数的比例依旧是最大的。这部分学生通过国内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应该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个人能力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在申请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自身的学术能力、兴趣方向,根据研究方向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方向,而且,学校的专业实力比综合排名更具参考性。”
1.美国留学的误区盘点
2.美国留学申请的误区
3.美国留学申请有哪些误区
4.日本留学常见的五大误区
5.美国留学四大误区深度解读
6.美国留学签证这些误区要小心
7.20带你解读美国留学申请的三大误区
8.美国留学申请中遇到的误区有哪些
9.美国留学相关五大关键词
10.去美国留学读本科五大通道
准备到美国留学?那么大家知道美国留学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吗?
一、掌握应急联系方式
行前请登录外交部网站和中国领事服务网,查询并保存旅行目的地中国使领馆的联系方式以及相关旅行提醒和警告等海外安全信息。若目的地国与我国无外交关系,则可保存中国驻其周边国家使领馆的电话,以便就近求助。此外,您还可以记录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号码+8610-12308或者+8610-59913991备用。
二、检查护照有效期
护照剩余有效期一般应在一年以上,否则可能影响您申请他国签证,或影响您在国外期间的行程安排。
三、办妥目的地国签证
确保已取得目的地国的入境签证和经停国家的过境签证,签证种类与出国目的相符,签证的有效期和停留期与出行计划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际惯例,即使您已取得一国签证,该国也有权拒绝您入境且无需说明理由。
四、核对机(车、船)票
仔细核对票面上所显示的登机(车、船)时间、地点以及联程票的前后衔接是否正确。
五、了解目的地信息
全面收集目的地风俗禁忌、气候条件、治安状况、流行疫病、法律法规等信息,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六、购买必要保险
国外医药等费用普遍较高,建议您根据自身经济条件,购买人身安全和医疗等方面的必要险种,以防万一。
七、体检和防疫
行前最好进行全面体检。并根据目的地国要求和情况,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并随身携带接种证明(俗称 “黄皮书”)。
八、慎重携带个人药品
许多国家对药品入境有严格规定,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出国前应了解有关国家的海关规定,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所携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如因治疗自身疾病必须携带某些药品时,应请医生开具处方,并备齐药品的外文说明书和购药发票。
九、避免携带违禁物品
注意目的地国海关在食品、动植物制品、外汇等方面的入境限制。请勿携带国际禁运物品、受保护动植物制品及前往国禁止携带的其他物品等出入境。切勿为陌生人携带行李或物品。如携带大额现金,必须按规定向海关申报。
十、留下应急联系方式
出国前应给家人或朋友留下一份出行计划日程,约定好联络方式。建议您在护照“应急资料”页内详细写明家人或朋友的地址、电话号码,以备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护照、签证、身份证应复印,一份留在家中,一份随身携带,还要准备几张护照相片,以备不时之需。
[美国留学应注意事项]
美国留学的五大优势
中国学生为什么选择去美国留学?有了出国留学的打算之后,很多学生和家长考虑去哪个国家留学,现在美国是留学最热门的国家,今天给大家讲讲去美国留学的五大优势。
1、人际关系更广泛 你的背景越好,能去的学校就越好,同样认识和你一个档次的牛人就越多。 你在国内的圈子始终是在中国。出国了去了比较好的学校,接触的人才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整个上升了一个层次,可能你以前对其他国家做生意的信息比较匮乏,但有了一个很好的圈子,信息来源就会比较广,而且在交流中你也主动或被动的了解了一些在国内可能不大容易知道的信息。 留学美国是增加人生阅历的.一个途径。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超过450000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有半数攻读本科,其余的读研究生或者职业课程。其中5%来自非洲,58%来自亚洲,14%欧洲,10%拉美,7%中东,还有5%来自加拿大,按国家来看则是日本和中国比例最大,均为8%。从而直接接触多元文化,了解不同民族。
2、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帮助 美国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其涵盖的课程数量和范围也非常惊人。美国高等教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你可以开阔眼界,了解最前沿知识,培养领导能力,增强竞争力,尤其美国商业现在可以说世界第一,财富500强里就有170个公司属于美国,机会无限。
3、美国教育由开放 为什么去美国留学呢?美国教育种类繁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学校。有公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有学院又有大学,有两年制大学又有四年制大学,学位从准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博士后等一应俱全。自由开放的专业选择体系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未来,灵活有效的学分累计方式使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业。通过专业认证机构管理和规范各类院校,承认院校之间的学分转换。
4、美国大学奖学金机会多 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帮助学生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社会经验和能力。美国奖学金种类繁多,高校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分为非服务性奖学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学校贷款(loan)三种。
5、美国签证方便 去美国留学一旦获得学生签证,就有机会工作、申请移民。美国与很多国家有互免签证的协议,持有美国护照到其他国家旅游、工作将更加方便,作为学生家长,完全可以申请去美探亲。
留学美国五大热门技巧详解
在美国留学,是一个了不起的机会。那些幸运地已经完成,它会持续一生的遭遇和故事,而那些即将踏上自己的旅程将被克服,一个冒险的兴奋和期待感。在马里兰州的华盛顿大学度过了过去的一个学年,我的目标是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学到的东西在我的时间在美国,这将有助于你得到了你的大部分时间出国留学。
1.拥抱校风
“的办学精神。” 它可能会提醒你的Kanye West的歌曲,或无数美国青少年的电视剧,但它确实是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突出。学生爱校,他们参加,他们从来没有羞于展示自己的骄傲,-07-08-udel.jpg无论是参加体育赛事,自己在学校的颜色从书店配套服务,或把你的笔记本电脑上的一个标志贴纸,他们各方面涉及到自己的这种精神。经常举办比赛或赠品,鼓励学校的骄傲,它创建了一个伟大的社区和身份感和关闭校园。发现其他人在你的学校的齿轮,当你出门在外,是有趣的,而且也没有像得到折扣或免费的东西从当地企业,当他们看到你是从当地大学。
2.参与
美国学校校园课外活动的温床。您可以写校园刊物,打壁间或队打运动,参加的音乐团体之一,前往型号联合国会议,加盟唤醒登机俱乐部,和这么多。每所大学提供不同的东西,在课堂外的长度和广度的机会是巨大的,将大大提高你的时间在国外。这是一个伟大的方式广交朋友,混合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的谁持有相同的利益。有几个您可能感兴趣的在你走之前,并取得联系之前,你甚至离开英格兰的俱乐部看看。我打在华盛顿的橄榄球队,以及满足一些最优秀的.人在我的生活中,我得到了我爱运动周游多个国家播放。
3.连接
从你到达的一天,你离开的日子,你会作出新的连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人们。通常情况下,国际学生将抵达校园剩下的前一周,为了得到清偿。在第一周有时疯狂的方向要求,花点时间去了解那些人的世界,你将花费在下一学年,来自五湖四海的。这是一个奇妙的统一的原因,为您带来一起摆在首位,并作为一个新的一个新的国家的学生都在同一条船上,给你一个很好的起点谈话。一周之内,你会来自各大洲的朋友,远远超出9个月,你会花一起在大学形成的友谊。
当然,你会遇到通过类和宿舍生活的美国人,这些友谊将被证明是同样宝贵。好谁带你回家过感恩节,或告诉你谁知道他们的手像回到比美国各地主要城市?一流的实地考察和修学旅行也提供了很大的联系,为今后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教授,你的工作也许能够帮你的论文研究,很久以后你已经离开了校园背后。请不要误会,网络是一个国外每年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充分利用将还清。
4.走出去,
可大了关于大学校园的地方。它们可以是小的地方,也。但考虑到美 ――国的大学生活的本质,往往不是它们包含几乎所有的学生可能需要一天到一天的生活,我可能会说,大学生活比在英国独立略少。2013-07-08-IMG_5545.JPG原因,这真的很重要来了解城镇或城市,你的大学英寸查找校外最好的地方挂出,得到食物或有乐趣。无论是标题到河里的鱼,或地铁市中心参加一场文化盛会,许多城镇提供了很多,可以去被忽视的大学生,所以它重要尽可能拥抱校外社区上-校园之一。
5.旅行,旅行,旅行。
已经飞行至少3000英里,从英国到美国,它不会伤害做多一点的旅行。美国是一个丰富 ――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气候和美食。生活变化即使在个别国家,县与县之间,而这样的国家的大小,旅游可以是相对便宜和容易的,如果它的计划提前。
2013-07-08-3281093335_a3b218dc3a.jpg
无论是坐公车到纽约度周末,火车加拿大秋季休息,或道路跳闸到佛罗里达春假,如果可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你看到一些更多的面积。根据目的地和时间成本你可以在你的书,如JetBlue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飞少$ 29每路。Megabus的灰狗巴士提供一个较长的,但更便宜的出行方式,Amtrak火车是一个伟大的方式看到了国家和海岸到海岸小于飞行。这些连接也再次派上用场,无论是分裂的成本与其他学生或租用车辆,与美国的朋友,谁拥有自己的汽车行驶。高校往往会推出免费运输或周末公交出行,尤其是国际学生,所以太留意。
国外标题自然是一项艰巨的前景,但它不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登机到达充分的准备,准备好迎接所有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来。较有可能在美国,你的时间将是教育,超过难忘,大开眼界,并会为您介绍一些你这辈子遇到的最好的机会。无论你在哪里,有一个伟大的时间!
英文原文:
Studying abroad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marvellous opportunity. Those lucky enough to have already done it will have encounters and stories to last a lifetime, whilst those about to embark on their own journey will be overcome with an adventurous sense of excitement and anticipation. Having spent the past academic year at Maryland's Washington College, I aim to share some of the things I learned during my time in America that will help you get the most of your time studying abroad.
1. Embrace The School Spirit
“School spirit.” It might remind you of a Kanye West song, or countless U.S teen dramas, but it really is prominent on American college campuses. Students love the school that they attend, and they're never too shy to show their pride. 2013-07-08-udel.jpgWhether it's attending sporting events, kitting yourself out in school colours from the bookstore, or putting a logo sticker on your laptop, they're all ways to involve yourself in that spirit. Competitions or giveaways are often held to encourage school pride, and it creates a great sense of community and identity both on and off campus. Spotting other people in your school's gear when you're out and about is fun, and there's nothing like getting discount or free stuff from local businesses when they see you're from the local college.
2. Get Involved on Campus
U.S schools are hotbeds fo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You could be writing for campus publications, playing intramural or varsity sport, joining one of the music groups, travelling to Model UN conferences, joining the wake-boarding club, and so much more. Every university offers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opportunities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are vast and will greatly enhance your time abroad. It's a great way to make friends and mix with people who hold the same intere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a look at a few of the clubs that might interest you before you go, and get in touch before you even leave England. I got to play on Washington's football team, and as well as meeting some of the best people in my life, I got to travel around multiple states playing the sport I love.
3. Make Connections
From the day you arrive to the day you leave, you'll be making new connections with new people from across the globe. Typically,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arrive a week before the rest of campus in order to get settled. During the sometimes-frantic orien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first week, take a moment to get to know those people from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who you'll be spending the next academic year with. It's a wonderfully unifying reason that brings you all together in the first place, and all being in the same boat as a new student in a new country gives you a great starting point for conversation. Within a week, you'll have made friends from every continent, forming friendships which reach far beyond the 9 months you'll spend at college together.
Naturally, you'll meet Americans through classes and dorm life, and these friendships will prove to be just as valuable. Who better to take you home for Thanksgiving or show you around the major cities than an American who knows them like the back of their hand- Class field trips and school excursions also provide great links for future internships and job opportunities, and the professors who you work with may be able to help you with dissertation research long after you've left the campus behind. Make no mistake about it, networking is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things that a year abroad offers, and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it will pay off.
4. Get Out and About
College campuses can be big places. They can be small places, too. But given the nature of American college life, more often than not they contain nearly everything that students might need in their day-to-day life, and I would probably say that university life is slightly less independent than here in the UK. 2013-07-08-IMG_5545.JPGFor that reason,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get to know the town or city that your university is in. Find the best places off-campus to hang out, to get food or to have fun. Whether it's heading down to the river to fish, or taking the subway downtown to attend a cultural event, many towns offer a lot that can go unnoticed by college students, so it's important to embrace the off-campus community as much as the on-campus one.
5. Travel, Travel, Travel.
Having already flown at least 3,000 miles from the UK to get to America, it wouldn't hurt to do a little more travelling. America is a country rich with different cultures, climates and cuisines. Even within individual states, life varies from county to county, and such is the country's size that travelling can be relatively cheap and easy if it's planned in advance.
2013-07-08-3281093335_a3b218dc3a.jpg
Whether it's taking the bus to New York for the weekend, getting the train up to Canada for Fall Break, or road-tripping down to Florida for Spring Break, if feasible it's important that you see some more of the area. Depending on destination and the time at which you book, flying with airlines such as JetBlue or Southwest can cost you as little as each way. MegaBus and Greyhound buses offer a longer but cheaper way to travel, and Amtrak trains are a great way to see the country and go coast-to-coast for less than flying. Those connections also come in handy again, whether it be splitting the cost of hiring a vehicle with other students or travelling with American friends who own a car. Colleges will often put on free transport or weekend bus trips, especiall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o keep an eye on that too.
Heading abroad can naturally be a daunting prospect, but it needn't be. Board the plane with an open mind and arrive fully prepared, ready to embrace all of the things that come your way. More likely than not, your 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educational, more than memorable, eye-opening, and will present you with some of the finest opportunities you'll ever encounter. Wherever you are going, have a great time!
在选学校的前提之一就是选对适合自己的专业
许多时候,国内考生和家长看到的国外院校的排名一般是指综合排名。有些学校综合排名虽不靠前,但其某个专业可能有很高的知名度。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名气虽没有哈佛、牛津那么大,但某些专业实力远胜于这些学校,很多专业都能排名前五。在拉斯维加斯有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其酒店管理专业声名远扬,在拉斯维加斯聚集了一些世界高端酒店,学生无论实习和就业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综合多重因素来考虑
考生申请时要结合自己的爱好,美国大学按学生兴趣培养人才,他们更注重个性培养,希望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而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认为学生只要在所从事领域做得出色,就是成功。考生还要根据今后想从事的职业来选择留学专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和学校要看毕业后的去向,如果将来回国发展,所选学校要考虑多偏向综合排名,这样回国后相对认可度较高。如果要留在国外发展,要多看专业排名,以便在国外谋求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
避免选择太多,留学生选择专业锁定两到三个专业
就美国而言,避免学生的选择而纠结,学生留学最多选择2至3个专业。美国前30位大学多注重科研,认为能进他们学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天才,教授一节课讲三四章内容很常见。所以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学校是注重科研还是教学,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考生决定出国留学后,要先关注专业的选择,然后,再考虑该专业应该就读的大学。如很多学校都设金融商管专业,学生先确定了专业方向再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具体申请哪所学校。
在美国留学应如何选课?
一:做整体规划,弄清共需修多少学分
在选课之前,建议大家要做一个整体规划,确定每个学期选多少门课是最为合理的。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有个适应过程,在第一学期不建议选择太多的课程。如果的确不清楚自己要选什么课的话,可以先去试听。
对于大部分美国大学来说,每个学期开始的前两周是选课试听周,学生可以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听讲,但不一定要选择这门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了解课程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在第一堂课,你可以了解到这门课的教学大纲,需要什么教材,作业量的多少以及截止日期等信息,也可以通过和授课教师沟通来深入了解这门课是否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而不是单纯依靠选课系统上简单的几句课程介绍就决定选课。
试听是很好的了解课程的机会,但是你也不能盲目地去试听,因为一个学期很短,两周的时间你可能就已经错过了好几次课。等到第三周正式确定课程时,比起那些从一开始就坚持上这门课的同学,你可能已经落在后面了。所以,试听也要在对课程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去听。如果实在是对很多课都感兴趣,你可以先和上过这些课的学长学姐交流一下,挑选出最感兴趣的几门,再去试听。
二、入学初期,建议不要选太多课程
对于新生而言,建议大家在第一学期最好不要选太多课。因为多数课程都是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的,项目、课程作业,其中期末考试都非常严格,而大家初到美国,可能英语成绩并不是足够好,或者还需要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所以选太多的课,往往最后会非常吃力。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建议大家在选课的时候,一定要适度。
刚开始的时候,在你选课时,你应该:
避免大量阅读和写作的课程(文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传媒,等等)
选择一些包含你熟悉内容的课程(数学,生物,化学,物理)
查询教授评级网站,比如 Koofers:Professor Ratings,选择高分的教授。
当你参加学校Orientation的时候,你会有机会去见你的课程顾问(academic advisor),他们可以帮助你选课。不要100%相信他们的建议。你该提前几周研究选课,开始选课。为什么?因为许多顾问会推荐大一学生跨领域广泛选课,以满足毕业核心课程要求。他们可能会建议你选
一节数学课
一节文学课(差评!)
一节历史/经济课(差评!)
一节科学课
一节专业课
看这份课程表。第一学期的.五节课之中,有两节与你专业无关的课程,但是你会被那两门鸡肋课程搅的不得安宁。这两门基于英语读写的课程,会让你大量分心。在适应新文化的关键时期,没有人希望面对这样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这些读写课程只是为满足核心课程学分,一般来说,学校不对上课顺序做硬性要求。因此,你根本没必要第一学期就上它们。等到你大三或者大四,有更多英语基础后,你再处理这些课。
你的大一课表应该看起来这样子:
两节数学课
两节科学课
一节专业课
推荐科学课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少的英语读写,更何况,你可能以前就熟悉这些知识了。美国大学的初级科学课程,实际上就是中国高中的课程内容。
三、了解课程进度,关注教授的名声
在选课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课程进度,关注一下主讲教授的名声。提前了解课程内容是否对你有用、你是否感兴趣、教授教研水平如何、为人如何、教学方式如何等等。
1、课程进度表
由于普通的课程简介通常相当简略,若想知道更详细的课程内容,一定要主动到系办公室直接询问开课的教授或其助教、秘书。同时索取该课程整个学期的上课计划进度表(Syllabus),上面列有详尽的课程目标、每次上课进度、评分标准,以及书单等等项目,可说是选课时最实际的参考。
2、教授的名声
学生对教授的评论是选课时另一重要考量因素。有时某门课的名称、内容相当吸引人,但若打听出该教授是个“Killer”,可考虑放弃该门课。所谓“杀手”教授通常有很多考试、作业,而且分数给的不高,一般而言并不受学生欢迎。当然,有心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同学,可以着重考察教授的学术能力和观念等等。
最后,提醒大家:在开学之后,正式上课或旁听更可印证自己选课选得如何。如果上课时发现该课程并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难或者旁听时对其他课程产生兴趣,都应该当机立断尽快办理改选手续。通常在开学前某一特定时间内加、退选,是不收取费用的。
以上是美国留学选课要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有意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拨打热线电话400-088-6518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留学预科中心,获取更多的留学资讯。
美国留学 GPA应如何计算
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分,在国外留学 (微博) 或是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想必对GPA并不陌生。国外学校普遍以GPA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对于留学申请者的成绩评定也以GPA为准则,不过不少人对GPA的算法却不太了解。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GPA的计算窍门。
美国的.GPA满分是4分,即A=4,B=3,C=2, D=1.美国多数大学对申请人GPA都有最低规定,不够最低要求的不予考虑。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如:3.0,3.45.
GPA的计算一般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时,得出平均分。中国学校的分数设置一般是百分制或五分制,具体的折合方式视不同的美国大学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百分制中的90分以上可视为4分,80分以上为3分,70分以上为2分,60分以上为1分;五分制中的5分为4分,4分为3分,3分为2分,2分为1分。中 国许多大学的成绩单上没有学时,因此,GPA只能估算,可将所有课程的成绩加起来后除以课程数。一 般美国大学对于奖学金申请者的GPA要求是3.0以上。
PA的标准计算方法是将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比较常见的方法还有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求和再以总学分除之。
例如某学生的五门课程的学分和成绩为:A课程四个学分,成绩92(A);B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0(B);C课程两个学分,成绩98(A);D课程六个学分,成绩70(C);E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9(B)。
则以上五项成绩GPA为:
标准算法: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常见算法:GPA=(4×4+3×3+2×4+6×2+3×3)/(4+3+2+6+3)=3.00
在具体运用中,美国大学经常采用总平均绩点与最后两年平均绩点。总平均绩点(Overall GPA)是将全部所修学科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点数,最后两年平均绩点(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将最后两年所修各科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点数。
在美国,90%的学校GPA计算方法是采取4分制(4.00 scale)的,仅有1%的学校会采取5分制,即A等成绩为5,B等为4,C等为3,D等为2,F等为1,这些学校的最低入学标准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中国学生在申请时,应按照自己原先学校采用的GPA制提供成绩,同时注明采用了哪一种的GPA制。
对我国学生很不利的是中国大部分学校的评分都相当严,很多实际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把分数换算成GPA后却还不够3.0,在有些大学里班上前5名学生的总平均成绩都可能会在82分以下,这样在申请美国大学时,GPA都要变成3.0或更低,只能进一些三四流的学校。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成绩单或是推荐信以及读书计划中说明这种GPA实际上是由于评分标准十分严格而导致的;二是在提供成绩单的时候,列明这样的成绩在全班,或是全系所排的名次以及百分比。
以上是GPA的计算方法,希望能够对有意赴美国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美国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
有关美国五大地区留学优势介绍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背景为基础,再考虑诸如专业,声誉,学校背景,学费,生活费,校友等等这些因素。喜欢温暖的地方,还是四季分明?喜欢大城市还是大学城?实际上寒冷的东北部室内暖气还是很足的,唯一的问题是铲雪是个体力活,不过租房一族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考虑地理位置的时候更重要的不是气候,而是是否有更多工作机会,因为毕业后能在美国工作几年对简历还是很有好处的。而很多公司更倾向于给近处的合格申请者提供面试机会,当然如果足够优秀,大公司还是很愿意提供机票和录取后的relocation fee的。
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位置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如下:
1、美国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遵循“就近原则”
美国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会从本地先开始招起。这一点和我们国内是不一样的,美国公司会在当地的学校发布很多INTERN和JOB的职位,而对于尽管很有名但是距离很远的学校,几乎是不会发布任何职位的。招聘会也会首先选择离公司近的一些学府,因为他们对这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素质都很了解,而且和这些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的交流机会。
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一个在东部名气较大的学校毕业生,如果想去西部找工作,还没有当地排名靠后的学校更好地吸引招聘人的注意。
2、每个学校的CCE(Career Center For Education)都会定期发布一些职位
这也是那些有招聘需求公司首选的渠道。但是当你在CCE上搜索的时候就会发现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发布职位的以周边公司为主。所以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我去了好学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了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优先我这种好学校的分数高的好学生!”
因此,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选校时,一定要提前调查一下学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和自己专业的符合程度,不要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再后悔。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大致区域划分及区位优势:
美国主要分为5大区域:新英格兰地区、大西洋沿岸、南部、中西部、西部。(不是绝对的,这个只是划分方法的一种)
新英格兰地区留学优势
新英格兰地区,这个地区一共包括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佛蒙特州、马赛诸塞州、康涅狄格州和罗德岛州。主要的城市包括波士顿、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
这个地区冬季寒冷,但是教育质量很好,除了很多大学名校,基础教育很好,排名靠前的高中很多在这一片和下面的大西洋沿岸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面积不大但是土壤肥沃,十九世纪是当时全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大片的可耕种土地与南方地区非常不同。不过现在该地区的主体行业已经转为造船、捕鱼及贸易。这里还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布匹、来复枪、钟表等制造业。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教育、高科技、金融服务、旅游、医药、电脑及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回升迅速,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机会。
新英格兰地区拥有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环境。这里有着一大批的世界顶尖的大学或学院。
美国常青藤盟校的8个成员里,有4个就位于新英格兰地区,它们是: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在新英格兰地区。
美国最好的两个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和阿默斯特学院也在新英格兰地区。
宋美龄的母校,著名女校韦尔斯利大学位于这一地区。
除此之外,新英格兰还有塔夫茨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伍斯特理工学院等一些美国前50的优秀的名校。
大西洋沿岸地区留学优势
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主要城市包括纽约、费城、巴尔迪莫。
冬季寒冷,教育质量很好,除了很多大学名校,基础教育很好,很多好高中。
十九世纪这个地区是生产铁、玻璃、钢材的重工业中心。随着重工业在这个地区的扩展,经济飞速发展,纽约至今仍是美国最大的城金融枢纽及文化中心,拥有大量著名的金融保险大公司,是全美平均最富的区域之一。著名的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都在这个地区,反映出大西洋沿岸地区的历史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地区大部分重工业已经搬迁,取而代之的是制药和通信行业以及艺术传媒、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兴起也为药理学、医学、EE、商科等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推荐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罗切斯特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雪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卡耐基梅龙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马里兰大学、佩斯大学。
南部地区留学优势
佛吉尼亚州、西佛吉尼亚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北卡罗来纳州、佐治亚州、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包含的主要城市有亚特兰大、新奥尔良、夏洛特、迈阿密、纳什维尔、休斯顿。
其中靠近墨西哥湾的五个州又可以被单划分出来被称为墨西哥湾沿岸地区(Gulf Coast),其中包括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以及佛罗里达州。因为其经济活动的繁荣以及人口的聚集,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有时候也被称为美国的第三岸(其余两岸是东岸和西岸)。近些年,德州、佛州的华人越来越多了。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专业的首选。
推荐大学:佐治亚理工、阿肯色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田纳西大学、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莱斯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迈阿密大学。
中西部地区留学优势
中西部包含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威斯康辛州、伊利诺伊州、明尼苏达州、爱荷华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密苏里州、奥克拉荷马州。
包含的主要城市有克利夫兰、底特律、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圣路易斯。芝加哥是该地区有名的大城市,寒冷的冬季不能阻止四面八方的人来金融中心工作,读商科会计,金融、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会有很多机会。该地区很多地方气候比较独特,无论是哪边的寒流一来,可能一天内气温下降几十华氏度。
该区传统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学习机械类专业的人在这片地区就会很好找工作。中西部地区犹如一个文化交叉路口。自18代初开始,东部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农耕地,开始向这里迁移;欧洲人不久也绕开东岸,直接移民到这里。近年来,中西部的移民人口在继续日益增长和多元化。
推荐大学:堪萨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伊利诺里大学香槟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内布拉斯大学林肯分校。
西部地区留学优势
西部包含: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加州、内华达州、爱达荷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主要城市包括洛杉矶、旧金山、丹佛、菲尼克斯、阿尔伯科尔基、圣菲、檀香山。特别是加州,拥有全美最强的公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系统,外加斯坦福、加州理工等私立名校。硅谷的创业文化,洛杉矶,好莱坞,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一直以来吸引着最多的中国留学生。电子、软件、计算机行业发达。
推荐大学:加州理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旧金山艺术学院、旧金山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犹他大学。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加州伯克利等等,推荐洛杉矶分校主要是近些年洛杉矶发展及其迅猛,很多创业人士在此发家,有成为新的“硅滩”的趋势。
美国本科留学申请五大途径
高考后出国读本科已逐渐成为很多学生的新选择,尤其是去美国大学读本科,那么高中毕业生想要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有哪些途径呢?除了我们熟知的直接申请之外有没有其他途径呢?
1.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
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大学本科,参照的不是高考成绩,而是学生的高中成绩,有些学校是初三至高三的成绩(对应美国高中9-12年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托福或雅思)、老师的推荐信和学生的申请文书。综合排名前80的学校,基本上需要提供SAT或ACT成绩,特别牛的学校比如排名前30的学校,有些还需要提供SAT2的成绩(结合具体的学校和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大学申请截止时间春季大都是前一年的10月,秋季最早的是前一年的11月份,因此提早规划非常重要。
2.低语言双录取申请美国大学本科
从留学成功的角度来看,出国前参加标准化的英语考试才是最优选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帮助学生合理定位,减少在美的语言学习时间;第二个原因也是增加录取的成功率。
但是有较多的家长对低语言双录取不够了解,有些单从字面上来分析,片面的排斥这一类型的录取方式,但低语言双录取可以比较好的帮助英语程度不是非常好的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
双录取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开设英语中心,学生申请时,学术条件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英语还有差距,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入学时的英语能力测试安排学生在大学的语言中心学习一段时间的英语,英语学习合格后进入本科学习或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大一课程的同时学习英语,这种情况发放的是大学的通知书和大学签发的I-20表,学生完成语言课程后无需再参加雅思或托福的考试,开学时间和大学的本科开学时间一致;另一种情况,是在全美最大的语言学习中心ESL学习中心学习,该语言中学和全美几百所学校有合作协议,学生在ELS语言中心完成学习后,达到相应的等级或是重新参加雅思或托福考试,升入相对应的大学本科,这种情况下发放的是ESL 学校的I-20表和大学的有条件通知书,ESL在全美各地都有语言中学,开学非常灵活,每月都有开学。
3.入读桥梁课程,完成桥梁课程后带学分进入大学
这类桥梁课程常被称做预科课程,但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预科课程而是大学转学分课程,目前美国开设桥梁课程的学校数量有增加,比较推荐的有下几所:加州大学欧文校区,东北大学(这两年大学都是排名前50的学校),佛蒙特大学,佩斯大学,新罕布什尔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克罗拉多州立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乔治梅森大学等。
第一年的课程基本上相当于大一课程加英语强化课程,节省了学生单独学语言的时间,学生在完成桥梁课程后需要满足一定的成绩要求后升入大二或是带学分进入大学本科,相比较直接进入大学本科而言,桥梁课程的入学语言要求相对直接录取本科低,采用小班化教学,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学生融入到美式的大学本科学习氛围中来。
4.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在美国被广泛接受,但目前中国家长的接受度略低,反而是一些在美国有亲戚或是孩子在美国学习过一段时间后的接受度高,原因是中国家长大都把社区学院当成大专了。
社区学院是什么?简单来讲,社区学院是大学前两年基础课程,学生读完社区学院后可以去工作,也可以去升大学本科,但社区学院的学生群体的确比较多样性,不似四年制大学那样比较传统,基本上就是年纪相当的高中毕业生。目前中国学生去的社区学院基本上都以加州为多,主要是因为加州有非常有优势的社区学院与加州体系大学的保录取协议,吸引了一批有潜力,但目前暂时高中成绩和标准化分数达不到加州体系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一些非常优秀的社区学院比如圣马里奥学院、圣莫妮卡学院等录取的雅思要求5.5分;另外,社区学院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是价格低,与现在加州体系3万多美金的大学学费相比,不到1万美金的学费着实很亲民了。
5.不走寻常路,国内读完大一大二转学去美国大学
每年都会有一些学生,高考结束后,开开心心的升学了国内大学,读了一年或是两年后发现国内大学非是自己所愿。还是想要去美国读大学,那么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呢?
答案当然是:完全没有问题。
美国的大学是学分制,接受所有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转学,无论是美国本土或是海外的。学生转学需要提供的材料与新生不同的是,需要增加大学成绩单和课程描述,完成一定学分的学生可以免SAT成绩,但有些学校是必须要提供,这些基本上都是非常top的学校了。
以上就是美本申请的五大途径,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选择,或许换条路才是康庄大道哦。
金鱼记忆忘性超大怎么备考托福?二战108考生是这么学的
考生情况介绍
先来自曝一下分数,一战83分,二战108分直接告别托福,
其实这次考试我准备并不是很充分,因为一战考完以后立马报的二战,选的时间也是当时最近有考位的一次,结果没注意是考试周,大部分准备时间都用在期末复习上,所以自我感觉准备并不是特别充分。
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从大一开始就陆陆续续在背单词和看阅读了,算是还有一点积累。考完以后其实心里挺虚的,对了下考后回忆真题估计也就8,90分样子,没想到能到108,被幸运女神照顾了。
我是比较标准的金鱼记忆,从小记性就特别差,尤其是短期记忆,基本上刚看过的东西自己不上心的话分分钟就能忘个一干二净,所以当时听说托福需要背很多单词还是比较慌的,这不是为难我嘛!不过事实证明金鱼记忆也是能考托福的,只不过一定要用对方法,备考顺序也比较有讲究,先搞定单词打好基础,后面就都好说了!
托福单词是重中之重
个人体会,考托福最重要的还是单词积累,至少对我还有一起考的几个小伙伴来说是适用的。
因为自己记性什么水平心里有数,所以我花在背单词上的时间特别多,也很早就开始准备。等我刷了几遍红宝书,TPO和巴郎里的生词都背过以后,感觉做英文阅读就有点语文考试做中文阅读的意思了,就是不会再因为几个单词而头疼了。
同时做听力反应也快了很多,材料里的信息重点都能听出来。写作文也没出现过缺词用的情况,这其实有点像高中里写语文的作文,你文字过关的话组织句子随手就能写,分数一般也不会低。
背单词工具我用了小站的APP,每天早上起来开始背单词就先开手机APP打卡签到,然后按照里面的任务要求先回顾以前的单词再背新单词。
我觉得手机背单词是比较能治金鱼记忆的,因为随时可以看,比背单词书方便很多,有各种历史记录可以翻也不用担心忘了自己背到哪里。我背完就忘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靠手机上反复背强行克服掉的。
另外对短期记性差的情况,背单词的时候不要只背意思,每个单词背完基本大意一定要记得造句,不要求造那种很花很复杂的句子,就用简单句,每次背完立马造句,回顾的时候也要造句。这种做法会让印象变得非常深刻,特别是如果自己造了一些比较滑稽的句子的话基本上就忘不了了。不过这么背单词速度比较慢,所以要早点开始背。
阅读要靠分析来提升
阅读我没有用太特别的方法,因为词汇搞定以后阅读基本就没太多问题了,各种技巧都能靠TPO做题的同时学会。硬要说的话就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了,就是做完题目以后一定要记得分析。托福阅读我觉得其实很套路,词汇过关+所有题型都磨合一遍提升很明显。
我考托福的时候有个同学也而在准备,然后对比就特别明显,他是做题狂人,人称题霸,非常喜欢刷题。不过他阅读一直不好,有次我全程围观了他的练习过程,才发现他的问题就是不分析,题目猛做,做完对个答案,然后就继续做。结果么错的题型反复错。
所以这里就强调一下做阅读的习惯,做完必须分析,特别是做错的题目,不要嫌麻烦,分析一道题比你反复做N道题都给力。坚持这个习惯可能你TPO都没刷完阅读已经天下无敌了!(好吧有点夸张)
听力全都是套路
听力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套路,这个部分套路太严重了,文章都是套路文,题目也都是套路题。文章的套路就是结构固定,听多了甚至会有还没说完我就知道下面会说什么了的神奇感觉。而且出题点的提示词都给的非常明显,比如“but” “however” “which is essential”这些词,一听到就知道后面是出题点。
而想要熟悉这个套路,方法就是多听。托福听力我觉得应该是题海效果最好的,我对听力套路的反应就是大量练习之后获得的,听的时候就会自动去关注那些信息点,而且准确度很高。有时候文章整体没全听明白,但出题点都能全部抓住可以做题。
口语要练口音
口语我觉得没什么发言权,看我分数就知道了,也就平均水平。不过也怪我自己,没怎么系统练习过口语,基本上是二战才开始主攻的,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实际效果嘛也就那样。
不过口语练口音的方法还是可以推荐一下的,我按照网上找的方法去看美剧那种场外笑声很多的剧,然后跟着里面的人,主要是主角,台词比较多,跟着他们一句一句的模仿,现在美式口音基本练出来了,对托福口语有没有用我也不清楚......
写作打字速度重点练
作文我从来都不怕,但打字速度不够是真的心累,一战的时候我就是因为打字速度不够所以作文没写完,应该还有很多拼写错误之类的,所以二战前重点练的就是打字速度。这里要提一点,笔记本电脑和考场电脑的键盘手感差很多。平时用笔记本习惯了的记得去弄个机械键盘熟悉一下,感觉完全不同。我作文练习花在练打字的时间上比做题还多。
然后打字速度不够会导致你文章字数少,有些地方来不及写就下意识去省略,然后么分数就遭殃了。我觉得两篇作文特别是独立作文还是要有点字数打底的,至少不能少于500字吧,字数少等于暴露文章内容不足。
具体写文章的经验要重视体现逻辑感。独立写作就是讲道理,你要讲的别人能看懂肯定要有逻辑,A怎么推到B又怎么推到C最后得出个D的结论,这个逻辑不清楚让人看不懂基本就废了。多加一点“to such a degree that” “on the condition that ” “have to concede that ” 这样的连接词组又能凑字数又能有逻辑性,一举两得美滋滋。这招综合写作也能用,自己体会吧,另外综合记得要背点基本的叙述模板哦。
托福四战112/阅读听力双满分学霸备考高分经验分享
国际惯例先放分数图,陈同学是上海某商科名校的金融专业学生,7月刚完成了和托福的分手大业,在9个月的备考期间内四战托福并最终收获了112分以及阅读听力双满分的优秀成绩。下面来看她的自述。
备考经验心得体会分享
其实我对这个分数特别是两个满分还是有点小吃惊的,之前几次考试阅读听力得分一直都有提升,但没想到这次直接就都拿到满分了。说实话虽然整个备考时间有9个多月,但因为学校里功课也比较忙,所以一直都学得断断续续的,第一次考试是纯试水,分数比较惨就不提了,之后两次考试各有欠缺,有些科目得分就特别低的那种。这次虽然口语23还是拖了后腿,但整体已经很满意,申请应该也够用了。
各个学科我的备考经验后面会详细说,这里特别要提一点血泪经验就是托福考试一定要趁早,特别是如果你想国内读完本科就出国读研的话,托福一定要在大三考出来,否则大四上课实习申请备考一堆事挤在一起实在太累了!
阅读
因为阅读拿了满分,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应该还是对路的。主要两点,一个是背单词。单词是阅读基础,不认识足够单词文章就看不懂。我背单词没有用传统的刷单词书的方法,基本上全程都是在手机上用背单词APP搞定的。现在应用商店里搜托福单词APP一搜会有一大堆,大家尽量挑那些名气响下载数量多的来用。我自己试过排名靠前的4,5个软件,只能说各有优点,建议大家自己去试用一遍,这里就不做推荐了。
用APP背单词的好处在于可以听到单词发音,虽然阅读用不上,但有声音的话单词会记得更牢,对听力也有好处。当然光背APP也不行,阅读还是要以练为主,做题的时候碰到的生词也有不在APP收录范围的,自己也要注意收集起来集中背。
除了单词另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做题,阅读的练习题除了人人都在用的官方模考软件TPO以外,我还下载了小站托福这个在线做题的APP。有时候没时间在电脑上做题就会用手机来做练习,做阅读还是可以的。我的练习频率一般是一天隔一天做,每次做1套,这样可以保持好做题的频率防止长期不做题变得生疏。
做题顺序上我之前尝试过先读完文章再做题,然后发现自己的阅读速度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最后也是边看文章边做题。我觉得答题顺序这个还是要看自己的阅读速度,不要勉强自己用不适合的做题方式,否则肯定拿不到好成绩。
听力
听力部分拿到满分我是没怎么想到的,因为之前三次考试最好的一次听力也只有26分。我用的备考方法也是之前从网上学到的很老土的TPO模考练习加上精听。TPO的听力题目要注意重点听41套以后的部分,考了几次以后我发现41套往后比较符合现在的实际考试听力水平,之前的有点偏简单了。精听的话我基本上听不太懂的段子都会反复听个3-4遍,最后一遍对着原文边听边跟读,争取彻底搞懂。
除了TPO以外我还用过一个网上推荐比较多的科学美国人60秒的小段子素材,就是SSS。这个60秒的长度我觉得很适合在平时路上用手机来听,每个段子都很短能很快听完,可以用来训练自己的反应速度,防止考试的时候跟不上语速反应不过来。
听力做笔记方面我的方法其实不是很科学,因为有点强迫症所以我记笔记都会记很多,有时候一篇听力我能记大半张纸,这个应该算是个坏习惯,大家不要学,缩写和替代符号还是尽量用起来比较好。我做笔记的心得就是细节要注意记好,因为我考的几次考试听力里面细节题多选题都是比较多的,所以也刻意去记了这些细节,事实证明还是很有用的。
口语
口语就不多说了,大家看我23分就知道了很一般。不过我自己已经满意了,本来我就属于开口容易紧张不太会临机应变的类型,所以题目如果套路对上了我能说的比较好,万一出现个路子很野的题目基本上就抓瞎了。这次23分也是因为没碰到什么奇怪的题目。总之熟悉题型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综合题每个题型都有固定的叙述套路,不会随机应变的话至少也要把这些套路记熟。
写作
写作我一般都能拿到25以上,这次29倒是没想到会那么高。综合写作我大概写了300字左右,词句方面没有特别准备很多模板,就把一些复述型写法经常会用到的词和用法加到了文章里面。综合写作我觉得重点还在对原文内容的复述上,阅读听力的细节一个都别漏全部cover到的话得分不会很低,另外各个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写清楚,别写乱,没把握就先在草稿上列个表或者提纲,理清楚了再开始写。
独立写作我运气不错,遇到的题目是以前练过的一篇作文的变种题目,而且那篇文章我还看过范文做过详细的对比,所以印象比较深,这次正巧遇到就直接把那个论述观点和思路复制过来了,当然词汇句式都是我自己新写的,套用的主要是叙述框架。所以推荐大家在平时练独立写作的时候多做思维拓展方面的训练,不写没关系,但要知道不同的话题应该怎么展开。另外范文是个好东西,自己没思路记得多看范文来学习,只是照搬思路的话ETS不会算你抄袭的。
最后再分享一个算是我独家的小窍门。大家都知道托福考试的考场设备很多都比较破,学校机房的电脑什么水平大家都懂,肯定跟自己家里的电脑不能比。我为了适应破电脑,考前专门找了个时间去学校机房里做了一下模考,熟悉了那种别扭的显示器和键盘,也算是提前适应了一下考场。大家如果担心被考场电脑坑的话也可以这样操作。
以上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托福四战112阅读听力双满分学霸的备考经验分享。考出托福高分实力和运气都很重要,而小编相信各位努力备考认真刷题的同学运气也不会差,最后预祝各位看到这里的同学都能顺利考好托福收获满意分数。
托福2战110高分考生经验自述 我和长难句的恩怨情仇
托福2战110考生背景介绍
小伍同学来自某985大学,学的是工科,开学就是大四,他考托福一战全凭自学拿到了99分,但这个分数并不符合预期,没能达到他想申请学校研究生院的录取标准,所以之后又自己报名上了一些培训课程,3个月后再次参战,最终成绩为110分,阅读29,听力28,口语25,写作28。关于2战提分,他认为自己能够获得明显提升还是应该归功于自己找对了突破方向,全方位的解决掉了长难句问题,下面来听听他的自述。
考生整体备考情况自述
我一次考托福是纯自学备考的,没有上过培训班。虽然学的是工科,但早就有出国读研的想法,所以平时也有注意一直在跟英语打交道,看各种美剧电影原版杂志,没事也会自己背背单词,所以英语基础也算不错。第一次去考的时候也没想太多,主要就是试试水,考到99分基本上还算满意,但后来看了一下自己想申请的几个学校的要求还有录取平均分,发现还是有点低,总分还有单科成绩都达不到,所以决定把分刷高一点。
我比较幸运的是一上来就找对了方向,因为记忆比较好,所以第一次考完以后也去和几个一起考的同学对了下答案,之后自己又到处找了真题研究了一下,发现自己主要问题可能是在长难句。因为平时接触的英语资料里面长难句并不多,电影美剧的对白里是基本不会有的,原版杂志也没怎么注意过句式问题,所以可能这方面就有欠缺,当时考试也的确有长难句阅读里看不懂听力里一长串东西没听懂的问题,所以之后的备考听说读写都把重点放在了长难句上,也的确很有效果。
托福阅读备考VS看长难句
我阅读里长难句的问题是最严重的,因为很明显,就是长难句看不懂,要么整个句子都看不懂,要么就是看得很慢用时间太多。结果就是文章看的半懂不懂题目也做不好,很多要回原文找的题都找不到。
所以第一次考完决定刷分以后,我第一个目标就是解决阅读里面的长难句。当时在网上到处打听练长难句的方法,然后看到了一本教GRE/GMAT长难句的杨鹏老师的书。以前有听说过GRE跟托福是一家,想想出题思路大概也差不多,就把那本资料拿来研究了一下,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好的,特别是里面讲的一些分析句式结构的方法对我很有帮助,配套的题目也挺有特色。
我觉得只要是英语考试,长难句的考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能不能很快看懂一个复杂的句式,这个既要多看多分析长难句来积累经验,也要有自己的一套分析方法。而且对托福来讲,光是能看懂解决不了问题,要能很快看懂一个句子才算合格。所以除了练基本的解构外,提高分析速度也要练,我的做法是找一些长难句比较多的文章,先正常做题,然后给自己加个时间限制以后专门盯着长难句来分析,逼着自己要在多少时间里把长难句全分析+翻译一遍,练完再找标准的中文翻译来对照,看看自己理解翻译的对不对,这个办法练起来比较累,但对提速有大用,推荐大家试试看。
托福听力备考VS听长难句
听力里面的长难句也不少,对话基本没有倒还好,但讲座里面就比较多,有时候没注意那个教授就一个长串的句子讲完了,然后我还没反应过来讲了什么。
其实我一开始没发现听力里面长难句的问题,觉得是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没听清。后来有一次做题的时候实在没听懂,找了听力的文本来看,才发现讲的挺快的一句话居然也是个好几层结构的长难句,只能说ETS很阴险。骂归骂办法还是要想,所以我以后做听力都会自己注意听完看文本资料对一下。
其实听力里面长难句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比阅读低,关键我认为还是在于考生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是把每篇文本里面的长难句都找出来,反而录音反复放这些句子,听多了你会发现还是有规律的,比如解释个什么专用名词,多半就会是个长难句。自己学会总结找套路,哪里会有长难句提前警醒一点做好准备就行了。
托福口语备考VS说长难句
口语方面的长难句其实主要也是来自于阅读和听力,就是口语综合题里面会带着的各种阅读和听力段子部分,这里面有长难句,虽然数量不多但遇到还是有点小恶心。不过我是先练的阅读听力长难句,所以到口语的时候这方面基本上没有大问题了。
另外托福口语自己说要不要用长难句其实我也纠结过一阵子,但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实在没把握用好,说的时候很难想起来去刻意说一个长难句,而且万一说错了搞不好反而会很尴尬。还是老老实实用简单的句子再加几个从句满足一下评分标准的要求就行了。不过这是我个人情况,如果你有把握肯定能说对的话稍微用一两个长难句肯定也是有好处的。
托福写作备考VS写长难句
写作和口语其实差不多,也是综合里面有长难句,跟口语不一样的是综合写作那篇文章的学术味道很重非常重,所以综合写作那段阅读的长难句基本上已经有托福阅读里长难句的水平了。听力那段反驳的内容也会有长难句。总之应对思路和口语一样,也是先练好阅读和听力的长难句,打好基础很多问题自己就解决了。
关于写作里面用长难句,我的态度和口语基本一样,有把握不会用错那就用,没把握的话就别用,我二战写作拿了28分,一句长难句都没用,简单的从句结构写了几个,说明写作文用长难句也不是必须的,自己斟酌量力而行吧。
通过上文相信大家可以发现,托福考试中的长难句问题并非集中在许多人以为的阅读部分,托福本身各个题型的综合性考察意味着长难句其实无处不在,所以能从整体上解决长难句问题,大家才能彻底消除这个隐患,征服冲刺托福高分路上的一座大山。b
★ 美国留学推荐信
★ 美国留学申请材料
★ 美国留学存款证明
★ 美国留学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