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专项训练(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油画棒棒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例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①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1节;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2kΩ);
E.电流表(0~0.6A,内阻约2Ω);
F.电流表(0~3A);[来源:Z_k.Com]
G.开关、导线若干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好)。.
③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 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
【解析】①、分析本实验的电路设计后,可从电源的电动势仅为1.5V左右入手,得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能选得过大(一般为20Ω左右),否则回路中的电流过小不便测量。再由所给电压和电阻的大小就可断定所选器材应为:B、E。
②、在连接实物图时,可先将电路图中的导线都标上号(如图所示),再把它对应到实物上。
③、根据U—I图中的物理意义可得知:E=1.46±0.03V,r=0.70±0.05Ω。
测量电阻的情形就要复杂得多,首先要确定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是采用分压还是限流作用;接着要确定电压表、电流表是采用内接,还是外接;有时题中还不直接给出合适量程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而需要把它改装成符合要求的电表。下面还是通过例题来与大家共同分亨这类电路的设计技巧吧!
【例2】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 (已知其长度为L0,直径为D,电阻小于50Ω);
电流表A1 (量程为10 mA ,内阻r1=40Ω);
电流表A2 (量程为500μA ,内阻r2=750Ω);
电压表V (量程为10v ,内阻为10kΩ);
保护电阻R1(阻值为100 Ω);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20Ω);
滑动变阻器R3(总阻值约为Ω);
电池E(电动势为1.5V ,内阻很小);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 ,则表达式ρ=____,写出题目中未给符号的意义是_____。
【解析】(1)、这是一道典型的电路设计,且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求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
关于电路的设计,笔者认为任何电路都离不开电源和电键,所以可以首先作出电路的电源和电键部分(如图1所示)。
然后确定好所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及其接法,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法有二种;一种是限流作用,另一种是分压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比待测电阻阻值大,则滑动变阻器应作为限流电阻使用;反之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
问题1:今天江苏高考物理题目会难吗?后期该如何复习?
答:题目难易不是问题,因为江苏高考物理是等级考试,等级是按照考生数的百分比划分,不是按照分数划分等级。考生只要有“我难人也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也易,我不大意”的思想认识即可。
对于最后三周的时间如何复习,给大家提三点建议。一要“调整心态,提高认识”,要相信蕴藏在自身的潜力是巨大的,尘埃在未落定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得给他让路,失败与成功仅有一步之遥,成功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会儿的努力之中。二是要“回归试卷,查漏补缺”,就是把这学期做过的模考卷和强化训练卷以及自己平时整理的错题本等抽出来,把太难的、力不能及的题先放到一边,把其他的统统认真订正,做出标记,错在哪就在哪补上。三是要“紧跟老师,不乱方寸”,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跟紧老师,认真做好老师提供的综合试卷和专题卷;认真弄懂老师讲的题目,要关注老师对题目的过程分析和方法提炼,关注老师对题目的延伸和拓展。
问题2:今年高考物理的难题会在哪里出题?
答: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就是测量,用试卷作为测量工具把学生心智水平的高低加以区分。所以高考试题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为了增加考试的信度,试卷还是强调主干知识的覆盖面的。所以,高中物理力学和电学两大模块中的主要规律和方法都可能成为难题的命题之处。
问题3:觉得选考模块和物理学史等内容掌握得不好,怎么办?
答:高考物理以考查能力为主,但总有一些知识性的题目。特别是《考试说明》中的Ⅰ类要求的知识点,考查这类知识的题目大多属于基本知识,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不高,只要复习到了,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解答。而如果遗漏了该知识点,就无法正确解答相关题目。因此,最后阶段应对照《考试说明》做好基本知识的“查漏补缺”工作,尤其是选考模块和物理学史等方面的知识。
问题4:觉得带电粒子在做电磁场中的运动方面的大题时比较困难,后期该怎么复习?
答:这类题目在高考中通常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是考生也不必担心,因为江苏高考的计算题每题都有三小问,设问的难度逐渐增加,做出前两问还是比较容易的。考生可以在考前做点这方面的中档题,关键是掌握这类题的思维程序:画轨迹、定圆心、求半径(物理的或数学的方法)、列方程。如果题目情境比较陌生,可以朝着自己做过的熟悉的题目上去想,进行方法的类比和思维的迁移,也就是说要把“陌生问题熟悉化”。
问题5:对电学实验题没有信心,怎么办?
答:电学实验几乎是江苏省高考物理每年必考的题目。我想,题目不管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它考查的基本东西还应该是来自课内,来自我们平时学过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要把高中物理4个典型的电学实验从原理、方法、程序、误差分析、注意事项等方面仔细加以复习,再把后期做过的典型电学实验题看一遍。看题目时,最好重做一遍,结合老师的讲解,通过题目来总结方法。
问题6:对电磁感应中的双棒问题感到害怕,怎么办?
答:电磁感应中的双棒问题要认清棒在磁场中的作用,是用电器还是电源。如果一个棒是电源,另一个棒是用电器则问题就比较简单。若两个棒都是电源,就需要判断每个棒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如果电流在电路中同向(比如都是顺时针)流动,则电路中的总电动势应该是两棒的电动势之和;如果电流在电路中反向流动,则电路中的总电动势应该是两棒的电动势之差。认清以上问题之后即可把电磁感应问题转化成电路问题进行解决。
[特级教师:电学实验高考物理几乎每年必考]
高考成语题专项训练题
20高考成语题专项训练题
1.(·黑龙江省大庆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手挽着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胸中的火焰。
B.今年春晚中大腕云集,好戏连台,令人惊喜不断,看完节目我们全家都非常愉悦,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C.其实,幸福的根本是心,只要心满足了,哪怕是粗茶淡饭,也会怡然自得;若是心不满足,即便是金玉满堂,也依然悲戚愁苦。
D.面对重重困难,刘邦没有气馁,而是与一帮兄弟浴血奋战,不到几年时间,他就成了一个控地千里、坐拥百城的王者。
2.(·吉林市普通中学摸底测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高三复习过程是很辛苦的,而考生在考前要适应高考作息时间,可是有的考生还是起早贪黑、枕戈待旦,显得过于紧张,这是不利于高考的。
B.酷热难耐的夏季里,人们很是希望在最热的时间段内能有一阵空穴来风,或是一阵及时雨,来驱散久聚不减的热气。
C.华北较大的张家口张北牲畜交易市场,5年前每天上市的毛驴有600多头,现在每天上市的只有一两百头。阿胶药品一再涨价,是原料端的黔驴技穷、驴皮供不应求造成的。
D.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罄竹难书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安倍政府却视而不见,绞尽脑汁尝试着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着实令世人担忧。
3.(2013·山东省临沂市第三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蔡明已上了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她透露今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被直接毙掉。
B.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 000多头死猪。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C.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
D.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因为他要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
4.(2013·江苏省扬州中学5月月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在刚刚结束的国家信息技术行业年会上,一位与会者表示,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新一代的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价格、灵活性和功能方面为传统电分机所鞭长莫及,但国外这些新系统均不能处理文字。
C.十年前,这对夫妻从遥远的西部城市来到上海打拼,开了一家熟食店。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D.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5.(201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第十次教育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我是歌手》决赛当天,助唱嘉宾邓超身穿黄色西服登上舞台,他肆无忌惮地展示着自己的歌艺、舞技,全场观众都为他的表演而倾倒。
B.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于2月25日上午在好莱坞举行,台湾导演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继《断背山》获得最佳导演后梅开二度,再次获此殊荣。
D.合并之初,土豆网高管向对口的优酷高管汇报。而日前的优酷、土豆高管调整,更让优酷网高层全体高升,土豆网则走向逆水行舟。
6.(2013·湖北省黄冈中学6月适应性考试)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宽容与包含性,正像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不以人废言”一样,我们在阅读培根的`时候,大可不必因为他的为人而放弃他的作品。
B.对于贫弱者,执政者有义务对其给予关爱,这种主张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是没有的,而在我们的儒家经典中却比比皆是。
C.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D.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7.(2013·云南省玉溪一中第三次校统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清的本质出自孝心。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B.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C.张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D.两会代表认为税收应该从金字塔尖征收,如果标准定得太低或中庸,就会大而化之;一方面增加老百姓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税收部门的工作量。
8.(2013·山东省临沂市5月高考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
B.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要义就是让权力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C.为缓解停车矛盾,我市相关部门挖空心思,充分借鉴外地一些好的做法,引导市民有序停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D.无论多穷多弱,中华民族从没有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在蹉跎岁月中所铸就的“中国梦”,必将在历史的拐角处绽放。
9.(2013·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污染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B.,好几位央视名嘴相继选择离开央视重新创业,这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也是各有猜测、众说纷纭。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
D.应该处理掉的剩饭被继续出售,店内的餐具不按要求清洗、消毒……这些耸人听闻的事实,不禁让人们质问商家的良心何在。
10.(201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次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有中共体多国部队及南非和中非政府军的“阻击”,中非反政府武装依然势成骑虎,节节胜利,反映出其领导人卓越的领导能力。
B.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C.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D.中伊两国石油公司领导人正式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石油进出口合同,双方都表示,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都将信守这一君子协定。
1.C(A.流金铄石:能使金石融化,形容天气极热。B.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C.金玉满堂: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D.坐拥百城: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2.D(A.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此处语言环境不宜。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此处望文生义。C.黔驴技穷: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3.B(A.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C.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D.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4.C(A.亦步亦趋:原意指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不能表示紧跟潮流。B.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可换为“望尘莫及”。C.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符合题意。D.火中取栗:指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有得到好处。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5.C(A.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顾及,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B.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混乱,所说内容让人无法理解。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显然不正确。C.梅开二度:意思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D.逆水行舟:比喻学习、做事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有劝人努力之意。此处形容处境不佳。)
6.C(A.不以人废言: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B.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C.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此处对象错误,不合语境。D.不容置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7.A(B.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此处只有一方。也指折中、调和的话。C.白驹过隙:不能作定语修饰“瞬间”,应改为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的“稍纵即逝”。D.大而化之:原指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多指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8. B(A.错用对象。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C.褒贬失当。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词。D.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应改为“艰难岁月”。)
9. D(A.独善其身: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B.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C.组合拳:为了达到一定目标,采取一连套的措施或实施一整套的步骤来进行。D.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
10. B(A.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而下不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本处应该用“势如破竹”。B.牢不可破:异常坚固,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C.鞭辟入里: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不能修饰“学习”。D.君子协定:指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属理解错误。)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的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烧杯不能用于
A、配制溶液 B、盛液体物质加热 C、作反应容器 D、量度液体体积
2.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
A、烧杯 B、蒸发皿 C、烧瓶 D、锥形瓶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
A、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B、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将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D、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4.在固体溶解、过滤、蒸发三项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
A、试管 B、玻璃棒 C、酒精灯 D、蒸发皿
5.某学生用下列方法分别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其方法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酸铜
B、用洗衣粉或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豆油的试管
C、用水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氢氧化铁
D、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烧碱溶液 C. 灼热的氧化铜 D. 澄清的石灰水
7.下列药品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在铁桶里配制波尔多液
B、用带盖的铝槽运输浓硝酸
C、将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
D、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用塞子塞紧
8.制取具有下列性质的气体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9.准确量取7 g水,应用()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滴管 C、托盘天平D、5 mL量筒、滴管
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应将蒸发皿中的滤液加热蒸发至 ()
A、蒸干为止 B、有大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C、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D、溶液沸腾为止
11.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紧贴试管内壁。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1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工业用碳酸钠样品10.62 g
② 用量筒量取40.8 mL盐酸;
③ 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为1.53(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④ 工业用碳酸钠晶体的样品中,结晶水含量为56.64%。
以上数据合理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 NaOH,② MgSO4,③ FeCl3,④ Ba(NO3)2,⑤ KCl,
则正确的鉴定顺序是()
A、②④③①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15.区别氧化汞、氯酸钾、高锰酸钾、碱式碳酸铜、硫等5种试剂最好选用()
A、观察法 B、加热法 C、溶解法 D、称量法
16.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点燃酒精灯;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人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 c a d e f B、c b a d e f C、b c a d f e D、c b a d f e
17.用托盘天平称量8、5 g氯化钠固体:将砝码放在左盘,氯化钠固体放在右盘,并且取用8 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动0、5 g。则实际称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
A、8 g B、8、5 g C、7、5 g D、5 g
18.下列四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可组内两两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NO3、NaCl 、AgNO3、稀HNO3
B.稀HNO3、Na2CO3、NaCl、Na2SO4
C.BaCl2、CuSO4、NaOH、MgCl2
D.BaCl2、K2SO4、Na2CO3、KNO3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Cu CuO 盐酸、过滤
D.CaCO3 CaO 水、过滤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归类
电学实验
一、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1、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
(08dcym)33.小明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时,使用了两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小明用这些器材连接了如图26所示的电路。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小明发现的规律为:
33.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和(R1+R2)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之比(U/I) (2分)
(09hdym)30.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小明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示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所利用的电路如图18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9所示.
图18 图19
(1)小明发现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角度比A1的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
个用电器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2)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A.
实验二:小明在只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若连接好电....18........
路后不再进行拆改,则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只能归纳得出如下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某一支路电流.请你设计出小明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30.实验一:(1)没有考虑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 (2)0.5 实验二:如图所示(说明:
两只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在干路和支路上即为正确)
30题图
(08dcem)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两个电阻箱R1和R2(电路图符号)、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
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36.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6题图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两个电阻箱R1和R2接入电路中;
②分别调节两个电阻箱的旋钮至某一阻值,记录R1和R2的阻值,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③仿照步骤②,5次分别改变两个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5次的电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08xwem)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一个电压为6 V的电源、电阻箱(
电路符号)一
个、电压表两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小明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源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电路图如图所示 (2)①按电路图将电阻R1和电阻箱及两只电压表接入电路中.②闭合开关S,读出R1两端的电压U1和电阻箱R2两端的电压U2,将U1和U2记录在表格中.③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闭合开关S,读出R1两端电压U3和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4,并将U3、U4记录在表格中.④仿照步骤③,再分别改变四次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读出电阻R1和R2两端电压,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36题图
(09xwem)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两端电压不变)、电流表和电压
表各一只、开关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
符号)一个、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电阻不变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小随另一支路电阻值变化的情况”.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将实验电路图画在下侧方框内:
(2)实验步骤:①将电路元件如图所示连接组成电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②调节电阻箱连入电路阻值为R1,闭合开关S,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1及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1、U1.
③断开开关S,调节电阻箱连入电路阻值增大为R2,闭合开关S,记录R2的阻值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2、U2.
④仿照步骤③,依次增大电阻箱连入电路阻值,分别为R3、R4R6,记录R3、R4R6的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⑤利用公式RU计算出每次并联电路等效电阻值R并1、R并2R并6,记录在表格中. I
2、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08hdym)35.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器材,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拆改电流表的接线,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的阻值成反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1)见右图。
(2)①按照右图连接实验电路;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
数I1并记录R1和I1;
数不变,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并记录R2和I2;
④仿照步骤③,分别测出R3、R4、R5、R6各自对应的电流I3、I4、I5、I6。
(09xcym)35.图20是未完成的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1)请你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
连接,要求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2)下面表格中记录的是部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③断开开关S,在ab之间换接另一电阻R2,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使电压表的示
图20
35.(1)见图
35题图
(2)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09xcym)38.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调好的电流表一块、开关一个、电阻箱一个;
阻值已知但大小不同的定值电阻六个和导线若干.请你从中选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38.(1)见
38题图
(2)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这六个电阻的阻值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把电流表跟电阻R2串联,闭合开关S,测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分别测出通过电阻R3、R4、R5和R6的电流I3、I4、I5和I6,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09dcym)31.如图18甲所示,晓敏想用该电路研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与AB两点间电阻阻值的
关系.
图18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好;
(2)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18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是______A,此时电压表指针恰好指在2.8 V的位置,由此可以计算出AB两点间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在实验过程中,若将AB两点间的电阻更换为15 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移动.(填
“左”或“右”)
31.(1)略 (2)0.28 10 左
(09cyym)34.小阳用图19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两端
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过程中,他做了六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根据记录的六组数据,他在方格纸上描出了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19乙.(3分)
33.小明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时,使用了两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33.串联电路中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和(R1+R2)等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跟通过该电路的电流之比(U/I) (2分)
(09hdym)30.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分别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小明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示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所利用的电路如图18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9所示.
图18 图19
(1)小明发现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角度比A1的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中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2)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A.
实验二:小明在只利用图中的实验器材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若连接....18........好电路后不再进行拆改,则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只能归纳得出如下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某一支路电流.请你设计出小明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虚线框内. 30.实验一:(1)没有考虑电流表A1和A2选用的量程不同 (2)0.5 实验二:如图所示(说明:两只电流表分别串联接在干路和支路上即为正确)
30题图
(08dcem)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两个电阻箱R1和R2(电路图符号
)、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
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36.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6题图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将两个电阻箱R1和R2接入电路中;
②分别调节两个电阻箱的旋钮至某一阻值,记录R1和R2的阻值,闭合开关S,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③仿照步骤②,5次分别改变两个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5次的电阻值和相应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1.如图18甲所示,晓敏想用该电路研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与AB两点间电阻阻值的关系.
图18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好;
(2)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18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是______A,此时电压表指针恰好指在2.8 V的位置,由此可以计算出AB两点间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在实验过程中,若将AB两点间的电阻更换为15 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1.(1)略 (2)0.28 10 左
(09cyym)34.小阳用图19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两
端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过程中,他做了六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R′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根据记录的六组数据,他在方格纸上描出了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图线,如图19乙.(3分)
图19
(1)小阳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是______V;
(2)小阳根据图象分析,当通过R′的电流为0.4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_Ω.
34.(1)2 (2)10
(08cyem)36.实验室为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符合实验条件的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6.(1)如下图所示(2)①按电路图接好电路;
36题图
②闭合开关S,测量R两端的电压U1和通过的电流I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闭合开关S,测量R两端的电压U2和通过的电流I2,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二、测电阻
(08xwym)33.小丽和小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请你帮助他们在实物连接图18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
图18
(2)当小丽完成电路连接后准备闭合开关时,同伴小华提醒她电路还有一处不妥当,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9所示,则I=______A。
图19
(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丽还准备探究“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的关系”。她选择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10 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
)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以上器材,在方框中为她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 (6)小华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111
。小华还发现:并R并R1R2
联总电阻比各支路电阻都要小;你通过分析还能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电路连接如图甲所示
33题图
(2)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或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 (3)0.5 (4)待测电阻断路(或接触不良) (5)电路设计如图乙所示
(6)当R2远大于R1时,并联总电阻近似等于R1(或当一条支路电阻一定时,并联总电阻随另一支路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三、测电功率
(08dcym)31.小红和小丽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时,选取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她们估测出灯丝的电阻约为12Ω,实验室中还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电源(6V)、电压表(0-3 V、0-15V)、电流表(0-0.6 A、0-3A)、滑动变阻器(0-40Ω)、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中,小红发现电压表0-15V的量程坏了,其它器材完好。请你帮助小红重新设计电路,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23中按照你设计的电路连接好实物。
A
V
图23
图24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4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约为______ W。 (3)小丽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又做了两次实验,得到两组数据后,计算出小灯泡电功率的平均值。你认为小丽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是:
31.(1)略(2)2.2,1.44W(3)不合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因此不能取平均值。(6分)
(08xcym)41.小灯泡上标有“2.5 V 0.3 A”字样。小明问过老师后,知道了这些数字表示的
意思。他想实际测量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连接成如图27所示的电路。
图27
(1)请你指出此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错误后,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用电压表检查故障,部分测量结果记录如下表,由此可以判断,在______两点之间有______故障。
(3)排除上述故障后再接通电路,发现小灯泡L
发光,但电流表仍无示数。小明看到手边还有一个电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于是决定改变实验方案,用电阻R0替换电流表。请你帮助他,
①在下边的方框中画出改变方案后的实验电路图;改变方案后的电路图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
一、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
锰铜
<ρ
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
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电路图:
三、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变阻(“一上一下”) 滑动变阻器 “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内部资料优圣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外传!第 1 页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四、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复习题
一、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1、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
标为2.5V 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恰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一次测量中三点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的不 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1、用电器不要选择同一种规格的,要有所区别; 2、要加变阻器,以改变不同的干路电流和电压; 3、要测量多次,以求找出规律。
2、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答:(1)第一图是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第二、三图是分别测了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可探究串联电路的总压和和各用电器两端电压间的关系;
(2)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3)秋宁同学的结论较为完整,能定量的说出了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夏荷同学的结论不够完整,只是简单的说出了总电压与分电压大小的关系. 3、研究串联电路电阻:
小刚学习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觉得不过瘾,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后他就想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请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小刚进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除电源、导线、6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每次实验用2个电阻)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 (3)帮助小刚画出实验电路图。
内部资料优圣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外传!第 2 页
(4
观察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如图所示,在M、N之间分别接入横截面积相等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线AB和CD,AB比CD长.当开关闭合后,发现接
入AB时,电流表示数比较小,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________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细铁丝制的线圈加热,则电流表的示数会变________,表明导体的电阻在变____________,可
见导体的电阻还与__________有关.
3、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表是“方博科技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
请问:
(l)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A与 两根导体; (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A与 两根导体。 (3)以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采用了“ 法”。
解:①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故选AD ②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材料和长度一定.故选AC ③本实验中采用的是物理学法中的控制变量法. 故答: (1)D; (2)C;
(3)控制变量
4、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他们准备在图22中的A、B两点间接人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
压恒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
内部资料优圣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外传!第 3 页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接人电路的电阻丝
的阻值 (选填“较大”或“较小”),同时小华发现第二次实验中灯泡不亮,你认为原因是(3)以上(2)中判断电阻大小关系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描述中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
C,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物体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可比较运动物体动能的大小 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4)科学研究表明: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你认为他们用上述(2)中的方案能否得到这个结论请用欧姆定律加以解释。
(5)若电流表损坏,换用一只电压表,仍然利用上述器材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画出一个能反映该实验原理的电路图。(电阻丝用电阻符号表示,导线根数不限。 解:(1)要保持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2、4两根导线材料和横截面积一样,可探究电阻与长度关系.
(2)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电流大的,电阻小,电流小的,电阻大;且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灯泡越暗,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
(3)导体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来反映的,这在物理学中称之为“转换法”.而A属于“类比法”,B属于归纳法,C属于“转换法”. 故答案:(1)2、4、(2)较大、灯的实际功率太小、(3)C. 三、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下面是某组同学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以下是该小组的实验数据的记录,请将数据不全部分补全。
表1 U=___V恒定不变。(实验中更换电阻R1) 表2R=___Ω恒定不变。
(3)、分析表1 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2 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表1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表2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请你在右边空白处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 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②图1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甲”或“乙”)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和 。
内部资料优圣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外传!第 4 页
(4)实验的结论是.① 。
② 。
解:(1)电路图如右图所
图
10
示
(2)①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有关,所以在探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另一个因素不变,这就是控制变
量法;
②由图可知:甲图为I-R图象,乙图为I-U图象;
(3)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一是通过改变连入电阻变化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使电压重新分配,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是分压保护电路;
(4)由实验数据、图象可得结论:①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②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2)①控制变量法②甲,乙;(3)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3、孙楠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
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问:(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解:(1)实验中选择了两个定值电阻串联,没有选择滑动变阻器,不能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应该把电阻R′换成滑动变阻器;
答:该实验中选错了电阻R′,应用滑动变阻器替换R′;
(2)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是通过与其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体现的,因此应将一只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也就是接在A、B之间.
答: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一只电压表,接在A、B之间. 4、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 ; (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 ;
(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
(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解:(1)如果知道一个电阻值,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出它的电流呢?或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分)
(2)此为开放题,只要合理猜想即可.(1分)
(3)根据实验条件通常有下列三种办法:电池组:增减电池个数;学生电源:调节调压旋钮.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2分)
(4)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I=U/R.(1分) 5、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图13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4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2A”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A.
人教版物理中考压轴题专项训练
一、填空题
1.(2013,宿州模拟)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地面、空气的__内__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转移具有__方向性__。
2.(2014,汕尾)目前核能已经被广泛利用,核能属于__不可再生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核电站工作是利用__核裂变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__电__能。
3.(2014,六安模拟)连云港市第一座光伏电站采用晶体硅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功率为3.2×106 W。太阳能是清洁__可再生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假设一年平均有效发电时间为1 200 h,则年发电量可达__3.84×106__kW?h。
4.可燃冰是一种神秘的冰晶体,它具有热值大、储量多、能直接点燃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它的开发利用。它的热值约1.4×1010 J/m3,则2 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__2.8×1010__J,可燃冰属于__新__(选填“常规”或“新”)能源。
二、选择题
5.(2014,铜陵模拟)长期以来随州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煤、石油、天然气这些①,由于这些②在自然界中越用越少且有排放污染,人们正在寻找理想能源。随州市的“齐星公司”正在研发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因为太阳能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因此叫它③。太阳能取之不尽又清洁环保!我们期待太阳能的深度开发,我们期待蓝天白云!以上叙述中①、②、③分别是指(A)
A.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D.化石能源、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6.(2014,东营)核电站发电流程如图所示,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下列所述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C)
A.核能→化学能→内能→电能
B.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7.(2014,阜阳模拟)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A)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8.(2014,济宁)为配合济宁市“五城同创”活动,小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③市内出行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④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或塑料袋;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三、计算题
9.(2014,德州)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下表是小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在阳光照射下的相关信息。求:
太阳照射时间/h
装水量/kg
水升高的温度/℃
水的比热容[J/(kg?℃)]
太阳能吸热功率/(J/h)
10 100 50 4.2×103 3.0×106
(1)由热量的计算公式得
(2)太阳能吸收的热量
解:(1)Q1=cmΔt=4.2×103 J/(kg?℃)
×100 kg×50 ℃=2.1×107 J
(2)Q2=Pt=3.0×106 J/h×10 h=3.0×107 J,
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转化效率η=Q1Q2=2.1×107 J3.0×107 J=70%
★ 物理电学知识点
★ 比例专项的训练题
★ 物理电学怎么学好
★ 怎么学好物理电学
★ 物理电学试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