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又是一年端午时(共含6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长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又是一年端午时_小学作文
“端阳怀古人,苇叶粽飘香。”不知不觉中,家中又溢满了棕叶的清香。古色古韵的端午节,总会给我留下深远的记忆……
端午节,这个承载这五千年文化的佳节,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每到端午节之际,妈妈总会在离端午节不远的一个周末里,去水沟、河坝附近的芦苇中采集合适的苇叶,用来在端午前夕包粽子,包好的粽子既有棕叶淡淡的清香,又混杂着糯米的独特的气味,一个个三角形的小粽子像一个个身披绿衣的小精灵,那么诱人,在配上甜甜的蜂蜜,总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这时,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弥漫这粽子的清香,太香了。
当愚人节,圣诞节等国外节日风靡中国时,大多数人都对洋节趋之若欤而淡忘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是龙的传人。当我们以《诗经》关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京剧、秦腔、古风、乐府弹奏这千年文明的韵律,描绘着祖国壮丽的河山亮丽的风景之时。我们怎能不怀念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呢?滔滔东逝的江水见证了他的赤诚与不屈。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阳地方,日夜心烦意乱。他知道楚国定有灾难。屈原考虑了几天,觉得楚国一片黑暗,闷得气也难喘,因此决定出国去走一遭儿。走了几天,到了楚国的边境,他又踌躇起来。
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他想起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来到黔中郡溆浦地方住了下来。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着。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都写成了诗篇。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楚国要亡了!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到了汩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怀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这里的土地没被秦兵践踏过,是干净的。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爱国诗人带了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了下去。这天是五月五日。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今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欢度端午佳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独特的方式来怀念屈原这位爱国主义诗人。
“端阳怀古人,苇叶粽飘香。”一句熟悉的小诗把我的思绪拉近,柔和的光线,耳畔响起大江滔滔拍岸之声……
又是一年端午时作文【荐】
不知不觉中搬家已经一年了,一年的时间,生活固定有序,每天三点一线,单位、孩子的学校、家,除了途中经过的市场,我竟然从未踏足小区周围。每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是混凝土的坚固与冰凉么,总感觉日子缺少些什么……
终于,端午节的清晨,我决定要按照习俗去市场买把艾草,抑或自己去拔点。就在头天晚上,我问孩子,过端午节,去山上拔艾草吧,孩子摇头,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于是我一人悄悄推门而出。一切和往昔一样,楼道静静的,而我,在推开门那一刻,终于明白了。
曾经,这一天,推开门,总会有淡淡的艾草香扑鼻而来,掺和着泥土的气息,总会不知哪个邻居,悄悄在家门口放上一把艾草,夹着麦穗,夹着桃枝,带着露珠,系着红绳子……
按下电梯,我来到大街上,有些茫然,去哪里弄些艾草呢?远远望去,小区东边群山起伏,那里肯定有这一刻我迫切想拥有的艾草,我顺着小区通往附近山中的小路,开始了端午清晨的独自踏青。
进山的小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又从山上回来的,也有的像我,才刚刚进山,晨雾中,我就这样慢慢寻找……
此时,思绪迅速飞跑,飞到老房子,那些平淡却温暖的日子……
说是老房子,现在算算,有十年多了,因为孩子小,在小区带孩子,于是认识的邻居就越来越多,因为孩子,交往就越来越多,那时,谁家做好吃的,什么包子饺子,方便带出门的,都会带给孩子们分享……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邻里之间关系越来越好!哪天主厨不舒服了,孩子就安排到邻居家蹭饭,谁家男人不在家,孩子半夜发烧,一个电话,邻居家的男人就会出马,开车五十公里送孩子去市区医院。有时候早上晒被子,下午下雨,抑或晚上有事回家晚了,不用担心,总会有邻居帮你取回家……
邻里之间这样温暖的事情太多了!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特感动!那时,孩子刚上学,我一直不敢开车,每天要换乘公交车从高新区,穿过莱山区,去芝罘区接孩子。那是冬天,很冷,下着雪,我和孩子好不容易等到公交车,天已经很黑了,我正愁着回家给孩子做什么饭,手机响了,是邻居,问我走到哪里了,说包的.水饺,我们回家正好煮熟,那一刻,我在公交车上,偷偷擦去泪珠……那些年,天天和远方的妈妈通电话,每天都给妈妈讲身边的小事,妈妈说我也帮不上你的忙,远亲不如近邻呀,好好和邻居相处,家里有的东西,多给邻居些,有什么忙,都互相帮助。
是啊,远亲不如近邻!想念那些温暖的日子,我想有些东西,中华民族传统的东西,不能丢……就这样寻找着,在路人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找到了艾草,拔一株,我忍不住闻闻,淡淡的香气,独特的香气,有些醉了……
回到家,系上红绳子,我悄悄的放了一把在邻居的门口,明年我会带着孩子……
又是一年端午时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我特别开心,因为昨天妈妈答应今天带我和弟弟去爬山。
于是我很早就起床了。妈妈手拿热腾腾的粽子走到我跟前,对我说:“今天我们吃粽子做早餐吧!外面下雨,今天不去爬山了,你在家里认真温习吧!”听了妈妈的话后,我马上变得无精打采,失望地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我打开书看了一下,闷的时候就拿出玩具来玩。过了不久,妈妈突然从门口闪出来,吓得我来不及将玩具收起,被她逮住我偷懒了。只见妈妈很失望地看着我,还严厉地责骂我的不对,然后我对妈妈说:“对不起!我会改的。”说完妈妈走了,我继续一边温习一边玩。过了不久,妈妈又从门口闪出来,这次可把我吓呆了。妈妈很难过地批评我,我向她认错了。可她已经不相信我的话了,说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听着听着,我伤心地哭了。妈妈看我哭了,骂得更凶。
最后,妈妈伤心地走了。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哭一边想:我怎么做妈妈才原谅我呢?想着想着,爸爸走来告诉我:“做错事就应该道歉,只要你真诚认错,妈妈一定会原谅你的。”听了爸爸的.教导,我擦干眼泪走到妈妈跟前真诚地对她说:“我知道错了,我真的会改的,请你原谅我好吗?”说完,妈妈拥抱着我说:“我希望做个懂事的好孩子。”爸妈的话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对我的爱是深深的,他们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我好。
滂沱大雨依然涨着河水
粽叶里包裹着的人生岁月
被菖蒲艾草洗尽在相思沉浮
一滴雄黄和酒
驱尽千年暗伤毒虫
把爱和思念留香
——题记
“端午节放假,带孩子回来玩两天。你爸准备过两天去自己摘一些野生粽叶来包粽子等你们,他说那个味道正,比你们买的好吃。”“孩子正好节前一天要过级考试,考完太晚的话我们就不来了,反正第二天就要返回来,时间都在路上,太累。”“哦,这样啊,那不能耽搁孩子,实在不能来就算了。”刚下班回到家,妈妈就打来电话,让我带孩子回家过端午。可是孩子刚好在节前一天跆拳道过级考试,等考完赶回去时可能天色已晚,第二天就又赶回来的话,太折腾人,于是我就回绝了母亲。可是,挂断电话的我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母亲那失落的语气,思绪已然回到儿时……
记得,在我的童年中,除了春节之外,我们家很少过像端午这种氛围比较浓厚的民间节日。于是,每当端午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都比较羡慕别人家:早早的大人们就割一些菖蒲艾草挂门前,洒一些雄黄在房子周围,用大蒜煮上几个鸡蛋大人小孩每人吃一个消灾辟邪,一些讲究的人家还会摘来许多粽叶包粽子吃。然后大人小孩们要么成群结队、要么三三两两去摘“白泡儿”,或在大马路上游上一圈,我们称之为“游百病”,意为在端午这天游一游,百病全无。
而母亲,似乎有着永远都干不完的活,能抽出时间在房前屋后洒上点雄黄酒,煮几个大蒜加鸡蛋给我们吃就不错了,顺路看见艾蒿时割一棵回来挂门上,不顺路根本就不去管这档子事,也从来不给我们包粽子,更不会和其他人们一样去游一游,总是不停在家里地里转悠着。那时候的我就在想:母亲是不是从来都不会去想要过这些节?或母亲是不是根本就不会包粽子?这个问题随着我们的成长也渐渐在那艰苦的日子中淡化,虽然后来慢慢长大的我在半知半解中也学着别人家挂菖蒲艾蒿、包粽子,可因为母亲的从来不注重,我们家对于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也就一直都很平淡。
多年后,直到我结婚生子,为了帮我带孩子,母亲曾与我同住两年。来我家的第一个端午,当我起床时,就看见母亲在厨房忙活着泡米准备包粽子,而灶台上放着一小捆粽叶。当时的我被吓一大跳,心想:母亲不是从来都不会的么?看见我起来,母亲说:“刚刚出去买艾蒿,看见这个粽叶很好,就买了一点准备自己包,你们在外面买的粽子吃起来总觉着少点味。”听着母亲的`话,我冲到门外一看,果然门框两旁已经挂上了两株菖蒲和艾蒿。“我还买了一点雄黄,一会儿兑在酒里,每个人都喝一点点,然后在门外洒上一些驱虫。大蒜和鸡蛋我都放阳台晒起了,一会儿你们吃完早餐就煮,一人吃一个祛病消灾,大家都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的。”在母亲的絮絮叨叨中,我的泪已装满眼眶……
原来,不是母亲不想过节,是她根本没有时间,因为父亲常年上班,把地里家里所有活计都丢给了母亲,还要照顾我们姊妹几个,疲惫的她穿梭来回在地里和家里时,已分身无术;原来,不是母亲手拙不会包粽子,是她根本腾不出那双被锄头磨出老茧的手来为我们包,她那黝黑而布满茧子的手游走在庄稼地荆棘林和锅碗瓢盆时,早已不堪重负。而今,我们几姊妹都长大,再也无需母亲苦累,母亲当然也能像别人家一样每个节日都能好好过一把。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泪光中,看见的是母亲那斑驳的白发和期待的双眸。早年,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未能给予我们一个个完美的节日,哪怕是春节都未能及别人家的三分之一浓厚;而今,我们都成家立业在外,母亲也清闲下来,于是在每个节日都尽一切办法准备最好的味道,只为等候她的儿女们回家!
“妈,我决定回来,再晚都回来。”擦干眼泪,我马上拨打母亲电话。
“好,那就让你爸多摘点粽叶,我多包一些粽子,到时候你们带点回去。”
“嗯,妈您辛苦了!”听着母亲开心的语气,我硬咽道。
“有啥辛不辛苦,你们能来我和你爸都高兴!”
……
又是一年端午时美文
白迎迎,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与语言文字痴缠了几十年,还将继续痴缠下去的80后中学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舞文弄墨是爱好。生性端矜无趣,惟愿以书文自安自娱,感念四方同好知遇之恩!
小朋友拿着手机查日历,说:“妈妈,下周就是端午节了,要放三天假!”她兴奋地跑开了。放假的端午让小孩子快乐,我却思绪连翩……
我生活的北方小城,每到端午也会包粽子,大多是江米红枣味的,比较单一。去年我学着包肉馅的,虽然外形不好看,但是味道还好,小孩子边吃边点赞,可是她讲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小城的东部有条河,有些年份的端午,会有人请了熟谙水性的南方人来划龙舟,那些人操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循着铜锣的节奏,卖力挥动船桨。岸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可是没人关心他们为什么要划龙舟。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带着班里的孩子们学习屈原《楚辞》中的选段《渔父》。被楚怀王和顷襄王多次流放、心灰意冷的屈原在江边游荡,翘着白胡子的渔翁问他:“曾经的三闾大夫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被流放。”
然后,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就开始了激烈的冲撞。渔翁在讲与世推移的道理——世人都混沌,为什么不搅混这泥汤推波助澜?世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这酒糟喝这薄酒?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行为高出世俗而被流放?
隔着书页,隔着漫长的时光,我似乎也能看到屈原鄙薄的浅笑:“我听说,刚洗完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落衣服上的灰尘,为什么要让洁净的身体蒙受外物的玷辱呢?我宁愿跳进湘江,葬身在江鱼的腹中!”然后,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
我组织学生讨论:在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舍生取义和随波逐流、折节保身的对立中,你会做怎样的选择?让我失望的是,近些年来,主张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便一年又一年地给孩子们讲:不苟合、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伟大的人格!有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你讲得那么高大上,我们听你的,但是在社会上会不会碰壁?”我苦笑,但是从不怀疑自己的价值引领,并且确认,格调局促的人生才真的会碰壁。
我不想看到每个孩子长大之后都走上那条与世沉浮的`自我保护之路,不想看到他们都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于国于家无望。我希望他们有原则有底线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做地方官的,能够护佑一方百姓;做新闻媒体的,敢讲真话敢说实话;做医生的,能心怀仁义救死扶伤;做法官的,能保有良知维护正义;种瓜菜的,不跟着别人一起喷洒激素药;养猪的,不喂瘦肉精;卖肉的,不往肉里注水……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天真,可是这样引领学生的时候,又觉得一切充满希望。但是,还忍不住想:假如屈原还活着……
暗夜里,我翻开《史记》——那本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书,看《屈原列传》。司马迁讲:“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我看到幽囚的太史公写此文言若丹青,目光如炬,直若砥矢,我的后背也簌簌起清风。
我转身问夫君:“你说,现在还有不随波逐流、不妥协不苟合的人吗?”我听到他的声音很坚定:“有!不能因为眼前看不到就否认他们的存在。”
我想到那个倍受争议的公知崔永元。他为澄清认知手撕方舟子;他自费百万四赴日本、美国调查转基因,拍摄纪录片;他揭穿娱乐圈黑幕,向知名导演大腕宣战……他像一个斗士,单枪匹马对抗暗流。
我想到那个曾辞去宜宾市副市长公职的樊建川。他拿出经商所挣来的全部家产来建博物馆,他的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他承诺,百年后遗体归军医大学做研究,博物馆归国家。他有情怀,不入染缸,一腔赤胆,孤军奋勇,舍利成义。
我又忍不住地想:假如屈原还活着……
又是一年端午时作文800字
日子过得可真快,眨眼间,又是一年端午时。静下心来想想,端午节的习俗还真多呢!
一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呢?对了,一定是香喷喷的粽子。每当临近端午节时,各大商场、超市、饼屋都会推出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粽子,大街小巷里也随处可见卖粽子的摊贩。形形色色的粽子,五花八门,形状各异,有蛋黄粽,有红豆粽,有鲜肉粽,还有杂粮粽……剥开煮好的粽子,闻着那诱人的香味,让我们这些“吃货”不由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这其中最让我无法抵抗的就数君玲食品的蛋黄粽了,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大胡子”,妈妈总笑我就像一只大脸猫。
除了吃粽子,人们端午节还会干什么呢?我想,最引人注目的该算是赛龙舟了。听着那气势磅礴的`宣天锣鼓声,看着选手们挥动着双臂,奋力划桨,仿佛是一条条蛟龙在江面上穿梭,观众们都会忍不住热血沸腾,拼命地为选手们加油、呐喊,恨不得和他们一起奋勇向前,力争上游!
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买一些艾叶、昌蒲挂在门口,说是可以避邪驱病的,我想应该是讨个吉利吧!外婆还会用艾叶熬水给我泡澡。全身浸泡在盛满艾叶水的浴缸里,别提有多爽了,感觉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舒服劲儿。听大人们说,用艾叶水泡澡可以清火、消毒,夏天也不容易长痱子了,还能减少蚊虫叮咬呢,不信你可以试试哟!
其实说到端午节,我觉得最难忘也最不能忘的还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一生忧国忧民。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在汩罗江投江自尽。老百姓尊敬他,爱戴他,为了保护他的尸体不被江里的蛟龙鱼虾吞食,老百姓用箬叶把饭团包起来扔进江里,这就是粽子的来历;人们划着船儿在江面上游荡,用震天的锣鼓声来驱赶江里的蛟龙鱼虾,这就是龙舟赛的来由。可以说现在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他的宁死不屈,纪念他的爱国情怀!
又是一年端午时,又是家人团聚的传统节日。在我们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的时候,在全家举杯欢庆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屈原的爱国情怀?是不是应该想想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做点什么?
★ 又是一年月圆时
★ 又是一年春草绿
★ 又是一年元旦作文
★ 又是一年清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