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可颂脑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共含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可颂脑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篇1: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摘 要:公交站台作为城市形象最基本的物质平台,其外观设计的视觉印象直接反映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影响着城市形象,体现着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品位。本文分析了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指出美好的公交站台外观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公交站台外观;城市形象的影响 一.公交站台外观形象的特点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重要。公交站台外观形象有以下特点: (一)信息传播效果好 一个城市的细节往往体现出城市的风貌,而作为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的公交站台,不仅有交通标志作用,还有一定的景观作用。公交站台以其独有的特点,在信息的宣传和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城市宣传,公交站台都能达到传播面广、传播时间长以及传播成本低等效果。因此,如果公交站台设置得新颖合理,既能方便市民乘车出行,更能吸引过客目光,达到有效传播信息的效果。 (二)存在时间长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公交站台的翻新与维护工程难度较大,费用相对较高,重建工作又常常会给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因此城市的公交站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使用寿命可达10――。 (三)视觉冲击力强 港湾式公交站台一般建于道路旁或交通要道的交叉口,占地面积较大,突出醒目。又因为载有城市地图和公交车行车路线,因此相比于其他公共设施,公交站台更能吸引公众的关注。 (四)城市发展的反映、缩影与名片 公交站台外观形象的构成要素除了站台的体量、颜色(包括灯光)、结构和总体风格,还包括其所处城市的文化背景。以苏州为例:苏州的公交车站台是以中国古典门廊式为主,有镂空的雕花纹饰,这与苏州的园林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无论是站台宣传板上搭载的商业广告还是城市的宣传片,都是这个城市风格缩影的体现。通过公交站台的外观形象,我们可以看出隐藏在站台后的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文明程度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文风貌。 综合公交站台外观形象的以上特点,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脉搏和基础,而公交站台更是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套优良的交通站点设计不仅能够便利城市居民生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更有利于宣传城市文化风貌,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二.城市形象的定义及作用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学者蒲实对城市形象的定义为: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 (二)良好城市形象的作用 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增强城市竞争力。通过加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对城市形象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发掘与培育,不断加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可以提升城市发展的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可以进一步吸引城市投资增长,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形象的开发与塑造可以促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的城市景观形象资源、人文历史形象资源,是促进城市特色旅游业、会展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具有独特个性的良好的城市形象将成为城市旅游行业、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日益发展,人员往来不断增多,流动人口也大幅膨胀,城市公交是城市外来人口使用最普遍的交通方式,是对外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外来人口通过使用城市公交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感知城市形象。美观大方、新颖独特的公交站台外观设计能使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细心的关怀,从而树立该城市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和城市魅力。 (一)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整洁市容、绿化建设上了;也不是就靠一两个广告,一两次公益活动就能树立起来的了。大方面,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小方面,从城市的交通,住房,水电供应,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良好的公交车站外观设计对于营造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美感具有极大的作用。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与众不同的公交站台外观设计,会于细微之处给人以震撼的美感,会给初来城市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彰显了独特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城市公交外观的构成城市视觉形象的一部分。 城市的公交站台外观.可以为城市形象起到标识作用,使人们在潜意识里对“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形象”之间形成一种认知转换,使公交站台的外观与当地城市进行直观有效的对应。例如,苏州仿古设计的公交站台使用大量青石堆砌,是江南水乡的古典粉墙黛瓦的造型风格,人们从公交站台外观的古典园林造型,就会意识到自己身处在古典园林城市苏州,从这座城市的细节之处体会到苏州浓郁的古典艺术气息。城市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城市形象往往随着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而得到提升。公交站台早已不仅仅是城市内部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城市形象苏州,城市品牌的树立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公交站台外观与城市文化内涵 城市公交站台外观的设计与城市文化内涵息息相关。城市公交站台外观的设计风格、设计灵感的来源深受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并且,只有其设计特征符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适应当地居民的文化习惯,这种设计才是成功的。例如,足球风靡之国巴西有一段公交站台外观以足球球门为设计原型,保留了金属球门和球网,加上座椅,垃圾桶等组件,构成了极具足球特色的公交站台,反映了巴西深入人心的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这种风格鲜明的公交站台在足球普及的巴西丝毫不突兀,但若在其他地区,则不一定合适。另外,公交站台外观的整洁程度也能反映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以及城市管理者对广大民众的关心程度。城市公交是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载体,应该通过完善管理,文明服务,礼貌乘车等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彰显良好的城市形象和积极的城市文化。 四.公交站台的外观对城市形象的正面影响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一个美观的公交站台外观无疑会给城市的形象增色提分。具体来说,公交站台的外观对城市形象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两点: (一)公交站台的外观的审美价值 公交站台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美,材质美和色彩美三个方面。一个合适美观的公交站台,一定是造型、材质和色彩的完美统一,即造型上的实用美观、材质上的选料合适、颜色上的赏心悦目。以候车厅为例,候车亭的设计应考虑到物理学的作用原理,并结合人体结构尺寸,使候车亭不仅起到良好的遮挡作用,而且能够符合人体的适应性,比如人的视觉范围、对光线的适应能力和对颜色的区分能力,使人们感觉舒适、心情愉悦,充分做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造型方面,半圆形的曲面给人大气自然的感觉;伞的造型让人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阴雨绵绵的雨天都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而大拱形的造型,使人感受到气势恢宏的体验,适合于大型商场或者广场前的公交站台;活泼的弧形设计又能够给整个城市带来生命力和活力。无论是时尚大气、小巧精致还是古朴典雅,富有特色与美感的站台都无一例外得成为一个城市独有的风景线。 在材质方面,木质材料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浓重的文化气息,但是在抗弯能力以及抗击风吹日晒方面稍显逊色;而传统的混凝土材料抗弯性能差,并且难以体现站台的美观以及城市的特色;在现代站台的材质选用上,相比于这两种木材和混凝土,不锈钢逐渐取代两者成为站台宏观结构材质的首选。 在色彩上,灰黑色令人感觉沉闷,却更易与周围建筑相融合;红色或黄色颜色热烈跳跃,恰能体现出城市的活力和热情;而白色和蓝色能将城市的整洁与文明体现得更加完美,明丽素净的色彩无形之中也能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 此外,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公交站台作为一个城市的家具和城市小品,其造型设计应因地域和环境而异。在南昌市八大山风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处富有古典园林特色的公交站台,站台由两亭一廊相连而成,白墙黛瓦、翘檐雕花窗、仿木柱,公交站台与整个景区的园林生态景观特色相得益彰,成为景区的又一亮点。这样,造型、材质和色彩三者统一的站台在完成其基本使命的基础上,又能为城市带来额外的附加值,更能为使用者带来额外的价值体验。 (二)公交站台外观的文化价值 一个成功的城市站台设计常常会超越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成为这个城市的宣传名片。站台作为与外来者交流的第一平台,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的背景和韵味。不管是什么样的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建设,而公交站台是最能够也是最直接传输城市文化的有效媒介。因此,公交站台,尤其体现在其外在形象为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这种文化价值常常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商业文化:公交站台的商业文化较大程度体现在站台上搭载的商业广告, 公交站台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地成为商家欢迎和青睐的广告媒介。公交站台所搭载的商业广告常常伴随着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氛围。 公益文化:除了商业广告,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公交站台的宣传板上。它们在传播公益精神和文化以外,更以一种无声的形式诉说着这个城市柔软的人文情怀。当一幅幅充满爱与希望的画面绽放在大街小巷,这个城市的人文素养也在悄悄生根发芽并逐渐成长、扩大、成熟,最终融化在每一个市民的血液中,成为这个城市最闪耀的“标志物”。 区域文化:代表城市文化底蕴的公交站台进一步放大,还是明显地域性特色的体现。哈尔滨市是一个具有异国风情特色的城市,受到西方文化尤其是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较深。在哈尔滨市内给人没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随处可见的欧式建筑。从识别的独特性、表达城市的特点以及管护、候车、导向等多个功能考虑,哈尔滨的公交站台大多以欧式风格为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城市:扬州。扬州地处江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市公交站台无一例外均采用了仿古的外观形态。站台一般长10米,高约4米,主题为钢结构,顶部采用极富历史古典仿古琉璃瓦,同时还设置木制座椅。作为城市家具,其古色古香的格调与扬州古城的风景完美融合,更代表了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般的古典气质。因此,一个站台既是其所在城市的宣传片,更是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的名片。 五.我国现在的公交站台外观设计艺术缺陷 城市公交是一座城市的窗口行业,是城市与外界接触最多、最广的地方,所以也是反映城市形象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城市的公交站台外观设计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特殊美感,会给城市外来人口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城市形象加分。然而,我们却发现全国很多城市的公交站台外观几乎一样,并没有起到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我们来到一个城市,常常觉得这里的公交车站丝毫没有新鲜感,千篇 一律的造型与远在千里外的家乡并无差别,一样不锈钢材质的顶棚,类似的木质座椅,缺乏颜色与材质变化已经使人们感觉到视觉疲劳,毫无新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的新形象。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人们对人文气息,文化内涵非常注重的时期,公交站台在进行外观设计事,应注意与当地的环境协调,还应该努力提高设计的艺术性。我们所说的人文环境,包括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最主要的是从建筑和景观这两个方面去体现。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且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建筑特点,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上海的里弄、福建的客家土楼等。为了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设计者必须从建筑本身出发,从各种风格中抽象出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充分的运用到公共站台外观的设计中去。城市的文化与设计紧密结合,延伸一座城市的精神与性格,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并唤起人们对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 六.结语 本论文探讨了公交站台外观设计与城市形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析了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正面影响。城市公共设施之公交站台作为地域形象最基本的物质平台,其视觉印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体现着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品位。作为人与环境的交流媒介,其设计理念与形态特征中蕴含着城市的区域文化与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蒲实.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城市管理出版社,. [2] 曹漩. 浅析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3] 何晓佑,谢云峰. 人性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 [4] 白 舸,文思思. 从设计艺术美出发谈武汉城市公交站点设计,山西建筑出版社, [5] 徐雯君.公交基础设施之公交站台的人性化设计,.

篇2:管窥开放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论文

管窥开放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论文

一、开放性空间的分类

这类空间多指城市公园、广场、滨水空间、街道绿化等场所。其中多数空间是伴随着城市规划、改建等政府行为产生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功能性较强,是居民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有部分因拆建、扩建等原因而形成的面积较小、分布零散的空间,大多只是简单的绿化或铺装,空间功能性相对较弱。

二、开放性空间的特点

1.空间边界的模糊性

由于城市空间分布较为密集,空间的涵盖范围往往会有一定的重叠,空间边界识别度也就相应变低,再加之玻璃等透明材质的应用也使得部分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具备了一定开放空间的特点。以日本难波公园为例,名为公园,实际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难波公园(Namba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难波公园颠覆了一味追求机器效率的工业化空间设计,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空间界限,实现了城市森林中自然化、戏剧化空间场景的塑造,形成内部与外部景观的和谐与相互映衬,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2.影响范围的扩大

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私家车普及与城际轻轨的发达,人们单位时间内涵盖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活动的时间也相对延长,跨城区上下班已经成为可能。以往对周围使用人群影响范围较小的开放式空间,现在其影响覆盖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延伸。因此,重视开放式空间的设计对提高区域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3.空间的舒适性强调人性与尺度及无障碍设计

空间的舒适性是人们对空间是否认可的前提,主要是视觉的舒适度与空间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视觉的舒适度主要是指空间形态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及材质的铺装等;设施的人性化则更多以人体工学为参考,强调人们在空间内切实的使用感受,突出比例、尺度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作为开放式空间,其无障碍设计也是空间设计是否人性化的重要考量,突出空间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重视。

4.强调市民的参与体验

空间的功能性是其存在的根本,如何能够满足市民不同年龄层的需求是设计者应考虑的重要问题。一个好的开放式空间的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拉近人们与空间的距离,提高人们的参与度优化空间资源,突出空间的社会效益。

5.使用时间的延长和安全性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夜间生活文化的日益丰富,人们在户外逗留的时间也相对延长,这也客观上增加了开放空间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因此,如何通过设计降低犯罪率,提高夜间开放性空间的安全性成为市民的重要需求,也是城市开放空间设计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6.空间社会性需求量增大

城市建筑物较为密集,再加之很多城区建设缺少整体的规划,导致开放空间用地急剧减少,大大压缩了人们户外活动的场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私家车的普及,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客观上也急需更多的开放绿地来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城市高压的工作也使得人们需要有一定的开放空间去亲近自然,缓解精神压力。空间社会性需求的增加也要求设计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重视立体平台的搭建与设计,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中设计出更多的开放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7.突出空间的地域性文化性

地域文化是空间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也是空间存在的标志之一。深入地研究城市的`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性,结合周围环境,创造属于城市自己的开放空间特色与文化精神,使人感到愉悦的同时,又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加深对该地域的了解与识别度,利于形成较深的城市印象。

8.空间多样性与趣味性

结合城市具体发展状况,空间的多样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面积的多样性与形态的不规则性

城市道路网与建筑的相互交叉割裂,产生了很多零散的空地,它们形态不一,面积也大不相同,虽然增加了设计规划的难度,但如果设计得当,则可以使这些小的开放空间成为都市形态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对区域的规划有着积极的影响。如合理组织利用城市零星空间,将其转化为袖珍公园。城市中心区建筑高楼密集,欲建大型开放空间较为困难,但若把建筑之间或街边的一些空间加以整合,在喧闹的都市中便可提供给行人休息的绿洲。如纽约帕莱公园,该公园占地仅405平方米,正面被建筑围合,一边与道路连接,在公园尽端设置了高3.7米的水幕,构成了既可观赏又有声响的背景,地面种植了12棵洋槐树,树下摆设椅子和茶几供都市上班族和附近居民休息。袖珍公园在都市水泥丛林之中,以其亲切宜人的尺度、便捷的交通联系更显温柔舒适的感觉。

(2)功能的多样性

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使用者包括了不同的阶层、年龄、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空间应富有层次与变化,给他们提供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位于密歇根“Eclipticpark”中心的下沉式空间,夏天广场为音乐广场、露天餐座,冬天空间注水结冰成为溜冰场,空间地灯的设计以天空星座方位为参考有序排列,将星座文化引入空间设计理念,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激发了人们的空间参与感,是空间多功能化的优秀案例。

(3)场所的多样性

由于城市寸土寸金,所以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营造绿色开放空间,满足人们对户外空间的向往。如日本名古屋市若宫大通公园,就是巧妙利用高架桥下的空间,化废为宝,化害为利。该公园分为雕刻广场、冒险广场、若宫广场、水的广场、花的广场五个部分,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重要场所。结合场地利用建筑屋顶及其他立体绿化等方式开设开放空间,将空间设置在公众易于到达和观赏的位置,作为人们休息眺望的场所,提高空间的综合利用率。

(4)存在的偶然性

城市中零散的开放式空间面积较小,大多是因为建筑用地规划的不同时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隙而形成的。它的存在是非规划性的,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即便后期做了简单的绿化或铺装,但其应有的其他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上空间多样性的存在使其设计形态更加灵活,组织形式更加活泼,既满足周围市民的使用需求,也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加深了人们对开放空间的印象,也容易得到市民的认可,从而提高空间的社会效益。

9.空间的便利性

开放空间应设置在市民便于到达的地方,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尽量与周围环境的配套设施相结合,避免穿越交通繁忙的城市干道,尤其应考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行动安全,尽量减少其移动的障碍,在有高差的地方应设置坡道。材质上,除了对整体效果美观的考虑之外,应防滑、耐久、便于清洁管理,以尽量减少维护成本。

10.与周围空间联系的整体性

任何场所的营造都应该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环境与功能联系。但由于空间面积相对狭小,分布相对零散,单个开放空间自身很难满足周围市民的多样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开放式空间设计时要从整体着眼,强调一定区域内开放式空间的整体规划性,体系中的各元素连接成呼应的空间网络,使其在形式上相互呼应,在功能上相互弥补。同时,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城市中的其他部分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影响的,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加强各开放空间之间的内在的组织性,也利于增强空间的认同感和可识别度,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三、结语

开放空间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区域资源的有效途径。重视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能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对提高城市的视觉识别度与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城市发展长远战略的具体体现。

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城市形象宣传广告词

央视城市形象广告语

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站台作文900字

站台的美文

iphone15外观颜色

城市形象的文化解读

城市形象宣传语征集启事

青春的站台散文

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共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公交站台外观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